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法律救济_第1页
专题四:法律救济_第2页
专题四:法律救济_第3页
专题四:法律救济_第4页
专题四:法律救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法律救济1.法律救济的含义2.法律救济的特征

3.法律救济的途径一、法律救济的含义救济: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法律救济:指当法律关系主体的相关权益受到损失时,特定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对其利益进行恢复和补救的一种法律制度一、法律救济的含义法律救济是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前提的,没有损害事实就没有法律救济,只有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才可提出救济请求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教师为争教案所有权与学校“对簿公堂”

十几年来,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都要求教师在每学期末上交教案,作为学校检查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及考核教学成绩的依据,这在学校已成为惯例。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近30年的高丽娅老师说,她从1990年调到四公里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后,按学校的规定,她已经上交给学校48本教案。2002年4月,她为写教学论文,向学校索要教案,但最终只拿回了4本,其余的44本已被销毁或被当作废品处理掉。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教师为争教案所有权与学校“对簿公堂”

四公里小学以往从来没有一个老师要求学校返还教案,而教师因为“教案”将学校告上法庭,更是闻所未闻。然而2002年5月30日,高老师却将学校告到了南岸区法院,要求学校返还自己语文教案44本,赔偿损失8800元。最初,法院认为原告、被告并非平等的主体,彼此间在从事职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裁定驳回高丽娅的起诉。高丽娅不服,提出上诉;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撤销南岸区法院的裁定并发回重审。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教师为争教案所有权与学校“对簿公堂”

2003年10月24日,南岸区法院重审后,以教案本属物权范围,归学校所有为由,作出一审判决:驳回高丽娅的诉讼请求。高丽娅仍不服,再次向市一中院提出上诉。

2004年3月29日,二审法院审理此案后认为:教师是基于学校为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教育内容而受聘于学校,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备好所授课程,写教案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履行的职责,是一种工作行为。而学校购买并发给教师的教案本是记载教案的一种载体形式,其所有权无证据证明已转移。为此,二审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高丽娅的上诉,维持原判。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教师为争教案所有权与学校“对簿公堂”

对这样的终审判决,高丽娅仍然不服,于2004年5月向检察机关递交了民事申诉书。2004年7月,重庆市检察院对此案立案审查,并于2004年11月25日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005年3月30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开庭再审,但还是以高丽娅老师的败诉告终。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四次败诉后终于讨到“说法”

2005年9月,继一审、二审、终审和抗诉后重审的4次接连败诉后,高丽娅老师改变诉由,将争夺教案所有权改变为以侵犯著作权为由提出起诉。至此,这宗全国首例“教案”官司峰回路转。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四次败诉后终于讨到“说法”庭审中,高丽娅老师与学校在两个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其一、本案所涉及的44册教案本所载的教案是否构成我国著作权法上的作品。其二、学校是否已经完成告知高丽娅老师取回涉案教案本的义务。对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的规定以及双方提供的证据,法院支持了高丽娅老师的主张,认定教学过程等栏目记载的内容主要属于高丽娅独立创作的内容,属于著作权法上所称的作品;而学校也没有尽到通知高丽娅取回涉案教案本的义务。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法院还认为,涉案的教案作品是高丽娅为完成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的教学工作任务而编写的,属于职务作品。进而在涉案教案著作权的归属问题上,法院认定涉案的教案作品应当属于“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高丽娅享有,四公里小学仅享有在其业务范围内的优先使用权。同时,法院还认为学校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教案本是记载原告教案作品唯一载体的情况下,作为所有权人,对作品唯一载体的处分不仅会导致作品载体本身灭失,也会导致作品随之灭失,使高丽娅享有的教案作品著作权无法实现,从而侵犯了高丽娅享有的教案作品著作权。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四次败诉后终于讨到“说法”

鉴于以上认定,一中院判决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私自处分高丽娅教案原稿的行为侵犯了原告高丽娅的著作权,赔偿其经济损失5000元。

教师争教案所有权起诉学校教案权属确认路曲折本案中原告的权益看似没有受到实质上的侵害,但从著作权角度来看,学校的做法已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原告拥有教案的合法权益因受到学校的侵犯而造成利益损失。二、法律救济的特征(一)法律救济是以宪法为依据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二、法律救济的特征

《宪法》:“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二、法律救济的特征(二)法律救济是由各种纠纷引起的建立解决纠纷的程序,通过裁决纠纷补救相对人受损的利益如,民事纠纷:民事主体的一方侵犯另一方的利益而引起女大学生跌下床铺4年昏迷不醒

家长索赔百万(2005)1999年,张宏波如愿考上沈阳师范大学化生学院,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本科生,这让父母在左邻右舍面前倍感荣光2001年11月20日凌晨4点左右,“扑通”一声闷响惊动了沈阳师范大学99级化生学院的一个女生寝室,寝室里的女孩打开灯后发现,原本应睡在上铺的张宏波躺在地上,头下有一摊鲜血,被子还裹在身上,只露出头和肩女大学生跌下床铺4年昏迷不醒

家长索赔百万(2005)经过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确诊,张宏波“重型颅脑损伤,右硬膜出血”。在经历了短暂的清醒后,张宏波陷入了植物人状态。

一审意外:补偿9万,学校无责任张宏波的父母随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沈阳师范大学对医疗和精神损失费进行赔偿,2002年9月,于洪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经法院认定:张宏波的伤残等级为一级。女大学生跌下床铺4年昏迷不醒

家长索赔百万(2005)原来,沈阳社会事业管理学校与沈阳师范大学在生活区建设上有协议,约定由事业管理学校负责生活区的建设和管理,师范大学只负责协助管理。因此法院判决由管理学校做出补偿,并且认为两者不存在违约和侵权行为。案件的焦点问题是,张宏波使用的学生床上栏板高度是否合理。经法院勘验及测量,安全栏板高度为220毫米,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高度。2003年9月,于洪区法院判决沈阳市社会事业管理学校补偿张宏波9万元。。女大学生跌下床铺4年昏迷不醒

家长索赔百万(2005)二审转折:栏板高度不够,学校赔偿30万

这样的判决让张宏波的父母感到难以接受,他们坚持认为,是学生床的栏板不够标准导致了这场事故。上诉后,这一问题也成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的争议焦点。

法院进行的实地测量后发现,从下床内顶至上床栏板上沿高度为220毫米,从上床床面至上床栏板上沿间高度为154毫米,就是说栏板的净高不够国家规定的200毫米标准高度。

二、法律救济的特征最终,制定这个国家标准的归口单位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对此进行了解释:标准中所规定的双层床安全栏板高度是指净高,即床面上表面至安全栏板上沿的垂直距离。这无疑宣告了张宏波所使用的床为不合格品。

二审中案件的另一个转折是责任归属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李显冬教授、人民大学杨立新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彗星共同出具了一份法律意见书,该意见书写明:张宏波与学校是受教育与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合同关系,因此对于张宏波在学校住宿期间的受伤,从法理的角度说学校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二、法律救济的特征2004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沈阳师范大学承担张宏波因受伤遭到的损失的80%的赔偿责任,赔付张宏波已发生费用30余万元,沈阳市社会事业管理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律救济的特征

再上法庭:索赔百万,要求一步到位2005年5月,带着法院判决后又发生的7万多元的医药费收据,张宏波的父亲再次提起诉讼,要求学校一次性赔偿残疾生活费、治疗费以及护理费(以40年为准)等费用共计118万元。2005年10月12日,沈阳市于洪区法院北陵法庭开庭审理了此案。应沈阳师范大学要求,法院追加沈阳市社会事业管理学校为第三人。但被告方不同意一次性赔付,他们认为,此后的花费无法预见,应该以实际发生的治疗费用进行赔付。

二、法律救济的特征沈阳师范大学与张宏波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教育合同关系(民事关系)沈阳市社会事业管理学校与张宏波之间的契约关系(民事关系)二者因为管理以及提供不合格的设施而致使张宏波的利益受损法律救济是由各种纠纷引起的通过裁决纠纷补救相对人(张宏波)受损的利益

二、法律救济的特征(三)法律救济是以损害事实的发生为前提即便法律纠纷,若没有实际上的损害,也无从产生法律救济。如,行政法律关系中,只有当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才能从法律上对其进行公平的补救

案例:没造成损害后果

起诉警察骂人“疯子”教师败诉

山村教师刘宗信组织村民准备在2004年3月13日举办“綦江县世外桃源首届赏花节大会”。最终“赏花节”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期举行,而狸狮村村民为弄清取消的原因,遂请来了某媒体的记者。随后,电视台播出了“赏花节之死”的节目,在节目中,原綦江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队长周某,在电视镜头前说:“听说他(刘宗信)是个疯子,神经病,他想从办‘赏花节’中找钱……”

案例:没造成损害后果

起诉警察骂人“疯子”教师败诉

看到节目的刘宗信对周队长给他作出的个人评价实在难以接受,便一纸诉状将周队长告上了法庭,要求周某向他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案例:没造成损害后果

起诉警察骂人“疯子”教师败诉

綦江县法院一审认为,被告周某在与记者交谈时,明确表示个人不接受采访,说明周某没有侵害原告刘宗信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造成损害后果,而且这段采访周某的录像并没有在征得周的同意下公开,因此判决周某不构成名誉侵权。刘宗信不服,上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案例:没造成损害后果

起诉警察骂人“疯子”教师败诉

綦江县法院一审认为,被告周某在与记者交谈时,明确表示个人不接受采访,说明周某没有侵害原告刘宗信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造成损害后果,而且这段采访周某的录像并没有在征得周的同意下公开,因此判决周某不构成名誉侵权。刘宗信不服,上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刘宗信的诉讼请求,维持一审法院判决。

二、法律救济的特征(四)法律救济是一种权利(补救利益受损者)法律救济与法律权利相伴而生,法律救济是对利益受损者权利的一种补救。例外: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不在救济的范畴之内。(行政机关属于权力机关,其利益一般不受行政相对人的侵害)三、法律救济的途径指合法权益到侵害的侵权行为的相对人寻求法律救济的渠道。一般有:诉讼、行政复议、行政申诉、赔偿、调节和仲裁等方式总体分为三类: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和其他渠道(一)诉讼渠道指通过法定诉讼制度寻求法律救济的司法救济途径,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诉讼是解决纠纷最权威和最有效的渠道《教育法》: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指通过法定诉讼制度寻求法律救济的司法救济途径,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个人与学校发生经济纠纷经济纠纷中,个人与学校之间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应提起民事诉讼。比如,学生在学校里发生的伤害事故(校舍倒塌、体罚学生、)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学校不发毕业证或学位证在学校有责任的情况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学校只是被授权发放机关,真正发放毕业证的应该是教育部。学校上报教育部之后,教育部统一授权学校发放。因此,这属于行政行为,应该提起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加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校园内的刑事案例(二)行政渠道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主管机关依法纠正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救济途径行政救济的主要方式:行政申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赔偿制度行政申诉制度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准公权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主要是不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特定的国家申诉机关申明不服,请求救济的制度.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申诉权,但并没有一部单独的行政申诉立法,只在少数单行法律中规定了公务员、教师等特殊人群的申诉权.行政申诉是部门内部人员对内部行政行为的救济,比如,对单位的处分不服的可以申诉。行政诉讼是对行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就是民告官。行政复议是对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服向行政部门的上级或同级政府提出的救济,要求行政部门的自查程序。

西安石油大学280名受处罚学生

向教育部申诉成功案例:西安石油大学280名受处罚学生向教育部申诉成功.doc(三)其他渠道指在法律关系中除诉讼和行政两种渠道以外的,依靠社会力量处理纠纷,进而恢复或补偿利益受损者合法权益的途径。主要包括:调解制度和仲裁制度调解制度是指经过第三者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活动。它已形成了一个调解体系,主要的有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调解组织、行政调解、仲裁调解等

初中生负气逃课受伤经调解学校担责五成

中国法院网讯

初中学生因不满老师批评而擅自回家,却在途中不慎摔伤,近日,江西省德兴市人民法院一审审理了该起学生状告学校的健康权纠纷案件,经法院主持调解,被告某学校一次性赔偿原告王某各项损失2.55万元。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王某是被告学校初中二年级的学生。2008年12月15日上午,因上课时没有摘下帽子,王某遭到了当班老师的批评,但王某认为班上其它同学也戴了帽子故拒绝摘帽子。当班老师便要求王某去见班主任,但王某却径直离开了学校。在回家的路上,原告骑自行车不慎撞上石头受伤,后经鉴定王某伤情为九级伤残。2009年6月,原告王某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学校赔偿各项损失共计5.069万元。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学校对学生应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同时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本案中,作为被告的校方对此次事故的发生并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是让原告在上课期间单独离开了学校,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阻挠措施,但原告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过错,由于原告在案发时已满14周岁,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事故的发生本身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自身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为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法院主持双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上述调解协议。

灌南县成立中小学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doc浙江省杭州市成立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委员会.doc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仲裁: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民事争议通常可以采取向法院起诉和申请仲裁机构审理两种方法。仲裁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仲裁机构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国家所赋予的审判权,向法院起诉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前达成协议,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审判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经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团体的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没有协议就无权受理。五年没休息保安状告学校劳动仲裁仅获赔五千.doc教师维权首例人事争议仲裁案开庭.doc申诉制度与教育申诉制度申诉制度:指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述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可分为诉讼上的申诉制度和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申诉制度与教育申诉制度诉讼上的申诉制度:指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经人民法院受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重新处理的申诉。(对法院判决不服的申诉)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指不以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为必要前提,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处分、处罚不服,依法向司法机关以外的机构提出要求改正的申诉。(学生向教育部申诉)申诉制度与教育申诉制度(1)教育申诉制度的含义指当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向有关的国家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申诉权利在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具体体现。按照申诉的主体不同,分为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申诉制度与教育申诉制度(2)教育申诉制度的特征第一,是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教育法》、《教师法》中有规定第二,是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属于行政救济的一种方式;不能完全依靠诉讼等途径时;第三,非诉讼上的申诉制度(一般由行政机关受理)1.申诉制度与教育申诉制度(3)教育申诉制度的含义、范围及程序含义:指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及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处理不服,或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依法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或重新处理的制度。宪法规定公民有申诉权利,教师申诉制度又为教师这一特定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老师对学校或者其他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教师申诉的范围:《教师法》第39条第一,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职务聘任;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民主管理;培训进修;考核奖惩;工资福利待遇;退休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案例)教师申诉制度(新疆某教育局).doc广东反补课英雄告学校案维持原判

教师称将申诉肖兵,1997年进入南海罗村高中任政治课老师,2003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因支持100多名高一学生以联合签名和发短信倡议的方式抗议补课,在校内外引起轩然大波。2004年7月初,肖兵在学校的年度考核中被学校评为该校唯一一名不称职的老师,8月底的重评中再次“不称职”;同年9月,肖兵因未参加学校的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而被宣布待岗,并被暂发工资。

广东反补课英雄告学校案维持原判

教师称将申诉肖兵随后申请了仲裁,由于双方均不满仲裁结果,罗村高中和肖兵先后提起诉讼,2006年3月23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双方战果为1∶1,各有胜负。法院认为,罗村高中因在考核过程中存在违规,应撤销对肖兵2003~2004年度“不称职”的考核结果,而肖兵由于不参加竞聘当然没岗位,对此要自己担责。接判后,双方都表示不服,同时提起上诉。

广东反补课英雄告学校案维持原判

教师称将申诉当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时,肖兵面容坚定,表示要上访,要申诉,总之,会想尽办法,为能重回教师岗位而坚持下去。具体到如何申诉,他说,既然法院判决学校考评程序不当应该撤销,那么,他就要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让学校重新进行第三次考核,虽然此前就这次考评学校已经进行了两次,“考评是参加竞聘的基础,可我现在连一个明确的考评结果都没有”。广东反补课英雄告学校案维持原判

教师称将申诉法院认为:罗村高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及事先拟订的程序进行考核。缺少了平时考核和上学期期终的初次考核等环节,无论结果是否公正,该考核结果都因违反了程序而缺少说服力,进而可能影响对肖兵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应该撤销。法院认为:罗村高中在2004年新学年即将开学之际,针对全校教师进行双向选择和竞争上岗,该聘任工作并非针对肖兵个人。实施方案中,没有规定考核为不称职的教师不能被聘任,并没有限制肖兵参加聘任的权利,也没有剥夺肖兵竞争上岗的机会。

广东反补课英雄告学校案维持原判

教师称将申诉肖兵面对二审维持原判的结果,表示为了重返教师岗位还要申诉

教师申诉的范围第二,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无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侵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只要教师对处理不服,就可提出申诉。教师申诉的范围第三,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起申诉。但申诉仅限于有关行政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而不能以人民政府为被申诉单位,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不列入教师申诉制度范围内。教师申诉的环节提出申诉:教师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诉人,被申诉人,申诉要求,申诉理由,附项受理申诉审查申诉人的资格和条件:符合条件/不符合条件处理申诉被申诉人的管理行为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事实清楚的,维持原处理结果;反之,则撤销原处理决定或责令限期改正;部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可变更不适用部分或责令重新处理,或撤销原处理等教师申诉的环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30内进行处理,逾期未作处理的,或者久拖不决的,其申诉内容涉及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其他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申诉人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有关主管部门作出申诉处理决定后,应当将申诉处理决定书发送给申诉当事人(送达之日生效)申诉当事人对申诉处理决定书不服的,可向原处理机关隶属的人民政府申请复核。其申诉内容直接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4)学生申诉制度的含义、范围及程序含义:指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提起诉讼”的权利。学生申诉制建立的目的在于补救学生受损害的合法权益。学生认为学校、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均可向主管机关提起申诉,任何阻碍、压制和剥夺学生申诉权利的行为,均构成违法行为,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规定:要求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学生申诉的范围第一,对学校作出的各种处分不服的,如因考试作弊,学校对其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等,可以提出申诉第二,认为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如在教育活动中对其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迫其购买非必需教学物品的,都可以提出申诉学生不服处分要求申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