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EX3D学习帮助文件_第1页
MOLDEX3D学习帮助文件_第2页
MOLDEX3D学习帮助文件_第3页
MOLDEX3D学习帮助文件_第4页
MOLDEX3D学习帮助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Design模式一.汇入产品模型1.检查网格。由于表面网格的质量直接影响实体网格的建立的成功性。如果提示有缺陷,要修复的话,点是进入网格修复工具接口。2.显示厚度,把厚度显示出来。可以更改厚度范围。3.修改厚度,不点击从点击面延伸选取的话,选取的就只选取单个面,改变厚度的话,是通过一点的移动来改变厚度的。如果勾选从点击面延伸选取的话,选取一个面,会延伸整个特征面,面与面的最大夹角,可以改变的。4.特殊成型。设置压缩率的话,只使用于压缩成型的模型。二.建立流道系统。(一).设定浇口1.针点浇口和直接浇口:(1).面板由上而下有浇口形式,选项,指引三个部分组成。(2).单点就是在模型表面上的一点作为浇口位置。(3).双点:用两个端点来创建浇口,其中一个点在模型表面上。一个点模型表面外。(4).连续新增浇口可以连接设置浇口。(5.)热流道浇口,将从冷流道浇口更改为热流道浇口。(6)截面参数,两个直径和浇口长度。e-Design模式针点浇口和直接浇口针点浇口和直接浇口二.建立流道系统。e-Design模式2.侧边浇口(1).对齐边线:在模穴上随意点击一点,会自动在最近的边线自动建立浇口。(2).在底部,勾选在底部之后,对齐边线会自动消失,两个是相互独立的选项。在模穴上随意点击一点便可以从点击的点处创建浇口。(3).只要流道线元素和侧边浇口线元素呈垂直状态,侧边浇口就支持连接圆形流道。此外,目前此种流道设计仅支持使用线元素架构.3.扇形浇口4.新增针点进胶5.建议浇口位置,有进浇和显示流长比两种。建议不用,而且自动更新的时间很长,关闭不了二.建立流道系统。e-Design模式(二).设定流道1.可以汇入曲线的IGS档来生成流道2.可以汇入流道的的STL档来生成流道。3.可以按“档案”-----“汇入”,然后编辑属性。(三).设定进浇点。点击精灵,进浇点将会在流道上自动创建。(四).设定流道对称。(1).设置对称流道可减小模型尺寸与前置作业的负担。(2)仅支援在eDesign模式用于简化具有热流道的对称多重模穴模型。三.设定冷却系统。(一).精灵模座的话,有尺寸设置和高度设置,有绝对和相对两种设置方式。可以汇入模座和手绘模座。(二).设定冷却水管。D:水路的直径N:水路的数目C:某个水路的中心点至下一个水路的中心点的距离H:水路中心点与塑件的上面(下面)之间的距离1.样板可以自己用EXCEL文件设置,然后保存在C:\Moldex3D\R**\Template\Coolingchannel中。2.引导:可以显示冷却水路设计的引导。e-Design模式三.设定冷却系统。(二).设定冷却水管3.可以自己汇入水管和加热棒。几个注意事项:冷却水路的数目没有限制。禁止连接每个stl冷却水路。相同模型内允许使用Stl冷却水路与线形冷却水路,但禁止互相连接。确定每个冷却水路的入口与出口就在模座上。4.修改现有的冷却回路。冷却水路设定完成之后,可以点击“精灵”来启动冷却精灵来对现有的冷却回路进行修改。(三).设定进水口/出水口(四).检查冷却水路:有问题的冷却水路或冷却液入/出口,将会以红色显示。可以用自动修复来进行修复。(五).其他。这个工具有分割,修剪,延伸曲线,调整冷却水路端点。主要是用来设置手绘的水路。四.产生实体网格。(一).设定等级等级1(Level1):这是最值得推荐给想要快速填入分析结果的用户使用的等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等级实例化网格适合展示之用。在这个等级之下,程序会产生较少元素的实体网格并以更高的加速比率执行CAE分析。等级2(Level2):这是对一般机械塑件进行一般填充/保压/冷却仿真的建议等级。在这个等级之下,程序会产生稍微少一些的元素的实体网格并以一般设定值执行CAE分析。等级3(Level3):这是默认的建议等级。这是针对以较好的分辨率对标准机械塑件进行一般填充/保压/冷却仿真而设计的等级。如果想要得到更快速的分析结果,请使用较低的等级。如果想要得到更精确的结果,请使用较高的等级。等级4(Level4):这个进阶等级可用来取得薄型与复杂塑件的完整射出分析(填充/保压/冷却/翘曲)。在这个等级之下,程序会更缜密的网格及执行精确的CAE分析。不过,请注意,这个等级需要更多硬件资源。等级5(Level5):这是对取得所有塑件种类深入分析最值得推荐的等级。在这个等级之下,程序以最缜密的等级产生网格并执行精确的CAE分析。不过,请注意,这个等级需要更多硬件资源。e-Design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二).网格等级控制1.确保足够的网格层数:网格核心会保证模型的重要区域四周有足够数目的网格层。这可提升模拟结果,但也要更多硬件资源。请注意,这项控制不会影响现有实体网格。提高网格等级5的元素数目。将会根据此设定来实例化网格。请注意,产生的实体网格元素数目仅约略等于指定的目标数目。(三).依照格线生成点击依照格线生成之后,会有线段产生,像这个六面体就有三个面产生,选取有格线产生的面之后,右键有很多选项。还有在预览窗口中,点击XYZ的设定。e-Design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四).修复表面网格工具。

1.在第一个步骤点击以产生表面网格或在第四个步骤点击以实例化网格时,偶尔会侦测到表面网格缺陷并跳出警告窗口。这时如果点击是(Yes),则工作接口会换成表面网格修复工具组。表面网格的质量与缺陷的信息将会显示在工具组下,使用者可以随时利用重新检查)随时更新讯息或用放大选取来更新视角。2.修复精灵:点击修复精灵来自动修复,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修复目标的容忍度,以消除间隙与其他的缺陷。修复完之后,网格的缺陷会明显少很多。3.删除:选定个别的网格元素来删除或一次删除所有重叠网格。第一种是先选取表面网格,删除的网格要在这些表面网格上。选取表面网格之后,这些网格就会单独显示出来,这些网格能够单独删除。第二种是点击删除所有交错元素来一次性删除所有交错元素。第一种的方法会有第二个窗口。在单独选取网格元素时,会有从点击面延伸选取。4.移动:首先选取要移动节点所在的表面网格物件,此命令的前提必须是“检视”—“工具列”—“锁点选项”。并且在“锁点”中选择“网格”。还有一种方便的小技巧来协助移动节点,在选取节点之后将鼠标移至目标处。再按TAB键就可针对两点的延伸线来锁定节点的移动路径。5.补洞:是利用节点或封闭自由边回路在破洞中建立网格,点击补洞命令之后,选取边,以形成封闭回路(有两个选项,第一个是从点击的边扩散边的选取,第二个是只扩散到特征边),点击完成之后,直接“enter”两下就能够自动完成孔的完成。,点击“enter”之后,如果弹出“给定两点,以产生网格边界”,如果点击两点的话就会通过两点来局部的填补洞。

6.缝:

当提示出现时选取要缝补表面网格中的第一个然后按Enter,此表面网格上的节点在缝补后不会有任何移动。在下一个提示出现时,选取要缝补表面网格中的第二个然后按Enter,此表面网格上的节点在缝补后会移动来使两表面网格完全接合。之后,依序选取缝补处两端的节点

(需为两网格共享)然后按Enter。两节点间未相接的节点会合并成为共享节点,以使两表面网格完全相接。e-Design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四).修复表面网格工具。

7.手绘表面网格。相当于moldflow的填充孔,依次选取三个点或者多个点来生成表面网格。五.输出网格模型。输出网格模型,没有设定开模方向和热流道针阀的话可以在此步进行设置。六.菜单栏

1.档案工具栏:开启存档等操作2.绘图工具栏:显示很隐藏等操作。3.视图工具栏:放大缩小等操作。4.选取选项:此工具可透过凿切其他元素以协助显示想要查看的实体网格。暂时看不见凿切的网格,且实体网格模型会在此功能结束时返回原始形状。5.物件选取:选取的选项。6.锁点选项7.检查选项:可以量测距离8.射出成形属性设定:几条有用的有(1)物件设定,如果将物件设置为嵌件或者镶块。可以进一步指定物件的颜色和名称。(2)冷却液入口指定群组ID(3)热流道温度控制的设定,必须在热流道设定界面中,设定热流道控制ID。9.编辑工具栏:(1)移动网格节点,没什么用,只对实体网格起作用。选取实体网格,然后点击。接下来请选取网格节点,然后移动鼠标光标到该位置后再按一次。请注意,在移动节点时,会显示用于定义合法范围的3D外框区域。精灵会使用线条显示网格质量,不良元素是以红色表示,良好元素则以绿色表示。网格移动期间,将启用画面平面限制以据此变更目标节点的平面。(2)重长网格,这个命令有两个选项,一个是重建,可以在外框面内重新建立实体元素。来设定元素品质,点击套用,来重建套用,用展弦比,扭曲度/歪斜度,正交度和平滑度。e-Design模式六.菜单栏

9.编辑工具栏:还有一个是改善,使用此工具可改善网格品质,与重建网格更能节省时间,因为它是改善局部网格重建。(3)设定边界条件面则也没什么用。10.物件转移栏:平移,复制,旋转,镜像等命令。11.布林运算,这个命令没什么用12.点物件产生工具列:用产生单点,产生多点,沿曲线产生点(把一条线段等分成几段,并生成等分的点。产生多段线的话可以右键进行确认生成。13.实体网格物件工具栏:生成长方体和圆柱体。14.表面网格物件产生(1)手绘表面网格,可以描绘一组三角形表面来建立表面网格物件。此功能类似于产生实体网格的最后一个命令,手绘网格表面。(2)曲面上产生网格,此命令能够以单一的网格输入从多层表面物件产生表面网格,比如用实体网格物件工具栏中,生成长方体和圆柱体之后,点击曲面上产生网格来生成网格。(3)取出表面网格。相当于抽取网格,有时用不了。15.实体网格物件产生工具:相当于第四步中的,依格线生成。1.

流道系统可以直接导入IGS曲线进来之后。线段是几段,生成的流道就会是几段。可以进行编辑。2.

浇口段的设置,属性,浇口类型。第一个是起始尺寸,第二个是末端尺寸。可以按住Ctrl键进行多个浇口的设置。Ctrl键可以切换选取状态,Ctrl与shfit键都可以附加选择。3.

U形冷流道的尺寸设置MF的3.56X3为D3H3V10,4.17X3.56为D3.5H3.56V10,4.77X4为D4H4V10。还可以加前后的冷料井,定位向量可以打开正交选取四个点来确定方向。BLM模式一.汇入产品模型1.e-Design模式与BLM模式的区别:BLM模式下,只能几何检查

而不能修改厚度。2.几何检查:欲使用BLM模式建构模型网格,模型质量是关键,因为它对后续表面和实体网格的生成极为重要。BLM模式提供几何检查功能,以确保模型质量,并搭配两种修复工具。强烈建议在建构模型表面和实体网格前,使用几何检查功能。可以使用缝

和CADdoctor,来进行模型缺陷修复。缝

(Se是原本已内建于BLM模式中,而CADdoctor则是一项需要授权的Moldex3D模块产品。此功能可自动修缝一个复曲面上的间距。3.点击缝之后,输入容许值的大小,曲面上的间距就会被修复。若执行缝之后,仍有品质缺陷,建议回到3D软体或者使用CADDOCTOR来修复。四.产生实体网格

1.网格生成主流程包括:1.表面网格;2.实体网格;3.冷却系统的表面实体网格,并依各部位(例如嵌件、模座、流道)再细分。如果侦测出网格瑕疵,或是模座与冷却水路间的不连续面,模座的网格生成会自动切换为Auto-Grid网格,Auto-Grid(自动生成网格)网格密度在之后会经由求解器加密,其网格密度可在计算参数设置。注:使用者可在选项内模型性质下的网格控制取消Auto-Grid网格功能,一旦取消Auto-Grid网格功能,用户必须确保塑件与嵌入件在交界面是完全连续的网格。手动设立网格生成中止点可透过点击欲中止网格生成的项目,使其项目前面出现图钉的图标,流程跑完停止点会停下,再度运行则会接续流程。当采用连续生成网格流程,因事件发生导致流程中止时会在该项目前面显示惊叹号图标,点选绿色勾勾可继续生成网格。当网格生成中断时,对话窗口会跳出显示警告讯息与建议方案。BLM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2.修改洒点。程式会依据产品的肉厚来预测网格建议大小,提出洒点的建议,当修改洒点之后,点击预设,然后套用。就会显示修改洒点之后,洒点的预览情况。点击确定之后,会进入局部的网格调整的工作区,选取边之后节点参数在工作视窗中显示。3.设定网格参数:网格几何的话,可以定义网格的属性和网格形态,属性比如有模穴,流道,冷却水管等等,网格形态则就有1层,2层,四面体和最高的5层。边界层偏移比则是利用网格尺寸的比例来定义边界层的厚度。4.网格曲线:在产生流道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实体网格前,可修改网格曲线的网格形态,当属性为冷却水管的时候,还有更多的设置。5.Auto-grid与不连续面:在生成冷却水路与模座的网格时,如果程序发现有不连续面,可选择启用Auto-grid生成模座网格,Auto-grid也能使用在其他对象之间不连续面上。Moldex3D可支持Auto-grid网格,除非两个对象间存在网格尺寸差异过大(Sizegap),当侦测到网格尺寸差异过大(Sizegap)時网格生成流程会中止,并显示警告窗口与建议方案,例如建议使用缩小网格(Downsize)修复工具细切接触面上尺寸过大的网格。对于想要建立标准网格模型,希望接触面上的网格为连续的使用者,可以在表面网格建立流程中止点,在生成表面网格之后使用修复/改善表面网格工具手动对齐接触面上的网格,同时关闭选项内模型性质下的网格控制Auto-Grid网格功能。使用者在切换自动网格设定时,必须关闭并退出网格生成工作区。

通过左图的图钉来设置网格生成的流程。BLM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5.Auto-grid与不连续面:当使用与不使用Auto-grid时,结果的区别暂时不知道用。6.

修复精灵点击修复精灵,执行修复,会出现四个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依距离合并顶点,距离,输入距离的数值就会进行合并。第二个是移除重叠网格,第三个是修补孔洞,第四个则是修复品质,在这里勾选“保持特征”.7.补洞精灵:首先要切换至补洞精灵的模式,精灵模式的对话窗口显示如下,程序会自动侦测到所有在模型上,封闭自由边形成的环。同时,程序放大侦测到的第一个封闭自由边环至整个窗口。点击,建立表面网格,填补所选之封闭自由边形成的环。点击,跳至下一个需填补的环。注意,在全窗口上部的讯息列会显示目前封闭环的ID和总封闭环的数目。点击,,贴可填补所有程序侦测到的封闭自由边形成的环洞。点击,退出功能。BLM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6.

点击倒角移除精灵:类似于补洞精灵,把圆角和倒角移除掉。7.自由边的修复:(1)缝:缝合两个表面网格(因此这些修复选项都是针对表面网格的,表面网格修复之后,再生成实体网格)间未连接的节点,跟e-Design中的缝是一样的功能。暂时不会用。(2)补洞命令:跟e-Design模式一样,选择欲充填孔洞的封闭曲线,“enter”两下就可以补洞,选择要充填孔的封闭曲线时,点击对勾时就会弹出选择两点,则会充填局部的孔洞。(3)环形填补:在两个所选的封闭曲线内建立表面网格,以填满环状间隙。8.重建网格:重新选取的表面网格或表面元素以改善网格品质

重建网格的元素的特征长度将视原始网格而定,而品质将会得到优化。(对话框中还有一个合并被选取网格并重建,这个默认是勾选的。选取的网格会在重建之前合并。弯曲与转角的几何可能会被忽略与简化。)9.倒角移除:跟倒角移除精灵的功能一样,只是是手动的选取倒角来进行修复。C角圆角都可以,圆角生成表面网格之后也会自动变成C角10.分割:分割两个相邻元素的侧边,选取的这条边,这两条边相接的两个三角形,会以这条边的中点与对角点来分割这两个三角形BLM模式四.产生实体网格11.翻转:先选取整个表面网格,相当于Moldflow里面的交换边。不是所有的边都可以翻转。12.删除:类同e-Design中的删除,先选取表面网格,然后删除单个三角网格元素。13.合并点:跟Moldflow中的整体合并一样的功能,公差内距离的点会合并起来14.手绘表面网格:类同,自己选取三个点或者多个点来生成网格元素。15.移动:类同,拖拽表面网格节点以让其更改位置。16.复制,粘贴网格:注意,此功能是特地为MCM(多材质射出成型)所设计。在MCM案例中,在塑件和嵌件(或嵌件和嵌件)间,存在着接触面(重迭面)。因此,当产生MCM网格时,这些接触面的网格必需非常一致。为了要做到网格一致,Moldex3DDesigner提供了一个可自动一致化网格的功能:一致化接触面网格(Stitchcontactfacemesh),在产生网格前,注意一定要勾选此选项。若自动一致化网格失败,可使用复制/贴上网格(Copy/PasteElement)功能,复制一边的网格,然后贴到对面。·产品技巧一.浇口流道网格化。

1.重建浇口区实体网格:小网格的尺寸有助于提高重建网格区实体网格,即浇口的网格和与胶口接触的网格要细化,避免将浇口设置于模穴特征在线,以防止重建失败。建议在塑件上设定进浇点或在塑件平面上设定浇口。2.几何流道网格化:(1)浇口面应该紧贴对齐塑件表面,如果在几何流道的浇口面无法贴齐塑件表面,使用布林运算将错置穿入塑件内部的流道部分切除并将面与塑件表面贴齐。(2)手动增加浇口的密度,以取得后处理的准确分析结果。(3)流道系统应该合并成一个物件(4)不支持混合型流道系统。(5).重叠式浇口流道系统需特别将接触面裁出(4)3.若重建浇口区实体网格失败。采用以下步骤来进行修复。(1).切换至修复模式,删除实体网格2.删除浇口区的表面网格元素。3.点击“复制/贴上网格”,复制流道的表面网格。然后选择参考面的网格4.选取网格,进行复制。将复制的网格贴上塑件。执行修复工具,修复自由边。5最后重新产生实体网格。多材质射出成型

1.DesignerBLM支持建立MCM模型网格。在designer中,汇入塑件和嵌件,塑件将以黄色表示,而嵌件则以红色表示。2.在设定流道和冷却系统后,开始产生表面网格,并点击修改洒点来修改网格尺寸。3.点击生成,开始产生表面网格,若表面网格有缺陷,建议利用修复/改善表面网格或者修改洒点的功能来解决。在塑件和嵌件间的接触面将以蓝色面来显示。4.确定表面网格品质良好后再产生实体网格。5.自动一致化接触面网格,当Auto–grid功能被关闭时,Designer会试图缝合塑件与嵌件间发生的网格不连续。当塑件与网格尺寸差异小,将有助于接触面网格的一致化。也可以暂停网格的建立,采用“修复表面网格工具”来手动缝合。若浇口/流道设置在嵌件的对面,且塑件和嵌件连接区域附近的网格尺寸过大,重建浇口实体网格可能导致不一致的实体网格。在塑件和嵌件连接区域附近,重新加密洒点,可能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6.若自动一致化接触面网格失败,将删除有些不一致的网格,不一致网格将以红色标示。首先删除欲重建的网格。使用复制/薄壳网格---理论1.定义:许多塑料产品的塑件厚度与融胶流动长度比率非常小,

若塑件厚度小于熔胶流动长度(厚度/维度比小于0.1),则可忽略厚度方向的流动。这种结合几何与厚度定义的方式被称为薄壳假设

,被用于架构薄壳

模型。这种结合几何与厚度定义的方式被称为薄壳假设

,被用于架构薄壳

模型。若要建立塑件模型,可利用中间面法简化塑件几何。同时会指定模型属性厚度方向的相符厚度,以完成几何建模。2.网格类型:moldex3d提供了两种薄壳模型网格元素:线性线元素与线性三角元素。一般而言,流道、冷却水路以及热浇道都是由线元素定义。塑件与特定浇口,例如扇形浇口是由三角元素定义。3.网格简化:通常会根据理论使用有限元素分析将整个几何区域细分为许多小元素。此步骤称为网格划分。如果网格密度不足,几何有可能会偏离原始形状,例如在导圆角区域。网格密度越高代表系统仿真实际几何的成功率越高。但是网格密度越高,则需要更多的运算资源。4.网格划分主要事项:网格的连接性是其中一项重要事项。汇出网格之前应检查网格的连接性。网格的间隙可能会造成不合理的缝合线、包封或是短射等问题,这些不应该出现在现实对象。选取的表面不同,架构网格的方式也不同。使用者应熟捻几何与网格的变化,以建立趋近于真实的成型。网格划分时应解决重迭、多余孔洞、间隙或连接不良等问题。(所以要修网格)。5.网格品质:元素长宽比可用来评估网格质量。如果长宽比介于0.3至0.6,网格品质为「中等」,若长宽比小于0.3,则为「不佳」。Moldex3D中大部分的元素长宽比会自动控制于0.4至1.0,提高分析结果的可信度。6.网格密度:元素数量建议介于20,000至50,000。应提高缝合线位置区域、厚度变更区域以及指定特征的网格密度

,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初步分析用较少元素,进阶分析则需要更密的网格元素。(类似于Moldflow的中间面)实体网格---理论1.定义:若塑件厚度小于从实际塑件的几何角度来看,有时候无法正确判断中间面,因此无法自动化作业。此外,使用2.5D模拟会失去一些3D的流动现象(厚度),例如流动经过扩张与收缩的区域、通过球形、通过维度厚度比较小的区域,以及包含纤维的流动材料。因此从2.5DCAE獲得的结果会较不精确,甚至会造成误导。所以3D(实体模型)CAE分析的需求日益增加。

若是具有不同厚度的复杂模块,转换的作业十分困难,粗短的塑件很难判断中间面,需要时间来累积转换的经验。而且,部分塑件的特征会被忽略,例如圆角,厚度转换的区域。实体分析的结果会比传统薄壳分析更合理,例如喷泉流、转角效应以及纤维材料翘曲等等Moldex3D实體模型分析提供高效能运算以及输出接口,用户可预测可能的成型效果。2.网格需求:开始分析之前,网格质量与分辨率会影响运算。所以必须测量网格的质量。Moldex3D提供四个测量网格质量的条件。分别是,展弦比(AspectRatio),歪斜率(Skewness),正交度(Orthogonality)和平滑度(Smoothness)。展弦比是根据元素本身,而其他三个条件则是根据网格与其周围网格之间的拓扑。如果网格质量不佳,会严重影响运算。而且预测处理现象也会失去准确,更严重还会拖延运算时间,或是造成分析错误。Moldex3DMesh提供一些工具来侦测与补捉质量不佳的实体元素。三种网格生成法差异1.四面体网格

自动生成法是最简单的三维度实体网格建立方法。使用者可以从封闭表面网格轻松建立四面体网格。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它的每个单位体积需要较多的元素,才能达到与其他实体网格类型相同的网格质量。此处描述的网格品质是由Moldex3DMesh中的质量表格,以及厚度方向之间的元素图层数目所定义。使用四面体网格自动生成方法,使用者无法完全控制塑件的元素层数。因此,CAE分析有时候无法提供较差质量区域中的正确温度分布。若四面体网格未符合求解器的需求,系统便会产生发散或不合理的结果,尤其是较薄的塑件。三种网格生成法差异2.另一方面,混合式网格(HybridMesh)生成与四面体网格生成有显着的差异。用户可以轻松控制网格质量以符合求解器的需求。此方法的缺点在于,经验不足的使用者需花较多时间来架构网格。混合式网格的架构时间是四面体网格自动生成的三倍或以上。对于大部分的使用者来说,这是一大缺点,虽然它可以达到较高的网格质量。3.

BLM所产生的实体网格质量相当良好,已足以进行CAE分析,可取得准确的结果。一般而言,它会为整个塑件在厚度方向之间提供至少五个元素层数。如此一来,便可更准确模拟在模穴边界由剪切生热现象所导致的温度升高。再者,亦可更加准确地预测填充、压力曲线等的分析结果。三种网格生成法的详细比较会于本章节结尾的表格中列出。4.射出成型的CAE分析:塑件厚度方向之间的元素图层数目非常重要,因为他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分辨率。以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来当做范例。下图显示实际的厚度温度分布。由于剪切生热现象,模穴壁面附近的温度会快速上升,且会在塑件的中央附近缓慢降温。较高的元素分辨率可让仿真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此外,建立的元素图层越多,元素的分辨率越好。因此,拥有足够的图层数目是取得准确模拟结果的关键。网格品质的定义1.一般而言,有四个评估实体网格质量的条件:展弦比

,歪斜率

,正交度

和平滑度

。展弦比是评估每一个元素质量的重要条件。而歪斜率、平滑度,以及正交度,会预测相同内面的两个相邻元素的质量。下方为品质定义。2.三角形元素的展弦比:三角形的展弦比定义为(2Ri)/Ro,Ri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o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三角形的展弦比介于0与1之间。展弦比越大表示三角形的质量越好。三角形若有零维度的区域,展弦比为0。若是正三角形,展弦比1。Moldex3d分析设定一.选项标签1.建立新组别的第一个标签就是选项,组别名称默认的格式:组别+数字,不可编辑。下一步,会显示四种建立组别的方法。选择其中一种,并单击下方的[Next](下一步)来切换至下一个标签[Mesh](网格)。一是新组别(Newrun)使用默认值开始建立新组别。二是汇入组别(Importrun)汇入现有组别来建立新组别。(可将组别汇出成*.run檔。)三是复制组别(Copyrun)复制目前项目中的开放组别来建立新组别。四是专家组别。可以协助使用者寻找最佳组别的资料。二.网格标签1.新增网格或选择现有的网格。三.材料标签1.进入moldex3d材料精灵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立新组别时新增来启动材料精灵,二是开启组别时,在工作区组别的[材料]中右键进入材料精灵。2.加入自订材料库:将专案下的一种材料加入自订的材料库。3.加入专案:是自订材料库中提供的功能,在Userbank标签啊下可以将任何自订材料库中的材料加入专案。4.汇入:自订材料库中提供的功能,从其他来源汇入任何材料。汇出:汇出材料。5.检视:就是“project”“userbank”“moldex3dbank‘三个窗口切换。6.单位设定:可以变更或者转换材料。7.新增材料:可以自己建立材料。8.修改材料:可以修改现有材料的属性。9.曲线:可以编辑材料信息的各种曲线档,可以撷取荧幕然后粘贴曲线至办公软件里。10.材料:可以比较几种材料,“moldex3Dbank”里还可以搜索材料。Moldex3d分析设定三.材料标签11.新增材料:材料清单中不限于塑料材料,而且还取决于MOLDEX3D-MESH或Desiger中设定的物件属性。还可以将现有的材料进行修改,指定它们的性质。然后输入的不正确的话,也会出现不正确的警告。12.从外部来源:档案的话,支持三种格式,输入适当的档案后,【材料精灵】会自动将之转换为MOLDEX3D的材料格式。还可以从网站上导入材料。13.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塑性流动在充填时会发生剪切效应。剪切效应是相对于流率和压力降。剪切应力或剪切率高时,塑件会发生塑料降解和破裂。浇口的交叉地带通常是塑件最小的部位,因此发生剪切的机率最高。浇口剪切率是相对于浇口维度与流率。可使用

取得。同时,大部分材料制造商都会提供塑料的剪切率限制。只要剪切率低于限制,就可降低产品发生瑕疵与问题的机率。下表是适用于产品的剪切应力上限,与适用于浇口的最大剪切率上限。四.分析引擎设定:(1)2.5D薄壳分析设定:基于薄壳/中心面及Hele-shaw流动模型之求解器,也为专家系统方案之预设求解器。(2)3D实体分析引擎:三维模型与真实三维高效有限体积法之求解器建议使用于较厚件或者难以定义中间面的产品。(3)3D实体分析引擎(edesign):同第二种分析类型。五.加工精灵1.简明模式只有一个2.精灵模式有许多3.专案设定标签:设定界面有三种模式:[CAE模式]中,处理参数不会直接对映真实的成型机设定。在[射出机台设定界面1]中,射出时间是由流率多段与保压时间的设定来决定,且使用者不得直接设定射出时间。在

[射出机台设定界面2]中,使用者可设定射出时间。充填与保压的时间则分别由流率多段与VP切换的设定决定。五.加工精灵4.射出机的设定:当选择两个射出机台界面,就会有射出机的设定,主要根据网格模型来定。可以进行射出机的设置。可以显示相应的机台操作界面。5.流率多段设定的方法有阶段式和折线式,参数是流率和时间以及流率和时间比例。还有段数输入。如果之前有充填结果,还可以用设定自动多段设定。选取一个之前跑的方案,再输入多个段数。按一下建议结果就会。之前的设定支持射出专案的实体,薄壳和edesign模型。6.射压多段设定:设置方法同流率多段设定。7.充填时间:设定的时间与实际跑出来的时间会不一样:依据模穴体积(塑件体积+冷流道体积)指定的体积流率将传至Moldflowflow求解器。将依据此值定义流率多段的设定。(1)使用可压缩材料模型:因充填时喷嘴压力过高,但在流动波前时压力过低,材料的可压缩性可能导致塑料熔体密度的变化。这将会稍微影响充填结束时的流动波前时间。(2)所需充填压力超出预设射压多段设定:如果所需充填压力超出预设射压多段设定,流率将依此降低。所以,充填结束时的流动波前时间将会更长。(3)保压切换不是100%,100%充填时设定保压切换,代表没有切换压力控制。因为充填机需要缓冲以避免毁损,所以显得不切实际。虽然用户输入充填时间和系统计算流动波前时间不一致,仍强烈建议设定「保压切换」为98%以进行模拟。8.短射标准:即使模穴未被完全充填,求解器在使用者定义的充填时间后仍会持续运算,因此需要设定最大充填时间让求解器在这时间之后停止运算,并判定为短射。9.V/P切换:当此项设定被勾选时(预设为勾选),VP切换后的压力会参照充填设定的多段设定,否则参照保压设定的压力多段设定。Moldex3d分析设定五.加工精灵10.热流道:用户依据控制器ID,设定每个热流道的温度。使用者可在Mold3DMesh中设定热流道控制设定ID并在此处指定温度。支援薄壳和eDesign模型。热流道控制器设定只有在设定热流道控制器的系统内才可设置设定只有在设定热流道控制器的系统内才可设置。使用热流道控制器设定:选择是否使用控制器管理热流道温度,设定每一个控制器的温度。11.充填保压进阶设定:模具热边界条件,可变模温的设定,热流道时间控制阀的设定。还有其他模组和不同模式的进阶设定。12.冷却设定:[初始模温]:是整个模座适用的温度。会假设整个模具一开始温度一致。但是,如果使用者指定瞬时冷却分析,就会使用此分析计算得出的模具温度。结果温度通常不会一致。【顶出温度】:此值是用户指定的塑件顶出温度。在评估必要的冷却时间时非常重要。也应比[模具温度]高。13.进阶冷却设定:有冷却水路,加热棒,模座金属材质,材料特性,塑料嵌件的初始温度,模座嵌件的初始温度,顶出条件。14.进阶冷却顶出条件的设定:顶出标准标签只有在设置感测节点的模型内才能设置顶出时间。如果已在「Moldex3D网格檔」(Rhino5.0)中建立感测节点,即可使用每个感测节点的顶出温度设定。由感测节点温度决定顶出标准:选择感测节点并设置顶出温度,当感测节点到达该温度后求解器会认定塑件顶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仅有浇口或特殊区域的凝固才重要,不必等待某些塑件冷却至降到顶出温度以下。使用者可使用[感测节点]来辅助指定[感测节点]的必要温度以做为冷却条件,以及指定[感测节点]达到条件的时间。Moldex3d分析设定六.计算参数。1.流道/保压:Moldex3D提供充填/保压模块的标准与增强求解器的选项。标準版求解器可产生快速简易的实体解决方法,强化版-P求解器则可产生深入的实体解决方案。因此,强化版-P求解器需要更高的网格质量以及

计算时间高于标準求解器。例如,标准版求解器可接受单层与双层实体网格,但强化版-P求解器则至少需要3層实体网格才能够完成.此外,标准版的计算时间将少于强化版-P2至4倍。不过,强化版-P能够针对复杂的几何模型产生更准确与更精确的模拟结果,例如,具有滞流现象与大型长度-厚度(L/T)比的流体的情况。2.流动求解器可调整迭代时间输出。迭代时间输出越大,计算时间会越短,但也隐含发生计算差异的潜在可能性。相反地,迭代时间输出越小,需要的计算时间也越多,但发生差异的可能性会降低。3.终止流动计算条件选项:可以用充填的百分比和不充填元素个数来终止计算条件。4.执行纤维配向计算:如果这个项目使用的选用材料包含纤维,将会自动勾选这个选项。在计算中加入纤维配向分析需要更长的运行时间。5.当持续保压分析至冷却阶段被启用时,保压计算后仍会持续进行直到塑件内部均温达到顶出温度。如果持续保压分析至冷却阶段结束,计算将会延续直到EOC(冷卻結束)。6.逃气与包封:[逃气]标签中,勾选[逃气分析],然后输入初始压力与温度。亦可指定逃气边界条件(非强制)。若要指定逃气边界条件,单击[逃气]标签中的[设定],将会开启

视窗供设定逃气。这个逃气设置是在designer中进行设置。依次选取逃气的边来完成。7.壁滑移边界条件:主要是设置模座的信息,强化流的求解器支持壁滑移的设置。8.粒子追踪是流动/保压模组的功能:粒子追踪是流动/保压模块的功能,仿真之后的结果会列出在填充结果的下方。若要开启粒子追踪功能,请单击[粒子追踪】,然后单击[编辑]以开启[粒子追踪选项]对话框。粒子追踪来自[进浇口]或[浇口】。Moldex3d分析设定六.计算参数。9.水路分析:对于实体模型,冷却水管网格分析有两种分析方法,按一下【执行水路分析】,然后对Edesign模型执行冷却水管网格分析,或者对实体网格执行3D实体网格分析。10.自动设定冷却时间:若要进行自动设定冷却分析,要展开周期平均,接着勾选自动设定冷却时间,然后输入最大迭代次数,如果不开启这个选项,将进行一般的冷却分析。一般的冷却分析,是预估塑件温度达到顶出温度的时间。自动设定冷却时间是计算最小的时间。11.可以在分析引擎参数中定义稳定周期条件,并在达到最大周期时间数时停止运算。12.输出各个周期结果:不勾选这个的话,这样只会有最终的周期被记录。13.以丛集模式执行冷却分析:只有在勾选冷却标签中,选择“进行3D实体网格分析”选项时,才能够以丛集模式执行冷却分析。14.使用紊流建立模型:如果选取“进行3D实体网格分析”作为冷却水路分析选项。才能用这个选项,而且粗糙度要大于0才会有效。15.设定模座网格解析度:对快速冷却模式下的模座,展开模座网格分辨率,点击编輯,然后依据结果需要的精确度选择预設或密集。16.工作管理员:可以设置计算机运行的模式。提高速率。Moldex3d分析设定Project管理Project管理1.后处理有三种方式来显示结果:1是流域分布图。2是XY分布图3.动画图。2.档案IO工具列:(1)开启新档:在用现有的网格分析完一个档之后,再用开启新档,再用一样的网格来分析另外一个档。(2)开启旧档:打开已经分析过的档案,之前可以选择要不要关闭现有打开的图档。(3)关闭:打开现有窗口的档,不会删掉所有打开的档。(4)存取:存专案档的话,把一个分析档存取出来。存到结果列表(暂时不知道结果放哪里),存成偏好视角,就是把现有窗口的视角存取,下次想用这个视角来看的话,就可以右键选取这个视角。存成影像档,存到剪切薄还有VRML,RSV.(5)重新载入。就是重新打开现有打开的档案。(6).范例专案。也可以用这个打开一个旧档(7)专案精简精灵:可以删掉暂存档,交换数据档,中间时间输出数据档。(8)脚本精灵(暂时不会用)。3.视角控制工具列:(1)重设:将视角重设为系统定义的原始视角。缩放比例为1.(2)复原:还原以前的视角。(3)框选,圈选放大:可以局部放大的操作。(4)视窗大小:让模型符合【显示视窗】的大小。(5)设定旋转点:可以变更中心旋转点(中心点只能在模型本身上指派)(6)移动:可以朝任何方向移动,还有沿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选项。(7)旋转:可以随意旋转,还可以沿着X,Y,Z来旋转,还可以自动旋转模型。(8)加上光源和设定光源位置(没什么用)(9)透明度设定:使模型变透明/不透明。(10).分割视窗视图:将窗口分割4个窗口。(11).链结分割窗口视图:同步化所有窗口的视角和缩放比例。Project管理4.标准视角工作列:(1)加上参考坐标轴:显示和隐藏参考坐标轴,展开还可以坐标原点位置。(2)视角控制员:可以调整模型的视角和缩放比例尺。可以手动的输入XYZ轴的视角和缩放比例。(3)偏好视角:切换到偏好视角。展开以编辑已储存的偏好视角。可以储存任意的视角,可以清除,可以打开任意视角。(4)选择:选取项目,然后检视其统计资料,包括其ID号码。(5).量测功能:输入两个项目ID,然后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好用)(6)撷取结果项目影像至档案:在目前检视中储存分析结果项目的影像。5.显示设定工具列:(1)显示/隐藏专案工作区和显示/隐藏模型显示管理员.右键可以操作此功能.(2)特征线的操作:在以设定为基础的模型重新特征线还可以显示和隐藏特征线.(3)叠加目前显示项目等值线,类似于Moldflow的等值线显示,只是这个是叠加在一起。(4)元素法向向量:可以显示和隐藏每个元素的法向向量。(5)显示ID:有原点编号,节点编号,金线ID三个类型,用这个命令,软件会很卡。(6).还有很多比如冷却水路,流道,模座,进浇点,加热棒等元素的隐藏和显示。要显示进水点的话,必须要先显示冷却水路。(7)包封位置:显示/隐藏包封。(8).模型切割:切割模型,相当于UG里面的剪切工作截面。(10).显示节点结果图:是把结果用节点来显示。(11).等值线:相当于第三个叠加目前显示项目等值线的功能。(12)显示特殊节点:支持显示每项结果的极限值(13).缝合线:可在检视其他结果(如填充温度)时,单击「显示工具栏』的「缝合线」以显示或隐藏缝合线。缝合线会显示脆弱结构的潜力点。缝合线愈深,结构愈脆弱。Project管理5.显示设定工具列:(14).设定翘曲范围:开启内含有翘曲结果的专案,然后点击设定翘曲范围,并且按一下底部的汇出变形模型选项。(这个可能是反变形的依据)。收缩补偿设定:欲补偿在射出成型过程中,塑件产生的内在收缩,模穴会再修改加大。使用此功能,可协助计算出需修改的模穴大小百分比。这个命令操作,只有将结果切换至X,Y,Z位移和总位移的情况下才能用。只需输入一个小数值,再增加或减少该值一点点,以便被补偿模型的位移能逐渐测试出,趋近最小值的最佳收缩补偿参考值。(这个可能能够解决尺寸大小头问题)(15)支撑面的设定:就是设定基准坐标面,通过三点的方式来设置。(16)翘曲平坦度的设定:检视任何有效结果前,您必须先定义系统的基准面以计算平坦度结果。(平坦度是使用者定义平面和网格模型节点间的距离。)有多种定义基准面的方式。以下教学仅示范「满足所有量测节点的最小平方面」的方法。(17)XY曲线:欲改变曲线设定,用户可从XY曲线的下拉式选单,开启XY-绘图设定。(如果用户是第一次从显示工具栏中,此XY绘图设定功能无法使用。但一旦执行过历程曲线功能,则用户即可应用此功能,不过只能在历程曲线里的使用此过程,单独的设定XY绘图设定就设置不了)。(18)分布曲线:以厚度来说,首先就应该在Moldex3DMesh中指定中指定感测节点来完成分布曲线。以量测节点选项来说,首先,可以勾选“滑鼠挑点”,这样就可以直接从模型中选定某些节点,如果在勾选“启动工具提示”,选取这些点之后读取节点ID和坐标资讯。使用者也可以手动输入任意一个节点,并选择输出至Reportrun目录或者输出至指定目录来储存结果。Project管理5.显示设定工具列:

(19)量测节点曲线精灵:使用「量测节点曲线精灵」以手动前往模型的网格量测节点。然后您可检视XY曲线的现有量测节点结果,如温度或应力。启动「量测节点曲线精灵」后,系统会显示对话框。您可使用两种方法:输入节点ID或鼠标挑点选取以指定量测节点。要使用ID指定量测节点,在「量测节点清单」以进入节点ID。请记得在关闭精灵前勾选想要储存的节点。至少要选取两个点之后,才可以生成曲线。还可以存为CSV档,可以用EXCEL打开。(20)模具切割功能。:内插是看不到被切割掉那部分,而偏移则是显示整个模型。还有动态显示,并设置动画的属性。(21)剖面功能:动态等位图标签与多重剖面标签6.动画工具列:可以自己设定动画(用默认选项就行,自定义动画暂时没学)。7.范围设定工具列:类似于moldflow动画设定的功能。8.组别工具列:(1).批次执行,在同时分析几个时,可以用这个来设置批次执行。(2)分析结果摘要:显示有网格,材料,制程条件,充填结果,保压结果。在充填和保压的选项中,会对充填和保压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3)结果判读:可以显示目前项目的结果的相关资讯。(4)报告产生器:自动生成报告。(5)FEA界面(启动输出界面功能):这是与其他软体连接的操作。暂时不需要用。9.专案工作区:(1)资讯:前方有

图标的项目,是建立项目阶段时输入的,且执行分析后无法变更。还有启动批次执行的按钮。(2)同步化:就是同步专案工作区的所有组别。(3)组别:组别数据,分析,结果与报告。[组别数据]包含组别的所有相关信息,以及所有可随时在此修改的设定。如果在开始或完成分析后变更组别数据设定,必须重新执行分析,才能取得对应于变更设定的新结果。Project管理9.专案工作区:(4).有一部分的分析顺序,只要是以C/F/P/C或F/P/C的顺序来排列,就不会发生执行问题,若要变更冷却系统的设计,例如改变冷却剂温度,则必须重新执行C/F/P或F/P分析。这是因为塑料熔体会随着熔体进入浇口而开始热传导,并持续直到塑件顶出为止,因此涵盖整个充填与保压阶段。请注意,不遵守上述规则,会导致分析结果不正确。10.内容功能表:(1).使用者可以右键来开启内容功能表,有专案工作区,模型显示控制台,视角,结果,旋转模式和很多元素的显示和隐藏功能。还有同步化多个视图的功能。11.开启组别管理员:如果项目中只有一个组别,则您开启项目时将不会出现[开启组别管理员]。不过,如果您的项目一开始有多个组别,但后来删除大部分组别只留下一个组别时,您下一次开启项目时还是会出现[开启组别管理员]。12.专案编辑选项:(1).右键整个文档,可以进行汇出汇入检视删除等编辑专案的选项。(2).组别编辑选项:可以编辑组别的名称,以便于管理。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动单一参数的话,可以选择复制已有的组别设定与结果进行分析(复制组别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工具栏上的“执行”下的命令来操作。)范例学习1.检查几何:若几何有缺陷的话,可使用moldex3ddesigner内建的moldex3Dcaddoctor进行修复或者回到CAD环境进行几何修复。2.建立moldex3dshell网格与建立moldex3dsolid网格模型是在犀牛软件中完成的。(暂时没学)。范例学习3.分析完之后,随便打开一个结果选项的话。按一下F1的话,所选项目的说明会立即出现在右侧。4.在结果选项中,用多种XY曲线的结果,比如锁模力,进胶口压力等曲线。还可直接进行XY曲线的绘图设定。不用在历程曲线中进行设定。5.Designer–edsign模式在分析类型中,选择3D实体分析引擎。6.使用不同的设定建立多个组别:在「项目工作区」中双击[双击此处以新增新组别](啟动「建立新组别」視窗。一般修改设计的方法是在这里选取[复制组别]并仅变更一项新组别的设定,例如材料。然后比较结果以识别变更设定的影响。选取完要复制的组别之后,接着切换其余的标签,以修改设计。完成建立新的组别后,设定分析顺序,然后按一下储存而不是分析。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执行批次运行。7.产生报告:(1)分析后,单击[菜单栏]>[后处理]中的[报表生成程序...]。报告产生精灵便会跳出。单击项目窗口右侧的[报表生成程序]

也可以启动报告产生精灵。类型选择ppt类型,还可以从文件样板中选取自定义的范本。8.检查水路:检查水路是否受到塑件和流道干涉等问题。9.产生边界层网格:若要产生BLM,请单击[工作区]视窗的第四个标签。为了在建立网格期间能够在视觉上更加清楚,可以隐藏冷却水路与模座。10.在使用BLM模式产生实体网格后,如果品质非常差的话。则是因为不良的表面网格所造成的。通过修复来修复这些会很难,这时就得通过重新调整网格设定,并重新产生网格。通过修改洒点的功能,会提示删除现有所有的网格。11.修改洒点后,先按一下生成,并勾选产生表面网格后停止。一旦成功建立表面网格,会直接进入修复的模式,最低端有一个表格,其中列出了所有现有的表格问题,勾选任一项项目,便会以黄色标示不良的网格。范例学习12.BLM模式下产生的网格,分析要用3D实体分析引擎作为分析引擎。13.薄壳网格案例,实体Tetra网格案例,实体BLM网格的话是用犀牛软件来产生的,薄壳网格案例的话分析类型是2.5D薄壳分析引擎。(暂时不会)14.可以从其他3D软件导出STL网格,然后导入moldex3dedesign中划流道与浇口网格要求1.流道过短导致无法建立实体网格:如果两流道分歧点之间的流道长度过短,会导致短流道内的网格产生失败。所有与其他流道连接的都必须有足够的长度,除非是端点。建议流道长度超过其直径的1.5倍时。(对于非圆形水路请参考外接圆为特征直径。)2.不同尺寸(直径)流道的相互连接–圆形截面。当两项连接的圆形流道直径不同时,请将直径较大的流道连接部分改为球状。球状端点能帮助连接区域的网格生成。Moldex3DDesigner提供了简单的半自动功能,可以使用户更便利得在网格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