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棉田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1页
滴灌棉田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2页
滴灌棉田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3页
滴灌棉田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4页
滴灌棉田中后期田间管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滴灌棉田中后期田间管理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滴灌棉田的中后期管理是多年管理的单薄环节,特别是8月份测产后田管工作简单被忽略。因为一些棉田老例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因受虫害(棉叶螨、棉蚜、三代棉铃虫)和旱情影响而造成棉花减产,所以要依据当地区的天气特色,针对天气的变化采纳不同样的应变举措。因为在必然的条件下,温湿度是全部生物变化的主要诱因。如2006年气象资料表示:阿拉尔2006年8月份上、中、下旬的平均气温值较2005年分别高出4℃、2.7℃、1.4℃,气温最高值较2005年8月上、中、下旬分别高出4.4℃、2.5℃、1.9℃;8月份降雨不只比2005年平均值少4.4mm,并且比历年平均还少1.1mm;≥10℃积温较2005年平均高出27.3℃,在这类连续高温、降水少的年份中,要知足棉花对水、肥、气、热等环境的要求,一定在膜下滴灌的条件下做好防旱、防零散、防虫害、防早衰和提升顶部成铃率的“四防一提升”工作。加强滴灌棉田中后期的肥水运筹,综合调控,保证高产优秀1.1棉花收获前的田管7月15日至9月15日的田管重点是抓稳长,防零散,合理塑造超高产集体株型,以水肥调控为主要手段来知足棉花需肥需水要求。因为打顶前后10~15d是棉花蕾铃零散的巅峰期,若是水肥跟不上,简单造成大量的蕾铃零散,同时,对长势较旺的棉田进行整枝、打边心、摘除无效株,打顶后的化调以果枝伸长15~20cm为依据。重视中后期化调工作,用缩节胺75~120g/hm<sup>2</sup>,控制无效营养生长,促使有效养分向生殖生长转变。保铃增重是8月份棉田管理的重中之重,8月中旬到收获,是棉花最后产量和质量形成期间,也是棉花管理的最后冲刺阶段,固然此期间的管理没有中、先期那么迫切和复杂,但后期田管质量的利害直接影响棉花高产的实现。1.2收获前棉田肥水管理最近几年来,因为有压滴灌棉田大面积实行与应用,灌溉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生育期采纳隐蔽注水,田间持水量小,湿度小,花铃期要饱浇花铃水,滴施水量375~450m<sup>3</sup>/hm<sup>2</sup>。重施花铃肥,中后期滴灌肥总量保持在375~450kg/hm<sup>2</sup>,做到一水一肥随水滴施,用专用肥90~105kg/hm<sup>2</sup>。在中后期的田管过程中,有时只重视8月中旬前的注水质量,而忽略8月20日的田间灌水,因此经常简单出现大面积连片旱情。因为滴灌棉田根系散布浅,根系活动弱,吸取养分的能力显然降落,故而淹不得、旱不得,长绒棉条田尤其这样,并且其干铃和零散较为严重,所以中后期滴灌棉田的灌溉质量,一定依据棉花对水分的需求,就地取材。为保证根系活力,促使顶部功能叶的生命力,延和缓推延早衰的时间,一般滴水要坚持到9月上中旬,对老熟病区棉田,应以水量少、多次灌的指导思想来供水。1.3收获前的病虫害防治月份田管固然工作量少、技术性含量低、作业程序少,且均为老例田管举措,但是若忽略和放松了此中的某一管理环节,便会所以造成早衰而减产,都会影响铃重、质量、产量。要把好旱情关、虫情关、草情关,就应看天、看苗、看地管理,防备和减少虫瓣棉、糖花棉、早衰棉的危害,严格把好后期的田管质量。中后期的田管工作就是抓铃重、防早衰,提升优秀棉质量,减少僵尖多、僵皮少的现象,以提升棉花净度和拾花质量。在这个期间的“三虫”和旱情都是潜藏危机,放松了哪一种虫害的与防治,哪一种害虫就会上升为主要害虫。有压滴灌棉田后期的隐蔽注水,供水量小,加上揭膜后,若遇高温天气过程,田间蒸发量增大,保墒期短。故在高温期条件下,田间易出现旱区棉,成熟度差、不孕籽多、铃重不足。受棉叶螨危害的虫区棉,特别是棉叶螨、棉蚜的多次危害,因多次施药,易造成叶片黄化衰老,功能叶片光合作用减弱,加速早衰的进度。28月中旬后棉田“三虫”防治的详尽对策2.1春播玉米防治棉花害虫将棉田玉米诱集带春播早、晚熟品种的一次种植方式,改为春播和生育期6月15日播种。春播玉米诱集带对二代棉铃虫灭卵杀幼虫收效较好。2.2“三虫”的预防三代棉铃虫的重防是保证先期管理成就的第一要务,防备秋蚜反弹回升,杜绝红蜘蛛的长久危害,是提升棉花质量和产量的重点。田间测报是“三虫”防治工作的第一因素,是把害虫杀灭在对农作物的危害从前,达到预防危害作用的重点,同时还可起到展望害虫发生动向,实时发布防治信息的作用。8月20往后的秋蚜危害会直接影响棉花质量,红蜘蛛直接影响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叶片早衰。在详尽防治过程中,有时只重视红蜘蛛的初期防治,而忽略了对红蜘蛛的长久监测和后期的防治,这都是不行取的。所以,“三虫”后期的防治工作,要摸清害虫适合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三虫”繁衍生息离不开的条件,亲密关注气象预告、抓住天气变化、加大监测力度,达到主动预防的目的。如

2006

年蚜虫和红蜘蛛危害减退的基本状况以下:长管蚜于

7月

11~15

日降雨天气过程后,全面减退;棉蚜于7月20日减退,7月25~30日还残留在个别中心株。红蜘蛛于6月14日和7月1日两场狂风借助有益条件大暴发、大延长,其危害巅峰期是7月15日至8月15日近1个月时间,于8月15日减退。2.3棉铃虫防治的重点三代棉铃虫是直接造成棉花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如2006年棉铃虫拥有发生早、发生量大、来势猛、成虫连续期长、幼虫期危害期长、世代重叠、产卵分其他特色,当年棉铃虫幼虫完成四代,田间药剂防治达3.5遍,防治面积1.52万公顷次。所以,棉田全期三代棉铃虫的测报与防治举措,要以人为本,实行群查群治,搞好测报防治工作。棉铃虫大面积发生危害和分别防治的矛盾较突出,综合防治要加强组织协调,要统防、统治,不能够分别管理、户自为战,只有这样有效的防治手段,才能获得确实应用,达到较好的防治收效。重视测产后的各样杂草除去进入8月份特别是测产后的半个月,因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棉田草情是一个突出的特色。此期间的田管工作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意,所以8月20往后至9月20日近1个月之久的时间内,各样杂草与棉花争肥争水,造成杂草满田,棉田环境恶劣,草情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