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_第1页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_第2页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_第3页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_第4页
第17课 日本明治维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天皇(傀儡)将军(实权)大名武士农工商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士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幕府禁令(对外闭关锁国)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19世纪中期的幕府统治危机:社会危机

想一想: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何异同?同:因—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目的—防止外部势力的侵入,维护统治,影响—防碍了自身的发展。导致落后挨打。异:日:害怕地方藩国在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威胁其统治;中: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美国舰队登陆日本1853年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外国商人检验日本的出口生丝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二、武装倒幕返回1.背景:(内忧外患)三、明治维新2、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3).思想上:兰学盛行。(启蒙思想影响)4.目的:富国强兵3.时间:1868年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6.内容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

“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D.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穿西装的政府官员银座景象吃牛肉火锅剪发

这是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一所小学校,建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学校。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明治初期的小学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大学)成立安田讲堂东京大学重要的学术象征8.评价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②作用:明治维新使日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③局限: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9、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到改革中;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3.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5.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相点?

性质:方式:作用:局限性: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根本原因俄:农奴制日:幕府统治项目名称时间主持者学习国作用第一次7世纪中期大化改新孝德天皇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第二次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明治天皇欧美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

在19世纪末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什么改革?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戊戌变法失败了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不同点改革时间1868年1898年外部环境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化的危机;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改革力量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脱离人民群众

文化传统具有开放性地吸收外来文化思想文化上的闭关自守改革结果成功失败相同点外部环境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遭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来侵略改革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内容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了重大措施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

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A、人民的反抗B、西方的入侵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D、幕府的腐朽统治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A、新兴地主B、资本家C、大名D、中下级武士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的“藩”指A、幕府的领地B、大名的领地C、武士的领地D、天皇的领地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7.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1)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2)646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186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想法?答: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答: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1、明治维新(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2)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3)内容

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时间1868年人物明治天皇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允许土地买卖。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5)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6)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