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风险防控 预防职务犯罪_第1页
搞好风险防控 预防职务犯罪_第2页
搞好风险防控 预防职务犯罪_第3页
搞好风险防控 预防职务犯罪_第4页
搞好风险防控 预防职务犯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搞好风险防控预防职务犯罪在教育系统财会人员培训班上的讲话马炎各位老师、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深感荣幸。同时说明一点,由于自己水平有限,多年没接触会计业务了,所讲内容难免有不当之处,尤其在诸位老师面前,更是班门弄斧,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我88年审计专业毕业,随后就进入教育局,从事9年审计工作,后来,由于科室编制原因,审计科改成了信访监察室,虽然不再接触具体会计业务,但也不断地查处一些群众举报的经济案件。今天我主要从两个方面与大家探讨交流一下,一是结合各学期市县开展的治理乱收费和财务检查情况,通报分析一下当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收支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二是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探讨交流一下在新形势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好会计。一、当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收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及其对策大家知道,每一个学期市县几部委联合都要搞一次治理乱收费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正确,执行财务制度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单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下面通报一下问题、分析一下原因、并提出一些整改建议。目的是供大家参考、借鉴,防止类似问题在教育系统再次发生,以此为戒,防微杜渐,促进教育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一)存在的问题1、年初预算编制的随意性较强,直接造成各账户未按政策比例开支,形成违纪。举实验中学例子。2、原始凭证不合规,非正式发票入帐、假条据现象严重。具体情况有三种:一是假发票入账。有的虽然是印制的发票,但都是在别处乱找的发票,不能正确反映真实会计业务,例如----。二是白条入账。有的是白纸,有的是信笺,五花八门,很不规范。三是烟酒条、洗浴中心条、个人手机费用条、食品条等直接入账。3、个别单位财务收支不实行集中统一核算,财政管理体制混乱。如单位本来有大财务室,但教导处有业务教导处就去收钱,政教处有业务政教处就去收钱,并且多是加价收费,,实际形成账外账、小金库。既容易造成科室之间恶性的攀比心理和资金的失控浪费,又容易滋生腐败问题。4、每逢校长离任,学校账上就出现严重落空,随后拿出的票据多是饭票和其他一些不合规票据,并且多经不起调查,我们计财上虽然也常搞离任经济审计,但我认为不够,以后纪检上也要参与,构成犯罪的,要移送检察院处理。5、不断接到教师反映绩效工资不能及时发放问题。举例说沁阳一中问题,实际我们个别会计也存在挪用公款问题。6、往来款项较多,核算较为混乱,特别是教办,有的往来经济业务干脆不记账,直接由业务员上传下达,其中还经常隐藏有收支,形成“小金库”,逃避财政监督。7、固定资产不记账,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单位购置了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家产,不记入固定资产帐,直接列费用报销。这样既不便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8、招待费超标准较为严重。按财政部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不得超出公务费开支的2%,据此计算,绝大部分学校都超支。在检查中发现,极个别单位一年里的奖金福利和招待费开支,竟然占到全年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强,并且这个学校还是个新学校,各项急需建设的资金缺口还非常大。9、违反大项开支报批制度和《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不执行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制度。在采购大宗商品、维修或购建固定资产时,本应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程序,但是个别学校没有执行这些制度。一方面使购置的商品和修建的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财政卡着,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最后还容易发生跑冒滴漏,造成大量资金浪费,产生腐败现象。10、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跳跃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外欠工程款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之一,据了解,仅前期各乡镇校园绿化、改厕和幼儿园及操场建设等,各校配套资金亏空就不少,如不认真研究解决,可能引发不安定因素。11、城区幼儿园提高标准收费和各乡镇公办幼儿园无证乱收费现象严重。今年治理力度很大,要引起高度重视。12、财政拨款数字与实际学生人数有较大差别。13、“一补”资金不能以现金形式发到学生手里,有的直接补到了饭卡上,形成违纪。14、教辅问题,教师私自引导购买教辅问题。15、教师乱办班、乱罚款、体罚学生以及强制让学生购买校服、保险、学生奶等问题。后几项不是会计问题,但多是需要会计结合学校治理问题。(二)产生问题的原因1、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较差,是导致会计核算混乱的主要原因。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工作质量的高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尤其是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同时会计工作又是一个管钱管物的特殊岗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县部分会计人员素质还比较低,主要表现是:业务水平较低,政治素质不高,政策制度法规不熟,缺乏责任心。因此,导致部分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经常出现一些技术性和基础性错误,有的甚至人为的出现差错,从中混水摸鱼。2、单位主要领导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违纪现象的重要因素。“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单位风气是否正,关键看领导。尤其财务工作更是一把手说了算,因此,单位主要领导是否能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关系到整个单位是否能够自觉遵纪守法的关键。当前我县个别单位主要领导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比较差,是导致违法乱纪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起用有关系的人员做会计工作,既不懂业务,又无会计证。二是部分单位领导对原始凭证的审批不够严格,把关不严。三是个别单位领导“一言堂”、“家长制”听不进会计人员的意见。四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3、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是导致出现漏洞的客观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干任何工作,没有制度作保障是不行的。当前我县部分学校一方面没有规章制度或有规章制度但残缺不全,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即使有制度,也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形同虚设。4、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是导致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由于忽视思想教育,个别单位领导本位主义严重,缺乏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不论干什么工作都从本位主义出发,从个人利益出发。因此,某些单位出现不顾政策法规要求,最大限度的谋取单位和个人利益。5、缺乏外部有效监督,是产生问题的外部环境。在当前情况下,人们的自律意识不是很强。失去监督还是不行的。虽然有很多监督部门,但是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一是监督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发挥整体优势;二是责任不清、相互推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监督作用;三是监督质量不高,力度不强,影响了监督的效果。(三)对策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以下整改对策。1、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家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掌握必要的会计业务基础知识和财务制度、政策以及法规,以适应搞好会计核算的要求。2、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校领导和咱们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希望大道以规办事、依法办事。加强相互监督、相互制约。3、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要明确会计、出纳以及单位领导的职责,制定会计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会计核算有序进行。4、加强会计技术交流、观摩,促进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定期组织财会人员相互交流、观摩,选优树典,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促进共同提高。5、实行财务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定期将本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向本单位干部职工公布,接受干部职工的内部监督,实现“阳光财务”、“阳光操作”。6、加强国有、集体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方面要求各单位要将所购固定资产一律登记,入账建立固定资产登记、盘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7、加强票据管理,严禁非正规发票入账,一定要坚持,凡不合格的发票一律不予报账。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会计做一名合格会计的标准非常多,我认为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就可以算做一名合格的好会计。哪三点呢?一是要懂业务、懂政策,能胜任工作;二是要正确定位,尽职尽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三是要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做到廉洁勤政,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不要太张扬,要有自保手段。下面我就这三点谈一下个人见解。第一点,怎样才算懂业务、懂政策,能胜任本职工作?这里我没有用业务精、政策熟等词汇来表达一个好会计的标准,为什么?这是因为结合我县教育系统的现状提出的标准,作为一名会计起码你要懂得一点会计学原理吧,要知道什么叫会计吧,懂得记账规则,第二点,正确定位,尽职尽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当前,有部分会计人员认为实行领导(局长、校长)负责制,会计人员无法干了,不能正确发挥职能了,失去了会计监督了,也有的认为会计就是当家的,在财务上自己说了算,对领导的指示置之不理,造成关系紧张。这两种倾向都是不对的,所以说要正确定位。《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人员的职权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对会计人员打击报复。”这就是说单位的财务工作要在单位领导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单位领导人是第一责任人。但是这并不是说会计人员没有责任,《会计法》第十七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更正、补充”,第十八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的时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本单位领导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第十九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办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认为是违法的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处理。单位领导人应当自接到书面意见之日起十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对决定承担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法的收支,不予制止和纠正,又不向单位领导人提出书面意见的,也应当承担责任。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向主管单位或者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接到报告的机关应当负责处理”,这就说明财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既不拒绝,又不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的情况下,将追究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因此,会计人员要正确定位,明确职责,正确发挥职能作用。按照《会计法》和《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规定,中小学校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是:1、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合理使用资金。2、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3、按照银行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货币资金,加强现金管理,做好结算工作。4、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效果,揭露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5、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资料。6、遵守、宣传、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只要按照上述工作权限,全面认真落实好以上六项职责,就可以说是一名尽责尽责的会计。第三点:要政治合格、思想过硬,做到廉洁勤政。这一点我结合反腐倡廉工作要多讲一点。财会工作是管钱管物的重要部门,是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因此教育广大财会人员做一名廉洁勤政的好干部非常重要。那么,怎样做一名廉洁勤政的好会计呢?1、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财会人员虽然不是什么官职,但他却拥有管钱管物的大权,如何运用这个权力,会有不同的结果。在不同的人手里也有不同的用法。有的人将手里的权力看作是一种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使权用权如履薄冰,如走钢丝,惟恪尽职守、廉洁勤政而不能;有的人将手中权力当作人民的信任,视百姓为衣食父母,权系百姓,与百姓同甘共苦。但也有的人将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实现“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工具,不遗余力,攫取钱财。总之,权的用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权为民用,一种是权为己用。权为民用者,有正确的权力观,他们为百姓掌好权、用好权,时刻自重、自省、自励,尽职尽责,严于律己,“心不贪,嘴不馋,手不伸,身不斜”,防微杜渐,无法外之事,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党和人民的重托。说到嘴馋的问题,我想多说两句,嘴馋了怎么办,就大吃大喝,因手中有权,不用自己掏腰包,吃得坦然,喝得滋润,玩得尽兴,完全忘了手中的权力是干什么用的。甚至有个别干部还在饭店里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说的话做的事根本不像一名教育系统干部,希望个别同志注意。权为己用者,视权力为谋私的法宝,说什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在他们手中危害社会,败坏党风,影响社会稳定,激化干群矛盾,他们忘记了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却用贪欲之手捞取不义之财,大肆贪污受贿,最终只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陈毅元帅有句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从近几年的一些腐败案例来看,无论是大贪官还是小腐败,他们无一不是在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后,胆大妄为,忘记了“伸手必被捉”这个事实。成克杰、胡长清、李纪周就是这类人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认清形势,与时俱进,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学校当好家理好财。天津市某中学会计孙鹏,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收受贿赂4.8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入狱方知千古恨,孙鹏在入狱期间写了一封忏悔书,字里行间浸透着悔恨之情:“本来我应当继续投身于专业知识的钻研学习,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建设中,可我却沉醉于对物质的追求,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党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育置若罔闻,让金钱彻底蒙住了双眼,失去了判断,拿了不该拿的钱,失去了心理的坦然和应有的欢乐。我曾多次想向组织坦白,但终究还是私心杂念占了上风,欲言又止,把挽救自己的机会错过了。在监狱里,有无数个夜里,我是在惶惶不安的失眠中度过的,巨大的精神压力几乎把我压垮。为金钱葬送了自己的一切,我不敢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每天对着墙壁不言不语,痛不欲生。多少次从梦中惊醒后,看看四周的环境,使劲用牙齿咬着自己的手指,总希望这一切不是真的,总希望这仅仅是一场噩梦。失去了尊严也就失却了希望,撕心裂肺的痛苦和彻底的绝望,让我体会到了生不如死的感觉。今天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后悔啊!”同志们“为一己谋则愚,为天下谋则智”“为官不廉终要悔”,莫要拿钱买刑期,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明白的道理,尤其我们干财务的人员,要常站河边就是不湿鞋,奉劝各位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2、要经得起诱惑。由于我们财会人员管钱管物,处在风口浪尖上,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必然千方百计的投其所好,不惜采用金钱美色等种种手段进行引诱和腐蚀,以达到他们非法获取暴利的目的。厦门海关原副关长兼调查局局长接培勇一度对赖昌星怀有戒心,保持一定距离,接明白:一旦陷入其手,势必不可自拔,甚至卖身为奴,至少在灵魂上毁了自己。赖想帮接的独生子出国,遭到拒绝;赖想送接的一个弟弟到香港定居,同样遭到拒绝。于是赖转而采取迂回进攻的战术,“对症下药”:接喜欢书法,赖安排国内一些知名书法家与接在红楼见面;出重金买了国内10名知名画家联合创作的大牡丹图送给接,经鉴定,价值人民币2万元;邀请接为远华牌香烟题写烟名,好让接得字万人仰慕,满足其虚荣心;送给接一套限量发行的绝版书籍(170多本的《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价值6.8万元;接好色,赖为接的情妇蔡惠娟提供了远华公司副总经理的高薪职位,花巨资为蔡购买了豪宅(1000多万港币),终于把接拉下了水,为己所用。接也落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所以所尽管陷阱的外表艳丽温柔,媚态惑人,但一旦陷入,便不能自拔,直到灭顶。“欲不可纵,纵必成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怕你没爱好,有爱好就会搞定你。因此领导干部要守住思想的堤坝,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各种诱惑。不为官位去奔波,不为金钱去“推磨”,不为美色而动心。真正做到诱惑不移为民志,权重不变公仆心。3、要保持心理平衡。我们因该懂得人生的最高价值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的品位、人的精神。人因该达到脱离低级趣味的高雅境界,获得心灵上的自由,这是人生作可贵的东西。钱没有不行,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总有良田千顷,美如不过三餐;家有高楼百座,夜卧只有一间。要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隶。应该说国家给予我们的工资待遇已经不少了,想一想还有多少农民生活在贫困之中,有多少职工不能足额领取工资,甚至下岗失业,更有甚者非转农。我们应该知足了,但有些人就是不平衡,心里别扭,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吃亏了,为了找平衡,便凭借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贪污挥霍。像某县国税局原城区分局局长付某在80年代考上了财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税务部门工作,先后任会计、副所长、所长,城区分局局长等职,并被列为局领导班子培养对象,然而,随着职务的升迁,他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有时行为不大检点,在群众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在2000年局领导班子竞选中,他落选了。这时他不是从个人身上找原因,而是认为组织对他有看法,认为现在没有正事,全是任人唯亲。感觉自己没有前途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搭,进而心理严重失衡,“总感到在心灵的天平上,前途的砝码轻了一块,就要拿其他什么东西来补上”。拿什么东西来补呢?付某想来想去,觉得既然升官无望,不如改走财路,用金钱来“充实”自己。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才因贪财而进了牢房。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的东西也失掉了。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横不攀,竖不比,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妻子儿女,对得起党的培养,人民的信任,努力干好本职工作。4、要克服侥幸心理。犯罪心理学家指出“任何犯罪,最初的心理屏障都是侥幸,侥幸的成功可能成为再次行为的动机”。曾有一位哲人说过:“侥幸是一位不负责任的婆娘,它与贪婪结合,生下犯罪这个儿子后便翩然而去”。克服侥幸心理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慎初”。拒腐防变,慎初最为重要。有人把贪官的发展变化过程归纳为“四步曲”——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既然洗了脚,那就洗洗澡。第一次面对贿赂,收还是不收,是对一个人的重大考验。有些人就是在矛盾、侥幸的复杂心态下迈出了第一步,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一发而不可收拾,沿着罪恶的道路越走越远。正是:贪如火,不灭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严守第一关,慎重对待第一次,至关重要。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吴庆康,在96年的某一天下午,某建筑安装公司经理来到吴家中拜访,请吴在科技大楼招标和工程款的结算上给予照顾,临走前丢下一只包。吴打开一看,整整5000元。他“怦怦心跳,双手颤抖”,这可是他第一次收受别人钱财,而且又是这么大的数额。他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这钱来得太容易了,自己辛苦半年还不抵这个数;害怕的是万一出事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被查出来可就完蛋了。用吴庆康的话说当时是“收之不干,放之不忍”。不过他在一阵激动和犹豫之后,思想上的“贪”字占了上风,并很快找到自我安慰的理由:钱是一个人送来的,只有“天知、地知、我知、他知”,只要帮他们公司中标,谁会知道这事呢?就这样,吴在侥幸中收下了这笔钱。在法与利的斗争中,他最终弃法逐利,向罪恶的泥潭迈出了第一步,这也是断送他前程的一步。他迈步走向了铁窗和高墙。二是“慎独”。人在独处时,有些潜伏着的不健康意识往往容易发作,容易被邪念击中。而行贿人都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搞“一对一”的幕后交易。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孰不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常言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东窗事发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湖北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程某对法律是很熟悉的,对什么事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他心知肚明。但他仍心存侥幸,对违法乱纪的事,明知不可为而任为之。据他交代,每次接受别人钱财的时候,心里并不快乐,也很矛盾。但又想到收钱时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没有第五者知道,不会东窗事发吧;还想着有的人收得比自己还多都没撞到枪口上,未必就自己点子低?再说,让煮熟的鸭子飞走,岂不可惜!这样想着,他矛盾、不安的心情便得到些许“安慰”,一次这样想,两次这样想,三次仍这样想,于是给他一发而不可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被两规后,他才发出“侥幸心理害死人,对我来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