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 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_第1页
毕业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 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_第2页
毕业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 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_第3页
毕业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 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_第4页
毕业论文-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 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2017届)题目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学前教育班级13学前教育(4)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7年3月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摘要:在儿童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本研究以台州市天台恩美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样本幼儿的6个攻击性行为情境作为研究材料,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分析了样本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起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独特的表现,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有效的矫正策略。关键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策略Thecausesandtacticsofsmall-classchildrenaggressivebehavior——takeasmall-classchildrenofTiantaiEnmeiKindergartenasanexampleAbstract:Inchildhood,aggressivebehavioristhemostrepresentativeandprominentoneinantisocialbehavior.Thisstudychoosesasmall-classchildrenofTiantaiEnmeiKindergarteninTaizhouCityastheresearchobjectandselectsthesamplesofsixchildrenaggressivebehaviorsituationastheresearchmaterial,usingthecasestudymethod,literaturemethod,observationmethod,whichanalyzedsamplesofchildrenaggressivebehaviorperformanceandcause.Onthebasisofit,combinedwiththedomesticandforeignrelatedresearchresults,Thewriterfoundthatthesmall-classchildrenaggressivebehaviorhasauniquerepresentation,thenIanalyzesthereasonsandputforwardsomeeffectivecorrectstrategies.Keyword:small-classchildren;aggressivebehavior;correctstrategy目录TOC\oTOC\o"1-2"\h\u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以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为例教师教育学院13学前教育专业张璐指导老师:马明胜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环境的变迁,文化传媒的进步,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在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而攻击性行为作为其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学者等的广泛关注。Lee(2007)等用三个身体攻击条目对12292名5~11岁加拿大儿童进行调查,发现这一时期男孩身体攻击行为发生率为3.7%。我国在中小学生中的调查表明,攻击性行为发生率为3.27%,而学龄前儿童攻击发生率更高,攻击性行为发出率约为8.83%~11.9%。[[][]贾守梅.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11.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稳定性很高,不仅影响幼儿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还有可能成为今后各种各样问题的先兆。相关研究表明,透过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预测孩子未来的成长状态。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有48%的少年犯在9岁时就被确认有攻击性行为,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犯罪的可能性越大。[[]李清,王晓辰,程利国,[]李清,王晓辰,程利国,郑日昌.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儿童心理研究.2008,22(3):175.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尽早地对攻击性行为进行预防或矫正具有重大意义价值。它可以避免形成心理缺陷,甚至是成年后的反社会行为等。然而,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青少年期和小学阶段,而关于学前期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偏少。事实上攻击性行为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出现,并在学龄前期迅速增多,学龄前期是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贾守梅.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13.因此,本课题将以台州市天台恩美幼儿园的一名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具体的攻击性行为特征,发现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发展与重要影响因素等,从而及时获得矫正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的选择基于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采用定性分析,具体明确为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确定本次研究以天台恩美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幼儿——恒恒作为研究对象。恒恒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行为儿童。研究者将利用实习的机会对恒恒进行长达2个月的研究,通过观察法、个案分析法,探究恒恒攻击性行为表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矫正策略,促进其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1.研究对象简介幼儿姓名:恒恒(化名)性别:男出生年月:2013.5年级:小班是否独生:是主要养育者:爷爷奶奶2.研究对象家庭背景情况恒恒生活在一个主干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而无暇照顾恒恒,所以恒恒主要由爷爷奶奶养育。爸爸妈妈都是本科生,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较高。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一家服装贸易公司的职员,家庭经济条件较优越。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恒恒,与孩子不怎么亲密。在物质上,父母都尽量满足恒恒的所有要求,给他买很多的玩具、衣服等。而在教育问题上,放任恒恒自由发展,不会对恒恒有严格的要求。爷爷奶奶更是心疼、宠爱他们唯一的孙子。恒恒是独生子,家里唯一的孩子。而在进入天台恩美幼儿园之前,恒恒在其他的幼儿园呆过一段时间。因此,恒恒常常一个人在家玩玩具,没有多少其他的朋友陪伴。而爷爷奶奶由于年龄大,而且要忙于家务事,所以陪恒恒玩的时间也很少。3.研究对象的特点经过两个月的观察,笔者发现恒恒是一个很喜欢画画的孩子,而且绘画发展水平较高。每天的区域游戏时间,他基本会选择美工区和汽车城。动作发展很好,跑步很快,动作灵活。但是恒恒是一个很容易生气的孩子,常常会因为不能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能玩喜欢的玩具而发脾气;自控能力差,有注意障碍,在集体教学活动时,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做其他不相关的事情,一不开心就会攻击身边的人;规则意识差,集体教学活动中走来走去,不按规则进区域、排队等待等;但同时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他会经常看着笔者,会突然跑到笔者身边问候笔者,然后一下子又跑走了。由于他不善于表达,常常会用偏激的行为引起笔者关注,有时候甚至会咬笔者。当他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想要对方的玩具零食时,总是直接抢,而不是友好的询问,抢不到的时候会攻击对方。因此,几乎每天都会有小朋友告状说恒恒骂人、打人了。研究材料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选取样本幼儿的六个攻击性情境作为本次研究的材料,对情境进行记录、分析,并结合两个月的观察,得出与本次研究的相关结果。在此基础上,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得出研究结论和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矫正策略的建议表一6个攻击性情境中恒恒的行为表现及原因行为表现行为原因情境一模仿《喜洋洋与灰太狼》动作单纯的模仿动画片中的场景动作情境二推、打、拽、大声叫嚷获得排第一的机会未遵循排第一的规则情境三抢、抓、打获得轩轩的新玩具认为轩轩不分享新玩具是不对的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得开心,也想玩情境四踢、敲打、抓知道答案,老师不请他老师不关注他,没有事情做失去兴趣情境五抢没有兔子贴纸,不能参加活动,而其他的小朋友可以。吸引笔者的注意情境六推、打、踢、大声叫嚷搭的城堡被弄翻认为对方是故意推翻的三、研究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六个情境的观察分析,笔者得出关于样本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起因两方面的结果:(一)样本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从情境一可以看出,恒恒是模仿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场景,对其他小朋友进行模仿性的攻击,边打边学着动画片中的台词,如:“霍霍霍……”等。从情境二、三、四、六可以发现,恒恒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用手推、打、抓、拽、敲同伴的手和头等身体部位,或者用脚踢桌椅、同伴来发泄,有时还会咬他人的手、脸。从情境二、三可以发现,恒恒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常常是为了获得喜欢的玩具、零食或者某一事物,比如情境中的玩具车、排第一的机会。恒恒攻击性行为发生时常常会大喊大叫,而且很任性,比如情境二中“不行,我就要排在第一个”;情境三中“不行,我现在就要玩”。当恒恒的攻击性行为被制止之后,他常常会以一些肢体动作或者表情来表现自己的不满,最典型的是‘双手抱在身前,翘着嘴巴,瞪着眼睛’。从情境五可以发现,当恒恒不能和其他幼儿一样参与游戏时,他会自我安慰:“哼,一点都不好玩,我才不玩”,并伴随一系列的破坏行为。(二)样本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来自于教师分配不均匀情境五中,当其他小朋友都有小兔子贴纸,可以加入到拔萝卜的活动中时,恒恒却没有小兔子贴纸,对于恒恒而言,没有小兔子就不能加入游戏,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公平的,这使他产生了挫折感,从而出现了攻击行为。(2)老师的忽视、不关注在情境四中,在这次集体活动前部分,恒恒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知道答案,希望老师注意到他,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老师始终没有注意到后面一直举手的恒恒,这让恒恒感到挫败感,最终恒恒放弃了,注意力不再集中在他之前一直很感兴趣的故事上,而转移到了其他小朋友身上,从开始的动一动,到最后的打架,抓伤球球。来自于外部动画片的影响模仿性强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众传媒、成人等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而动画片作为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事物,更是成为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恒恒是一个很喜欢看动画片的孩子,而且不管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有好多看动画片的机会。在情境一中,恒恒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是因为单纯地模仿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动作,体验《喜洋洋与灰太狼》中形象的英雄情节。获得想要的玩具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较低,常常被新颖、喜欢的事物所吸引并因此发生攻击性行为。在情境二、情境三,可以看到恒恒因此发生攻击性行为。情境二中,恒恒为了获得排在第一的机会,而对排第一的圆圆做出推、打、拽的攻击性行为。情境三中,恒恒想要玩轩轩手里的新玩具车,而试图用抢的方式来获得新玩具车,当发现不能得到时,开始以抓、打对方拿车的的手以获得玩具车。在之后的活动中,也常常因为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车,而以抢打的攻击行为来获得想要的玩具。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恒恒也常常因为想要其他小朋友手里的零食、玩具,或者椅子等而发生类似的攻击性行为。同伴的影响情境六中,恒恒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己搭建的城堡被推翻了,而在推翻之前,他好几次阻止了同伴,但最终还是被推翻了。自己的成果被同伴破坏了是其产生攻击性行为的诱因。(4)吸引老师的注意当幼儿缺失重要感时,他就通过言语、体态、面部表情等方式来展示自己,来获得他人肯定的情感体验。而对于社交技能不足的恒恒来说,当缺失重要感时,他会选择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来引起关注、肯定。情境四中,当恒恒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积极评价,导致重要感缺失时,他转移注意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以引起老师的注意。情境五中,第二轮的活动时,恒恒虽然一直在做一系列的破坏行为、攻击行为,但是他的眼睛却总是看向笔者,而且基本上的破坏行为、攻击行为都是围绕在笔者的身边。他同样通过反常的攻击行为来引起笔者的关注和帮助。当获得笔者的帮助后,他开心地加入到活动中。之后每次获得萝卜,总会跑到笔者眼前,展示自己的成果希望得到笔者的关注和肯定。3.来自于自身(1)社会认知偏差情境二中,由于恒恒的社会规则的认知不足使他出现攻击行为。恒恒一味想要争排在第一的机会,却忽视了排在第一的规则:最快吃好点心,整理好的小朋友才能排在第一个。而恒恒是拿着没有吃完的面包冲到第一的位置,没有吃完点心,收拾好就离开了。情境三中,恒恒由于对分享的认知存在片面的认识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他认为轩轩不分享是错的。现如今,从小班开始,就一直强调朋友之间要懂得分享。所以很多小班的小朋友会认为,如果对方不分享好吃的、好玩的,就是对方的错,因为老师爸爸妈妈都说要分享,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方不分享的原因,以及对待不分享的态度。敌意性归因也源于基本的认知缺陷,意味着信息加工及技巧方面存在缺陷。对他人意图的认知,消极后果直觉为同伴故意造成的。在情境六中,恒恒认为,城堡倒了,是晨晨故意推到的,。而事实上,晨晨是不小心才把城堡碰倒的。当恒恒对晨晨的行为做出敌意归因之后,他就以攻击晨晨的方式作为报复,发泄不满情绪。社会交往技能欠缺恒恒社交技能的欠缺主要表现为表达能力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欠缺。从观察可以发现,当恒恒想要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想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或零食时,他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是采取攻击行为的。当恒恒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时,也很容易采用攻击对方的方式来解决冲突。情境三中,当恒恒看到轩轩手里拿着新的洒水车,并且想要请轩轩借给他玩一会的时候,他的方式是直接抢,而不是有礼貌、友好地询问‘能不能借我玩一会?’,当听到轩轩说自己没玩过,拒绝他后,采用更粗鲁的抓、打对方的行为已达到自己玩新玩具的愿望。情境五中,当恒恒发现自己没有兔子贴纸后,也同样的以搞破坏的方式引起笔者关注而不是向笔者表达自己情绪。自控能力差幼儿的自控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养成与良好社会性品质密切相关,如社会规则认知、情绪情感、行为习惯、同伴关系等。情境二中,由于没有掌握规则并内化,从而使恒恒为了得到第一的位置,而不可控的采取攻击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位置。小班幼儿具有行为受情绪支配的年龄特点。在情境四、五、六中,由于负面情绪而不可控的发生攻击性行为。结论与讨论(一)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结合样本幼儿的研究结果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看,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一下特点:从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形式看,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身体攻击。具体表现为推、踢、抓、拽、敲、抢、打、咬被攻击者身体的某一部位。从攻击性行为的动机看,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工具性攻击,具体表现为为了获得玩具、零食等而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常常伴随着比较大的情绪起伏,比如突然大哭大叫。模仿性攻击在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中占的比重较大,其中主要是对动画片中暴行的模仿,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孩多于女孩。余毅震等(2005)以儿童行为量表等为工具,得出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性别差异的特点的结论,男孩攻击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孩。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具有自我为中心倾向,自己想要的必须得到,不管不顾其他同伴的感受。(二)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正确分析样本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是探究矫正策略、帮助幼儿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前提。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也得出了关于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的多方面的原因。因此,笔者将结合已有的研究以及本研究共同探讨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相关研究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不良的教养方式以及对幼儿缺乏明确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有可能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7):44.(1)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源泉。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有可能诱发幼儿各种行为问题。恒恒生活在一个主干家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而无暇照顾恒恒,把恒恒几乎完全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然而爷爷奶奶更多的是养育而不是教育,他们给恒恒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比不上父母。由于恒恒是家里的独生子,又是从其他幼儿园转学过来,爷爷奶奶平时较少的带恒恒出去玩,所以,恒恒在家都是一个人玩儿,没有交往的同伴。也正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使恒恒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相较于同龄人低。(2)教养方式研究表明,教养方式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恒恒的父母为了弥补恒恒,在物质上会尽量满足恒恒。而在教育问题上,对恒恒不会提很多要求,过分的宽容、溺爱,而爷爷奶奶更甚。放任型的教养方式是恒恒养成嫉恨的心理,自控力差,以自我为中心,每当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会想方设法的拿到,而他的方法就是抢、打等攻击行为。在与人交往遇到挫折时,容易发生攻击行为。(3)亲子关系相关研究表明,具有积极的亲子关系的幼儿具有更低的攻击性和破坏性,消极、冷漠和对抗性的亲子关系则促进幼儿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72.2.个体因素(1)生理因素研究表明,某些生理特征,如气质、体质、外貌特征、荷尔蒙分泌等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蒋俊梅(2002)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一书中她提到激素对攻击性行为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上,男孩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女孩。除此之外,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不同。难养型气质的幼儿比易养型、缓慢型幼儿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恒恒是一个自控能力低、没什么耐心的孩子,每当出现需要等待的情境,他很容易失去耐性、失去控制,开始发脾性,出现破坏、攻击等行为问题。(2)社会交往技能社交技能的欠缺直接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社交技能包括倾听、表达、解决人际冲突等方面,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通常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当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容易采用攻击行为的方式来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较低,社交技能也较欠缺,因此,很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就如恒恒是一个社会交往技能很欠缺的孩子,当他想要其他同伴的玩具时,他会不管不问,直接抢。(3)注意问题研究表明,有注意问题的孩子在儿童期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水平的增加,而有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的注意问题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恒恒是一个冲动型注意问题幼儿,相较于其他幼儿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4)自尊自尊,也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个体关于自我价值的整体评价和体验。[[]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自尊的核心是自我胜任感或自我价值感,当幼儿在活动中不能体验胜任感时,就会对自我做出否定的判断,使之产生挫折感,从而出现消极情绪,产生攻击行为。[[[]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卢长娥,RoxanneFillmore,王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6,(4):60.3.社会因素(1)挫折心理学家多德拉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遭受挫折。当一个人在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表现为攻击人或物。[[]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64-65.(2)大众传媒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社会学习中习得的。何国强(2015)在《动画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影及其对策》中结合已有的研究详细阐述了动画对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他提出动画中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会影响幼儿外在的行为表现,还会影响幼儿的思想认识。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低,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存在着盲目的信任,当喜爱的形象做出暴力行为,他们会认为这是英雄的表现。[[]何国强.动画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4):90.]而且,在模仿英雄超能力的时候,不能将现实与虚幻区分开来,而是盲目地模仿,并逐渐养成了使用攻击性行为解决问题的坏习惯,甚至引以为荣。如情境一中恒恒模仿《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动作。[]何国强.动画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4):90.4.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包括对社会信息的识别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Dodge发现,当幼儿把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同伴有意造成的,则会对同伴做出报复性攻击。如在情境五当中,晨晨出于善意的帮助和城堡意外的倒塌被恒恒知觉为对方故意推到的,这时,他对晨晨的‘故意’做出报复、发泄式攻击行为,具有敌意归因倾向。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建议小班幼儿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完全,但是可塑性很强。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地进行矫正,不仅会影响道德行为的发展,形成攻击性人格,还可能造成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甚至转化为犯罪行为。因此,及时矫正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刻不容缓。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和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笔者将从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两个方面提出矫正策略的建议。(一)给家长的建议1.家庭环境创设家庭环境的创设包括心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避免幼儿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家长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和谐、愉悦、民主的非攻击性生活环境。家长要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当双方出现分歧时,不当这孩子的面争吵、打架。同时,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当天气允许时,将活动设置在室外,为幼儿提供自由、充足的活动环境,鼓励幼儿的交往。2.改变教养方式幼儿的气质类型与其心理行为发展密切相关,气质决定了儿童行为的发展方向及行为表现。[[]江咏梅,[]江咏梅,梁冬梅,田志丽等,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气质类型及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7):1001-1002,1008.3.家庭亲子互动干预良好的亲子互动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防治攻击性行为的重要措施。父亲和母亲都应合理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保证足够的与孩子亲子互动的时间,与幼儿多沟通交流,关注和回应幼儿的需求和感受,增进亲子间的亲密值,使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获得归属感、安全感。在观看动画片时,要及时地和幼儿互动,帮助小班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二)给老师的建议行为矫正(1)奖惩结合法和榜样法当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时,成人应及时、明确地对其进行表扬、奖励,如奖励合作友好行为,使之得到强化,反之,当幼儿无故出现攻击行为时,不应一味的容忍、放纵,而应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奖惩结合可以使幼儿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行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可行的。除此之外,应为幼儿确定榜样,小班幼儿的模仿性极强,当成人做出良好的榜样,或者同伴间确定榜样,可以作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从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2)教幼儿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小班幼儿的模仿性极强,当他们看到榜样用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了冲突或直接教给幼儿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时,他们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成人应通过示范和讲解使幼儿明白攻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消极后果,通过启发和传授使幼儿掌握合作等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减少幼儿的攻击性。[[]陈丽丽[]陈丽丽.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8.游戏治疗(1)换位角色游戏换位角色游戏基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与体质有关。黄小莲(2006)在《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中提到,通过换位角色游戏,即让身体强壮的幼儿扮演弱小的形象(如:兔子),而身体弱小的幼儿扮演强大威武的形象(如:老虎),通过移情训练,体验对方的情绪情感,从而帮助矫正攻击行为。[[]黄小莲[]黄小莲.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J].儿童发展与教育.2006,(6):13.(2)集体装扮游戏集体装扮游戏是李清、王晓辰、郑日昌等(2008)将移情训练与榜样示范结合在自创的装扮游戏中,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具有明显攻击行为的大班幼儿进行装扮游戏矫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排除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作用。(3)沙箱游戏沙箱游戏疗法是一种心理分析和治疗方法,由瑞士荣格分析心理学家多拉.卡尔夫(DoraKalff)所创立。[[]陈丽丽.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D].[]陈丽丽.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9.情绪情感教育(1)移情训练移情包括两个方面: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73.[]黄小莲.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J].儿童发展与教育.2006,(6):13.(2)帮助幼儿开辟合理宣泄的途径挫折、愤怒、烦恼等侵犯性情感,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幼儿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若侵犯性情感受到过分压抑,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应为幼儿提供情绪宣泄的空间和机会,并教给幼儿宣泄情绪的方式,如教会幼儿学会倾诉、引导幼儿在合适的场合大哭以发泄或者开展有趣的游戏来转移幼儿的情感。认知智能训练问题界定训练问题界定是通过教幼儿学会较全面地注意情境中的线索,尤其是与敌意动机不一致的线索,让幼儿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较客观、准确的界定,降低他们对问题情境的敌意性归因,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陈丽丽[]陈丽丽.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8.出声训练法出声训练法是将问题解决训练与自我指导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帮助攻击性幼儿能够慢下来并运用恰当的语言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用非攻击性的方法解决问题。环境创设分配公正,减少挫折感当所有幼儿都有玩具的时候,所有幼儿就不会因为挫折感而出现攻击性行为,而当一部分幼儿有有趣的玩具可以尽情玩耍,另一部分幼儿却无故遭到禁止时,这部分幼儿就容易产生挫折感,情绪不满,即使后来被允许时,还是会摔玩具,因为待遇不平等。因此,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玩具和空间,分配均匀。(2)正确利用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孩子带来愉悦和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对孩子思想、行为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动画片中许多的攻击行为、暴力场景都成为了样本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成人要尽量避免有暴力场景的动画片、视频对幼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在观看前,要精心筛选内容,在观看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尽量避免对幼儿的影响。6.保护幼儿自尊,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自尊有助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幼儿期是自尊的萌芽、发展期,因此,成人应保护幼儿的自尊,促进幼儿人格健康和谐发展。(1)为其创造更多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并提升自我胜任感幼儿的自我胜任感是通过各种活动体验获得的,因此,成人应为幼儿创设各种活动的条件和机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进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提升自我胜任感。[[]卢长娥[]卢长娥,RoxanneFillmore,王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6,(4):60.(2)通过积极评价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重要感自我表现和寻求肯定是自尊发展重要的行为表现。[[]卢长娥,RoxanneFillmore,[]卢长娥,RoxanneFillmore,王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6,(4):61.参考文献:[1]吴霞波.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9).[2]卢长娥,RoxanneFillmore,王勇.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6,(4).[3]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7).[4]黄小莲.攻击与被攻击幼儿教育策略浅释[J].儿童发展与教育.2006,(6).[5]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6]陈昌凯,徐琴美.3~6岁幼儿对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评价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7]陈丽丽.沙箱游戏疗法对攻击性儿童的鉴别与干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8]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何国强.动画在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4).[10]叶平枝.幼儿攻击性行为游戏矫正的倒返设计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贾守梅.学龄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系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12]李清,王晓辰,程利国,郑日昌.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儿童心理研究.2008,22(3).[13]寇彧,谭晨,马艳.攻击性儿童与亲社会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比较及研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14]梁玉华,苏丽.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2).[15]吕勤,陈会昌,王莉.2003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15]刘小华.家园合作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探讨[J].科学教育.2014,(3).[16]李娜.幼儿情绪表达规则认知与运用的发展[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17]孙云晓.改变学校、家庭教育的28个观念(上)[J].中小学管理,1998(5).[18]王江华.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N].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14(4).[19]贺琳霞.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家庭预防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08.[20]余毅震,史俊霞,黄艳等.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21]江咏梅,梁冬梅,田志丽,等.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气质类型及家庭环境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7).[22]张文新.学前幼儿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23]张文新,管益杰,任朝霞,孙华平,程学超.独生与非独生儿童的攻击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1997,(6).[24]邢少颖.幼儿纠纷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1997,(2).[25]贾宏燕.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综合矫正策略[N].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7(2).[26]吴振东.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一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7]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8]MaartjeA,etal.ExecutiveFunctionsinPreschoolChildrenwithAggressiveBehavior:ImpairmentsinInhibitoryControl.AggressViolentBehav,2008.[29]PaerlES.Parentmanagementtrainingforreducingoppositionalandaggressivebehaviorinpreschoolers[J].AggressViolentBehav,2009,14.附录:情境一:午饭前,老师给小朋友看了《喜洋洋与灰太狼》之大力拳套,在观看过程中,恒恒边看边学着动画片的动作,很兴奋、很开心。吃完午饭后,小朋友们都在门口玩玩具,恒恒拿着玩具突然对身边的俊俊手一伸,俊俊问:“这是什么呀?”,恒恒说:“这是我的大力拳套,很厉害的”。说完,拿着自己的‘大力拳套’走向其他的小朋友,还时不时地对着其他小朋友出拳,边做边说:“霍、霍、霍……”,结果,不仅把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打掉了,还把几个小朋友打疼了!老师问他,为什么打其他小朋友,恒恒委屈地说:“我是不小心的,我在跟他们玩”。情境二:吃完点心后,老师请所有小朋友开小火车去外面做游戏。一听到开小火车,很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想要拉着老师的手,排在第一个。恒恒也不例外,他迅速的拿着面包从座位跑到门口,想要牵老师的手。可是,已经有其他的小朋友排在了第一个。于是,恒恒开始推、打第一个小朋友,使劲拽对方牵着老师的手。老师见状,对恒恒说:“恒恒,你这样是不对的哦!你比圆圆迟,排到后面去吧!”恒恒一听,大叫:“不行,我要排在第一个。”边说,便用手推打圆圆。老师看到了,语气强硬地说:“如果明天你吃点心的时候不做其他的事情,你就可以很快吃完,排在第一个,但是今天不行。”恒恒听了之后,双手抱在身前,翘着嘴巴,瞪着眼睛,看着老师和圆圆,生气地说:“哼,我才不出去!”他一直站着,直到所有小朋友都离开了,还在生气。这时候,保育员过来问他怎么了,他说“我一点儿都不喜欢周老师和圆圆,他不让我玩!”保育员劝说了好久,他才和保育员一起去户外游戏场所。情境三:区域活动时,恒恒来到汽车城,手里拿着两辆小汽车,玩得很开心。这时候,轩轩拿着一辆自己早上刚带来的洒水车来到汽车城。恒恒看到轩轩手里的洒水车,立马扔掉自己的两辆车冲到轩轩面前,就要上前去抢。轩轩说:“这是我的车。”恒恒:“我也要玩。”边说边动手抢,还时不时的用手抓、打轩轩拿着车子的手。轩轩一直强调这是他的车,他还没玩过,可是恒恒却一直在抢,最后,把轩轩弄哭了。老师过来了,问发生什么事。轩轩说:“这是我的车,我还没有玩,恒恒就要抢我的车!”恒恒说:“我想要这个车,轩轩不分享。”老师对恒恒说:“可是轩轩自己都还没有玩过呢,我们等他玩了再请他借你好不好?”恒恒:“不行,我现在就要玩!”。说完又上前去抢。这时候,老师对恒恒说,“咦,那里有辆新的警车!好酷呀,肯定很棒”。恒恒转向老师指着的位置,看到了新警车,于是跑过去拿到了新警车,又开开心心的玩了起来。没过多久,恒恒又在和其他小朋友抢玩具,抢不到,结果,把其他小朋友打哭了。老师过去,就有三四个小朋友过来控诉,说恒恒一直抢他们的玩具,他自己有车,还要抢他们的车。情境四:在一次语言活动《快乐轮胎》中,老师完整讲故事的时候,恒恒一直很认真的看着视频,听着老师讲故事。听完,老师提问,“山坡上滚下来圆圆的东西是什么?”恒恒很积极的回答‘轮胎’。老师又提问,“小松鼠坐在圆圆的轮胎滚去了哪里?”这时候,整个班级开始闹哄哄的,老师请举手的小朋友发言,恒恒也举手,可是老师没有请他回答。之后老师又提问了几个问题,恒恒都很快的举手、站起来,为了让老师请他,他一边举手一边说‘我知道’,可是一直都没有邀请他。于是,恒恒生气了,翘着嘴巴,用脚踢前面小朋友的椅子。慢慢的,他注意力开始转移到其他的小朋友身上,用手敲打身边球球的头,球球把他的手拍掉,让他不要动,可是恒恒不听,继续用手去骚扰球球,最终两个小朋友打架,恒恒在球球脸上抓了几条红痕。老师问恒恒为什么抓球球的脸,恒恒生气地说,球球打他。球球很委屈说是恒恒先弄他的。最后老师批评了恒恒,告诉他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和小朋友打架。在之后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出现了类似的场景。恒恒一开始就积极的举手,还一边跟笔者说他知道。可是老师没有注意到他,于是,恒恒又生气了,手脚开始到处乱动。这时候,笔者问恒恒:“你知道是什么?”恒恒说:“我知道,是...”。笔者:“那你为什么不举手呢?”恒恒:“老师都不请我,哼!”笔者:“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把手举得高高的,坐在椅子上,不说话,老师就会邀请你的。”边说边示范。恒恒半信半疑,但还是跟着做了,由于太多的小朋友举手了,一开始,老师没关注到。于是,笔者跟老师打了个暗号,让老师请恒恒,终于恒恒有了表现的机会,而且说的很棒,老师还表扬了恒恒。恒恒很开心,笔者对恒恒说:“原来这么做,老师真的会请你耶!。”恒恒一直跟我说刚刚是怎么做的。笔者对恒恒说:“如果下次,你想说话的时候,就像刚才一样,坐的端端正正,不说话,不大喊大叫,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一下子就会看到你,然后邀请你、表扬你啦!”恒恒听了之后,似乎觉得很有道理,直点头。之后,恒恒做的跟刚才一样,又得到了几次发表意见的机会,最后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和奖励——大苹果。情境五:在体育游戏《小兔子拔果子》的活动中,每个小朋友身上被随机贴了代表身份的颜色兔子,分成四组――蓝兔子、红兔子、粉兔子、绿兔子。四个起点处都放了一个筐子,来放置兔子们拔的萝卜。每组兔子比赛,先双脚连续跳五米,再跑向目的地拔萝卜,接着送回筐子里。第一轮,所有小朋友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只有恒恒站在边上看着,没有加入。到了第二轮,笔者站在萝卜地边上,恒恒走到笔者的边上,似乎没想加入到活动中,他开始搞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