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川省德阳市兴隆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四川省德阳市兴隆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四川省德阳市兴隆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四川省德阳市兴隆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四川省德阳市兴隆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四川省德阳市兴隆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一首童谣这样唱道:“隋唐制度集大成,中央官制有三省。尚书、中书、门下省,下有六部去分工。分相权,互牵制,君主专制有保障。”下列有关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相牵制

D.隋唐以后历朝都完全沿袭这种制度参考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

)A.重视教育

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坚持内向性经济发展战略参考答案:A3.“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的根本原因是(

)A.其商业和手工业发达有雄厚的财力

B.若干城市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聚集了众多的博学多识的著名学者

D.有研究希腊与罗马古典文化的风气参考答案:B4.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参考答案:B5.列宁认为:从俄国革命和未来一切社会主义革命来看,最根本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关系,就是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下列各项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D.农业集体化运动参考答案:B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参考答案: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分析:本题以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古代手工业生产知识点的掌握.解答:A、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由官府进行直接经营,正确;B、官营手工业,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正确;C、官营手工业,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正确;D、官营手工业,只供皇家专用和政府私用,不出口,排除;故选D.7.天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A.永安建制后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C.定都天京后

D.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取得胜利后参考答案:D8.下列官职中与秦朝的太尉职能相近的是:(

)A.(唐)节度使

B.(汉)刺史C.(宋)枢密使

D.(明)都指挥使参考答案:C9.读下图,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某次军事行动的主要路线图。这次行动应该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参考答案:A10.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参考答案:C11.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的出口不再大于进口,其贸易转向一种不利的收支平衡状况。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种状况A.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B.动摇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础C.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D.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中的“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等信息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经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濒于瓦解。故答案为C项。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于1994年,排除A项;美元和美国经济地位的削弱,与关贸总协定的基础无关,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于1995年,排除D项。12.在建党90周年庆典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统一度量衡标准D.首创郡县制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A、B、C都是他首创的制度;郡县制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实行,并非秦始皇首创,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政治制度13.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长安城的落日》B.《坊墙倒塌以后》C.《汴河两岸》D.《宋代东京的辉煌》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的理解。宋朝以后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时间被打破。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14.世界银行的条例中写道:“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据此可知,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A.稳定国际汇率B.消除贸易壁垒C.提供发展援助D.促进经济全球化参考答案:C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提供发展援助,故答案为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是稳定国际汇率,排除A项;消除贸易壁垒和促进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排除B、D项。15.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时候有个习惯,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曾出模拟题考自己。题目大意是:某州府举荐入京应试者,其中有人是“市井之子孙”,吏部依据当时科考制度表示反对。而州府申辩说:“群萃之秀出者,不合限以常科。”该如何判断这一案件呢?白居易在判词中写道:“惟贤是求,何贱之有?……拣金于砂砾,岂为类贱而不收?”这表明了A.白居易称赞科举制能够选拔出真正人才B.白居易抨击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名不符实C.白居易主张公平选拔人才D.唐朝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较高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唐代科举制度对考生的身份有限制,明确禁止商人、工匠及其后人参加科举考试。白居易在判词中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应该获准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改变了隋唐对商人采取歧视政策的弊端,故选C,AB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D不符合史实。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6.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A.军功——考试成绩一一品行一一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一一军功——品行一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一一品行——门第声望一一军功D.军功一一品行——门第声望一一考试成绩参考答案:D

秦朝军功授爵制以军功为根据;汉代察举制以德行、学问等为依据;九品中正制是对察举制的发展,但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门第声望成为考察的主要依据;科举制主要以科考成绩为依据。所以选择D项。考点:主要是考察历朝的一些选官用官制度。点评:古代选官用官制度主要考查科举制度。如:(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17.“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茅盾在《林家铺子》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小说刻画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九一八事变参考答案: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分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考查九一八事变.解答:依据材料“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可知,该事件与东北三省和日本有关,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与东北三省和日本都无关,故A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虽然与日本有关,但是不涉及东北,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民族运动,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故选D.18.罗马帝国内贸易商品包括食品和原料,如埃及和西西里的谷物,高卢、小亚细亚和叙利亚的酒,埃及和小亚细亚的羊毛和麻等,西班牙、高卢、腓尼基的织物和玻璃器皿,以及小亚细亚、埃及和非洲的奴隶等。在上述状况影响下,罗马法律的发展A.开始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B.形成了调节平民贵族之间关系的法律C.促进了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D.产生了适用于罗马所有自由民的法律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材料可知,罗马帝国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所以出现了适用于罗马所有自由民的万民法,故D正确;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过渡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不是罗马帝国,故A错误;调节平民贵族之间关系的法律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不是罗马帝国时期,故B错误;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民法大全》,材料中的情况并未促使《民法大全》的出现,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随着罗马帝国的贸易范围不断扩大,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所以出现了适用于罗马所有自由民的万民法。19.建国初期,中国的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不到当时世界钢铁年总产量的0.1%;煤炭产量仅0.32亿吨;原油产量仅12万吨,90%以上石油产品依靠进口。面对这种工业落后的局面,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A.发展钢铁工业

B.发展煤炭工业

C.发展石油工业

D.发展重工业参考答案:D20.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A.维护清朝统治

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

D.笼络地方大员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剿”和“抚”两种办法的根本相同点是维护清朝统治,故A正确。欺骗人民群众不是根本目的,故B排除。讨好外国势力也不是根本目的,故C排除。笼络地方大员,同样不是根本目的,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21.17世纪,英国议会颁布的某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该法案是A.《十二铜表法》B.《航海条例》C.《权利法案》D.《王位继承法》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故选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律,排除A;《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皆主要限制国王权力,与材料无关,排除C,D。22.1832年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这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B.英国议会实行无代表的专制统治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力量的变化D.英国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世界霸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中的“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因为……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说明工业革命是造成1832年议会改革的原因。A与题干中所述政治变化不符;B与史实不符;D无从体现。所以答案选择C项。试题分析:A不对,这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的手段,而非题干中的“办法”;C不对,英国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D是在18世纪,时间不符;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在第二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来限制王权。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23.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这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参考答案:D24.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实现中国梦讲话主旨的是A.多党合作政协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参考答案:B25.假设在唐太宗时期,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而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那么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该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参考答案:B26.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闷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人回答:“功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参考答案:D考点: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解题关键是掌握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这一时代特征,万钢“畏法度者快活”之言反映了君主专制下人民绝对服从的现象,而这正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颁布《大明律》等一系列措施的政策宗旨,故D项在本质上揭示了明太祖赞赏万钢的原因。A、C、B项解释过于肤浅,没有结合时代背景挖掘“畏法度”的含义。27.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下列事件中,对美苏两极格局具有冲击作用的有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②欧洲共同体形成③不结盟运动兴起④华沙条约组织建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B28.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A.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B.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参考答案:A根据“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可知,斯大林时期,为了发展工业,牺牲农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化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经济严重失衡符合史实,但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工业化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A.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B.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再工业化”“中国制造2025”说明各国在新经济领域处于竞争状态,得出答案为D。A.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经济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科技创新驱动传統经济成为多国国策。表明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慢慢在取代传统经济,故A错误。知识经济时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世界各国都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期,故B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二战以后被各国家采用,但70年代后逐步改变,故C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30.《论民主》一书中指出:“希腊人的政治体制是……一种乡镇会议式的民主。”其依据是A.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基础上的民主制

B.希腊民主面向全体居民C.财产等级制的推行

D.梭伦改革中分区管理民众的政策参考答案:B材料信息“乡镇会议式的民主”体现了古代希腊人数少、面积小,因此是一种小国寡民式的民主,故选B项。古希腊民主制只是男性公民群体的民主,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财产关系和分区的问题,故C、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个历史大事件有关?(4分)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被“卷进文明中来”。(8分)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简要分析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4分)参考答案:(1)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分)

开辟新航路(或地理大发现)。(2分)

(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投资场所;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自然经济)解体;新的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中国近代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新思想的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变革。(8分)

(3)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中国“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4分)

略3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材料一1978年至1983年,我国流动外出的农民总数不足200万人;而到1987流动人口数量就猛增至1810万人。进入90年代后,流动人口的增长更是势不可挡,其中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5.86%。人口流动的方向大多由内地省份向沿海省份流动。——摘编自徐德莉《近代化视角下的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材料二有的学者从中国面临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出发,提出只有采取率先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内地无论从区位上、与海外的联系上还是从工业基础上、科学技术水平上、劳动者的素质上,都与沿海存在差距。能较快扩大开放,转换机制,吸引海外资金和技术,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率先接收东亚地区第二次重大产业样度转移的,还是沿海地区。”——夏禹龙《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材料三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借外访机会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战略构想。(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各时期人口流动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2)依据材料二,分析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对外开放的重点选择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对中国及世界的意义?综合所学知识,“一带一路”给咱普通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1978-1983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流动较少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村主要劳力集中在发展农业上(或城市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1987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扩大,如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90年代后: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剩余劳动力增多。(2)原因:沿海地区具有区位、经济技术等优势;便于吸收海外的资金、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便于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3)对中国: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世界:有助于推进亚洲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可引领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也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好处:言之成理,均可得分。(回答到至少两点)【详解】(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