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及失业_第1页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及失业_第2页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及失业_第3页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及失业_第4页
第十六章 通货膨胀及失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第一节通货膨胀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通货膨胀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说是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是有选择地选取一组(相对固定)商品和劳务,然后比较它们按当期价格购买的花费和按基期价格购买的花费。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这些产品包括产成品和原材料。作为衡量生产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等价格平均水平的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是对给定一组商品的成本的度量。PPI与CPI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二、通货膨胀的分类(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类1、爬行的通货膨胀(2%~3%)2、温和的通货膨胀(3%~10%)3、奔腾的通货膨胀(10%~100%)4、超级通货膨胀(100%以上)(二)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类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例如,当某国的物价水平年复一年地按5%的速度上升时,人们便会预计到,物价水平将以同一比例继续上升。既然物价上涨5%是意料之中的事,那么该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经济核算时会把物价上升的比例考虑在内。由于每个人都把5%的物价上涨考虑在内,所以每个人所要的价格在每一时期中都要上升5%,即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类似于物理学上运动中物体的惯性,因此又被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的原因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解释,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货币数量论的解释,这种解释强调货币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来解释,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和从供给的角度的解释;第三个方面是从经济结构因素变动的角度来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交易方程MV=Py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期平均1货币单位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上式左边MV反映的是经济中的总支出,右边Py是名义收入水平。由于经济中对商品与劳务支出的货币额即为商品和劳务的总销售价值,因而上式两边相等。由上式可以得到如下关系式:π为通货膨胀率;m^为货币增长率;v^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y^产量增长率。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潜在的水平上,则可得,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换句话说,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货币中性(NeutralityofMonetary)是货币数量论的一个基本命题或假说,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仅仅改变经济中的名义变量,而不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即对于实际产出水平不产生影响。因而,货币是中性的,政府干预政策是无效的。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图中,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为总需求曲线,AS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起初呈水平状。当总产量达到y1以后,继续增加总需求,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所谓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力、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价格水平从P1上涨到P2和P3的现象被称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f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供给AS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还是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等。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产物,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产物。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这就是所谓工资推动通货膨胀。西方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就像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一样,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除了工资和利润上升的推动,原材料和能源等涨价也会使成本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形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4、结构性通货膨胀西方学者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从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来看,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是,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另一些部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慢;从经济发展的过程看,一些部门正在迅速发展,另一些部门逐渐衰落;从与国际市场的关系看,一些部门(开放部门)同国际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另一些部门(非开放部门)同国际市场没有密切联系。现代社会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逐渐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的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正在逐渐衰落的部门以及非开放部门在工资和价格问题上都要求“公平”,要求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以及开放部门“看齐”,要求“赶上去”,结果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假定A、B分别为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的两个部门,二者的产量相等。部门A的生产增长率(△y/y)A为3.5%,工资增长率(△W/W)A也为3.5%。这时全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不会因部门A工资的提高而上涨。但是,当部门B的生产增长率(△y/y)B是0.5%,而工资增长率(△W/W)B因为向部门A看齐也达到3.5%时,这就会使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全社会的工资增长率为:△W/W=[(△W/W)A+(△W/W)B]/2=3.5%全社会的生产增长率为:△y/y=[(△y/y)A+(△y/y)B]/2=2%全社会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1.5%,工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的百分比就是价格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5、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如果经济中大多数人都预期到同样的通货膨胀率,那么,这种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在通货膨胀时期,工会与厂方谈判,要求保证工资上升与物价水平的上涨相一致,以使他们的实际工资不会下降。银行在贷款时也希望确保一定的实际收益率,在确定贷款利率时,要考虑到年末收回的货币值低于年初贷出时的货币值这一情况。这意味着,在以货币计量的一些名义变量,如工资、租金、利率等的提高和价格上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考虑到上述情况,可以说,单纯用需求拉动或成本推动都不足以说明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事实上,无论通货膨胀的起因如何,只要通货膨胀开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过程几乎都发挥着作用,即使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自行持续下去。四、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在现实经济中,产出和价格水平是一起变动的,通货膨胀常常伴随有扩大的实际产出,只有在较少的一些场合中,通货膨胀的发生伴随着实际产出的收缩。为了独立地考察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假定实际收入是固定的,然后去研究通货膨胀如何影响分得收入的所有者实际得到的收入的大小。⑴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⑵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⑶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由于居民往往同时是收入获得者、金融证券持有者和实际财产(不动产)所有者,因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影响可以互相抵消。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本身并未故意从谁手中拿点收入给其他人。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上面假定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出固定。而实际上,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是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⑴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这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

⑵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⑶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第二节失业一、失业及其分类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称为劳动力。失业者占劳动力的比例称为失业率。美国劳工统计局关于美国失业率的统计方式是将全国总人口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口由三部分人组成:未满十六岁的人;现役军人;精神病人及劳教人员等。在1982年,第一类人口约占该年总人口的26%。第二类人口是非劳动力,指由于某些原因而未能加入就业行列的潜在成年劳动者,主要包括四部分:操持家务者;在校学习者;老年退休者;病残者。第二类人口约占该年总人口的27%。第三类人口是劳动力,由两部分组成:就业者和失业者。其中,失业者又分为被解雇者、自愿离职者、再次求职者和首次求职者。第三类人口约占该年总人口的47%。1982年美国的失业率约为9.7%。西方宏观经济学通常按失业产生原因将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技术性失业等。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摩擦性失业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的、局部性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摩擦性失业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求工作的失业者。(劳动市场的信息不完备)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加快而有增大的趋势,但西方学者认为,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不矛盾,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2、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unemployment)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特点也是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但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摩擦性失业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比如人们换工作或找新的工作;而结构性失业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3、周期性失业(cyclicalunemployment)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即人们收入下降,产品需求大幅度下降的行业,周期性失业情况较严重。除了上述分类外,在西方宏观经济学中还有一种关于失业的分类,即所谓的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voluntaryunemployment)是指工人不愿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involuntaryunemployment)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二、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由于摩擦性失业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存在着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由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即失业率高低与通货膨胀率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货币主义提出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在于反对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的提法。他们认为,在排除了垄断的劳动市场上,工资是有弹性的,劳工有流动性,供求信息也较易获得,因而所有有劳动技能并愿意就业的人迟早会获得工作,失业是摩擦性的,这种失业是不能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而消除的,即在长期中是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现象。与自然失业率相联系的一个概念是自然就业率,其含义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率,即充分就业量除以劳动力总量所得到的比率。按照这一界定,一个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之和为100%。三、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1962年),即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换句话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西方学者认为,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联系,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y-yf)/yf=-α(u-u*)其中,y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α为大于0的参数。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如果政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第三节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短期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当决策者使经济沿着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时,他们降低了失业率而提高了通货膨胀率。相反,当决策者紧缩总需求并使经济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下移动时,失业率增加了而通货膨胀率下降了。在宏观经济学中,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主要是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说明的。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1958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教的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ips)在研究了1861-1957年的英国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的统计资料后,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该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数。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随后便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作为新古典综合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解释通货膨胀。新古典综合派对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加以改造的出发点在于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若劳动生产增长率为0,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改造过的菲利普斯曲线就表示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若设u*代表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π=-ε(u-u*)式中,参数ε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当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即u>u*时,价格水平下降;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价格水平就上升。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菲利普斯曲线被修正后,迅速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它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组合。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种“替换关系”(trade-off),即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或者,用一定失业率的增加来换取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减少。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社会临界点,由此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组合在组合区域内,则社会的决策者不用采取调节行为,如在区域外,则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关系进行调节。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968年,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它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由此,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这里所说的“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为了显示预期通货膨胀的重要性,将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式改写成:(π-πe)=-ε(u-u*)即π=πe-ε(u-u*)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这意味着,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预期通货膨胀率水平上与自然失业率相交。利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将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onacceleratinginflationrateofunemployment,NAIRU)。当π=πe时,u=u*,这意味着,当经济的通货膨胀既不加速也不减速时的失业率即为自然失业率。一般地,这一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是西方学者使用最普遍的一个定义。上图给出了美国1961-1997年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实际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数据与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不吻合。针对这一情况,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忽略预期通货膨胀这一重要因素造成的。基于这一认识,一些西方学者试图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来拟合实际数据。上图中的两条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分别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较低的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较高的预期通货膨胀水平。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它们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短期替换关系相同,即它们的斜率相等;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充分就业水平,或相应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与大约2%的年通货膨胀率相对应,而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充分就业水平与大约7%的年通货膨胀率相对应。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向右下方倾斜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就是,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按照一些西方学者的说法,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图中,假定某一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u*,通货膨胀为3%的A点。若这时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使通货膨胀率上升为6%。因为在A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3%,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6%,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会增加生产,增加就业,于是失业率减少为u1。但这种情况只能是短期的。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与此同时,工人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3%调整到现在的6%。伴随着这种调整,实际工资回到了原有的水平。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有的水平,失业率又回到原来的u*。但此时经济已处于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预期(即6%)的B点。将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可以想象,在短期,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存在着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表现在图形上,便有诸如PC1、PC2……的各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随着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上升。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五、滞胀的对策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右移,不但会形成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甚至可能形成向右上方倾斜的正相关曲线。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3%,而人们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5%,并以这一预期要求提高工资,则企业就不但会把雇工减少到原先水平,甚至低于原先水平。这样,就会产生高通货膨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滞胀”局面。1、工资与物价管制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认为不足以应付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因此,有西方学者建议采取工资-物价管制政策,又称收入政策,主要指限制工资收入增长率的政策。⑴硬性冻结,即禁止工资和物价上涨;⑵工会与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