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景观带案例_第1页
滨河景观带案例_第2页
滨河景观带案例_第3页
滨河景观带案例_第4页
滨河景观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研究:案例一: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案例二:加拿大魁北克萨缪尔·德·尚普兰滨水长廊景观设计案例三:长宁区苏州河自古以来人们择水而居,绝大部分城市也是依水而建。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滨河绿地作为文化灵魂的载体,它始终传承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物质文明。随着商业发展,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逐渐成为大城市。滨河地段往往是一个城市商业、文化、休闲的核心地段,在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中声名显赫,比如上海的黄浦江等等。案例一:上海世博后滩公园——工业文明的记忆案例研究:规模:18公顷区位:上海世博会园区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简介:紧邻上海黄浦江,呈狭长形的工业棕地,原为钢铁厂、船舶厂旧址,现状为垃圾填埋场,黄浦江水污染严重。防汛墙设计标高为千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目标:将公园设计成了一个集生态雨洪调控、工业材料回收再利用、城市农业于一身的人工湿地。内部因素优势1.资源优势水资源丰富、平坦地形、广阔原生湿地、芦苇、柳树等优势植被2.区位优势地处于黄浦江边,世博园区旁,水上交通和外部交通可达性好。3.文化优势继承工业历史文化劣势1.工业污染严重水体、土地污染2.狭长空间狭长空间与丰富功能空间的矛盾3双重要求.世博前后场地要求变动外部因素机遇1.关注度高上海区位优势明显,世博客源广、名声大2.处在黄金旅游线上与南京、杭州、苏州处于同一地域旅游线上挑战1.世博后客源减少世博会后客源必然较世博会期间少案例研究:总平面图有三个主要节点:空中花园、狄台江风和锈色长卷1.水质净化系统将黄浦江劣质V类水,经过沉淀、曝气加氧,土壤和植物及微生物的净化,在缓慢经湿地的过程中,得以净化至III类净水,供世博会场的景观、浇灌和冲洗用水。2.生态防洪体系A、两年一遇的土坡式防洪堤和千年一遇的台地式防洪堤之间,形成了黄浦江和陆地之间的缓冲区,在遇到突发洪水时可作为城市的滞洪地。B、分层建堤大大降低了对防洪堤的要求高度和强度,使原有水泥防洪堤可以改为低强度的泥土和天然材料制作的生态化的护堤,改善了滨江生态系统。案例研究:3.创造了丰富的溪谷景观在狭窄的场地上,营造丰富的空间。内河谷地的地形与两岸的乡土乔木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相对幽静的溪谷景观。1.农耕文明传承案例研究:后滩地区古时录属上海县,唐代至183年开埠经历了近千年的农业社会时期,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因此,作为文化传承,农耕文明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看到。1.世博后滩公园中的地形变化基本上都是利用耕地的田字形来营造的,这些田块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参差错落的叠放着,形成了丰富而富有韵律的竖向空间2.这些田块按地形高低分成几类,各自种上与其功能及坏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芦苇,向日葵,油菜,小灌木等。3利用梯田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江水经过层层过滤,得到净化;更为重要的是梯地禾田消解场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与内河净化湿地之间的高差案例研究: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见证了近代民族工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场地范围内工业遗址主要为工业厂房和货运码头等。而谈到文化传承,这些,不仅具有代表意义,更具现实意义,对一些废弃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不仅使得文化重现,更符合发展要求。2.工业文明遗址厂房改造城的立体花园铝板再利用而成的锈色长巷码头改造后的芦荻台对于工业的改造,后滩主要做了一下三点:1)空中花园(型钢厂三车间及厚板酸洗厂房的改造)2)荻台江风(货运码头改造)3)锈色长卷(钢材的再生与再用)借鉴点:更新设计,生态防洪体系

高差处理,生态多样性文化传承——耕地禾田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遗址保护案例研究:案例二:加拿大魁北克萨缪尔·德·尚普兰滨水长廊景观设计萨缪尔•德•尚普兰滨水长廊将一处被人遗忘的工业废墟打造成休闲型的公共自然空间,重新焕发了圣劳伦斯河岸这一城市入口地区的生命力。案例研究:受场地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地方特色的启发,该项目充分展现了自然痕迹和沿海遗址的魅力。同时,项目中的人造景观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与柔和甘美的绿色海岸线相得益彰。该滨水长廊蔓延长2.5公里,包括一个连续不断的滨河散步道和4个主题公园。每一个景观细节都捕捉到当地海岸环境中富有诗意的材料和质感,并将其放大。景观小品的设置反映了薄雾、海风和海水所带来的感官愉悦以及对船坞区的记忆。案例研究:该项目所使用的材料包括鹅软石、木质材料、柯尔顿耐腐蚀钢质门槛和本地生植物,从而营造出丰富地气氛和质感,雾气缭绕、阴影变换、光线柔和、水波荡漾。四个主题花园通过单车道和散步道相连,形成整个项目的主体,与四周的绿色潮汐相互融合。案例研究:该项目专门定制的城市设施保持了海事和海港遗址的简单性以及地方特色。座椅和灯光的线性韵律与自由摆放的设施相得益彰,点缀了整个滨水长廊的景观,宛如绿色海洋中的一叶扁舟。该项目最大的贡献在于恢复了沿海地区丰富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并使该地区重新成为一处公共活动空间。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案例三:苏河印象——长宁区苏州河延线景观改造苏州河改造项目是一次在城市尺度上罕有的机会为上海创造一条娱乐游憩活动带。设计的首要目标则是创造一条不间断的亲水沿河走廊,串联周边不同类型的公园,使市民休闲与苏州河的联系更加紧密。该项目包括介于高密度住宅与河岸道路间的绿化带重新开发。除了保留其缓冲的功能,这片绿化带还把运动、休闲相融合。而设计的空中步行廊道把这三个主题区域想连接,而设计的空中步行廊道。案例研究:一种积极的线性公园以鼓励居民从他们的住房中出来参与到一个新的更广泛的社区中。用道路将运动、休闲和缓冲绿化带相连接。三条2000米的公园:其中一条2000米为塑胶跑道带,连接了循环使用的运动器械、篮球场、羽毛球场和其他运动广场等。另一条提供2000米长的社交主题道路,连接茶馆、临时展出馆、小广场和聚集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