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小题。(18分)我的兄弟王小波王小平①小波的出生正赶上我父亲遭受贬黜的时候。一场风波,这就是他的名字的由来。我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当时他尚在母腹中,无法不直接承受这种悲哀的影响。他生下来就严重缺钙,他后来把钙片当炒豆吃,这与他最终长成一个一米八四的大个不无关系,而且看起来有点傻头傻脑,我母亲常溺爱地叫他傻波子。小时候,我发现他的思想常定格在一个东西上,陷入冥想,中断了对外界的反应,很不像他那个年龄应有的样子,站在其他活泼的祖国花朵之间,似乎是一个异类,因此受到了一些误解。②后来他上了学,但似乎从来没成过一个好学生,总是怀着不服管教的叛逆之心。有一次老师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但两眼平视,一声不吭,弄得老师无奈他何。他就这样,不关心课业,所以成绩单根本看不得,因此挨了不少揍。他那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玩得忘情而投入。剩下的就是看书,不管什么纸片捡起来就看,连农作物栽培手册都看得津津有味。③虽然落了个傻名,功课也不好,但兄弟姐妹都知道他绝不傻。他看书奇快,和我比快时回回占先。据他说,他一小时能看一百多页,而我充其量能看六七十页光景。④小波自小和我投契,一块捣乱,一块挨揍。说来我们俩都不是什么好鸟儿,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平日里偷鸡摸狗,无恶不作,给我爸妈气得不善。那时“革命的重头戏”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但对我们来说,那是另一个星球上发生的事情,我们生活在革命的层次之外。倒是花树泥土的气味,自然中的光影转换,景物中隐藏的异种气氛,像谜一样令我们着魔。⑤诙谐是小波的另一天性。他喜欢笑谑,经常能敏捷地抓住可笑的东西。饭桌上是他驰骋谈锋的地方,时常妙语如珠,以马克·吐温式的幽默,惹得众人喷饭。他对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当时叫《顽童历险记》大为倾倒。他把这本书翻了又翻,直到它成为一堆碎片。在我看来,他就是那个顽童。⑥当时的北京郊区,有不少白杨夹道的大路。春日的早晨,我和小波在笔直的大道上驾车东行。驾的当然是自行车。当时我们在有节奏的锵锵声中骑车东进,眼前大道如弦,两边的旷野向远方伸延,真是大块烟景,不禁心旌荡漾。我想起古人的诗句,就大声念起来:“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小波在旁边纵情大笑。比起诗中的境界,我们眼前的景致差不了什么,只是身穿补丁衣服,骑着破车,与五陵贵公子有一定差距,但这点可以用想象来补足。我们想象自己鲜衣怒马,玉面绮貌,在长安大道上行进。随着马背的颠簸,玉珂轻叩,发出有节奏的清音,若合符节。而脚蹬子有规律的撞击,把我们的想象与现实弥合得天衣无缝。⑦脚下的路好像永远走不到头,我们也愿意永远这样走下去,好像可以一直走到天国。那是一个令人沉溺的境界。我们在不息地穿越空间中陷入梦境,一切都没入薄暮之中,空气也变得粘稠而滞重……当从梦境中醒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不传之秘,那就是天国和人间、王子与贫儿、古代和现代的间距其实其薄如纸,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在两重世界间自由穿行。这种意思,好像成为小波的一个思维习惯。在他的历史小说里,他把现实和历史自由铰接,用二者之间的反差和气氛变换制造出一种特殊韵味,传达出他内心的感觉。⑧那时的小波,因为年纪尚幼,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但却在积累着美的印象,孵育着自己的趣味,或者说,一颗趣味的内丹。⑨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他们行住坐卧,都如蚌含珠,默默孵育着这颗内丹,像练气士一样呼吸沉降,萃取天地间的精气,使这颗内丹在感觉的滋养中成长。当内丹大成时,它会以一种奇异的方式与外界发生感应,此时艺术家趣味大成,进入一种高超的境界,谈笑咳唾,皆成珠玉。这种内丹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纯美境界的把握,一种至高的品位。人们喜欢小波的作品,实际上是喜欢他的品位。(摘自《我的兄弟王小波》,有删改)17.分析划线语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⑴我们在不息地穿越空间中陷入梦境,一切都没入薄暮之中,空气也变得粘稠而滞重……(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在我看来,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颗自己的内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笔下的王小波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结合全文,你如何看待王小波的“傻”?(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7.⑴①“我们”不受现实的羁绊,想象并追求美妙的境界;②理想世界虽虚无缥缈却令人难以自拔。⑵①真正的艺术家在生活中时刻丰富精神内涵,提升思想境界,养成至高品位;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18.①看起来傻,受母溺爱;②不服管教(叛逆),成绩平平;③玩得投入,看书奇快;④诙谐幽默,想象奇特;⑤养成了独特的艺术趣味,作品有至高的品位。19.①富于口语化,通俗易懂而又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同时传达出浓浓的兄弟情义;②语言幽默,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写出了王小波独特的精神气质;③文字典雅而有底蕴,不浅俗,如对“两重世界间自由穿行”的表达与认识,关于“内丹”的描述和见解,都透着浓厚的思想底蕴。20.①王小波从小看上去有点傻头傻脑,常思想定格,陷入冥想,有别于同龄人,读书无择,落个傻名。②王小波不傻,他看书奇快,天性诙谐,妙语连珠,有独到的思想体悟、高超的艺术境界,养成至高品位。③王小波的“傻”,是幼时他人的误解,是母亲对他的疼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真情。
略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王国维:“道器合一”的文史治学周传家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早在1902年,梁启超就发表文章批评旧史学的弊端,大声疾呼号召“创新史学”。1919年,毛子水发表《国故与科学精神》,批评“国故”和旧史学,引起张煊的反驳,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指出:“国故”即“国学”,涵盖“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他主张“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王国维深受梁启超新史学观点及胡适“整理国故”口号的影响,坚持从历史着眼,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他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拓展了传统历史学的广度和深度,不仅成为新史学的典范,而且是公认的中国戏曲史的开山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坚持历史的观点,而且走的是“即器即道”的文化史路数,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绝非虚玄论道,同时也不停留于文化表象就事论事。他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使戏曲这一中华元素从文化事象娓娓道来的展示中得以昭显。王国维治戏曲史,不仅有“史识”——别具只眼,更重要的是有“史胆”——良知和担当。王国维幼年即喜读《汉书》,早年的《咏史诗二十首》不局限于个体的人生感慨和悲欢心绪,总揽全局,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处在大厦将倾、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文物制度的崩溃、历史延裂的残酷现实,王国维“毋忘其天职,而失其独立之位置”,怀着对中国文化灭绝的深度恐惧感,通过古器物、古文字以及古史研究,说明中国文物制度的真实性,表达中国文化复兴的理想。读王氏之《咏史诗二十首》,不由得使人想起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屈原有感于楚国的危机和忧患,叩天问地,在对有关天、地、人的某些传说质疑的过程中,体现出他的怀疑精神、思想观念及其为楚国现实政治服务的意图;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同样是通过卒章显志的惯常创作模式,试图从中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这绝非迷古恋古,而是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咏史诗二十首》就是20世纪的《天问》,王国维就是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连他结束生命的方式也酷似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王国维具有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他在《殷虚书契考释·后序》中指出:“我朝学术所以超绝前代者,小学而已。”他以这种具有科学性质的小学工具来衡定历史存在之真伪,重证据,重事实,不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乱下结论,更不会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欺世盗名。对于“不通字例、来习旧艺”之“俗儒鄙夫”的“肆其私臆,无所忌惮”,他深恶痛绝,讥之为“鬼魅之易画”。但他不是迂腐学者、冬烘先生,他“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从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这种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手段,对于今天的“古史研究”也颇有超越之处,因而成为王氏之学所具有的重要现代学术特征之一,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吴梅是南派昆曲的著名学者,其曲学研究涉及度曲、制曲、曲史等众多领域,在曲学方面,钱基博先生甚至认为,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就治学而言,王国维和吴梅之间有许多共性,也各有其特色。两者走的均是“即器即道”、道器兼容的路子,窃以为王氏更钟情于“道”,而吴氏则偏重于“器”。(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减)【相关链接】①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在研究中借鉴了中西诗学中的某些思想意蕴,提出了许多合理而又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有理论上的重要突破。②《宋元戏曲史》中体现的研究方法,是王国维对戏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被人评其为“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王国维的胞弟王哲安将其兄的研究方法概括为:乾嘉学风的严密实证和西学的逻辑推演的相互制约和影响。(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随着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旧两派展开激烈交锋,其中梁启超、毛子水、胡适处于同一阵营,观点一致。B.王国维修治的《宋元戏曲史》,是一部专门研究宋元戏曲发展脉络及其演变逻辑的戏曲史专著,是新史学的典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把《咏史诗二十首》看做20世纪的《天问》,把王国维看做现代中国的“三闾大夫”,是因为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D.王国维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现代学术特征,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为后代的“古史研究”提供了示范和准则,即便在今天也不落后。E.作者认为王国维偏重于“道”,而吴梅偏重于“器”,但后者曲学研究涉及众多领域,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2)结合材料,具体阐释“道器合一”的含义。(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国维治学的情感态度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材料,谈谈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有哪些独到之处?(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D解析: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A项“观点一致”于文中无据。C项“王国维如屈原般具有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只是原因之一。E项“吴梅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昆曲曲学的最高成就”并非作者观点。(2)①道”指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规律(事物变迁之迹与其因果)。②“器”指文化现象(史料)。③“道器合一”指通过文化表象探索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用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证实文化表象(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每点2分)解析:“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文本中说王国维“以专门史形式呈现出来的《宋元戏曲史》,‘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治戏曲史“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结合“道”“器”的概念,即可得出本题答案。(3)①良知担当:他试图发现中国文化的兴衰存亡之道,为风雨飘摇的中国传统文化确立一个历史根基。②敢于怀疑:王国维在《咏史诗二十首》中,面对苍茫历史“呵而问之”,分咏相对完整的“中国全史”。③科学严谨:他治学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重证据,重事实。(每点2分)解析:分析人物的行为,从二、三、四段提取关键句。王国维“坚持从历史着眼”,“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有“良知和担当”,像屈原一样有着“怀疑精神”,具有“扎实深厚的国学功底和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4)①坚持了历史的观点:主张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②道器结合:主张从严密的考证出发,用史料说话,溯源探流,追求道器结合——于形下之器透视形上之道,又让形上之道坐实于形下之器;③采用古今中外结合的“古史新证”的手段: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④吸收了西学逻辑推演的方法。(每点2分)解析:理解题干中“独到之处”的意思,找出文中的提示语:“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新史学的典范”,“开一代之学术和学风”等。结合上下文,即可得出王国维在治学方法上的独到之处。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982年,一位美国教授在校园BBS上建议用宇符“:-)”来表示笑话,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因此它被称为“改变历史的一张笑脸”。颇文字是它的升级版,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呲牙“”、偷笑“”、笑哭“”等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茶,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网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其实人的社会互动也是一场关于“自我呈现”的表演。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节选自胡远珍《网络社交中表情符号的表达与象征意义分析》,有删改)26.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7.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28.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参考答案:26.ASCII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颜文字;绘文字;自定义表情符号。
27.直观形象;方便快捷;简洁;时尚;娱乐性强。
28.信息传播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2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网络表情符号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发展阶段”说明筛选的内容应该有一个时间过程的变化,如一开始“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此后各种各样的表情符号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这就提示考生,这是一开始的网络表情符号,即ASCII元素组成的表情符号;接着“颜文字是它的升级版”,这是第二个阶段,即:颜文字;如“以QQ表情中的基础默认表情‘小黄脸’为代表的表情符号,被称作绘文字,……”,这是第三阶段,即:绘文字;如“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为网络主力军后,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这是第四阶段,即自定义表情符号。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能找到设题区域,即可筛选出答案。2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网络表情符号的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在第一段,如“这个由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元素组成的笑脸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生产力”,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非常直观形象;“其显著特点是用键盘符、标点或者两者的结合体模拟出人的面部和某种身体姿态,用来方便快捷地表达和传递情绪”,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非常方便快捷;“惟妙惟肖的符号简洁而又形象,极大丰富了聊天时的选择和乐趣”,这说明这些符号非常简洁而又形象,而且娱乐性很强;“一些真人表情在网络上竞相出彩,GIF动画表情的传播也如火如荼……标志着网络表情符号进入自定义创作发展阶段”,这说明这些符号很时尚。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2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材料,概括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作为原因题,答案一般都在文中,网络表情符号的流行肯定与它自身的特点有关,设题的区域主要针对第二段,如“在网络社交中,网络表情符号比文字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接受者方面说,解读文宇容易对信息发送者的语气、态度产生理解偏差,而图文搭配的表情图像,会让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更加凸显,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可接受度;如“表情符还使人们在交流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建立欢快轻松的‘在场’语境,可以加强交流的互动性”,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可以建立“在场”语境,加强交流的互动性;如“长期处于表情符号丰富的交流语境中,通过独特的表情符号进行自我表达,展现个性,会不知不觉地将‘我’塑造为社交所需要的形象”,这说明网络表情符号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表达。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垣崇祖垣崇祖,字敬远,下邳人也。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豫州刺史护之谓门宗曰:“此儿必大成吾门,汝等不及也。”初,崇祖遇太祖于淮阴,太祖以其武勇,善待之。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遂密布诚节。太祖践阼,谓崇祖曰:“我新有天下,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徙为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故。封望蔡县侯,七百户。建元二年,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寇寿春。崇祖召文武议曰:“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当修外城以待敌,城既广阔,非水不固,今欲堰肥水却淹为三面之险,诸君意如何?”众曰:“古来相承,不筑肥堰,皆以地形不便,积水无用故也。若必行之,恐非事宜。”崇祖曰:“卿见其一,不识其二。若舍外城,贼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四周无碍,表里受敌,此坐自为擒。守郭筑堰,是吾不谏之策也。”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虏众由西道集堰南,分军东路肉薄攻小城。崇祖著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至日晡时,决小史埭。水势奔下,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人马溺死数千人,众皆退走。初,崇祖在淮阴见上,便自比韩信、白起,咸不信,唯上独许之。及破虏启至,上谓朝臣曰:“崇祖许为我制虏,果如其言。其恒自拟韩、白,今真其人也。”进为都督号平西将军,增封为千五百户。崇祖闻陈显达李安民皆增给军仪,启上求鼓吹横吹。上敕曰:“韩、白何可不与众异!”给鼓吹一部。世祖即位,征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在东宫,崇祖不自附结。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衔之。永明元年四月九日,诏曰:“垣崇祖猜贰滋甚,志兴乱阶,随与荀伯玉驱合不逞……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死时年四十四。子惠隆,徙番禺卒。(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六·垣崇祖》,有删改)10.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寇寿春
寇:入侵,侵犯B.表里受敌,此坐自为擒。
坐:犯罪C.世祖以崇祖心诚不实,衔之
衔:心怀不满D.垣崇祖猜贰滋甚
贰:有二心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世祖都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B.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又称为“太守”。C.“卿”字在古代有多种用法,可以是对人的尊称;文中用于古代上级称下级。D.东宫是古代汉族政权宮殿建筑之一,因位于皇宫东部,称东宫,后多为太子住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垣崇祖年少时就很有才干,他的伯父称赞他将来必成大器,光耀门楣,还说族中的其他弟子都比不上他。B.垣崇祖有眼光能识人,他看出太祖并非池中之物,认定太祖会是他的君主,于逻对太祖表现忠诚,太祖称帝后,他被拜官封侯。C.垣崇祖富有军事才能,他力排众议战胜敌人,后来受到皇帝的褒奖加官进爵,但是他不满足于此,自比韩信白起要求皇帝增配礼乐仪仗,说明他有些恃才傲物,爱慕虚荣。D.垣崇祖没有亲附巴结太子,太子即位后认为他有二心,对他猜疑不满,给他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处死了他。他的儿子也被流放到番禺,死也那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2)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参考答案:10.B
11.B
12.C
13.(1)夷虏不了解天命(已经归我),一定会发动军队(来对付我),能够制服这些敌人的,非你莫属。(“新”“蚁众”“制”)(2)铲除恶人要致力于根本,严惩垣崇祖绝不赦免,(杀了后)就立刻掩埋,使法令严肃清明。(“务”“罔”“肃明”)选自《南齐书》
作者:梁萧子显
朝代:南朝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重点实词含义的理解,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将解释带入原文中,依据上下文推断含义,题中B选项中,坐:坐待,坐等。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题中就是练习语境,推测实词含义。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题中B项表述错误,刺史为最高军政长官。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先回到原文中,C项恃才傲物爱慕虚荣说法过于严重。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参考译文:垣崇祖字敬远,是下邳人。垣崇祖十四岁时,就很有才能和谋略了,他的伯父豫州刺史垣护之对宗族人说:“这孩子必将使我们门户大发光彩,你们都赶不上他。”当初,垣崇祖在淮阴碰上了太祖(萧道成),太祖看他很武勇,就待他很友好。崇祖对皇甫肃说:“这个人才真正是我们的君主啊!我今天算是碰上真主了!正是所谓千载一时呀!”于是便暗中表现忠诚。太祖做皇帝后,对崇祖说:“我刚刚统治天下,夷虏不懂得天命已经归我,必然会发动军队来对付我,而能够对付他们的,非你莫可。”于是崇祖移任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仍旧。封为望蔡县侯,食邑七百户。建元二年(480),虏方派遣伪梁王郁豆眷率骑兵步兵号称二十万人,来攻打寿春。垣崇祖召集文武人员商议说:“敌众我寡,只能出奇制胜。应当修筑外城以待敌,城既广阔,没有水便不坚固,现在准备筑堰肥水,然后把城淹成三面之险,诸位认为怎样?”众人说:“自古以来守此城者之所以不筑肥水之堰,都是考虑到地形不便,积水也没用呀。如果一定要这样,恐怕不会合适的。”崇祖说:“你这是只见其一,不识其二。如果放弃外城,贼方必然占据着,他们可以外修楼橹,内筑长围,而我们四周没有屏障,表里受敌,这等于自己坐等着被擒。因此,坚守外城修筑河堰,这是我不容劝阻的决策。!”于是在城西北立堰堵塞肥水,堰北又筑起小城,周围挖掘深堑,使数千人在那儿守着。虏众由西道集中在堰南,分军从东路肉搏攻小城。垣崇祖头戴白纱帽,乘肩舆上城,打着手式指挥。到天黑时,便扒开了小史埭。水奔泻而下,敌虏攻城之众,漂附到堑中,淹死数千人,剩下的都退去了。当初,崇祖在淮阴,见了皇上(萧道成)便自称是韩信、白起,别人都不信,只有皇上称许他。等到破虏的启文送到京师,皇上对朝臣们说:“崇祖曾答应为我对付敌虏,果如其言。他一向自比韩信、白起,今天看来真不愧是啊!”于是加封崇祖为都督号平西将军,增封食邑为一千五百户。崇祖听说陈显达、李安民都增加了军仪,便上启皇上要求增配礼乐演奏。皇上说:“韩信、白起怎么能不特别优待呢!”于是配给他一部仪仗乐队。世祖(萧赜)即位后,调崇祖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当初,豫章王有盛宠,世祖做太子,崇祖并不主动去巴结。世祖便以为崇祖心不诚实而怀恨在心。永明元年(483)四月九日,下诏说:“垣崇祖野心更甚,要谋反作乱,又与荀伯玉同谋不轨……铲除恶人要致力于根本,严惩垣崇祖绝不赦免,(杀了后)就立刻掩埋,使法令严肃清明。”死时四十四岁。儿子垣惠隆,被流放到番禺,死在那里。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刘乔,字仲彦,南阳人也。少为秘书郎,建威将军王戎引为参军。伐吴之役,戎使乔与参军罗尚济江,破武昌,还授荥阳令,迁太子洗马。以诛杨骏功,赐爵关中侯,拜尚书右丞。豫诛贾谧,封安众男,累迁散骑常侍。齐王冏为大司马,初,嵇绍为冏所重,每下阶迎之。乔言于冏曰:“裴、张之诛,朝臣畏惮孙秀,故不敢不受财物。嵇绍今何所逼忌,故畜裴家车牛、张家奴婢邪?乐彦辅来,公未尝下床,何独加敬于绍?”冏乃止。顷之,迁御史中丞。冏腹心董艾势倾朝廷,百僚莫敢忤旨。乔二旬之中,奏劾艾罪衅者六。艾讽尚书右丞苟晞免乔官。张昌之乱,乔出为威远将军、豫州刺史,与荆州刺史刘弘共讨昌。惠帝西幸长安,东海王越承制转乔安北将军、冀州刺史,以范阳王虓领豫州刺史。乔以虓非天子命,不受代,发兵距之。颍川太守刘舆昵于虓,乔上尚书列舆罪恶。河间王颙得乔所上,乃宣诏使镇南将军刘弘、征东大将军刘准、平南将军彭城王释与乔并力攻虓于许昌。舆弟琨率众救虓,未至而虓败,虓乃与琨俱奔河北。未几,琨率突骑五千济河攻乔,乔劫琨父蕃,以槛车载之,据考城以距虓,众不敌而溃。乔复收散卒,屯于平氏,河间王颙进乔镇东将军、假节,以其长子祐为东郡太守,又遣刘弘、刘准、彭城王释等率兵援乔。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刘琨分兵自荥阳率兵迎越,遇祐,众溃见杀。乔众遂散,与五百骑奔平氏。帝还洛阳,大赦,越复表乔为太傅军谘祭酒。越薨,复以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时年六十三。(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B.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C.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D.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洗马是太子侍从官,平时负责管理宫廷马匹,太子出行时充任先导。B.领指在本职之外另兼较低职位,范阳王是诸侯,兼任豫州刺史,故称领。C.假节即借用符节,持节者大都镇守一方,战时可以斩杀违犯军令的人。D.祭酒有首席、主管意,后指年高德劭、举足轻重的人,如军谘祭酒即军中首席幕僚,国子祭酒即国子监主管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乔初入仕途,屡次建立功勋。他参加灭吴之战,攻下武昌,参与诛杀杨骏,协助除掉贾谧,因而多次升迁,获封勋爵,官至散骑常侍。B.刘乔不惧权贵,敢于直言谏阻。齐王司马冏十分器重嵇绍,经常走下殿阶迎接,刘乔认为司马冏不该如此谦卑,当面质问加以阻止。C.刘乔反对矫诏,起兵联合抗击。司马越调动刘乔和司马虓的官职,刘乔认为这不是皇帝旨意,联合司马颙等人发兵许昌,进攻司马虓。D.刘乔争雄兵败,晚年仍获重用。司马越领兵三万入关迎驾,打败刘乔,护送惠帝还都洛阳,直到司马越死后,刘乔才再次获得朝廷任用。13.翻译下面语句。(1)顷之,迁御史中丞。冏腹心董艾势倾朝廷,百僚莫敢忤旨。乔二旬之中,奏劾艾罪衅者六。(2)乔以虓非天子命,不受代,发兵距之。颍川太守刘舆昵于虓,乔上尚书列舆罪恶。参考答案:10.B
11.A
12.D
13.(1)不久,刘乔调任御史中丞。司马囧的心腹董艾在朝廷极有权势,百官无人敢违背他的旨意。刘乔在二十天内,六次上奏弹勤董艾的罪过。(2)刘乔认为任用司马虓并非天子诏命,不接受司马虓代理豫州刺史一事,起兵抵拒。颍川太守刘舆与司马虓亲近,刘乔上书尚书省列举刘舆的罪恶。【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东海王”“越”“檄”“天下”“甲士”“关”“大驾”“军”“萧”“乔”“子祐”“萧县之灵壁”,虚词“于”“之”,再结合本句意思:东海王司马越向天下转发檄文,带领三万士兵,将要入关迎接皇上,大军驻扎在萧县,刘乔感到畏惧,派其子刘祜在萧县的灵璧抵抗司马越。句子可以断开为: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于萧县之灵壁/故答案为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平时负责管理宫廷马匹”说法错误,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洗马。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在马前做先导,故名。没有“管理宫廷马匹”的职责。故选A。【12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D项,“直到司马越死后,刘乔才再次获得朝廷任用”说法错误,惠帝还都洛阳大赦天下后,司马越就上表举荐刘乔,刘乔在司马越去世之前已获得朝廷重用。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顷之”,不久;“迁”,调任;“腹心”,心腹;“势倾朝廷”,在朝廷极有权势;“百僚”,百官;“忤旨”,违背旨意;“二旬”,二十天;“罪衅”,罪过。(2)中的“以”,认为;“乔以虓非天子命”,刘乔认为任用司马虓并非天子诏命;“受代”,接受代理;“距”,抵拒;“昵”,亲近;“昵于虓”,状语后置句,与司马虓亲近;“列”,列举。【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刘乔,字仲彦,南阳人。年轻时担任秘书即,建威将军王戎引他为参军。讨伐吴国的战役中,王戎派刘乔和参军罗尚渡过长江,攻陷武昌,回来后任荥阳令,升任太子洗马。因诛杀杨骏有功,赐爵关内侯,任尚书右丞。参与诛杀贾谧,封爵安众男,多次升官至散骑常侍。齐王司马冏担任大司马,起初,嵇绍受到司马囧的器重,司马囧常走下殿阶迎接嵇绍。刘乔对司马冏说:“裴頠、张华遭到诛杀,朝臣都畏惧孙秀,所以不敢不接受财物。嵇绍现在对朝廷有什么威逼禁忌,而专门畜养裴家车牛、张家奴牌呢?乐彦辅来,您都不曾离开坐位,为什么偏偏对嵇绍敬意有加呢?”司马冏于是停止了这一举动。不久,刘乔调任御史中丞。司马冏的心腹董艾在朝廷极有权势,百官无人敢违背他的旨意。刘乔在二十天内,六次上奏弹勤董艾的罪过。董艾暗示尚书右丞苟晞罢免了刘乔的官职。张昌叛乱时,刘乔出任威远将军、豫州刺史,与荆州刺史刘弘共同征讨张昌。惠帝西至长安,东海王司马越秉承皇帝旨意调任刘乔为安北将军、冀州刺史,派范阳王司马虓兼任豫州刺史。刘乔认为任用司马虓并非天子诏命,不接受司马虓代理豫州刺史一事,起兵抵拒。颍川太守刘舆与司马虓亲近,刘乔上书尚书省列举刘舆的罪恶。河间王司马顒得到刘乔上书,就宣布诏命派镇南将军刘弘、征东将军刘准、平南将军彭城王司马释与刘乔共同在许昌攻打司马虓。刘舆之弟刘琨带领军队解救司马虓,援军未至而司马虓已败北,司马虓就与刘琨一同逃向河北。过了不久,刘琨带领五千名精锐的骑兵渡河攻打刘乔,刘乔劫持了刘琨的父亲刘蕃,用囚禁犯人的栅栏车载着刘蕃,据守考城以抵杭司马虓,刘乔的士卒不敌对手而溃败。刘乔又收拢散兵,在平氏县屯兵。河间王司马顒进升刘乔为镇东将军、假节,任他的长子刘祜为镇东太守,又派刘弘、刘准、彭城王司马释等率兵增援刘乔。东海王司马越向天下转发檄文,带领三万士兵,将要入关迎接皇上,大军驻扎在萧县,刘乔感到畏惧,派其子刘祜在萧县的灵璧抵抗司马越。刘琨分兵从荥阳带领军队接应司马越,与刘祜遭遇,刘祜士卒溃散遭到杀害。刘乔的军队也随即溃散,带着五百个骑兵奔向平氏。元帝返回洛阳,大赦天下,司马越又上表请求让刘乔担任太傅军谘祭酒。司马越去世后,元帝又任刘乔为都督豫州诸军事、镇东将军、豫州刺史。刘乔死于官任,当时六十三岁。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虔州学记王安石虔于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交、广、闽、越铜盐之贩,道所出入,盗夺之奸,视天下为多。庆历中,尝诏立学州县,虔亦应诏,而卑陋褊迫不足为美观。州人欲会私财迁而大之久矣.然吏常力屈于听狱。而不暇顾此.凡二十一年。而后改筑于州所治之东南,以从州人之愿。盖经始于治平元年二月。提点刑狱宋城蔡侯行州事之时,而考之以十月者。知州事钱塘元侯也。二侯皆天下所谓才吏,故其就此不劳,而斋祠、讲说、候望、宿息,莫不有所。又斥余财市田及书,以待学者,内外完善矣。于是州人相与乐二侯之适己。而来请文以记其成。余闻之也,先王所谓道德者,性命之理而已。其度数在乎俎豆、钟鼓、管弦之间。而常患乎难知,故为之官师,为之学,以聚天下之士,期命辩说,诵歌弦舞,使之深知其意。周道微,不幸而有秦,君臣英知屈己以学,而乐于自用,其所建立悖矣。而恶夫非之者,乃烧《诗》《书》,杀学士,扫除天下之庠序,然后非之者愈多,而终于不胜。何哉?先王之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性命之理出于人心。《诗》《书》能循而达之,非能夺其所有而予之以其所无也。经虽亡,出于人心者犹在,则亦安能使我舍己之昭昭而从我于聋昏哉?然是心非特秦也,当孔子时,既有欲毁乡校者矣。盖上失其政。人自为义,不务出至善以胜之,而患乎有为之难.则是心非特秦也。墨子区区,不知失者在此,而发“尚同”①之论,彼其为愚,亦独何异于秦?呜呼,道之不一久矣。扬子曰:“如将复驾其②所说,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③。”盖有意乎辟雍④学校之事。善乎其言,虽孔子出,必从之矣。今天子以盛德新即位。庶几能及此乎!今之守吏,实古之诸侯,其异于古者,不在乎施设之不专,而在乎所受于朝廷未有先王之法度;不在乎无所于教,而在乎所以教未有以成士大夫仁义之材。虔虽地旷以远,得所以教,则虽抵禁触法而不悔者,亦将有以聪明其耳目而善其心,又况乎学问之民?【注】①尚同:墨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地位居下者逐层服从居上者,从而达到“一同天下之议”的治世。②其:此指孔子。③金口木舌:指木铎,古时施行政教时,击木铎以振告万民。后用来比喻宣扬圣人的教化。④辟雍:周天子所设的大学,汉代以后,历代都有。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盗夺之奸,视天下为多
视:考察,察看。B.而考之以十月者,知州事钱塘元侯也
考:落成,建成。C.周道微,不幸而有秦
微:衰落,衰败。D.《诗》《书》能循而达之
循:遵守,沿袭。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而卑陋褊迫不足为美观
②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B.①于是州人相与乐二侯之适己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C.①使之深知其意
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D.①虔虽地旷以远
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作者直接阐述自己观点的一项是①而后改筑于州所治之东南,以从州人之愿②先王之道德出于性命之理,而性命之理出于人心③彼其为愚,亦独何异于秦④如将复驾其所说,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⑤善乎其言,虽孔子出,必从之矣⑥则虽抵禁触法而不悔者,亦将有以聪明其耳目而善其心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⑨⑤ D.④⑤⑥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虔州地域空阔,教育设施落后,蔡侯、元侯二位地方长官能够顺应民意,不辞辛苦,先后为建设学校付出了心血。B.作者认为秦朝焚烧《诗经》《尚书》、杀害学士、废除学校却不能使统治长久,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白先王道德是性命之理的道理。C.作者满怀激情借本文向当时天子进言,要读圣贤,广立学,对学校在教化百姓、培养仁义之材方面充满期待。D.作者不仅叙述了虔州建立学校的始末,更借此评价了古人对道德人心的不同认识,阐述了自己对学校教育的深刻见解。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州人欲合私财迁而大之久矣,然吏常力屈于听狱,而不暇顾此,凡二十一年。(5分)(2)盖上失其政,人自为义,不务出至善以胜之,而患乎有为之难,则是心非特秦也。(5分)参考答案:9.A(视:比照,比较。)10.B(助词.主谓之间,不译。A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C①代词,它们的;②语气副词,还是。D①连词,表并列;②介词,因。)11.B12.C(“向当时天子进言”文中无依据。)13.(1)(5分)虔州人想要聚集私人财产(或“集资”)迁移并扩建州学己经很久了,但是官吏常常在处理诉讼案件上精力耗尽,没有空闲顾及此事,总共有二十一年了。(注意“合”“大”“屈”“听狱”“凡”的翻译.)(2)(5分)上层施政有过失,人们就按照自己的意志(或“自己认为合乎正义的标准”)做事,不追求做到最好来超过他人,却忧虑有所作为的艰难,那么这种想法不仅仅存在于秦朝啊。(注意“义”“务”“患”“特”的翻译和语句的通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台音乐剧不单加强了舞台“声”、“光”的运用,更别出心裁大胆地加入“影”的助阵,摆脱了传统舞台的固有表演形式,令观众们享受到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及感人肺腑的清廉精神。B.这一次到体育中心参加“迎新年,庆元旦”羽毛球比赛,我一定说服教练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会有贴心人为你加油鼓劲了。C.“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提到乡愁,人们总会想到这首诗,短短的几段话似有千斤压在心头,那是整个中国的乡愁。这首诗出自台湾著名诗人、作家余光中的笔下。D.那些勤于动脑思考问题的人比那些长时间不动脑筋的人的血压低。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中学生每天沉思20分钟,可以降低血压,减少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患高血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享受”与“精神”不能搭配,可将“及感人肺腑的清廉精神”改为“并体会到了感人肺腑的清廉精神”;B项,表意不明,语义两可,“我一定说服教练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教练’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D项,成分残缺,宾语中心词残缺,应在“减少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患高血压”后加“的可能性”。点睛: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时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D项中心语残缺。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数字化的生存状态、交互性的网络特点,使当代青年的文化需求更具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应将教育选择的“遥控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B.国家旅游局局长王志发说,截止去年底,共有30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或龙头产业。C.很多父母从来不告诉孩子信用卡的工作原理,孩子们只看到一张能满足自己欲望的神奇卡片,这难保他们成人后滥用信用卡。应让孩子们认识到,与家人一起共度开心时光比花多少钱都重要。D.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表示,工商总局是否纳入公职律师试点,对于推进依法行政、预防和化解社会纠纷、加强工商执法队伍具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
9.以下文字通过比喻揭示了各种人对人生的不同认识,请再补写三句。(3分)
要求:①从反面写,和前面正确的人生观构成对比关系;②句式基本一致;③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的花朵。
成功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一叶扁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多晶硅棒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四氢双环戊二烯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农用机械涂料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空气电池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赖氨酸项目创业计划书
- 哈尔滨市人民医院血糖管理考核考核
- 呼和浩特市人民医院起搏器程控与ICD参数调整考核
- 大同市人民医院穿支皮瓣设计与切取考核
- 2025年中国微玻璃纤维棉项目创业计划书
- 包头市人民医院机械清创技术考核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采一束鲜花》教学设计
- 量子力学课件
- 利妥昔单抗护理课件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查房
- 单桩承载力详细计算书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 钢支撑及钢腰梁计算
- 混凝土凝结时间随机
- 柔性制造系统技术-课件
- 雁荡山风景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