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二单元诗的唐朝4李白诗三首_第1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二单元诗的唐朝4李白诗三首_第2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二单元诗的唐朝4李白诗三首_第3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二单元诗的唐朝4李白诗三首_第4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第二单元诗的唐朝4李白诗三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李白诗三首》达标训练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咨嗟(jiē) 鱼凫(fú) 蓬莱(lái) 弄扁舟(biǎn)B.瀛洲(yínɡ)崔嵬(ɡuǐ) 抚膺(yīnɡ)谢公屐(jī)C.訇然(hōnɡ)渌水(lù) 飞湍(tuān)争喧豗(huī)D.剡溪(shàn)扪参(shēn) 猿猱(náo) 殷岩泉(yìn)解析:选C。A.“扁”读“piān”;B.“嵬”读“wéi”;D.“殷”读“yǐ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向天横(遮断) 势拔(超出)五岳B.因(因为)之梦吴越 清(清越)猿啼C.列缺(缺少) 鸾回(运转)车D.觉(睡觉)时之枕席 向来(助词,不译)之烟霞解析:选A。B.因:依据;清:凄清。C.列缺:闪电。D.觉:醒;向来:往昔,这里指刚才的梦境。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②无他,但手熟尔③烟涛微茫信难求④无益于俗,不信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C。但:①只,仅;②只是,不过。信:③确实,实在;④相信。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错误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 古:距离今:到某地去B.脚著谢公屐 古:穿今:写作C.所守或匪亲 古:倘若今:表选择的连词D.熊咆龙吟殷岩泉 古:盛大今:形容雷声解析:选D。殷,古:此处作动词用,震动。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独坐敬亭山[注]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这首诗是诗人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宣州时所写,时距其被迫离开长安整整十年。5.历代诗评家均称赞前两句诗中“尽”和“闲”二字用得好,你同意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表面上看是考查锤炼字词的能力,实际上仍要从诗歌形象入手,仍需要从表达技巧层面上分析。从注释和对李白背景知识的了解中可知:诗人在“赐金放还”后的十年中,长期漂泊,饱尝生活的艰辛,看透了世态炎凉,必然对现实人生不满。这样在眼前浮现的应该是孤独落寞的诗人形象,而“尽”和“闲”不就是对这种形象的凸现吗?再从表达技巧上看,写“飞尽”和“去闲”,这两种外界的动景不就是对诗人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反衬吗?答案:同意。“尽”与“闲”二字把读者引向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喧闹声消除之后,感到格外清净,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格外清幽。这是动中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6.“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诗人对景物的描写,你能感受到诗人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情感吗?请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情景交融手法的理解能力。这首诗缘情生景,对景色的描写打上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烙印。这正是由于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情感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结果。解答此题既要恰当地分析景色描写,又要恰当地分析感情。答案: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留下独坐在山上的诗人。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山有情,更显人之无情。通过诗人对景物的描写,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寂寞。(答出横遭冷遇、处境寂寞凄凉等亦可)(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7.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颔联从“凤去台空”的变化时空入手,深入开掘其中的启示意义。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按照规律变化发展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千古的兴亡。颈联表现出李白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当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怀。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廓,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也把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无限。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对六朝兴废的感慨。8.“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浮云”指小人(奸佞),以“日”比喻君主(统治者)。“浮云蔽日”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心情沉痛伴随着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尾句中的一个“愁”字,既包含着遭贬的悲凉,又蕴藏着失意的幽愤。他极度蔑视权贵,又慨叹报国无门;他痛恨奸佞当道,又苦闷寻不到光明,可见其超然之中隐藏着的无奈。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三、语言表达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生动形象的能力。答题时,一要紧扣所给的语句,二要注意“散文化”语言的运用。答案:原始森林荒寂、凄清,只听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荒芜的山林之间。清凉的夜晚,月儿苍凉、悲惨,只听到杜鹃啼血的哀鸣,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凉的空山!10.按要求修改下文画线的语句。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组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的风云,猿啼蜀道,江河浩浩荡荡,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1)修改两处语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修改不连贯的语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已有”这一动词短语充当定语必须加“的”字。②“大唐诗坛”前缺一个动词“给”。(2)原句的连贯性不好,通过保持句式的统一达到连贯。答案:(1)①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②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2)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11.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乎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的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解析:解答此题,需结合上下文。第一段主要陈述的是“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第二段主要陈述的是盛唐诗歌发展到顶点。所以,应填上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答案:(示例1)如果承认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那么就不能不进而承认,盛唐诗乃是这座高峰的顶点。(示例2)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就是这座高峰的顶点。12.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香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题的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稿,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