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11.1.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演变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互相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演变: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1.1计算机网络概述2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1.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第二代: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的网络第三代: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新时代3终端中央主机终端主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担负通信控制任务一、诞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以传输信息为目的,实现远程信息处理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飞机定票系统)4早期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单机
:大、中、小型机——庞大,昂贵,资源无法共享分散的计算机构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5特点:只有一台中心主机,有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其他都是输入输出终端。集中式网络应用广泛:订票系统SABRE、结算系统、银行6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其他例子:飞机订票系统HOST(航空公司总部)Terminals(订票点)通信线路(电话线路)
缺点:主机负荷重——数据处理+通信线路利用率低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改进:前端处理机,将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终端控制器,提高线路利用率7第一代的改进版专门负责用户与主机的通信8二、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典型代表是ARPAnet
,ARPAnet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之集合体,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世界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第一个远程计算机网络是在1969年,该网络称为ARPAnet9特征:多个终端主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网络结构从“主机-终端”转变为“主机-主机”HOSTHOSTHOSTTTTTTTTTTT通信线路10(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ARPANET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州大学11ARPANET(60年代后期)因特网的前身——ARPANET苏美冷战产物:美苏冷战时期由美国军方建立的实验性网络“蜘蛛网”式结构最初1969年4个节点→20世纪70年代的60多个节点地域跨越美洲、欧洲具有现代网络的许多特征,例如:分组交换分层次的网络体系较为完善的通信协议12
前置处理机中央主机中央主机中央主机
前置处理机
前置处理机接口报文处理机IMP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13第三代:开放式标准化网络(70年代后期)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奠定了网络技术的基础。但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存在严重缺陷:没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没有统一的网络通信协议14Internet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统一的网络互连标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七层参考模型)三、互联互通阶段70年代末至90年代,成为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即TCP/IP、OSI体系结构15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过程的演变厂商标准:IBM-SNA,DEC-DNA等缺点:适用范围:兼容性?技术垄断:竞争?标准不统一:用户利益?国际标准(ISOOSI/RM):1984年颁布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commendedModel(OSI/RM,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OSI七层模型)OSI参考模型规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分为7个层次将多台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各种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使其能协同工作,以便于计算机的用户应用进程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问题,尔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16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过程的演变厂商标准:IBM-SNA,DEC-DNA等国际标准(ISOOSI/RM):1984年颁布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commendedModel(OSI/RM,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简称OSI参考模型,OSI七层模型)OSI参考模型规定了网络体系结构的框架,分为7个层次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为计算机网络的体现结构的基础太复杂,几乎没有与之完全符合的网络事实上的标准:TCP/IP(因特网的骨干协议)1980研制成功,1982年ARPANET采用,1986年基于TCP/IP协议的NSFNET建立从体系结构上看,它是OSI参考模型的简化(4层)17四、高速网络技术阶段由于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如千兆网,万兆网,3G技术等等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对用户透明的大的计算机系统,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18计算机网络的新时代前面三个阶段已经奠定了网络的技术基础当前网络的发展:网络计算向高速宽带化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应用更为广泛多网融合19(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3)分布式处理
1.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20给你发E-mail打印文件mail资源共享实现数据通信我的东西丢失了!!没关系!21
分布式处理: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任务分交给不同的计算机,达到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实现分布处理的目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我的机器快,负责运行程序我的机器慢负责编写程序22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LAN)应用最广的一种网络。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地理距离一般可以是几米~10公里。特点:连接范围窄、用户数少、配置容易、连接速率高。典型代表:以太网、令牌环网23城域网(MAN)在一个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联。连接距离在10~100公里。特点:是LAN的一个延伸,连接距离更长,计算机数量更多,通常连接着多个LAN。城域网(MAN)24也称远程网,一般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和MAN网络互联。连接距离在几百~几千公里。可以覆盖几个城市、几个国家甚至全球。广域网内用于通信的传输介质和设备,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网络是由多个部门或者多个国家联合组建而成特点:速度慢、延迟长、入网的站点不参与网络的管理,管理工作由复杂的互联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处理。广域网(WAN)2526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资源硬件: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网络硬件通信硬件:在网络节点间提供数据传输系统软件软件资源应用软件271.3.1网络硬件系统1.服务器(server)2.工作站(workstation)3.网络硬件设备①网络共享设备②网络通信设备资源硬件通信硬件28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一、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通信设备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线路组成。主要完成网络数据报文的传输、接收、转发、存储、变换等工作。通信子网是网络的物理实体。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线路: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线、微波等。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29二、资源子网负责全网业务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服务。资源子网由各种用户设备和网络软件组成。用户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网络应用软件等。301.服务器一般需要一台或多台服务器,可以使用专用服务器或小型计算机,但通常采用高档微机,要求速度快、硬盘和内存容量大、处理能力强。网络中共享的资源大多集中在服务器上。如:高速打印机、数据库等等服务器中装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核心软件。具有网络管理、资源共享、管理网络通信、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功能等。312.工作站除服务器以外的联网计算机。一方面工作站可以处理用户的本地事务另一方面,工作站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彼此通信,以及使用服务器管理的各种共享资源(打印机,数据库等)工作站上的硬盘和打印机称为本地硬盘和本地打印机一般不能为其他用户共享。但有时为分担服务器的任务也可以共享32333.网络硬件设备网络传输介质:有线:双绞线、光缆无线:各波段无线电、红外线、地面微波、卫星微波网络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34物理组成-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介质有红外线、微波、激光、卫星等传输介质的特性对网络数据通信的质量有很大影响。传输介质的特性物理特性、传输特性、连通性、地理范围、抗干扰性、价格。35同轴电缆水晶头双绞线光纤:单模和多模无线介质-卫星通信传输介质图示红外,微波,激光36双绞线示意图37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均匀排列成螺旋的导线组成。网络中一般采用无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TwistedPair)。UTP分类:3类UTP在100米以内的数据传输速率达10Mbps(淘汰)5类UTP在100米以内可达100Mbps.(高速网络)超5类,6类可用于1000Mbps38光缆光纤:通常是由非常透明的石英玻璃拉成细丝做成的,其传播是利用全反射原理。由于光纤非常细,难以承受安装过程中的拉扯,因此通常做成结实的光缆。在光缆和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光端设备,进行光/电信号的转换。39光纤通信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在两介质交界面上的全反射现象。呈圆柱形的光纤把以光的形式出现的电磁能量约束在其表面以内,并引导光沿着轴线方向传播。
光缆40光缆光缆与其他媒质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①带宽高,通信容量大;②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④抗干扰能力好; ⑤体积小,重量轻。光纤也有它的缺点:由于接光纤需要专用设备,分接难度大,因此更适合长距离干线传输。41网络连接设备网络连接设备有:网络适配器(网卡)集线器(Hub)交换机路由器将多条线路集成在一起,组成局部网络或提供对外访问42有线网卡无线网卡43正面反面家用无线路由器加强版集线器44交换机45路由器46网络设备的综合使用寝室PC家用路由器电信路由器(上海)电信路由器(北京)百度服务器学校多级交换机局域网471.3.2网络软件系统在网络系统中,系统必须对用户进行控制,否则就会造成系统混乱以及信息数据的破坏和丢失系统需要通过软件工具对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调度和分配,并采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用户不合理的对数据和信息的访问481.3.2网络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网络通信软件491.3.3网络操作系统
1.网络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网络操作系统(NOS,NetworkOperatingSystem)是向网络中的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操作系统。它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工作,并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增加了网络操作所需要的能力网络操作系统可以限制用户数量和权限网络操作系统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管理器,用来管理连接、资源和通信量的流向50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具备单机操作系统的所具有的如CPU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设备管理、输出管理等功能外,还应至少具有如下功能:提供多项网络服务功能(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能力分布式服务51硬件KernelShell文件系统1.3.3网络操作系统
2.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内核:分时操作系统外壳程序:与用户进行交互。对存储在存储设备(如硬盘)中的文件进行组织管理目前UNIX在高端服务器、Internet服务器领域以及在数据库和在线事务处理方面得到广泛应用(1)UNIX操作系统52UNIX的特点多用户UNIX多任务良好的用户界面文件、目录与设备统一处理核外程序功能强可移植性好支持网络功能53(2)Netware操作系统Netware操作系统是以文件服务器为中心的,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文件服务器内核:实现Netware核心协议(NCP),负责对网络工作站网络服务请求的处理工作站外壳:低层通信协议54(3)WindowsServer2008继承了XP的友好操作性,Win2000Server的网络特性,WinNT的高性能同时适合个人用户和服务器使用具备强大的网络功能,可作为各种网络的操作平台,逐渐占有更多的市场55(4)Linux操作系统
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似Unix的操作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Server、Netware、Unix等传统网络操作系统最大的区别是:Linux开放源代码。561.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总线型结构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和其他通信设备均连接到一条公用的总线上,所有结点共同使用这条总线,共享总线的全部带宽。容易实现,组建成本较低当网络中节点增加时,负载较重扩展性差分支节点故障查找复杂572星型结构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通过一个中央设备连接在一起。中心节点是主节点,网络中的各个节点通过点到点的方式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上,再由中心节点向目的节点传输信息。58HUB(中央控制器)中枢设备星形特点:单个电缆或节点发生故障,将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的通信中断。但中央设备的失败将会造成一个星型网络的瘫痪由于使用中央设备作为连接点,星型拓扑结构可以很容易地移动、隔绝或与其他网络连接,这使得星型结构更易于扩展。星型拓扑结构是局域网中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
59它将星型结构中原来用单独链路直接连接的节点通过多级处理主机进行分级连接。这种结构与星型结构相比降低了通信线路的成本,但增加了网络复杂性。网络中除最低层节点及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3树型结构6061每个节点与两个最近的节点相连接以使整个网络形成一个环形,数据沿着环路逐点传输。特点:与总线拓扑结构相同,当环中的节点不断增加时,响应时间也就变得越长。因此,单纯的环型拓扑结构非常不灵活或不易于扩展。一些网络采用双环结构以提供容错。4环型结构62网状细胞状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规模。在一个实际的网络中,可能是上述几种网络构型的混合。631.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概念和组成了解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的基本概念理解OSI参考模型结构和各层功能了解TCP/IP体系结构64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要不断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的交换数据,每台计算机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为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网络协议代表着标准化,是一组规则的集合。1.5.1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6566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规定同层次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等。
将这些同层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络协议来说,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利用层次结构。372、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6768寄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收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用户层邮政系统层运输层邮政系统分层模型通信模型的特点:模型有三个层次相同层次的交流都是独立进行的,不受其他层次影响上下相邻两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可以用“使用服务”和“提供服务”来进行说明铁路航空运输部门间约定邮政间约定用户间约定上海北京6970在网络分层当中,每一层是其下一层的用户,同时又是其上一层的服务提供者。
网络体系分层有以下好处:独立性强:功能简单,易于实现和维护:适应性强:只要层间接口不变,变化不会影响别层。寄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收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用户层邮政系统层运输层铁路航空运输部门间约定邮政间约定用户间约定上海北京3、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意义711.5.2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BasicReferenceModel),从而形成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
OSI构造了七层模型,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不同系统对等层之间按相应协议进行通信,同一系统不同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寄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收信人邮政局运输部门用户层邮政系统层运输层铁路航空运输部门间约定邮政间约定用户间约定上海北京72
427374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
数据65764375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应用层数据再传送到表示层加上表示层首部,成为表示层报文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4476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表示层报文再传送到会话层加上会话层首部,成为会话层报文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4577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会话层报文再传送到传输层加上传输层首部,成为传输层报文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4678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传输层报文再传送到网络层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IP数据报(或分组)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4779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IP数据报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4880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数据链路层帧再传送到物理层最下面的物理层把比特流传送到物理媒体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4981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5282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53837432154321计算机
1AP2AP1计算机
26576应用层剥去首部,取出应用程序数据上交给应用进程我收到了
AP1
发来的应用程序数据!计算机1向计算机2发送数据54848586物理层(Ph)数据链路层(DL)网络层(N)传输层(T)会话层(S)表示层(Pr)应用层(A)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它的上一层提供一定的服务提供用户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如文件的传送、访问、管理等。提供通信双方数据格式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等,如数据解压缩、加密解密、语法转换等。提供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如会话的建立释放,数据传送方式(单、半、双工)等数据分段成报文并负责数据的寻址、多路复用、流量差错控制等把数据分段封装成数据包(组包/拆包),路由选择,实现网络连接,拥塞控制以确保传送,实现端对端通信。把数据包封装成数据帧,对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流量控制等,实现相邻节点间的通信。提供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并把数据包对应的比特流转化成光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输低层(通信),面向通信,实现网络功能,即提供电信传输,是点到点的通信高层(资源),面向信息处理,实现用户功能,即提供网络与用户的通信。OSI参考模型55871.5.3TCP/IP体系结构(协议)TCP/IP常被称为事实上的(defacto)国际标准。注:TCP/IP是一组协议,不是两个协议。它主要考虑异种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OSI模型结构TCP/IP模型TCP/IP协议组应用层应用层HTTP、FTP、TFTP、SMTP、SNMP、Telent、RPC、DNS、Ping、……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传输层TCP、UDP网络层网络层IP、ARP、RARP、ICMP、IGMP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Ethernet、ATM、FDDI、X.25、PPP、Token-Ring物理层5688两种模型的对比89从层次结构图中可以看出,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是TCP/IP与各种物理网络的接口,它与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和物理层相对应。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数据分组,并把分组封装成数据帧,再将数据帧发送到指定的网络上。5890TCP/IP专门设置了网络层,它是整个模型中的核心和关键,该层运行的协议就是IP协议。网络层
网络层是整个TCP/IP体系结构的关键部分,它解决两个不同IP地址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其中IP协议是Internet中的基础协议和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进行寻址和路由选择,并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
5991传输层传输层(TCP层)的作用是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可以在一个网上,也可以在不同的网上。有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DatagramProtocol)
定义了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所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格式,及确保数据正确到达而采取的措施。
UDP提供协议端口号,UDP可以根据端口号对许多应用程序进行多路复用如IP电话、网络会议、可视电话、视频点播。6092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计算机A计算机BInternetInternet计算机B计算机ATCP协议可确认A发送到B的数据包的完整性,若数据包丢失或有错误,则要求A重发,直到正确为止。通过IP协议,A发出的数据最后送到B,但不确认数据包的完整性。6193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先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传输,最后拆除连接。TCP在建立连接时也要分三步走,即三次握手。被动打开主动打开确认确认主机B主机A第一次握手连接请求第二次握手第三次握手6294应用层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调用和访问网络上的各种应用程序的接口,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标准的应用程序及相应的协议。功能是使应用程序、应用进程与协议相互配合,发送或接收数据。63952、IP地址IP地址: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和路由器分配的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IP地址有IPv4和IPv6两个版本,分别是用32位和128位二进制数表示。IPV6:128位地址被划分成8个16位的部分,每部分用16进制表示。如:BACF:FA36:3AD6:BC89:DF00:CABF:EFBA:004E其中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地址的理想方案,IPv4是从最初设计互联网到现在仍在使用中的版本。961.6.1网卡(网络适配器)计算机联入网络的入口。每一台接入网络的计算机都必须在扩展槽中插入网卡,通过网卡的电缆接头接入网络。1.6计算机网络设备97安装显卡、声卡、网卡等。98功能一:计算机与电缆系统的物理连接功能二:提供数据传输功能。实现数据帧的封装、拆封、差错校验等。网卡是与通信介质和拓扑结构直接相关的硬件接口网卡主机传输介质帧网卡(网络适配器)99网卡的分类(1)按照网卡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分类:是10Mbps、100Mbps,1000Mbps,10/100Mbps自适应网卡、100/1000Mbps自适应网卡和10/100/1000Mbps自适应网卡100网卡的分类(2)按网卡所支持的传输介质接口类型分类:以太网类型10Base-T10Base210Base510Base-F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Mbps10Mbps10Mbps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基带细同轴电缆基带粗同轴电缆光纤拓扑结构星型总线总线星型网络接口RJ-45BNCAUIF/O最大段长100m200m500m1000m以上101网卡的分类(3)按网卡所支持的总线接口类型分类:ISA网卡网络传输速率低,CPU资源占用大(淘汰)PCI网卡102(3)按网卡所支持的总线接口类型分类分为:ISA网卡,PCI网卡以及在服务器上的PCI-X网卡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网卡一般是PCMCIA接口类型的,无线网卡通常选用PCI或者USB接口网卡必须与计算机总线相匹配,普通台式机总线主要是32位的PCI总线,而服务器上主机接口总线为64位的PCI、PCI-X等1031.6.2物理层互联设备——中继器和集线器物理层互连设备只作用于物理层,主要有中继器(Repeater)和集线器(Hub)。物理层的互联设备可以将一个传输介质传输过来的二进制信号位进行复制、整形、再生和转发。1、中继器:作用是信号的放大和中转,增加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
2、集线器:是一种基于星型结构的设备,作用类似于中继器,是一种多端口中继器。集线器的所有端口共享集线器带宽。104在局域网中常以集线器为中心,将所有分散的工作站与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形成星形拓朴结构的局域网系统。集线器的所有端口共享集线器带宽。即用集线器组网时,连接的计算机越多,网络速度越慢。工作站服务器工作站工作站Hub821051.6.3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网桥和交换机作用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用于对网络中结点的物理地址进行过滤、网络分段以及跨网段数据帧的转发。网段:局域网中机器一多的话产生的冲突就会增多。我们将局域网分段,如果100台机器我们分成50台的两个段,那么整个冲突就会减少一半。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主要有网桥和交换机。
1061、网桥网桥也称桥接器,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是连接两个以上局域网或网段的存储转发设备,用它可以完成具有相同或相似体系结构的网络系统的连接,是一个局域网与另一个局域网之间建立连接的桥梁。(退出市场)网桥是一个存储转发设备841072、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属于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它是更高级的集线器。传统的集线器是将某个端口传送过来的信号经过放大以后传输给所有其他端口,而交换机能够通过检查数据包中的目标物理地址来选择目标端口。由于交换机采用交换技术,使其可以并行通信而不像集线器那样平均分配带宽。如一台100M交换机的每端口都是100M,互连的每台计算机均以100M的速率通信,而不像集线器那样平均分配带宽,这使交换机能够提供更佳的通信性能。普通交换机千兆以太网的主干交换机8610810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生相貌负面身体自我对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及干预研究
- 离职劳动关系解除证明(6篇)
- 描述公园的写景作文11篇范文
- 医院护理组织管理课件
- 雨中的故事记事抒情结合类作文(12篇)
- 根管治疗见习要点解析
- 数字媒体制作人员专业技能认证证明书(8篇)
- 正式离职劳动证明(8篇)
- 六年级观后感闪闪的红星观后感450字11篇
- 2025年宝宝维肤膏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危重症医学概论
- 大规模模型蒸馏技术
- 基于AI的自动化日志分析与异常检测
- 时序数据库设计详述
- FPC良率提升持续改善报告
- (完整版)产品质量保证的措施
- 道路绿化养护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学校入股合作的协议书
- 某大学2021-2022年《2417客户关系管理》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4套)
- 前程无忧mat管理能力测试题库35题
-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