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市一等奖_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市一等奖_第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市一等奖_第3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市一等奖_第4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市一等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原创教案安徽濉溪中学张坷教学目标:

1、整理落实文言词句知识实词:“鼓”“直”“王”“数”等虚词“之”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2、理清文章第五段(王道之始)和第六段(王道之成)之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3、理解文中孟子“仁政”、“民本”的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深刻、全面的理解孟子“仁政”和“民本”的思想;

难点:理解课文第五段和第六段之间的关系,弄清“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之间的区别。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故事导入,引出“孟子其人”:(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共十四卷:《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3)《孟子》散文写作上的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善于用比喻和寓言陈事说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二、研讨课文:学生活动一:初读课文,梳理疑难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中的疑难字词,重点在标示读音,通假字。学生活动二:理解课文,目视口译。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注释,读一句,翻译一句,要求口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同时标注翻译的疑难之处。学生活动三:提出问题,解决疑难。根据翻译情况,提出翻译时的疑难问题,讨论解决。总结,重点词提示:知识点一:破音异读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读wàng,四声,是根据词义变化的读破音。类似词还有衣,yì,动词,穿衣。食,sì,动词,给……吃饮,yìn,动词,给……喝。语,yù,动词,告诉。一词多义:数数shù

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目。~量。~词。~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控。2.几,几个:~人。~日。3.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小~也”。4.命运,天命:天~。气~。shǔ1.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九。2.比较起来突出:~得着。3.责备,列举过错:~落。4.谈论,述说:~说。~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shuò屡次:~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Cù细密。(课文知识解析附后)三、深入探讨:探讨一:阅读课文的第一段,探讨以下问题:1、梁惠王是一个怎样的国君?预设:应该是勤政为民的。“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2、梁惠王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预设:自得自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词连用,充满自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与邻国相比,更沾沾自喜。3、梁惠王最大的困惑是什么?预设:“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探讨二:针对梁惠王的疑惑,孟子是怎么回答的呢?预设:孟子没有直接回答梁惠王的问题,而且用了一个比喻。用梁惠王喜欢的“战争”作比如,说他的做法是“五十步笑百步”,指打仗的时候逃跑了五十步的人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胆小。现用以比喻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五十步笑百步”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探讨三:1、孟子在比喻之后,就开始论述自己的观点(第五、六、七段),可谓滔滔不绝。如果在第四、五段话之间加上一句梁惠王的话,用来使前后文衔接,你觉得他在这里说句什么话比较合适呢?预设:梁惠王曰:何以使寡人之民多于邻国也?2、文章中却没有再来一个“梁惠王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预设:①没有这段话,说明孟子没有等到梁惠王问就滔滔不绝地谈起,可以看出孟子之前是有深思熟虑的。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孟子不待梁惠王反映,就直接谈自己的观点,说明孟子是率真和坦诚的,表现出他的睿智、率真、坦诚和恳切。探讨四:孟子的“王道”1、孟子讲授“使民加多”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单独来看,第五和第六段在论述上都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述结构?明确:分总的结构。第五段的总结句为: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第六段的总结句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若把第五段总结为“王道之始”;那第六段则可总结为“王道之成”,即施行“王道”取得了成功——称王。2、我们把这两段分别概括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从孟子的论述看,“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措施与效果分别是什么?预设:1.王道之始措施: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成效:养生丧死无憾。2.王道之成措施:①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②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③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成效: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3、“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肯定是不相同的,那它们具体的措施之间有什么不同?所取得的成效又有何差别?预设:“王道之始”其实是从君王的角度来说的,是侧重在君主怎样做,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施政的原则。“王道之成”是从施政的效果来说的,是实施了相应措施之后所达到的效果。探讨五:1、既然用了两段话,“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为什么还说了最后一段话?预设:这一段话其实是从反面来说的,现在的君主做不到之前所说的那些措施,而且还会有各种借口。2、由此来看,一开始志得意满的梁惠王真的是位明君吗?预设:不见得。梁惠王只是自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从孟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好战”是其一,“罪岁”也许是梁惠王时常挂在嘴边的借口。3.第三问:孟子和梁惠王的治国之策的区别?

明确:梁惠王——役民——小民——霸道

孟子——养民——全民——王道

四、总结

本文展现了孟子高超的辩论技巧。(1)善用比喻论证;(2)运用多个排比句,增加气势;(3)善察人心,步步推进。

附:语言知识重点知识梳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曰:——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凶:荒年。收成不好。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迁移:必修三《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迁移:必修三《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比较:《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迁移:必修三《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迁移:《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迁移:“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二、特殊词句提示:

(1)通假:无,通“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