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测试 学业分层测评17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不失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时期西方经济实行自由主义政策,而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2.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最大的不同在于()A.日本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积累工业发展所需资金B.日本发展工业的重点在于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C.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D.日本发展工业引进了西方的技术设备【解析】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以政府力量为核心。【答案】C3.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较,其显著特点为()A.国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制B.内阁只对天皇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内阁是国家权力的中心D.国家元首是军队总司令【解析】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不同。日本天皇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答案】B4.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运动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解析】日本的倒幕运动,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政府,本质上是个藩阀政府,这就使封建传统观念和专制主义政治得以保留。《大日本帝国宪法》之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正是这种保留的反映。B、C两项虽也属原因,但所起的作用都不如A项重要。【答案】A5.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解析】1889年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日本教育改革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军队对天皇负责,追求武士道精神,也宣布效忠天皇。D项说法明显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6.观察下列两幅图画,它们所反映的共同问题是()eq\a\vs4\al(图一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向日军投降)eq\a\vs4\al(图二日俄战争遗址,)A.日本已成为东亚唯一的独立自主的国家B.明治维新使日本的军事实力增强C.日本取代欧美国家成为东亚地区的霸主D.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近代化国家【解析】图中的信息只反映出日本军事实力的增强,这是明治维新的成果。【答案】B[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69年4—5月,诸藩均上表“奉还”版籍)7月25日,天皇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而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共274人),剥夺了他们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之成为地方官。——《简明日本近代史》材料二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日本最早的火车站eq\a\vs4\al(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冶,日本新式学校金企业——官办的八幡制铁所)材料三最急迫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开拓朝鲜之釜山港。——木户孝允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明治维新的措施及意义如何?(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从中你能获得哪些重要历史信息?(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在军事改革方面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军事改革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措施,由此回答其影响。第(2)问将材料中提到的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把握军事改革这一要求回答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军事改革的措施。【答案】(1)措施:废藩置县。意义:消灭了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信息:日本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企业。(3)首要目的:对外侵略扩张,为大资产阶级开拓国外市场。具体内容: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人才、建立现代军队。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明治维新)的确是对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形成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材料二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的观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及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观点可知要回答明治维新除旧布新的措施。第(2)问的第一小问“局限性”,根据材料中信息说明保留军国主义、带有封建残余。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延缓了民主进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答案】(1)说明:明治维新通过废藩置县,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宪法,承认土地私有,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措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局限:带有封建残余;保留军国主义。影响:延缓了民主进程;走上侵略扩张道路。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伊藤博文于1882年3月为考察宪法去欧洲,在德国听了毛瑟的讲课,在奥地利听了施坦因的讲课。留欧三个月便掌握了制胜自由民权派的理论和手段。他满怀信心地说:“充分确立了巩固皇室基础,使大权不致旁落的大道理。”——远山茂林《日本近现代史》第Ⅰ卷材料二在德国和日本,封建统治连同强大的官僚等级制度都被保存下来了。这就使德、日有别于英、美、法。后者由于本来就缺少封建制度或由于战胜了它,而使近现代进程起步较早,并且现代化是在民主制的保护下进行——我们大致可以合理地归类为资产阶级革命。请回答:(1)材料一中伊藤博文去欧洲考察的目的是什么?自由民权派在日本指什么?在制宪后日本议会和自由民权派处于什么地位?(要具体说明)(2)综合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易于接受德国影响的社会历史根源。【解析】本题以日本“西化”过程中体现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围绕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制定的背景及内容来考虑。第(2)问从日本统治集团的特点来理解。【答案】(1)制定日本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