日本明治维新_第1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2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3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4页
日本明治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的由来简介: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7世纪: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由武士阶层为基础的军事封建国家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英国的历史也是两次革命的历史,只不过一次是政治上的,一次是经济上的;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世界:德国统一——于1871年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广大落后的亚非拉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如中国。俄国农奴制改革——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废除南方种植园奴隶制,促进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此时日本的情况如何?推测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日本的幕府时代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大幕府的统治。

一、镰仓幕府(1192——1333年)二、室町幕府(1336——1573年)三、德川幕府(1603——1867年)德川家康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封建统治阶级民(诸侯)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士农工商日本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将军和大名的家臣

从12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天皇大权旁落。这些武士自称将军,他们的统治被称作“幕府统治”。1603-1867德川幕府统治傀儡拥有最高权力对内:实行封建专制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根本原因(内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1853年,美国舰队登陆日本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1853年,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首先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闭关锁国丧权辱国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要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二、倒幕运动(时间,人物,结果)11东京说一说挟天皇以倒幕武装倒幕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是什么人?倒幕派取得的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倒幕运动的结果如何?中下级武士伏见、鸟羽战役。推翻了幕府统治,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迁都东京。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保证

1.背景:(内忧外患)三、日本的明治维新2、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3、目的: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国家(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4.目的:富国强兵3.时间:1868年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6、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各自作用

经济:“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军事:“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建立警察制度,维护治安(1868年)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壮大军事实力。提高国民素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穿西装的政府官员银座景象吃牛肉火锅剪发7、社会变化: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明治初期的小学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大学)成立安田讲堂东京大学重要的学术象征1868年明治维新9、性质

明治维新是明治政府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68年明治维新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8.评价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作用:明治维新使日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③局限: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89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

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进步性、局限性)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摆脱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3、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并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4、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2、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外部环境都遭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来侵略改革性质都是资产阶级的变法图强运动改革内容都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方面的变革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变法运动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改革时间1868年1898年外部环境西方各国忙于工业革命,国际环境相对宽松西方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原材料和市场,正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改革力量有实力的天皇和有经验的武士,并充分的发动群众。没有实力的皇帝和缺乏经验的书生,并完全和群众脱节。文化传统善于学习,崇拜强者夜郎自大、唯我独尊改革结果成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跻身帝国主义列强改革失败,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11、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到改革中;2.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4.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1、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同点?

性质:方式:作用:局限性: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根本原因俄:农奴制日:幕府统治综合与比较5、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答:不同点:(1)领导阶级不同:日本是资产阶级;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2)目的不同:日本是全方位学习,既学习先进技术,又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发展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只主张学习先进技术,反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稳定封建帝制。(3)结果不同:日本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最终失败。4、列举19世纪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改革与革命。答:(1)俄国1861年改革。(欧洲)(2)日本明治维新。(亚洲)(3)美国南北战争。(美洲)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答(1)资产阶级革命方式,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及南北战争。(2)资产阶级改革方式,如: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背景:影响: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内忧外患外改革者:明治天皇(1868年)改革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与教育积极方面消极方面课堂小结学习测评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A.美国B.俄国C.英国D.法国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①中下级武士②商人和资本家③新兴地主④高级武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①法国②俄国③日本④美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A.推翻了旧政权B.由资产阶级领导C.废除了农奴制D.改变了社会性质BAABD

6、有人认为,明治维新是在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因的催化下发生的。这里的“外因”主要是指:

A、日本面临着民族危机 B、武装倒幕的成功

C、中国百日维新的影响D、俄国的1861年改革的影响考点:明治维新的内容7、“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A、废藩置县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发展近代工业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8、日本明治维新最主要的作用是:A.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B.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D.使国家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考点:明治维新的影响9、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的是A、独立战争B、明治维新C、废除农奴制D、大化改新10、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C求知识于世界D置产兴业B11、19世纪60年代,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英国、荷兰B日本、俄国C英国、西班牙D荷兰、西班牙B13.首先敲开日本闭关锁国大门的西方列强是:

A.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

B.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国家

C.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国家

D.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14.下面是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的比

较你认为正确的包括:(不定项)

A都是在天皇的支持下进行的

B.都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都提倡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D.都能说明善于学习.改革创新,可以使国家富强.

15.下面是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戌戊变法的比较认为论述正确的包括:(不定项)

A.改革前两国都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B.都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都取得了成功16.阅读下面的材料: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根据材料,请回答:①日本对外来的文化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态度?②文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主要指哪些方面?答:吸收。答: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17.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1)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2)646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186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想法?答: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答: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18、请回答(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的第一个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及其意义。(2)材料一中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什么战争?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对他的第一个老师发动战争,指的又是什么战争?(3)19世纪中期,日本民族矛盾激化。为了改变现状,日本又拜欧美为师,它是通过什么活动向欧美学习的?结果任何?(4)从日本发展过程,你认为值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