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类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先进文化和先进理念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不可能成为黑格尔所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环顾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占据文化制高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推进对外文化传播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反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提炼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日常生活话语。要让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价值和功能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就必须回到作为文化基础的生活世界本身才行。这就要求我们讲述中国文化的话语首先能够让人喜欢听,能够听进去,听了能切身理解,理解后能有同情的感受。人们过去总认为对外传播是“高大上”的行为,总是以悬在空中的抽象原则作为话语的表达方式,从而让对外表达话语失去了感性的生命色彩和触动情感的灵动。为什么“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是因为有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希冀,甚或有同样的内心困惑与挣扎,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由此,对外传播话语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们以启迪。(摘编自韩震《对外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创新》)材料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相关而不相等。文化传播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是主动的送去主义,即“文化走出去”。文化交流包含着文化传播,每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都有效地促成了文化传播,但不等于文化传播。前者着眼于全人类主义,人类文化的整体是多元的,着眼于文化不是封闭的、雷同的,是在相互对流交往中相互取长补短地发展的,重点在于学习外来文化。而后者则强调地方主义,强调主动地“走出去”、“送出去”,“送”的目的,其实一大半不在于发展自己的文化,而是增加国家影响力,尤其是文化弱势的形势下,以文化力促进经济与政治力。这就是所谓提升与硬实力可以相辅而成的软实力。当然,透过国家影响力的提高,“软实力”的增强,自然反过来也可以发展文化。但是不要忘记文化传播的基本前提则是文“化”,即中国古代说的德化、教化。当然,今天的中国文化传播,与古代的中华文化教化四邦,尤其是汉唐,不可同日而语,那时中国确实是先进文化。但是,当今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传播的目的,还是为了中国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将外邦中华化。其次,文化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接受者的需求。文化之所以能传播,关键的并不是传播者做了什么,而是接受者需要什么,接受者发现传来文化的好处,然后慕而学习。一味单向的文化输出,肯定不是真正的文化传播。(摘编自胡晓明《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材料三:爱德华·赛义德认为:“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就文学而言,赛义德所说的文化的“杂交”和“混成”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的文学可以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所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的文学既体现了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呈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例如,对杜甫诗歌的解读即体现了文学解读的世界性。国外学者在杜诗中读到的是宽容的人性、社会良知和仁者襟怀。美国学者宇文所安说:“杜诗体现出一种宽容的人性,甚至连现代西方读者都能明显感受到”,“杜甫不仅表白了自己的心迹,还交织融汇了个人体验与民众体验,个人价值观和民众价值观。”显然杜诗中内含的善良人性、社会良知及其感染力,使其在跨国传播中超越“他性”而引起共鸣,为他国阐释者提供了广阔的解读空间,于是形成本土话语与域外话语的互动,在文化共通话语的基础上达到人文价值的同构。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解读昭示我们,一国的古代文学既是该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鲜活的生命实体,一国的古代文学可以在译介和传播中得到他者的认识与接受,其内蕴的人文精神可以在传承与传播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由民族的文学经典转换为世界的文学经典。(摘编自顾伟列《文学解读的世界性--以中国古代文学的国外传播和研究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文化制高点,提升文化软实力,既可提升我国国际形象,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B.让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价值和功能获得最广泛的理解,让人们对中国文化产生共鸣,从中获得启迪,是创新文化传播话语的目的。C.文化交流是为了学习外来文化,取长补短地发展自身文化,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包含文化传播且可以促进文化传播。D.文化的杂交性要求不同民族的文学要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既要体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要呈现人类的共同价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文化传播展开论述,但前者更侧重于方法的探讨,后者更多关注概念的辨析。B.材料三中杜甫诗歌在海外传播的成功,也从侧面反映了材料二文化传播中接受者需求这一重要规律。C.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汉唐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中国文化虽然先进,却不容易传播。D.国外学者从杜诗中感受到的精神和中国学者相似,说明在人文层面中国和外国可以进行价值的同构。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全部观点的一项是(

)A.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宇文所安教授在《初唐诗》“致中国读者”中如是说:“我们唯一能够奉献给中国同事的是,我们处于学术传统之外的位置,以及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学的能力。”B.勒内·安田伯在《比较不是动机》中指出:“文学的形式和体裁是共存的,不变因素是存在的,我可以通过援引西元前至12世纪的汉诗来阐释欧洲18世纪前期浪漫主义的所有主题。”C.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应“允许我们以新的方式来看某事,允许我们发现它的深度,还允许我们以新的眼光来看我们自己,不被局限于关于一个对象的一种形象,不局限于看我们自己的一种观点”。D.法国汉学家弗郎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越过中国》中提到“穿越中国”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即“创造一个远景空间,切断西方人对希腊思想原有的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4.“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当代中国流传甚广,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5.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概述。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的梦王蒙下车的时候赶上了雷阵雨的尾巴。车厢里热烘烘、乱糟糟、迷腾腾的。一到站台,只觉得又凉爽,又安静,又空荡。站台非常之大,一尘不染,清洁得令人吃惊。这个著名的海滨疗养胜地的车站,有自己的特别高贵的风貌。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翻译家,作为一个搞了多半辈子外国文学的研究与介绍的专门家,五十二岁的缪可言却从来没有到过外国,甚至没有见过海。他向往海。爱情,海洋,飞翔,召唤着他的焦渴的灵魂。A、B、C、D,事业就从这里开始,又从这里被打成“特嫌”。五十岁了,他没有得到爱情,他没有见过海洋,更谈不上飞翔……然而他却几乎被风浪所吞噬。汽车在雨后的柏油路面上行驶。两旁是高大茂密的槐树。这里的槐树,有一种贵族的傲劲儿。乌云正在头顶上散开。“马上就可以看见海了。”休养所的汽车驾驶员完全了解每一个初到这里的客人的心理,他介绍说。海,海!是高尔基的暴风雨前的海吗,是安徒生的绚烂多姿、光怪陆离的海吗?还是他亲自呕心沥血地翻译过的杰克·伦敦或者海明威所描绘的海呢?“大海,我终于见到了你!我终于来到了你的身边,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思恋,经过了许多磨难,你我都白了头发——浪花!”晚了,晚了。生命的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当他因为“特嫌”和“恶攻”而被投放到号子里的时候,当铁门哐地一声关死,当只有在六天一次的倒马桶的轮值的时候,他才能见到蓝天,见到阳光,得到冷得刺骨的或者热得烫脸的风的吹拂的时候,还谈得上什么对于海的爱恋和想念呢?而现在,当他在温暖的海水里仰泳的时候,当他仰面朝天,眯起眼睛,任凭光滑如缎的海浪把自己飘浮摇动的时候,他感到幸福,他感到舒张,他感到一种身心交瘁后的休息,他感到一种漠然的满足。大海也像与他神交已久,终得见面的旧友——新朋。但是,就在他兴高采烈地几乎自诩为大海的征服者、乘风破浪的弄潮儿的时候,他的左小腿肚子抽了筋,他想起“恶攻”罪的“审讯”中左腿小腿肚子所挨的一脚来了,那是为了让他跪下。他一阵痉挛,咽了一口又苦又咸的海水。他愤怒了,他不情愿,他觉得冤屈。于是,他奋力挣扎。他年轻的时候毕竟是游泳的好手,虽然是在小小的游泳池里学的艺,却可以用在无边无涯的惊涛骇浪上。他扳动自己的脚掌,又踹了两踹,最后,总算囫囵着回到了岸上。“然而,我是老了,不服也不行。”这一次,缪可言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海。更多的时候,他只能站在岸边,视线却似乎达不到多远,他所期待的辽阔无垠的海景,还是没有看见。一条水平线限制了他的视野,真像是“框框”的一条边。看着这天空,他感到一种轻微的、莫名的惆怅。巨大的、永恒的天空和渺小的、有限的生命。“啊,我的充满了焦渴的心灵,激荡的热情,离奇的幻想和童稚的思恋的梦中的海啊,你在哪里?”然而,他游不过去了,那该死的左腿的小腿肚子!那无法变成二十五的五十二个逝去了的年头!所以,他想离去。梦想了五十年,只呆了五天,虽然这里就像天堂。但他若有所失。所以他坚持要走。再见吧,原谅我!他对海说。快要入睡的时候,他看了一下海,只见一片素雅的银光,哦,今夜有怎样团圆的明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满月下面,海是什么样子的呢?不肖的儿子再向母亲告一次别吧。于是,他披上一件衣服,换上布鞋,悄悄一个人走出去了。他感到震惊。夜和月原来有这么大的法力!她们包容着一切,改变着一切,重新涂抹和塑造着一切。一切都与白天根本不同了。红柳,松柏,梧桐,洋槐;阁楼,平房,更衣室和淋浴池;海岸,沙滩,巉岩,曲曲弯弯的海滨游览公路,以及海和天和码头,都模糊了,都温柔了,都接近了,都和解了,都依依地联结在一起。海——呀——我——爱——你!——他终于喊出了声,声音并不大,他已经没有当年的好嗓子。然而他惊起了一对青年男女。他完全没有注意到,就在他脚下的岩石上,有一对情侣正依偎在一起。他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完全想不到他会打扰年轻人。他非常懊悔,却又觉得十分高兴,很满意。年轻人在月夜海滨,依偎着坐在一起,这很好。海和月需要青春。青春也需要海和月。这是什么声音?哗——哗——,不是浪,不是潮,他顺着这声音找去,他看到了在他刚离去的岩石下面,似乎有两个人在游海。难道是那两个青年下去游水了么?他们不觉得凉么?他们不怕黑么?喔哟,看,那两个人已经游了那么远,他们在向着他向往过许多次,却从来没有敢于问津的水天相接的亮晶晶的地方游去了呢。不,那不会错,那就是刚刚被惊动了的那两位热恋中的青年人。缪可言又有什么怀疑的呢?如果是他自己,如果倒退三十年,如果他和他的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他难道会怕黑吗?会嫌冷吗?会躲避这泛着银光的波浪吗?不,他和她会一口气游出去八千米。就是八公里,就是那个极目所至的地方。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他唱起了一支歌。他怀着隐秘的激情回到了休养所。他睡了,嘴角上带着微笑。“怎么样?这海边也没有太大的意思吧?”送他走的汽车驾驶员说。这位驾驶员是一个善知人意的心理学家。而且他已经得悉缪可言是个古板的、其貌不扬的老单身汉。然而这回他错了。缪可言回答道:“不,这个地方好极了,实在是好极了。”

1980年(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不追求详尽的情节矛盾,文中一些特定的词汇如“特嫌”等,使故事具有时代感,一系列的心理描写,强化了主人公身份特征。B.缪可言联想到高尔基、安徒生、杰克·伦敦等作家笔下的海,表现了他对大海的憧憬可谓魂牵梦萦,自然引出下文的深情呼告。C.“他没有见过海洋……然而他却几乎被风浪所吞噬。”海洋是主人公回忆的切入口,是他审美理想的寄托,而风浪具有隐喻意味。D.疗养胜地的高贵风貌让初次出国的缪可言略感不适,故而在呆了五天后坚持要走,表明80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异国的惶惑自卑。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驾驶员的叙述使小说首尾呼应,其作用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妻儿的描写类似,本文两处叙述都显现了驾驶员对主人公心理的准确揣摩。B.小说开篇关于“号子”等屈辱生活的回忆,使作品的情感表达显得复杂深沉,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着意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省。C.小说句式长短整散变化灵活,结尾两组月下之问,均构成反问排比,表现主人公的生命激情;间或引用古诗文,使小说内容丰富而含味隽永。D.“不肖的儿子再向母亲告一次别吧”是对大海高度主观化表达的句子,有别于一般小说第三人称叙述的客观性,体现文本叙事艺术的独特性。8.有人说,本文所叙写的大海,就是主人公理想精神的诗化表达,请根据文本梳理缪可言与大海交流的心路历程。9.王蒙在《漫话小说创作》中评价自己的创作策略:“一方面是尽情的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一方面,却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请据此分析本文意识流写法的特征,并说说这样写有何效果。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中丞传后叙(节选)[注]韩愈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进明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强留之,具食与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将斩之;又降霁云。巡呼云曰:“不可为不义屈!”即不屈。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及城陷,巡将戮。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注]本文是韩愈为安史之乱期间睢阳(今河南商丘)守将张巡、许远而作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B.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C.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D.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诚畏死”与“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诚”字含义不相同。B.“贼”,名词,中国古代可指作乱叛国危害人民的人,文中指的是安史之乱中的叛军。C.“小人”有“人格卑鄙之人”“地位低下之人”和谦称自己等义,文中用的是第一种。D.“巡就戮时,颜色不乱”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两句中“就”字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翻阅家中旧书《张巡传》,发现《张巡传》虽详细周密,但仍有缺失,没有为爱国守将许远作传,且有关雷万春的事迹不全,因而写下这篇文章。B.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后,张巡先于许远而死,张、许两家的子弟认为许远因为怕死而投降做了俘虏,韩愈依据实情展开分析,对此进行了有力反驳。C.议论的人认为城池被攻陷,是从许远所守之地开始,由此诽谤诋毁他,作者则以人的内脏受到侵害、绳子受力扯断为喻,阐发道理,为许远正名。D.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时,睢阳城形势危急,断粮一个多月,贺兰进明出于私心,不顾在座众人反对,坚持不派救兵,城破之后,南霁云不屈而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2)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14.文章借张籍之口讲述了有关张巡的什么事迹,分别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秋词二首①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③人狂。[注]①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②春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③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一、二句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强调秋天并不寂寞萧索,直抒胸臆,盛赞秋日远胜春天。B.《其一》第三句写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的鹤直冲云霄,画面壮美,意境开阔,呈现出非凡的气势。C.《其二》一、二句写山明水净、霜重叶红的秋色,末句用反衬手法,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D.这两首诗虽然写出了秋天的生气和风骨,但诗人还是认为秋色哪里像春色那样使人欣喜若狂。16.有人评价刘禹锡的诗歌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和“________,

________”两句构成对比,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2)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________,

________”这组对偶句形象地描绘出官府侵扰百姓的场面。(3)善用修辞来描写事物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与白居易《琵琶行》中“门前冷落鞍马稀”的“鞍马”运用同一修辞手法的诗句有“________,

________”。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发端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两千余里,至云南丽江境内时,遇横断山脉阻挡,陡然往东北急转。这个陡转的大弯呈“V”字状,因其壮美奇特,人们赋予它“长江第一湾”的名号。“V”字的底部,有一镇名曰石鼓。石鼓因镇上的一面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诸葛亮南征年代。石鼓偏安一隅,当地纳西民族风情保存完好。8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行军至此处,在28名船工的帮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堑,继续伟大的长征之路。46岁的张学文是土生土长的石鼓纳西族人,健谈、清瘦。在红军后代和党史专家的帮助下,张学文对红军在云南的这段经历____①____。他目前是镇上最受欢迎的导游。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____②____却不知疲倦。至今,他已为122万人次讲解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云南的光辉历程。在张学文的印象中,旅游业推动下,石鼓早已发生了____③____的变化。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结合材料第一段,概括石鼓镇发展旅游业的4点优势,要求每点不超过8个字。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七、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拒糖于千里之外”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健康共识。大家普遍认为糖是肥胖的祸源,因此将无糖食品当成减肥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淀粉水解物的糖的甜味食品,但①____,如糖醇或低聚糖等甜味剂品种。无糖食品就代表食品零能量吗?无糖食品强调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添加糖,但是食物本身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均可为机体提供能量,因此无糖食品并不等于无能量食品。对于有减肥需求的消费者而言,除了要关注食品的含糖量,②____。商家为弥补无糖食品甜味不足的缺陷,在食品生产中加入食用代糖这一甜味剂以提高食品的甜味。根据来源的不同,代糖可以分为天然来源的甜味剂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糖的甜味,③____,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肥胖等食品中。实际上,代糖的使用与体重控制之间尚没有科学定论。单纯选择食用无糖食品并非减肥良策,消费者还得在能量平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21.下列句子中的“大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大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土中国》不足八万字,是本典型的“大家小书”,值得我们好好阅读。B.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做足一个大家闺秀,通常很少表现自己的性情。C.李教练赛后点评本场比赛道:“今天大家的防守做得比较努力,有一股拼劲。”D.两旁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她”一类的标语。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八、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禅家语常引人深思,譬如“人生有三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有人认为:见过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分量,见过天地才知道自己的卑微,这时再面对众生,才能以众生所需为自己所求,顶天立地,服务众生。也有人对“人生三见”的内在关系有不同的见解。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元宵灯彩花好月圆参考答案:1.D2.C

3.B

4.①我们想让中国文化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就必须立足反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提炼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日常生活话语;②这句话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占据文化制高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烈愿望。

5.①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对外传播话语的创新要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才能有共鸣和启迪(答“要立足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注重表达的感性和灵动”亦可);②明确文化传播目的,要通过增加国家影响力,以文化力促进经济与政治力;③把握文化的传播规律,要在了解接受者的需求的基础上,展示中华优秀文化;④兼顾文化的个性与共性,所传播的文化必须体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呈现人类的共同价值,能在译介和传播中得到他者的认识与接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文化的杂交性要求不同民族的文学要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错误,根据材料三“就文学而言,赛义德所说的文化的‘杂交’和‘混成’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的文学可以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可知,“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是“文化的杂交性”在文学上的体现,而非“要求”,选项“要求”一说显然是曲解了二者的关系。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中国文化虽然先进,却不容易传播”错。根据材料二“尤其是文化弱势的形势下,以文化力促进经济与政治力。这就是所谓提升与硬实力可以相辅而成的软实力”“今天的中国文化传播,与古代的中华文化教化四邦,尤其是汉唐,不可同日而语,那时中国确实是先进文化”以及“当今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传播的目的,还是为了中国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将外邦中华化”综合分析可知,“中国文化虽然先进”和“不容易传播”的说法并不能从材料中找到确切的依据。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材料三的观点分为两点:首先是“不同民族的文学可以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A、B、C、D

四个选项都能体现这个观点;其次是“不同民族的文学既体现了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呈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显然只有B选项能体现这个观点。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原文“在推进对外文化传播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立足反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提炼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日常生活话语。要让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价值和功能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就必须回到作为文化基础的生活世界本身才行”可见,我们想让中国文化获得最广泛的理解,就必须立足反映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提炼出能够打动“他者”心扉的日常生活话语,所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由原文“占据文化制高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可见,当代中国人占据文化制高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烈愿望。因此“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在当代中国流传甚广。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一“对外传播话语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们以启迪”可知,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对外传播话语的创新要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才能有共鸣和启迪。由材料二“增加国家影响力,尤其是文化弱势的形势下,以文化力促进经济与政治力。这就是所谓提升与硬实力可以相辅而成的软实力”可知,要明确文化传播目的,要通过增加国家影响力,以文化力促进经济与政治力。由材料二“文化传播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接受者的需求。文化之所以能传播,关键的并不是传播者做了什么,而是接受者需要什么,接受者发现传来文化的好处,然后慕而学习。一味单向的文化输出,肯定不是真正的文化传播”可知,要把握文化的传播规律,要在了解接受者的需求的基础上,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由材料三“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就文学而言,赛义德所说的文化的‘杂交’和‘混成’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的文学可以在跨国传播中互为关照和互为阐释;所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理解为不同民族的文学既体现了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呈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在国外的传播与解读昭示我们,一国的古代文学既是该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鲜活的生命实体,一国的古代文学可以在译介和传播中得到他者的认识与接受,其内蕴的人文精神可以在传承与传播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由民族的文学经典转换为世界的文学经典”可知,要兼顾文化的个性与共性,所传播的文化必须体现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又呈现人类的共同价值,能在译介和传播中得到他者的认识与接受。6.D7.D

8.①初到疗养所,在温暖的海水里仰泳,他感到幸福、舒张、满足;他在大浪中自诩为“大海的征服者”,感到自信。②在无法游泳常常远眺海面时,视野范围有所限制,让他感到青春与生命白白消耗的无奈、惆怅与失望。③在离开休养所的前夜,圆月洒下一片银光,看到一代代流着、永远不会中断的“自由的波涛”,使他释然,重获了希望与憧憬,实现了精神复活与自我超越。

9.特征:①通过联想,主人公的意识突破时空限制,回忆与现实夹杂,向往中的“海”、文学作品中的“海”与眼前的“海”相映衬;②主人公意识的流动虽变化万千却富有现实逻辑,缪可言的现实活动,是心理活动的触发点,如游泳的时候小腿肚子抽了筋,让他想起过去被迫害的情景,进而感到时光流逝的愤怒。【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80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异国的惶惑自卑”属于过度解读。缪可言坚持要走,是因为这里不符合他对大海的想象,“

那该死的左腿的小腿肚子!那无法变成二十五的五十二个逝去了的年头!”他清醒地认识到岁月的蹉跎给他带来的伤痛。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本文两处叙述都显现了驾驶员对主人公心理的准确揣摩”错,结尾“然而这回他错了。缪可言回答道:‘不,这个地方好极了,实在是好极了。’”可见结尾驾驶员的揣摩不准确。B.“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错,本文情感基调是深沉而又不失激情的;另外,小说并非“着意表现”对历史的反思。C.月下之问有两处,其中“难道是那两个青年下去游水了么?他们不觉得凉么?他们不怕黑么?”是疑问排比,不是反问排比。另,“表现主人公的生命激情”不准确,“月下之问”的对象是年青人,应该是表现了年青人的生命激情。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心理、梳理人物心理的能力。“而现在,当他在温暖的海水里仰泳的时候,当他仰面朝天,眯起眼睛,任凭光滑如缎的海浪把自己飘浮摇动的时候,他感到幸福,他感到舒张,他感到一种身心交瘁后的休息,他感到一种漠然的满足”,初到疗养所,在温暖的海水里仰泳,他感到幸福、舒张、满足;“他兴高采烈地几乎自诩为大海的征服者、乘风破浪的弄潮儿”,他在大浪中自诩为“大海的征服者”,感到自信。“更多的时候,他只能站在岸边,视线却似乎达不到多远,他所期待的辽阔无垠的海景,还是没有看见。一条水平线限制了他的视野,真像是‘框框’的一条边。看着这天空,他感到一种轻微的、莫名的惆怅。巨大的、永恒的天空和渺小的、有限的生命”,在无法游泳常常远眺海面时,视野范围有所限制,让他感到青春与生命白白消耗的无奈、惆怅与失望。“爱情,青春,自由的波涛,一代又一代地流动着,翻腾着,永远不会老,永远不会淡漠,更永远不会中断”,在离开休养所的前夜,圆月洒下一片银光,看到一代代流着、永远不会中断的“自由的波涛”,使他释然,重获了希望与憧憬,实现了精神复活与自我超越。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体裁特征和写作手法、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词“尽情的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来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本文通过联想,主人公意识突破时空限制,回忆与现实夹杂。如“他向往海。爱情,海洋,飞翔,召唤着他的焦渴的灵魂”,这是他向往的海;“海,海!是高尔基的暴风雨前的海吗,是安徒生的绚烂多姿、光怪陆离的海吗?还是他亲自呕心沥血地翻译过的杰克·伦敦或者海明威所描绘的海呢?”,这是文学作品中的“海”;“更多的时候,他只能站在岸边,视线却似乎达不到多远,他所期待的辽阔无垠的海景,还是没有看见。一条水平线限制了他的视野,真像是‘框框’的一条边”“红柳,松柏,梧桐,洋槐;阁楼,平房,更衣室和淋浴池;海岸,沙滩,巉岩,曲曲弯弯的海滨游览公路,以及海和天和码头,都模糊了,都温柔了,都接近了,都和解了,都依依地联结在一起”,这是现实中他眼前看到的真正的海。三种“海”相互映衬,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主人公意识的流动虽变化万千却富有现实逻辑,缪可言的现实活动,是心理活动的触发点,如“但是,就在他兴高采烈地几乎自诩为大海的征服者、乘风破浪的弄潮儿的时候,他的左小腿肚子抽了筋,他想起‘恶攻’罪的‘审讯’中左腿小腿肚子所挨的一脚来了”“他愤怒了,他不情愿,他觉得冤屈”,游泳的时候小腿肚子抽了筋,让他想起过去被迫害的情景,进而感到时光流逝的愤怒。10.B11.D

12.D

13.(1)(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绩和名声。(2)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在那叫做双庙的地方祭祀(张巡和许远)。14.①张巡写文章一挥而就,不打草稿,突出其才思敏捷;②张巡见过百姓、士兵一次就能记在心中,突出其过目不忘;③张巡被杀前脸色不慌,神态安详,突出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追究过论这些,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放在与逆乱者同类的地位。捏造谎言来帮他们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逆乱”指逆乱者、叛乱者,固定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弃城而图存者”和“擅强兵坐而观者”是列举当时两类人的表现,结构一致,各自独立,“不可一二数”指的是“弃城而图存者”的数量,其间不能分开,排除C。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远诚畏死”的“诚”意思是“如果”,句意:如果许远真的怕死。“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诚”意思是“确实”,句意: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D.“金就砺则利”中“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巡就戮时,颜色不乱”中“就”的意思是“受、被”的意思,“就戮”

即“被杀”。“就”字的含义不同。句意:张巡就要被处死,脸色毫不慌张。/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不顾在座众人的反对”于文无据,“因拔所佩刀,断一指,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文中只是说南霁云砍断自己一个手指,在座的众人大吃一惊,被南霁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没说贺兰进明不顾在座众人的反对。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柄”,指挥权;“竟”,最终;“俱”,一起。(2)“从事”,任职;“道”,经过;“祭”,祭祀。14.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张巡写文章一挥而就,不打草稿,突出其才思敏捷;“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张巡见过百姓、士兵一次就能记在心中,突出其过目不忘;“及城陷,巡将戮。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张巡被杀前脸色不慌,神态安详,突出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参考译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晚上,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所写的《张巡传》。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这篇传记十分详细周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没有为许远立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许远虽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打开城门迎接张巡,地位本在张巡之上。他把指挥权交给张巡,甘居于其下,毫无猜疑妒忌,最终和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绩和名声。城破后被俘,不过和张巡死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罢了。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了解其父辈的志向,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如果许远真的怕死,何苦守住这尺寸大小的地盘,来和叛军对垒而不投降呢?哪有城破而自己的部下都已战死,他却偏偏蒙受耻辱苟且偷生?议论的人又认为许远和张巡分守城门,城陷落是从许远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拿这个理由来诽谤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识没有两样。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内脏必定有一个先受到侵害的地方;扯紧绳子,把它拉断,绳断必定有一个先裂的地方。有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来责怪这个先受侵害和先断裂的地方,他也太不通达事理了!小人喜欢议论,不愿成人之美,竟到了这样的地步!在那个时候,丢掉城池而只想保全性命的人,不在少数;拥有强兵却安坐观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不追究过论这些,却拿死守睢阳来责备张、许二位,也可见这些人把自己放在与逆乱者同类的地位。捏造谎言来帮他们一起攻击有功之人了。我曾经在汴州、徐州任职,多次经过两州之间,亲自在那叫做双庙的地方祭祀张巡和许远。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时候的事情;南霁云向贺兰进明求救的时候,贺兰进明妒忌张巡、许远的威望和功劳超过自己,不肯派兵相救;但看中了南霁云的勇敢和壮伟,勉力挽留他,还准备了酒食和音乐。南霁云义气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睢阳军民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东西吃了!”于是拔出自己的佩刀,砍断一个手指,拿给贺兰进明看。在座的人大吃一惊,都感动得为南霁云流下了眼泪。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立即骑马离去。城破后,叛军拿刀逼张巡投降,张巡坚贞不屈,叛贼准备杀掉他;叛军又叫南霁云投降。张巡叫南霁云道:“不能向不义之人屈服!”南霁云于是誓不投降。张籍说:“有一个人叫于嵩,年轻时跟随张巡。于嵩跟张巡时间较久,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写起文章来,拿起纸笔一挥而就,从来不打草稿。起先守睢阳时,士兵将近万人,城里居住的人家,也将近几万,张巡只要见一次问过姓名,以后没有不认识的。等到城破后,张巡就要被处死。张巡被杀时,脸色毫不慌张,神态安详,就和平日一样。”15.D16.(1)对于《其一》,我们可以从“胜春朝”和“排云上”等清新的语言中体会到诗人的乐观与壮志豪情。(2)对于《其二》来说,通过写秋天颜色的明丽,神清骨秀,同样拿春色来和秋色作对比,来表现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3)这两首诗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景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D.“但诗人还是认为秋色哪里像春色那样使人欣喜若狂”错误。“岂如春色嗾人狂”是赞美秋色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轻狂。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所以后半句描述不对。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赞秋气以美志向远大,咏秋色以颂情操高洁。《其一》,诗人借描绘振翅高举的鹤,排云直上秋日晴空,身姿矫健凌厉,抒发了奋发有为、一展鸿图的大志。“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晴空一鹤排云上”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便引诗情到碧霄”紧接上句直接抒写自己的感受,看到这一壮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荡澎湃的诗情勃发出来,也像白鹤凌空一样,直冲云霄了。字里行间作者那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国安呼之欲出。总之,我们可以从“胜春朝”和“排云上”等清新的语言中体会到诗人的乐观与壮志豪情。《其二》,诗人借描绘山明水净的秋景,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泠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写秋天景色,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别有特色的秋景,山水清净,夜里还会下霜,树叶有红有黄,在山间错落点染。景色清丽闲雅,如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让人肃然起敬。“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后两句紧承前两句写道,如果你要是不相信秋景这样清雅美丽,可试上高楼一望,顿时会让你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澄静,心情肃然深沉,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轻狂。诗人巧妙地暗用拟人手法,将秋天和春天比拟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用春季的轻浮反衬了秋季的端庄素雅。表现了秋之高洁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两首诗同样拿春色来和秋色作对比,来表现诗人对秋天美景的喜爱。这两首诗的可贵,不只是描绘了秋天的生气和景色,更在于表现了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诗人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使人获得了深刻的美感和乐趣。17.舞殿冷袖

风雨凄凄

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征帆去棹残阳里,被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殿”“凄”“聚”。第(3)题所填诗句必须是使用借贷的修辞。18.示例:①了如指掌

②口干舌燥

③翻天覆地19.示例:①壮美的自然大观(奇景);②悠久的历史传说;③独特的风士人情(纳西风情);④峥嵘的红色历史

20.第一处:“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改为“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第二处:“追溯”改为“追溯至”。【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结合后文“他目前是镇上最受欢迎的导游。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等可知,张学文“对红军在云南的这段经历”比较熟悉,因此填写“了如指掌”。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第二处,前文说“他曾一天讲了20多场”,后文说“却不知疲倦”,可以推断出讲了多场,因此会出现口干、疲倦的情况,后文说“却不知疲倦”,因此填写“口干舌燥”。口干舌燥:嘴巴因缺乏水分而觉得干燥口渴。第三处,语境强调旅游业推动了石鼓的变化,再根据“早已发生了”可知,是说变化大,因此填写“翻天覆地”。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19.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概括语段要点的能力。由“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原壮大观。”“在高山峡谷间奔腾咆哮了两千余里,至云南丽江境内时,遇横断山脉阻挡,陡然往东北急转。这个陡转的大弯呈“V”字状,因其壮美奇特”可知,石鼓镇景色壮美奇特。由“石鼓因镇上的一面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诸葛亮南征年代”可知,石鼓镇历史悠久,有历史传说。由“石鼓偏安一隅,当地纳西民族风情保存完好”可知,石鼓镇有独特的风士人情。由“8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行军至此处,在28名船工的帮助下,跨越了金沙江天堑,继续伟大的长征之路”可知,石鼓镇有峥嵘的红色历史。20.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以下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因此“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应改为“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第二处,成分残缺,“追溯”意思是:追求根源,探索缘由。后文是“诸葛亮南征年代”,是表示时间的,因此应在“追溯”后加“至”。故句子改为:石鼓因镇上的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的石碑而得名,此石碑据传可追溯至诸葛亮南征年代。21.D22.①加入了食用代糖(或“含有糖的替代物”)②更要关注食品的能量值

③却没有糖的能量【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一般词语的词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大家”一样,指代的是不限范围的所有人。A.“大家”指的是某一领域内有所建树,有公认成就的人,这里特指费孝通。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