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力量的加速发展及其国际教学版_第1页
中国军事力量的加速发展及其国际教学版_第2页
中国军事力量的加速发展及其国际教学版_第3页
中国军事力量的加速发展及其国际教学版_第4页
中国军事力量的加速发展及其国际教学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军事力量的加速发展及其国际政治影响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1.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正在进行新一轮军事变革,这场变革无论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新发展。总体上新军事变革表现为五个基本特征:武器装备趋于智能化、编制体制趋于精干化、指挥控制趋于自动化、作战空间趋于多维化和作战样式趋于体系化。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加速了军队调整改革的步伐,信息战和远战以及特种作战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中国军队必须迎头赶上。我们只有积极投身于这场军事变革,才能缩小差距、战胜挑战、立于不败之地。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2.美国对中国的军事警戒冷战结束后,美国调整了军事力量的战略部署,中心明显向亚太转移。积极构建“亚洲小北约”,对中国形成了D字型包围。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陪同下,在五角大楼举行记者会时,公布了一份题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奥巴马在讲话中强调,虽然美国面临预算压力,仍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的优势地位,同时美国将把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未来10年美国新军事战略有三个特点,即缩减规模、改变结构和关注亚太。2013财政年度美国国防预算中,陆军开支被严重压缩,空军和海军开支却依然维持相当水平,这就在军事拨款上体现了新军事战略的精髓。据外媒判断,从全球和亚太地区军事态势着眼,伊朗和中国已经被美国列为打赢一场主要的战争的作战对象。美国新军事战略出台,可能意味着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大军事投入之举,已经从战略规划转到战略实施的阶段了。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从近期美国军事动向看来,似乎美国正在继续加强与中国军事对峙的态势。例如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卡特在2012年3月8日表示,未来几年内,美国海军部署在太平洋的军舰的数量将从目前占海军军舰总数的52%增加至60%,其中还包括净增一个航母战斗群,从而使得美国部署在亚太地区的航母战斗群增至六个。审视一下近年美国安全战略和军事部署,断定美国已经在亚太地区全面加强了同中国进行军事对峙的态势,却仍然言之过早。纵观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的政策,实际上,核心内容应该是加强与区域组织、盟友与伙伴关系、重新平衡外交优先顺序、平衡区域军事、打开亚洲贸易壁垒以及与中国维系稳定关系。而奥巴马能否顺利地落实“重回亚洲”的政策,关键在于能否与中国维系稳定关系。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新加坡举行的2012年6月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说,到2020年,美国将把海军舰队的主力转至太平洋地区。帕内塔表示,美军将在太平洋部署更多舰只,并扩展在亚太的军事伙伴网络,稳步增强美军在亚太区的军事角色。到2020年,美国海军将重新分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部署的舰只比例,把以前的5比5,改为6比4。部署到太平洋的舰只将包括6艘航空母舰,以及大部分巡洋舰、驱逐舰、濒海作战舰和潜艇。目前美国海军拥有285艘各式舰艇,其中约半数部署或被派驻太平洋。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对于中国崛起之际可能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构成挑战,美国自有防范,对此,正在加强遏制的力度。也毋需骇异,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这种两强对峙的战略态势早已出现过,自不待于今日。想当年,一战、二战前夕,英国与德国紧张对峙的关系无从化解,终至酿成两次世界大战,即是先例。然而,世界迈入核时代以后,在两个各自拥有远程核导弹的国家之间,从未爆发过战争,连大规模边界冲突也没有发生过。这一核大国相处的新格局,也给这种两强对峙的战略态势的持续恶化,引入了新的有力的制约因素。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3.区域内中国与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邻居太多,脾气都不好)我国位于亚洲东部,陆地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总长2.2万余公里。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国家隔海(洋)相望。近现代以来,由于内忧外患,至今我国边界仍遗留了许多历史问题。中国的海洋家底并不厚实。中国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居世界第四,但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相对贫乏。中国海岸线长18000公里,岛屿线长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中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连同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长350海里的大陆架,中国共对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水体、海床及其资源能源、海洋勘探和水体以上空域部分的管辖权。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平方公里被相关国家觊觎或侵占。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加上4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中国总体管辖国土面积应是1420万平方公里。另外,在中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多座岛屿。但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方面看,不仅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不算大,人均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更是极端贫乏,而且目前面临着被多方蚕食和瓜分的现实危险。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印的边界争议中印边界全长2000公里,两国涉及争议的边界领土面积达12.25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中国版图的1%,是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在边界西段,争议面积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除巴里加斯一处外,其余都为中国控制。在中段,双方争议面积约为2100平方公里,分为四处,现为印度控制。在东段,(即“麦克马洪线”,我藏南地区)争议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现全部为印度控制。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以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中国控制争议面积仅占约27%,印度非法侵占的占73%。此外,受印度控制的不丹也强占我国领土约1170平方公里。印度在边界地区陈兵数十万。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岛屿主权争端从国防角度讲,岛屿作为海上的天然屏障,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前沿阵地,在国家海洋权益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国防从本土防御向近海防御的转变中,利用中国海域中的岛屿组成“岛链防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面积在500平米以上的岛屿六千九百多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四百多个。另有四百余个由港澳台直接管辖。500平米以下的岩礁,达上万个。这些海岛对于中国的海洋主权意义重大。关于海岛的海洋权益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海岛的主权归属,另一个是海岛的管辖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以划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根据海洋法,一个岛屿周围的主权水域可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两倍半),可以附带控制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并影响到大陆架和对海底资源的分割,这就是有关国家与中国激烈争夺海洋主权、岛屿主权的关键原因之一。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日钓鱼岛争端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争夺。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在1972年中日建交和1978年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签署时双方同意“搁置争议”,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将非法占有的钓鱼岛变成其合法领土。为了反击日方的不法行为,1992年2月,中国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邻区法》,写明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确立了海岛保护开发和管理制度,对海岛名称的确定和发布作了规定,据此,中国于2012年3月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2012年9月10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9月13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的坐标表和海图。2012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

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国南海诸岛争端南沙群岛(斯普拉特里群岛)和西沙群岛(帕拉赛尔群岛)战略地位重要,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路,资源丰富。南海与东南亚国家所在地区以及太平洋一起成为全球海上航线的咽喉。这里是欧亚海上航线的中心,包括马六甲等多个海峡。全球一半以上的海上货物穿过这片海域。从印度洋驶来,穿过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到达东亚的石油是通过苏伊士运河石油运量的五倍以上。韩国将近2/3的石油供应,日本60%的石油供应,中国80%的石油供应都会经过南海。南海还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的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如果能控制这些海上战略通道,就可以威胁中国的经济安全。这一点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力量的美国人最在意的。地理位置、能源储备和领土争端使南中国海拥有了决定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亚洲的能源需求估计将在20年内激增一倍,其中一半的需求增幅来自中国。而南中国海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就有约70亿桶,天然气估计有900万亿立方英尺(约25.5万亿立方米)。换言之,只要能掌控南中国海就能保障自己国家的发展,是个战略要点。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南海聚宝盆油气资源:南海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那里散布着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石油储量大约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南海中南部油气当量地质资源量占53%,可采资源量占66%,若被他国掠夺,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3的可采油气资源。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水产资源: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海龟、海参、龙虾、螺、贝、海带等都很丰富。植物资源: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海鸟资源: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四时如夏,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的岛类在这里繁衍生长。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矿产资源: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上的锰结核、约3100亿吨镁、170亿吨锡和铜、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5亿吨银、800万吨金、60亿吨铀、250亿吨重水等比陆地丰富得多的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南海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周边国家对能源的渴求,使得近在咫尺的南海炙手可热——这片海域的石油储量高达418亿吨,天然气储量75539亿立方米,还有丰富的海底可燃冰储量,有“第二波斯湾”之称。近30年来,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加强对南海的开发和利用,开发步伐也从近海大陆架向深海持续推进。一份西方知名石油公司提供的报告显示,上述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石油产量达5000万吨。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大庆油田最辉煌时期的年开采量。南海不但资源丰富,还是亚太地区海运的“咽喉要道”,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如果按吨位计算,每年有超过一半的各国商船队需要通过南海,通行量是苏伊士运河的3倍,是巴拿马运河的15倍。数据显示,在国际贸易的航运中,原料和粮食的运量占总运量的90%以上,其中,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55%,铁矿石约占10%。具体来看,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从中东、非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进口的原油,80%以上需要经由南海运输;从南非、越南等地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和煤,也绝大多数需要走这条线路。可以说,韩国2/3以上的能源供给、日本和台湾地区60%以上的能源供给都依赖南海的“生命航线”。中国也有80%的原油进口是经由南海运到国内的。因此,无论是从能源、航线,还是地缘政治出发,南海都被视作“重中之重”。不仅周边国家把这里当作“冒险家的乐园”,即便是美国、俄罗斯这样“遥远”的国度,也想在南海海域争取“泊位”。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国家,我国古代对海洋的重视程度远没有陆地高。自郑和下西洋后,明清两代闭关锁国长达400年,而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却享受着拥有海洋带来的财富。中国不是没人注意海洋,郑和曾经说过“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闭关锁国的结果就是自1840年起中华民族所遭受的一个多世纪的外辱。我国有着辽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辽阔的海疆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又使我们维护国家主权的任务异常艰巨,与周边邻国在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上的矛盾十分突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但是当我们终于开始关注海洋的时候,我们的邻居早就开始有计划的争夺我国的合法海洋权益,因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频频产生。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海洋,为了不让祖先留下的蓝色国土在我们手中丧失,我们有必要从法律的途径来寻求解决的方式。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现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的规定,中国所属的海域面积为400多万平方公里左右。但是,在这些海域内,不少区域和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一般地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三是海上安全利益;四是海洋科学利益。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主要集中在海洋政治权益与海洋经济权益这两方面。海洋经济权益是伴随海洋政治权益而产生的,因此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争端主要集中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分问题,以及岛屿归属问题方面。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国与朝韩的海洋权益争端黄海,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如果按此划分,他们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韩国去年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大陆架勘探石油,勘探地点越过两国等距线50千米。可以看出韩国在与中国争夺海洋资源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大陆架划分问题上,韩国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它在处理与日本的海底底土时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而在处理与中国的海底底土问题时就“忘记”了这一原则。韩国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中国大陆边缘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延伸到距朝鲜半岛较近的地方,以大陆自然延伸原则划分大陆架对其不利。

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此外,在领海划分上我国与朝鲜以124°10′6″E为领海分界线,存在的问题是我国船只一出海就是朝鲜水域,虽然两国确定在123°59′E至124°26′E间两国一切船舶可自由航行,但这毕竟是一个被动的权宜之计。中朝在专属经济区(朝鲜称为经济水域)的划分上存在较大分歧,朝鲜在1977年6月颁布的“关于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水域的政令”中声称其经济水域在不能划至200海里的海域划至海洋的半分线,即中间线,这是我国不能接受的,在北黄海,中国一侧岸线长度为688公里,朝鲜一侧仅为414公里,其比例为1∶0.6,且黄海沉积物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大陆,按中间线法划分显然有失公平.中朝在黄海北部的专属经济区划分上存在分歧,朝方主张按中间线划分。中韩共同频临南黄海和东海,韩方坚持以中间线划分两国间相邻的大陆架,并侵占了我国大陆架近10万平方公里。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东海,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它是中、日、韩三国陆地领土环绕的一个半封闭的海域。东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韩国和日本都提出以等距离原则为根据提出对东海大陆架进行划分,而我国坚持自然延伸原则和公平原则,双方(三方)有极大分歧。按日本的无理要求,日本与中国有16万平方公里、韩国与中国有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这其中以我国与日本的争端最为激烈,中日在东海大陆架、东海油气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争端和分歧。根据国际法有关规定,大陆架是环绕大陆、从低潮水位到海底坡度急剧增大的深处间的区域,即大陆边缘在海面以下自然延续的平缓部分。大陆架一般坡度不超过2度,深度不超过200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只要能在地壳性质等方面提供足够论据,大陆架范围最远可以扩至350海里,大陆架海域的自然资源属该沿海国所有。日本故意忽视冲绳海沟,单方面宣称与我国是共大陆架国家,妄图争夺我大陆架。近年又因中国在东海的正常开采活动制造事端,进而提出在日中等距线两侧共同开发的方案,企图使等距线划分事实化。日本无理指责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在该海域从事海洋科学考察活动为侵犯其管辖海域。此外,我国在东海作业的渔船、海洋科学考察船经常遭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和海保厅舰机的无理骚扰、跟踪和监视。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南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东临菲律宾群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条线为界,西南是从马来西亚到马泰边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南海的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岛屿大都狭小,其中最大者为东沙岛,12平方公里,其他各岛面积要小得多。西沙最大的永兴岛为1.85平方公里。南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蕴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因此被周边国家觊觎。我国在南海的传统海疆线(既地图上的不连续线),是二次大战结束后,我国于1946年11月—12月从日本手中接管西沙和南沙群岛时划定的。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1947年我国内政部公布了南海诸岛170多个岛、礁、沙、滩的名称。同年10月内政部还公布了“我国四至地点及其经纬度、我国与各邻国之境界线之名称与起迄地点”,同年12月内政部方域司绘制的南海诸岛位置图(1948年2月出版)、西沙群岛图、中沙群岛图、南沙群岛图,在南海诸岛的周围明确标绘了断续国界线。内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诸岛位置图》。作为现代中国南海地图的重要蓝本,该图具备以下要点:1.国界线最南端标在北纬4°左右;2.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标明了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位置和岛屿名称;3.最关键的是,该图用11段国界线,圈定了中国南海海域范围,成为如今中国坚持的南海主权九段线的来源。这条线又被称为传统疆界线,因其形状为“U”形,也被称为“U”形线。至此,南海领土范围在中国地图上明确化了。1948年2月,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开发行《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中国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邻近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范围,其附图即《南海诸岛位置图》,标明了这条断续线。这条断续线既经中国政府审定,标绘在中国官方地图上,应被视为中国政府对外主张的一种权利。以11条段线将南中国海里几乎所有的岛礁圈起,宣誓拥有这些岛礁和周边海域的主权。后来,中国政府在1953年去掉了其中两条线,从此“九段线”(nine-dashline)就成了中国对该海域主权界线的一种叫法。当时南海的周边国家并未提出任何异议。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但是随着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明显扩大,南沙的周围邻国纷纷觊觎南沙群岛,悍然侵占南海海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南海诸岛中,越南已占据29个,居各国占据数量之首;菲律宾占据8个,居各国占据时间之先;马来西亚占据5个,据各国占据资源最富;印尼和文莱分别占据2个和1个;而中国仅占据9个,其中大陆8个,台湾1个。我国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区域的采油量相当于中国一年石油开采量的1/3,每年流失2000万吨油气资源)。据统计,越南迄今已累计从南海开采超过1亿吨的石油和大量的天然气,获利达数百亿美元。目前,越南海上石油的年开采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800万吨产自南海争议海域。目前东南亚国家为了巩固“既成事实”,进一步扩大它们在南海的海洋权益,千方百计地使南沙问题“国际化”。而某些国家竟然提出用“南极模式”来解决南海问题,甚至要求对南海进行国际共管。这都是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2009年,越南外交学院的“东海(越南称南海为东海)课题组”在一次学术会议中,有学者公开抛出了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公开化、政治化、非敏感化”的一揽子战略对策。这个“四化政策”政策逐渐被南海各国广为接受。除了上文谈及的“公开化”之外,“国际化”就是通过为南海石油开采进行国际招商,让各国实际利益身陷南海,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让中国陷入孤立;“政治化”就是将南海问题绑架在中国和整个东盟国家的交往之中,让其他与中国不存在领海纠纷的东盟国家对中国形成中国在“扩张”、“以大欺小”的假象(在一场大小、强弱之间的博弈中,人们倾向同情弱者);“非敏感化”就是让“南海冲突”在双边交往中频繁出现,造成一种“疲劳感”,使南海纠纷这个本来敏感的问题常态化,以此降低冲突的可能性。因为实力有限,南海国家并不想真的和中国为敌。通过这四条方针,“南海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化”、“长期化”、“国际化”,更重要的是“无解化”。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国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的产生原因有三方面:历史原因:二战后形成的波茨坦-雅尔塔体系是现今世界政治关系的基础,也是东亚大多数国家领土及领海边界的划定依据。我国与周边国家疆界的划定也是以这个体系中的一系列公告作为法律依据的。根据波茨坦公告中国应当收回自1895年后所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因此东海的台湾以及钓鱼岛群岛,南海的西沙、南沙都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是由于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于封锁,围堵共产主义中国的需要,长期霸占钓鱼岛,后转让给日本,埋下今日的东海争端的伏笔。而后又鼓动东南亚国家敌视中国,促使其侵占中国在南海的岛礁。而日本则希望通过继续占领二战时所掠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来突破雅尔塔体系,摆脱战败国阴影,。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周边国家对资源的觊觎:中国的近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必然会被周边国家觊觎。而南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鸟粪石以及石油天然气资源,同时是战略要道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周边国家借国际海洋法的名义,瓜分我国大陆架以及经济区,甚至公然占领岛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是现阶段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白热化的原因。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因此对海洋并不重视。由于不断的国内政治斗争,在我国宣布领海后并没有有效的行使主权。因此,南海的诸多岛屿被东南亚国家偷偷占领。而在改革开放后,为了拥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我国宣布对领海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没有及时收回被侵占的岛屿,也是产生现在的被动局面的原因之一。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4.国内的各种分裂势力“台独”威胁台海安全与国家统一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蒋氏父子统治时期,不存在不承认“一个中国”问题。李登辉上台后,台独势力高涨。2008年后,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给两岸的和平带来了希望,恢复了基于“九二共识”的协商谈判。但和平统一的道路依然比较艰难,除台独因素外,美日的干涉使问题更加复杂。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藏独”牵制国家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达赖为首的“藏独”集团从未放弃过分裂祖国的图谋,在印度成立流亡政府,组建叛乱武装,对中国政府进行造谣诽谤,在西藏地区策划多起暴力事件,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疆独”与“东突”“东突”势力(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是近代以来新疆历史上出现的以破坏民族团结、策动新疆独立、分裂祖国统一、建立东突厥斯坦国为政治纲领、与国家为敌的反动分裂势力。东突的思想根源为“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两者均产于19世纪后半期。东突势力推动新疆问题国际化。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3.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基本的国家安全,意味着国家总的来说安享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国内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它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同等的当然权利。中国在2011年9月6日发表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则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奉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一.中国的传统安全(军事—领土安全)环境中国军事现代化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应对非传统威胁,如海盗等,同时在自然灾害中有能力执行提供帮助的任务;二是中国政府关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三是中国希望亚太地区成为一个稳定地区,并阻止外部力量介入。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1.军费:忍耐期(为经济建设做出牺牲的80年代)到补偿期(90年代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提高军事开支的迫切需求、对冷战末期及冷战结束后的战争与危机的应对、追求大国地位的愿望)中国官方数据显示,1979年至1989年,中国军费支出曾年均下降5.83%。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军费支出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占GDP比重相对稳定。另外,中国军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呈稳中下降趋势。1998年至2009年,比例由8.66%降至6.94%。2011年中国军费预算约占GDP的1.5%,而其他主要国家达2%至5%之间,例如,美国军费预算占GDP的4.8%,英国为2.7%,法国为2.3%。2011年中国的军费支出达到6011亿人民币,约和915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12.7%,居世界第二位。而美国的预算大约为7000亿美元。2012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加67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1.2%。我们的军费一直是偏低的,与人口、国土面积、面临的形势不匹配,人均军费以及军费占GPD的比重都偏低。各国的军费水平分几种,一是发达型的,比如美国和西方,军队人均军费都在20万美元以上。第二是发展型的,人均在2-4万美元。第三是维持型,人均几千美元。中国是第二种,发展型的,人均一两万美元。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中国3月6日公布了2013年度的军费预算,根据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提呈的预算报告,总额为7202亿元人民币(约等于1143亿美元)。今年的国防支出继续呈双位数增长,但增幅缩小到10.7%,这已经是中国军费增幅连续三年放缓。2012年与2011年,中国的军费增幅分别是12.7%以及11.2%。再早以前,除了2010年中国军费增速一度放缓到7.5%以外,从1990年代至2009年,中国军费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以上。另一方面,根据财政部提呈的预算报告,中国国防支出增幅虽然放缓,但仍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5.4%,比去年还提高了1个百分点。中国军费在近20年来持续增加,但其2013年的军费预算与美国2012年的军费预算相比仍然相形见拙。2013年中国的军费预算为1143亿美元,而美国2012年的军费预算高达6562亿美元。

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简氏防务咨询机构(INSJane’s)2012年2月发表最新报告预测,中国军费开支将从2011年的1198亿美元猛增至2015年的2382亿美元,年均增长18.75%,占GDP比重上升至2.18%。该报告预测,中国的军费开支届时将超过亚洲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开支总和,而且也会不断缩小中美两国间的国防开支差距,但仍低于美国2013年5254亿美元的基本国防预算,而且到2015年时,美国国防开支仍将是中国的3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预测称,到2025年中国的军事支出也将超过美国。庞大的经济基础使中国有能力实现本国军队的全面现代化。简氏防务咨询机构的一名主管甚至表示,中国防务开支猛增促使美国重返亚太。2006年以来的最近7年,中国军费开支年增幅分别为14.7%、17.8%、17.5%、18.5%、7.5%、12.7%和10.7%。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11年鉴反映,美国2010年的军费支出接近7000亿美元,约占全球军费支出的43%;这个数字是中国军费(位列第二)的六倍还多。实际上,美国的军费支出比位列第二到第十五国家的军费支出总和还多。军费支出从第二到第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美国人均军费支出为两千美元/每人,而全球平均值为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这个数字也是军费支出前15位国家之中最高的。美媒称,中国的军事支出约为1190亿美元,大概占全球军费支出的7%,这个数字还不到美国军费的20%。中国人均军费支出为89美元,而军费占GDP的比例2.1%;这两个指标都远远低于其他国家。防务开支的水平并不表明防务能力,防务能力部分是由一个国家拥有的武器装备的质量决定的。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2.军购:80年代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专家称人民解放军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博物馆和用废旧武器装备起来的部队。80年代,美国参与了使中国的防御性武器实现现代化的努力,向中国提供了火炮装备、雷达设备、先进战机的电子设备。“六·四事件”后,美国和欧盟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为了寻找武器装备的其他来由,中国转向了俄罗斯。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3.国防工业现代化(双引工程)引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进行仿制,并且坚持自主创新。引进前苏联武器设计人才。中国自己的军事科学家去前苏联留学。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4.军事理念:人民战争(1949—1985);现代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1985—1991);积极防御和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打一场地区战争,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1991至今)。美国称之为介入和区域阻绝(access/areadenial)战略,简称“拒止战略”

。根据反介入学说的设想,一旦发生冲突,人民解放军迅速采取行动,比如破坏美国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并阻止美国部署实力绝对占优的后续部队。通过实施猛烈打击,北京可让美国及其盟国确信,介入要大笔烧钱,而且还会有伤亡,因此代价极大,尽管美中两国军队的火力和实力相差悬殊。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5.军队现代化:陆军(全域机动陆军)、海军(近海防御型的“小海军”—远洋控制型的“大海军”)、空军(攻防兼备型—进攻型)、二炮部队(中国非对称战略的王牌)、太空(中国新军事变革的核心)、信息网络部队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6.军队教育:随着解放军的天平日益向高科技行业倾斜,同时减少地面军队数量,提高其质量,军事教育和非现役军官后备力量的培养就成为整个现代化计划的重中之重。高素质人才是现代军队的根本。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7.机构的变化:2004年起,中央军委成员增加了海空二炮的指挥官,标志上述军种在决策体系中的分量增加,也是增强联合作战能力的一种尝试。缩小中央军委的全国军队指挥权。减少军官数量,增加非现役军官等级。1998年成立总装备部,以提高国防工业结构和武器研发水平。1985年,11个大军区减少到7个。二.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内容2011年,中国军队集中出台了一系列近年来少有的改革举措。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了本世纪第二个10年新一轮军事改革调整的大幕已经拉开。解放军总参谋部新成立战略规划部是军队领导管理体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将有助于科学配置重要战略资源,准确评估军队建设发展绩效,更加有效地对军队建设实施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继2011年6月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编为总参谋部信息化部后,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日前改编为军训部。解放军总长陈炳德表示,这种改编决不仅仅是名称的简单更换,而是着眼使命任务需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进行的职能科学配置和结构优化重组。以军训和兵种部改编为军训部为例,其职能配置由适应机械化条件下作战训练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