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动力学3_第1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3_第2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3_第3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3_第4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动力学王丽动力学方法与反应机理动力学数据的测定反应器全混流柱塞流速率方程和拟定机理的实例SO2+O2→SO3机理研究的动力学方法动力学参数的选择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为正值速率常数的温度系数为正,吸附平衡常数的温度系数为负速率常数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服从Arrhenius和Van’tHoff定律,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为正同系物进行同一反应,吸附平衡常数在相近的温度时有相似的数值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压力测定法A+B→CA,B分压相同转化率趋于0程序升温技术过渡应答对于达到稳定状态的反应体系进行扰动,如突然改变压力、温度、浓度等,然后该体系会重新形成新的平衡。L-H机理,表面反应控制吸附机理实际过程中动力学方程推导颗粒内部结构图1-2:反应物分子从气流中向催化剂表面(外扩散)和孔内扩散(内扩散);3: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上吸附(反应物的化学吸附);4:吸附的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上相互作用或与气相分子作用进行化学反应(吸附分子的表面反应或转化);5:反应产物从催化剂内表面脱附(产物的脱附或解吸);6-7:反应物在孔内扩散(内扩散)并扩散到反应气流中(外扩散)。多相催化的基本反应步骤:外扩散控制的识别气流线速增加,表观速率增加保持空速或停留时间不变,线速增加对转化率的影响。提高线速,转化率增加,外扩散控制随温度升高,反应物转化率并不显著增加总反应过程为一级过程催化剂用量不变,颗粒减小,转化率有所增加测定的表观活化能低4~12kJ/mol外扩散控制识别表观速率与催化剂粒度成反比颗粒越小、反应速率越大表观活化能接近低温测定的真实活化能的一半增加停留时间,表观活化能不受影响内扩散控制识别由于各个反应过程的阻力不同,所以影响因素也不同。1)温度效应对于化学过程影响较大;对于物理过程影响较小。通过改变温度来判断反应的控制步骤是化学过程还是扩散过程。催化反应控制阶段的判别2)气流线速效应对化学过程影响较小;对物理过程(外扩散)影响较大。3)催化剂粒度与孔径效应

孔径效应:孔径越大对内扩散的影响越小。粒度效应对内扩散影响明显;对外扩散、化学反应的影响较小。对于一个特定的反应来说,控制步骤会因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如:

改变线速,以消除外扩散;改变粒度,以消除内扩散;提高温度,以加快反应速度。固定床反应器气固/液固反应外扩散消除釜式反应器液固/气液反应外扩散控制消除高温下进行!!!气固/液固/气液反应内扩散控制消除高温下进行!!!扩散与反应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分布上节讨论的是固体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动力学,即微观或本征动力学。本节着重讨论物理过程(包括气固相之间和固相内的质量传递)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宏观动力学。化学反应与温度差、传热有关(导热系数)

rA=f(化学过程、传质、传热、流动状态)反应物在催化剂内的浓度分布如右图:产物的浓度分布与反应物的浓度分布正好相反。外扩散指:主体扩散(湍流扩散)速度极快;滞流层扩散(分子扩散)速度很慢。单位催化剂上的扩散速度:外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外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

外扩散下控制动力学方程外扩散对反应影响与反应级数相关η随着Da增加而降低(n>0)η随着Da增加而增加(n<0)反应级数越高,外扩散影响越显著外扩散对连串反应影响传质系数相等A1A2A3k1k2

表面浓度外扩散对连串反应影响外扩散降低选择性!!A1A2A3k1k2

反应瞬时选择性外扩散没有影响时外扩散对平行反应影响A1A2k1A1A3k2

瞬时选择性

外扩散对平行反应影响Α〉β,Φ<Φ0,外扩散使得反应选择性降低Α<β,Φ>Φ0,外扩散使得反应选择性提高Α=β,Φ=Φ0,外扩散使得反应选择性降低

没有外扩散时

扩散系数层流边界层厚度外扩散下控制动力学方程

由于反应组分的扩散过程与催化剂表面上的反应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内表面是不等效的。存在着内部物质传递的效率问题。内扩散有三种:体相扩散—孔半径大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的扩散(在大孔中发生,孔经>100nm)。努森扩散—孔半径小于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的扩散(在过渡孔中发生,孔经100~1.5nm)。构型扩散—分子运动直径与孔经相当时的扩散(在<1.5nm的孔中发生,如分子筛孔内的扩散),因与吸附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运动有关,也称表面扩散。内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体相扩散(容积扩散,分子扩散)

λ102nm;d103nm

D与压力反比努森扩散

D与压力无关构型扩散

分子大小与孔径相近

扩散活化能高Thiele理论内扩散孔径大,反应慢孔径小,表面反应快反应发生在孔口处?内表面充分利用Thiele理论扩散反应扩散=反应Thiele理论定义简化为Thiele理论h1小,反应物沿长度消耗慢h1大,反应物浓度长度变化大Thiele理论h1大,快反应、小孔径F=1/h1

内扩散影响使得表面利用率低表观速率与真实反应速率0.5次方成正比h1小,慢反应、大孔径F=1

内扩散基本没有影响速控步骤反应级次活化能比表面孔容化学反应nESg无关容积扩散n/2E/2努森扩散(n+1)/2E/2无关Vg内扩散对反应速率参数的影响温度对反应发生区间的影响A表面反应阻力大,动力学控制B扩散系数增加缓慢,表面反应速率常数指数增加,内扩散增加C气膜阻力变大,一级反应

表观活化能=扩散活化能D非催化均相反应内扩散对平行反应影响A1A2k1A1A3k2

选择因子

内扩散对平行反应影响瞬时选择性

Α=β,内扩散不改变反应选择性Α〉β,k1>k2,Φ<Φ0,

内扩散使得反应选择性降低Α<β,

k1<k2,Φ>Φ0,

内扩散使得反应选择性提高

无内扩散影响时内扩散对连串反应影响动力学区!ABCk1k2反应瞬时选择性

内扩散对连串反应影响扩散区!ABCk1k2反应瞬时选择性

内扩散对连串反应影响ABCk1k2

内扩散对独立反应影响AB+Ck1XY+Zk2烯烃和芳烃的混合加氢反应

不受影响内表面利用率(催化剂效率因子)

与宏观动力学方程由于内扩散与表面反应同时进行,在催化剂内各部分的反应速率是不一致的。当颗粒恒温时,单位时间内整个催化剂颗粒中的实际反应量(即反应速度r),是小于按颗粒外表面反应组分浓度(CAS),和整个催化剂内表面积(Si)计算的反应量(即理想的反应速率ro)。实际的反应速度关键的问题是求催化剂效率因子,求的方法:①等温时,根据物料平衡、动力学方程,建立数学模型,求出;②非等温时,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求解。均匀中毒毒物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孔内表面引起的中毒剩余活性分数F’h1很小,活性随着毒物覆盖分数增加而线性降低h1很大,活性随着毒物覆盖分数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