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业分层测评20_第1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业分层测评20_第2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业分层测评20_第3页
高中历史北师大版经济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业分层测评2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解析】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B、D两项是“斯大林模式”,C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故答案应为A项。【答案】A2.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B.实行余粮收集制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解析】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特点,排除;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特点,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C3.“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该认识导致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重工业的优先发展D.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企业实行国家所有,故A项错误;材料中“资本的帮助”说明该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来建设社会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正确;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斯大林时期,该时期实行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排除。【答案】B4.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解析】苏俄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这使农民有了“幸福感”。【答案】B5.列宁说:“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材料中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导学号:78720238】A.满足战争的需要 B.恢复发展经济C.巩固工农联盟 D.实现工业化【解析】由“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可知苏俄内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由“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知新经济政策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内战对经济的巨大创伤,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主要是为解决经济困难而非政治矛盾,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苏俄政权采取的过渡性经济政策,不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故D项错误。【答案】B[能力提升]6.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导学号:78720239】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了苏联正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内容是农业集体化。【答案】B7.右图漫画喻指20世纪30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的是()A.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解析】材料中体现的巨人两腿不齐,反映的是发展不平衡,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经济发展整体落后,没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故A项错误;美国经济危机使国民经济各领域遭到严重破坏,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斯大林模式”,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故C项正确;1929年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经济都造成很大损失,没有不平衡的表现,故D项错误。【答案】C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8720230】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1925年,列宁在逝世前不久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购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经济问题决议汇编》材料四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材料一中,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什么措施直接导致的?(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3)根据材料一、三回答,苏维埃政权要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原因和直接目的。(4)材料四中毛泽东主要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哪种做法?(5)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农业政策。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2)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