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遗传学考试题库汇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科学。变异(variation):指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限度的差异有时子代甚至产生与亲代完全不同形状表现的现象。遗传(heredity):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在各方面相似的现象。二、填空题在遗传学的发展过程中,Lamarck提出了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学说;达尔文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理论;于1892年提出了种质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的;孟德尔于1866年发表了《植物杂交实验》,认为性状的遗传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拟定了基因的连锁限度,创建了基因学说。沃特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揭开了分子遗传学的序幕。遗传和变异以及自然选择是形成物种的三大因素。三、选择题1、被遗传学家作为研究对象的抱负生物,应具有哪些特性?以下选项中属于这些特性的有:(D)相对较短的生命周期种群中的各个个体的遗传差异较大每次交配产生大量的子代以上均是抱负的特性2、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AJamesD.WatsonBBarbaraMcClintockﻩCAristotleDGregorMendel3、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涉及:()A酵母B果蝇C玉米D以上选项均是4、根据红色面包霉的研究,提出“一个基因一种酶”理论的科学家是:()AAveryO.TBBarbaraMcClintockﻩCBeadleG.WDGregorMendel三、简答题如何辩证的理解遗传和变异的关系?遗传与变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遗传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变异是生物进化产生新性状的源泉,是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的物质基础;遗传和变异都有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一、名词解释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半保存复制:DNA在复制时一方面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两条链分开,然后以每一条链分别做模板各自合成一条新的DNA链,这样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以3‘→5‘走向为模板的一条链合成方向为5‘→3‘,与复制叉方向一致,称为HYPERLINK""\t""前导链;另一条以5‘→3‘走向为模板链的合成链走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称为滞后链,其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断(冈崎片断),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联会:亦称配对,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两两配对的现象。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复等位基因

:是一个座位上的HYPERLINK""基因,因HYPERLINK""突变而产生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他们都影响同一性状的状态和性质,这个座位上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总称为复等位基因。复制子:是DNA复制是从一个DNA复制起点开始,最终由这个起点起始的复制叉完毕的片段,即DNA中发生复制的独立单位。二、填空题细胞周期的四个重要阶段是G1,S,G2,M,其中S期重要进行DNA的合成。减数分裂的前期I可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偶线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配对;粗线期染色体间发生遗传物质互换;粗线期发生交叉端化现象,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终变期,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开,而染色单体分离在减Ⅱ后期。在玉米植株中,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是:叶20条,根20条,胚乳30条,胚20条,卵细胞10条,反足细胞20条,花粉管核10条。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1次,染色体复制1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2次,染色体复制1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DNA半保存复制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底物,以DNA为模板,以RNA为引物,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完毕的。DNA合成按照5’到3’方向进行,前导链的DNA合成可连续进行,后随链的合成由不连续的短的冈崎片段组成。DNA复制的酶系统涉及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解链酶、拓扑异构酶、以及引物酶。真核生物具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polα、polβ、polγ、polδ和polε。三、选择题1、以下事件中有3种是有丝分裂也是减数分裂的一部分,只有一种事件只在减数分裂中出现,这种事件是(A)A染色单体形成;B纺锤体形成;C染色体向两级移动D染色体配对2、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发在减数分裂Ⅰ的(B)A、粗线期B、偶线期C、细线期D、双线期3、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互相互换重要发生在(A)A、粗线期B、偶线期C、细线期D、双线期4、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A、中期IB后期IC中期IID后期II5、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片断产生互换和重组一般发生在()A、细线期

B、偶线期

C、粗线期

D、双线期

6、果蝇生殖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几条染色体:()A12B8C4D27、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可见交叉crossing-over,染色体/gene发生重组,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的()A)细线期leptotenestageB)偶线期zygotenestageC)粗线期PachytenestageD)双线期Dipleoidstage8、DNA和RNA同时具有的物质是:()A)磷酸B)核糖C)鸟嘌呤D)A和CE)以上所有9、在转化实验中,Griffiths使用的细菌的种类是:()A)大肠杆菌B)酿酒酵母C)肺炎双球菌D)蜡状芽孢杆菌10、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家是:()A)Watson和CrickB)Hershey和ChaseC)Gierer和SchrammDBeadle和Tatum11、在Griffiths转化实验中,注射何种细菌使得老鼠死亡?()A)活的,无致病性的细菌;B)活的,致病性的细菌;C)热杀死解决的,无致病性的细菌;D)活的,无致病性的细菌和热杀死解决的致病性细菌的混合液;E)B和D同时对的12、为了证明DNA时遗传物质,Hershey和Chase所使用的实验生物是:()A)大肠杆菌B)噬菌体C)黑腹果蝇D)酿酒酵母四、简答论述题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核内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同样打下基础;染色体复制产生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别分派到两个子细胞中,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是什么?遗传:2nn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变异: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试说明双脱氧法测定DNA序列的原理和方法?原理:在体外合成DNA的同时,加入使链合成终止的试剂,与4种脱氧核苷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参与DNA的体外合成,产生长短不一、具有特定末端的DNA片段,由于二脱氧核苷酸没有3’-OH,不能进一步延伸产生3’,5’-磷酸二酯键,合成反映就在此处停止。方法:1)选取待测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用5’端标记的短引物与模板的3’端互补。将样品分为4等分,每份中添加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和相应于其中一种的双脱氧核苷酸。加入DNA聚合酶引发DNA合成,由于双脱氧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的竞争作用,合成反映在双脱氧核苷酸掺入处终止,结果合成出一套长短不同的片段。将4组片段进行聚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根据所得条带,读出待测DNA的碱基顺序。什么是PCR,请试述PCR技术的原理,以及PCR的反映过程?PCR就是聚合酶链反映(PolymeraseChainReaction)。原理: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链成单链,在DNA聚合酶与HYPERLINK""\t""启动子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反映过程:一方面。双链DNA分子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然后,加入到反映混合物中的引物和模板DNA的特定末端相结合;戒指,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运用反映混合物中的三种核苷三磷酸,在引物的3’-OH端合成新生的DNA互补链。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DNA是以半保存复制方式进行复制的?先将大肠杆菌细胞培养在用15NH4Cl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里养很长时间(14代),使得细胞内所有的氮原子都以15N的形式存在(涉及DNA分子里的氮原子)。这时再加入大大过量的14NH4Cl和各种14N的核苷酸分子,细菌从此开始摄入14N,因此所有既存的“老”DNA分子部分都应当是15N标记的,

而新生的DNA则应当是未标记的。接下来让细胞生长,在不同时间提取出DNA分子,运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在密度梯度分离法中,密度越大的分子应当越接近管底,结果只得到一条带.而第二代得到两条带.

而当细胞分裂了一次的时候只有一个DNA带,这就否认了所谓的全保存机理,由于根据全保存机理,DNA复制应当通过完全复制一个“老”DNA双链分子而生成一个全新的DNA双链分子,那么当一次复制结束,应当一半DNA分子是全新(双链都完全只含14N),

另一半是“全老”(双链都完全只含15N)。这样一来应当在出现在离心管的不同位置,显示出两条黑带。

通过与全14N和全15N的DNA标样在离心管中沉积的位置对比,一次复制时的这根DNA带的密度应当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相称于一根链是14N,另一根链是15N。而经历过大约两次复制后的DNA样品在离心管中显示出强度相同的两条黑带,一条的密度和一代时候的同样,另一条则等同于完全是14N的DNA。这样的结果跟半保存机理推测的结果完美吻合。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及其扩展一、名称解释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上位作用:一对等位基因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制约,并随着后者不同前者的表型有所差异,后者即为上位基因,这一现象称为上位效应。克制作用: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基因自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克制作用。叠加作用:指当两对或两对以上HYPERLINK""基因互作时,当出现HYPERLINK""显性基因时,即表现出一种性状。只有当多对基因都是HYPERLINK""\t""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相对HYPERLINK""隐性性状。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达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适合度检查:又称为χ2测验,是指比较实验数据与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的假设测验。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二、填空题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假如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比例是

27:9:9:9:3:3:3:1

。在AaBbCcDd×AaBbCcDd的杂交中,每一亲本能产生16种配子,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有

81种,后代的表型种类有16种(假定4对基因均为完全显性),后代中表现A_B_C_D_表型的占

81/256

,后代中表现aabbccdd表型的占

1/256。一个女人是AB血型,其丈夫是A血型,第一个男孩子的表型是B血型,那么这对夫妇男性基因型是

AB或AO,女性基因型是

AB。由于非等位基因互相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9:7,克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9:3:4。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和abC为两种双互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CcAaBb或BbAaCc。三、选择题1、A血型人群的基因型是:()A)IA/IAB)IA/iC)i/iD)A和B都有也许2、对于复等位基因的任何基因,双倍体生物在一个基因座位上最多有多少个等位基因?()A)1B)2C)6D)103、在人类中,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性状。一个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个褐色眼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3个蓝色眼的女儿。决定父亲和母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分别是:()A)BB和BbB)BB和BBC)Bb和bbD)Bb和Bb4、研究人类性状遗传较好的方法是:()A)进行可控的交配实验B)构建和评估家族系谱图C)进行x2卡平方检查D)以上所有方法5、在人类中,隐性性状在哪些人群中被表现出来:()A)仅限于女性B)每代人群都会表现C)携带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人D)携带两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人6、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黄色饱满对绿色皱缩为显性,基因型均为SsYy的F1代间进行杂交产生F2代,在F2代中,黄色饱满的种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A)3/4B)9/16C)3/16D)1/167、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A)亲代B)F代C)F1代D)F2代8、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A)表现型B)野生型C)表型模拟D)基因型9、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10、杂种植株AaBbCc自交,假如所有的座位都在常染色体上,无连锁关系,与自交亲本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

A、1/8

B、27/64

C、37/64

D、7/81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假定这两个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第二定律,若把真实遗传的高茎黄子叶个体与矮茎绿子叶个体进行杂交,F2代中矮茎黄子叶的概率是(

)A、1/16

B、1/8

C、3/16

D、1/16

12、老鼠中,毛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毛对白毛为完全显性,假如白毛与黑毛杂合体交配,子代将显示(

)A、所有黑毛

B、黑毛:白毛=1:1

C、黑毛:白毛=3:1

D、所有个体都是灰色13、白猫与黑猫交配,F1都是白猫。F1互相交配,F2中白、黑、棕三种小猫的比例为12:3:1,是下列哪一种因素引起的。(

)A、互补作用

B、显性上位作用

C、克制作用

D、隐性上位作用14、根据人类血型遗传知识,可以鉴别亲子间的血缘关系。已知父母中之一方AB血型,另一方为O血型,其子女的血型也许是:

)A、O型;

B、AB型;

C、A型或B型;

D、A型;

E、B型15、人类白化症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这意味着白化症患者的双亲必须(

)。

A、双亲都是白化症患者

B、双亲之一是携携带者C、双亲都是纯合体

D、双亲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四、问答题1、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1)TTGgRr×ttGgrr蔓茎绿豆荚圆种子:蔓茎绿豆荚皱种子:蔓茎黄豆荚圆种子:蔓茎黄豆荚皱种子=3:3:1:1TtGgrr×ttGgrr蔓茎绿豆荚皱种子:蔓茎黄豆荚皱种子:矮茎绿豆荚皱种子:矮茎黄豆荚皱种子=3:1:3:1

2、在番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的植株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的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的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的分离比。假如把F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1:1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紫茎缺刻叶:绿茎缺刻叶=1:1(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真实遗传的紫茎、缺刻叶植株(AACC)与真实遗传的绿茎、马铃薯叶植株(aacc)杂交,F2结果如下: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247:90:83:34。

(1)在总共454株F2中,计算4种表型的预期数;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255.375:85.125:85.125:28.375进行卡平方测验;问这两对基因是否是自由组合的?由于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应满足9:3:3:1的比例,所以是自由组合的。第四章连锁互换规律一、名词解释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完全连锁:两对紧密相邻的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互换,一起遗传给后代。不完全连锁:是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并不总是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测交后代中大部分为亲本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的现象。并发系数:又称符合系数,指受到干扰的限度,通常用并发系数来表达。并发系数(并发率)(C)=实际双互换值/理论双互换值。干涉:即一个单互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再发生第二个单互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叫干涉。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拟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拟定基因的位置重要是拟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互换值来表达的。遗传学图:依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定律,把一个HYPERLINK""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距离和顺序绘制出来,就称为遗传学图。二、填空题1、有一杂交:CCDD×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并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16%

。2、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和abC为两种双互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CcAaBb或BbAaCc。3、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8种,比例为1:1:1:1:1:1:1:1。(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互换值为0,一对独立遗传4种,比例为1:1:1:1_。(3)三对基因都连锁2种,比例1:1。4、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分别占

46%和

8%。6、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应当等于染色体的对数

。7、假如100个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60个发生了互换,那麽形成的重组合配子将有

120个,其互换率为

30%。8、互换值的变幅在0~50%之间,互换值越大,连锁强度越小,基因间的距离越近;两连锁基因距离越_远,连锁强度越_强_。三、选择题1、遗传图距的单位――厘摩(centi-Morgan)表达的意义是:()A)相称于厘米B)两个基因间的核苷酸数目C)连锁基因间重组频率的度量单位D)相称于100个核苷酸2、假如两个基因不是连锁的,那么测交预期的表型比例是多少?()A)9:3:3:1B)1:2:1C)3:1D)1:1:1:13、两个基因间的重组频率多于50%,意味着这两个基因间的位置是:()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但距离较远B)在不同的染色体上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距离很近D)A和B都对的4、已知a和b的图距为20单位,从杂交后代测得的重组值仅为18%,说明其间的双互换值为(

)。

A、2%

B、1%

C、4%

D、难以拟定5、有一杂交CCDD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并且距离为20个图距单位,F2代中ccdd基因型所占的比例是(

)A、1/16

B、1/4

C、16%

D、20%

6、若染色体的某一区段发生了负干扰,就意味着(

)A、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互换率低于理论双互换率(但却有双互换);

B、这一区段未发生互换;C、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互换率高于理论双互换率;

D、这一区段的实际双互换率等于理论双互换率7、有一杂交组合aaBBAAbb,下列有关叙述哪句对的(

)A、若位点间不连锁,产生Ab配子时,同样可产生AB配子

B、若位点间紧密连锁,与不连锁相比,F1的表型分布不同C、若位点间紧密连锁,与不连锁相比,F2的表型分布不同

D、以上答案都不对8、在果蝇测交实验中,假如重组型个体占测交后代总数的16%,则(

)A、雌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有16%的染色单体未发生互换B、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有16%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C、雌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有32%发生连锁基因间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D、

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32%发生连锁基因间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四、计算题1、果蝇中,正常翅对截翅(ct)是显性,红眼对朱砂眼(v)是显性,灰身对黄身(y)是显性。一只三隐性(ct,v,y)雄蝇和一只三杂合雌蝇(+++/ctvy)交配,得到的子代如下:

黄身

(++y)

440

黄身朱砂眼截翅(ctvy)

1710

黄身朱砂眼

(+vy)

50

朱砂眼(+v+)

300

野生型

(+++)

1780

黄身截翅

(ct+y)

270

朱砂眼截翅

(ctv+)

470

截翅

(ct++)

55

(1)写出子代各类果蝇的基因型。黄身

(++y)黄身朱砂眼截翅(ctvy)黄身朱砂眼

(+vy)

朱砂眼(+v+)野生型

(+++)黄身截翅

(ct+y)朱砂眼截翅

(ctv+)截翅

(ct++)

(2)分出亲组合,单互换,双互换类型。亲组合:黄身朱砂眼截翅(ctvy)野生型

(+++)

单互换:黄身

(++y)

朱砂眼(+v+)黄身截翅

(ct+y)

朱砂眼截翅

(ctv+)

双互换:黄身朱砂眼

(+vy)

截翅

(ct++)

写出ctvy基因连锁图。ct-v间FR=13.3%,

ct-y间RF=20%,v-y间RF=23.3%(ct位于中间)(4)并发系数是多少?(15分)并发系数=(55+50)/5075

/

13.3%×20%=0.77782、在番茄中,基因O(oblate=flattenedfruit),p(peach=hairyfruit)和S(compoundinflorescence)是在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1,用对这三个基因是纯合的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列结果:(1)这三个基因在第二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o,p,s或s,p,o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s和o,p,+这些基因间的图距是多少?双互换值=(2+2)/1002=0.004单互换o-p=(96+110)/1002=0.205单互换s-p=(73+63)/1002=0.136故图距op=(0.205+0.004)×100=20.9cM,图距sp=(0.136+0.004)×100=14.0cM,图距so=34.9cM。并发系数是多少?并发系数=0.004/(0.205+0.136)=0.0113、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和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三对等位基因,用三隐性个体与这三个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数量如下:无色非蜡质皱粒

84

无色非蜡质饱满

974无色蜡质饱满

2349

无色蜡质皱粒

20有色蜡质皱粒

951

有色蜡质饱满

99有色非蜡质皱粒

2216

有色非蜡质饱满

15总数

6708(1)

拟定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2)

假定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3)

假如存在连锁,绘制出连锁遗传图。(4)

是否存在着干扰?假如存在,干扰限度如何?第五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名词解释伴性遗传:也称为性连锁,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随着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限性遗传:指位于Y/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它们只在异配性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剂量补偿效应:使细胞核中具有两份或两份以上基因的个体和只有一份基因的个体出现相同表型的HYPERLINK""遗传效应。交叉遗传:父亲的性状随着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现象。二、填空题金丝雀的黄棕色羽毛由性连锁隐性基因a控制,绿色羽毛由基因A控制。在一组合的后代中,所有的雄雀都是绿毛的,雌雀都是黄棕色的。该组合的亲本父本基因型为XY,母本基因型为XX

。人类的性别决定属于

XY

型,鸡的性别决定属于

ZW

型,蝗虫的性别决定属于

XA

型。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为XY类型性决定;家禽几乎为ZW

类型性决定;后缢的性别是由XY和温度决定的;果蝇的性别由XY决定的。父亲把性状传给女儿,母亲把性状传给儿子的遗传称为连锁遗传。人类中克氏综合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型。唐氏(Turner)综合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三、选择题1.哺乳动物的性别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A)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平衡B)剂量补偿C)Y染色体决定D)取决于环境因素2.关于连锁基因的说法,对的的是:()A)通过着丝粒连接的B)出现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仅在性染色体上出现D)在同一个细胞核里3.个体的基因型是XXXY,它的表现型是:()A)雄性B)雌性C)雌雄同体D)雄性或雌性4.性连锁基因位于()上:A)X染色体B)Y染色体C)常染色体D)A和B均对的5.基因型为XXY的群体,它的表型是:()A)雌性B)雄性C)雌雄同体D)雌性或雄性6.唐氏(Turner)综合症人群的染色体为非整倍体,由于:()A)缺少一条染色体B)有一条额外的X染色体C)有一整套额外的染色体D)第22条染色多了一个拷贝7.以下生物中,环境因素决定性别的是:()A)人类B)鸟类C)蝴蝶D)乌龟四、简答题1、哺乳动物中,雌雄比例大体接近1∶1,如何解释?以人类为例。人类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可产生含X和Y染色体的两类数目相等的配子,而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精卵配子结合后产生含XY和XX两类比例相同的合子,分别发育成男性和女性。因此,男女性比近于1:1。2、有一色觉正常的女子,她的父亲是色盲。这个女子与一色盲男子结婚,试问:(1)这个色盲男子的母亲是什么基因型?由于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根据题意,设色盲基由于b,该女子的基因型为X+Xb,这个色盲男子的母亲的基因型为X+Xb。他们婚后所生的第一个男孩患色盲的概率是多少?1/2他们婚后所生女孩换色盲的概率是多少?1/2第六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一、名词解释F'因子:F因子的化学本质是DNA,可以自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或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携带F因子的菌株称供体菌或雄性,用F+表达,没有F因子的菌株称为雌性,用F-表达。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边介质中吸取来自另一基因型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能传递供体细菌的任何基因的转导。特殊性转导:噬菌体只能传递供体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的转导。感受态细胞:指通过适当解决后容易接受外来DNA进入的细胞。Hfr菌:指细菌接合时,F因子整合到细菌环状DNA上,形成重组体的雄性菌。二、填空题F因子是一种质粒,是由环状DNA双链构成,重要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原点、致育因子和配对区。细菌之间遗传物质转移重要方式有、转化、转导。三、选择题1.以下哪一类型的细菌遗传互换,必需以直接的细胞与细胞的接触为前提?()A)转化B)接合C)转导D)以上所有2.将F+菌株和F-菌株杂交,Hfr菌株与F-菌株杂交,F’菌株与F-菌株杂交,受体菌F-菌株通过三种杂交后,分别为()菌株A.F+,F-,F+;B.F+,F+,F-;C.F+,F-,F-;D.F-,F+,F-3.作为λ噬菌体转导的E.coli的菌株是:()A)BB)MM294C)K12D)λcI857四、简答题1、经典遗传学,对基因概念的结识。(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重要特性(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相对稳定,在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规律地进行分派;(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即位点),并且是互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是一个突变单位;(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2、目前认为的转化机制涉及那几个过程?(1)感受态与感受态因子;(2)供体DNA与受体细胞结合;(3)当细菌结合点饱和之后,细菌开始摄取外源DNA;(4)联会与外源DNA片段整合。3、为什么说细菌和病毒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1)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2)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3)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表现与选择);(4)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5)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6)遗传物质比较简朴,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朴模型;4、转导和性转导有何不同?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过程。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五、论述题:1、请比较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差异?普遍性转导:噬菌体能传递供体细菌的任何基因的转导。特殊性转导:噬菌体只能传递供体染色体上原噬菌体整合位置附近的基因的转导。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第七章染色体畸变一、名词解释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改变。缺失:缺失是指染色体出现断裂并丢失部分染色体片段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反复:反复是指染色体自身的某一片段再一次在该染色体上出现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即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易位:易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染色体片段转移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倒位:倒位是指一条染色体的中间出现两个断裂点,断裂后中间的染色体片段经180°颠倒重接,该片段的基因线性顺序同原顺序相反的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相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染色体组:一个属内各个种所特有的维持其生活机能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由每一种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所组成。以x表达。同源多倍体:指增长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的。异源多倍体:指增长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个体杂交,其杂种再通过染色体加倍得来的。单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丢失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用2n-1表达。三体:是指二倍体染色体组中多一条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用2n+1表达。二、填空题1、染色体结构变异涉及缺失、反复、倒位、异位;数目变异涉及整倍体变异和结构变异,常见的整倍体变异有一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2、在人类,缺失会导致缺失综合症,如猫叫综合症是由第五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导致的。3、易位可分为单向易位、互相易位和整臂易位。整臂易位又称为Roberson易位。三、选择题1、在某些条件下,X染色体的某些部位趋向于断裂。具有这种症状的综合症是:()A)普来德-威利综合征B)脆性X染色体病C)特纳综合症D)猫叫综合征2、四倍体细胞具有:()A)4条染色体B)4个核C)每条染色体具有4个拷贝D)4对染色体3、人类的一个三体细胞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是:()A)45条B)46条C)47条D)48条3、很多科学家认为,多基因家族(比如,珠蛋白基因)的进化是由于以下哪一种遗传重组的结果?()A)反复B)缺失C)倒位D)易位4、以下这些突变中,哪一种最也许是致死性突变()A)点突变B)反复C)易位D)缺失5.在某些昆虫的幼虫中,多线染色体产生的因素是:()A)一条染色体发生断裂,与同一条染色体的另一部位重新连接B)在染色体复制之前,细胞分裂发生了几次C)染色体发生了复制,但没有发生相相应的核分裂D)在进行非等位互换时,一条染色体的一小部分发生了复制6、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导致染色体畸变?()A)化学物质B)辐射C)正常细胞的生物化学反映D)以上所有7.结果导致DNA数量增长的染色体畸变是哪一种?()A)反复B)倒位C)缺失D)A和C均是8.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区域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另一区域发生互换,这种畸变属于什么类型?()A)倒位B)反复C)缺失D)转换9.以下哪一类型的染色体畸变不能回到野生型的状态?A)反复B)缺失C)转位D)A和C均是简答题:1、请简述解释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断裂-重接假说?染色体断裂后游离的染色体片段有几种也许归宿:(1)重建:在本来的位置按本来的方向通过修复而重聚。(2)非重建性愈合:断裂的染色体同其它染色体或其它染色体断裂端接合,并经重建改变本来的结构。(3)不愈合:不含着丝粒的游离染色体片段丢失,留下游离的染色体断裂端(含着丝粒)。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这植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c,已知具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cc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由于在20%的小孢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互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互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植物可以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很多植物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不需要形成配子,对于这类植物,多倍体不影响他们的繁殖,所以他们能成活并繁殖,繁殖的后代也是多倍体。而动物一般而言,只能通过有性繁殖产生后代,多倍体在形成配子时,因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无法形成能正常的配子,而无法繁殖。第八章基因突变一、名词解释无义突变:指碱基替代后,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点突变成一个终止密码子,使多肽合成提前终止,产生了缺失原有羧基端片段的缩短了的肽链。多数情况下无活性,产生突变表型。错义突变:是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经碱基替换以后,变成编码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本质就是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涉及编码序列及其调控序列)发生了改变。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1对或少数几对邻接的核苷酸的增长或减少,导致这一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平衡致死系:紧密连锁或中间具有倒位片段的相邻基因由于生殖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不能互换,所以可以用非等位基因的双杂合子,保存非等位基因的纯合隐性致死基因,该品系被称为平衡致死系。回复突变:

HYPERLINK""\t""突变体通过第二次突变又完全地或部分地恢复为本来的HYPERLINK""\t""基因型和表现型。光修复:通过解聚作用使突变恢复正常的过程。暗修复:UV诱发胸腺嘧啶二聚体(TT)的第二种修复过程称切除修复,该修复不需光便能进行,因此也称暗修复,其修复过程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进行的。二、填空题根据基因突变的表型特性,基因突变可分为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根据诱发突变的机制,化学诱变剂分为碱基类似物、碱基修复剂、DNA插入剂三类。根据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可将修复系统分为:直接修复、切除修复、复制后修复。人类的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正常染色体发生

缺失引起的。化学诱变剂亚硝酸的诱变作用是氧化作用,使腺嘌呤变成为次黄嘌呤。碱基类似物5-溴尿嘧啶的酮式结构与胸腺嘧啶类似,可以和腺嘌呤配对,而烯醇式结构又可与鸟嘌呤配对,从而引起碱基转换。分子遗传学上的颠换是指嘌呤和嘧啶的替换,转换是指一种嘌呤替代另一种嘌呤或一种嘧啶替代另一种嘧啶的替换。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子,将导致多肽链合成提前结束,形成无功能的多肽链。紫外线照射后,DNA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形成嘧啶二聚体,其最常见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三、选择题1、水稻和小麦是不同的物种,但都具有高杆、矮杆,紫色花药和白色花药等性状,这是由于基因突变的_______特性决定的。A.重演性

B.平行性

C.多方向性

D.有利性2、通过基因突变,使苏氨酸(ACA)变为异亮氨酸(AUA),这种突变称为______。A.同义突变

B.错义突变

C.无义突变

D.移码突变3、突变引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微生物,它原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活,但发生突变后变成必须补加某种氨基酸才干生长。这种突变引起的表型改变属于______。A.致死突变型

B.条件致死突变型

C.形态突变型

D.生化突变型4、在碱基结构发生变化中,A→G属于______。A.颠换

B.移码

C.转换

D.缺失5、转座子可以由一位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_______。A.缺失B.缺失和插入突变;C.缺失、易位和插入突变D.缺失、倒位、易位、插入突变等、6、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特点是(

A、都能产生新基因

B、都能产生新基因型

C、都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D、在显微镜下均可见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中的β链发生突变所致,这种突变属于(

)A、同义突变

B、无义突变

C、点突变

D、移码突变3、根据基因突变的可逆性,A可以变成a,a可以变成A。假如A→a的突变率为U,a的突变率为V,则在多数情况下是(

)。A、U〈V;

B、U〉V;

C、U=V;

D、U≠V。四、简答题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点?(1)重演性:是指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反复地发生和出现。(2)可逆性:突变的可逆性是指突变可以从正常的野生型突变成突变型,也可从突变型再突变回复为本来的野生型。(3)多向性:基因突变的多向性是指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它的不同的复等位基因。(4)利弊性: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害的。一般表现为某种性状的缺陷,生活力减少,生育反常,极端的会导致当代致死等。2、为什么说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由于每个物种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的机制都是在与环境相适应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形成的,处在一种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决定物种生物状态的遗传体系,也处在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机体的平衡状态也就会被打破个体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其生活力或生殖能力。简述基因突变的修复机制。1.直接修复:(1)DNA聚合酶的校正修复;(2)光修复;2.切除修复:(1)一般切除修复;3.复制后修复:(1)错配修复;(2)重组修复;(3)SOS修复系统。4、什么是诱变剂、化学诱变剂有哪几种类型?凡是能引起生物体遗传物质发生忽然或主线的改变,使其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达成自然水平以上的物质,统称为诱变剂。化学诱变剂的类型:(1)碱基类似物;(2)碱基修饰剂;(3)DNA插入剂。第九章细胞质遗传一、名词解释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内的基因,即\t""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HYPERLINK""\t""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母性影响:细胞质中残留的基因产物对下一代起作用。母系遗传:是指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管正交或反交,子一代总是表现为母本性状的遗传现象。核外遗传:即细胞质遗传。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保持系:当作为父本与HYPERLINK""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HYPERLINK""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与HYPERLINK""\t""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性。二、填空题1、以条斑玉米ijij与正常绿色玉米(IjIj)杂交,产生的后代为条斑(Ijij),再与绿色玉米IjIj)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为正常绿色玉米和条斑玉米,基因型分别IjIj和Ijij。2、“三系”配套中的“三系”是指雄性不育的保持系、

恢复系和不育系。雄性的育性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S(rfrf)是控制不育系基因型,N(RfRf)是控制恢复系的基因型。3、植物的雄性不育系自交表现为______________,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后代表现为雄性不育,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表现为正常可育。4、细胞核基因存在于细胞核内,细胞质基因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5、核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同样,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正反交的遗传表现往往完全不同。6、各种细胞器基因组重要涉及有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7、属母性影响的性状受母本染色体基因控制,后代表现型是由雌性决定的。三、选择题:1、玉米条纹叶的性状受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共同控制。今以IjIj(绿)为母本,与ijij(条纹)杂交,F2代个体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A、3绿色:1条纹或白化

B、1绿色:2条纹:1白化C、全是条纹

D、绿色:条纹:白化是随机的2、高等生物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有:(

A、质粒

B、线粒体

C、质体

D、噬菌体3、下列那种叙述不是细胞质遗传所特有的(

A、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遗传

B、F1代的正反交结果不同C、细胞质遗传属母性遗传因此也称母性影响

D、不能在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4、下列有关C质基因叙说中,哪一条是不对的的(

)A、细胞质质基因也是按半保存方式进行自我复制,并能转录mRNA,最后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细胞质基因也能发生突变,并能把产生的变异传给后代,能引起核基因突变的因素,也能诱发细胞质基因突变。C、细胞质基因在细胞分裂时的分派是随机的,在子代的分布是不均等的。D、细胞质基因通过雄配子传递。5、紫茉莉绿白斑遗传实验中,绿色、白色、绿白斑三种枝条上的花粉分别给绿色枝条上的花授粉时,杂种植株表现为(

)6、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中,S(rfrf)四、简答题试述如何运用三系配套,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运用?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有何相同点,又有何不同之处?相同点:组成的基本物质相同;都可遗传;都控制生物的性状;不同点:细胞核的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细胞质的只有染色质一种;作用范围,细胞核对整个细胞有作用,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一般只在该器官起作用;遗传方式,核细胞两性遗传,质细胞是母系遗传。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有何不同?母性影响是受核基因的控制,核基因产物在雌配子中积累,使后代的性状表现为,母亲的性状就是母性影响。HYPERLINK""\t""细胞质遗传是人的HYPERLINK""\t""遗传物质重要在HYPERLINK""\t""细胞核中,称为HYPERLINK""\t""核基因.但在细胞质的HYPERLINK""\t""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DNA.这样的HYPERLINK""\t""遗传物质我们称为质基因(人体内只有HYPERLINK""\t""线粒体)。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一、名词解释数量性状:指在一个群体内的各个体间表现为HYPERLINK""连续变异的性状质量性状。遗传力:指遗传方差(VG)在总方差(VP)中所占比值,可作为杂种后代进行选择的指标。广义遗传力:指总的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狭义遗传力:指加性遗传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率。近交系数:是指个体的某个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来源于共同祖先某个基因的概率。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双亲的现象。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一种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所有聚集在F1引起的互补作用。一般有利性状多由显性基因控制;不利性状多由隐性基因控制。超显性假说:认为双亲基因型异质结合所引起基因间互作,即杂种优势,等位基因间无显隐性关系,但杂合基因间的互作>纯合基因。近亲繁殖:近亲繁殖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的交配。也称近亲交配,简称近交。二、填空题1、目前解释杂种优势遗传的重要有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立论于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互相作用,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杂种生活力来自于有利的显性基因;后者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等位基因互作,杂合子比纯合子生活力强。2、数量性状表型变异的特点是基因数目很多,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假说称为多基因假说_。3、在F2群体中,某一数量性状的表型方差为100,广义遗传率为60%,狭义遗传率为50%,那么这个群体中遗传方差为60,加性方差为50,显性上位方差为10,环境方差为40。4、基因加性方差是指同一座位上等位基因间和不同座位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基因间累加作用所引起的变异量;显性方差是指同一座位上等位基因间互相作用引起的变异量,面上位性方差是非等位基因间互相作用所引起的变异量。5、广义遗传率是总的遗传方差在占表现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狭义遗传率是加性遗传方差在表现型方差中所占的比值。6、在数量性状遗传中,让杂种A1a1A2a2A3a3A4a4自交,假定没有连锁,后代中与该杂种相似的表现型的个体频率是31.6%。7、半同胞婚配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为

1/8,表兄妹结婚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为

1/16__。8、一般来说,凡是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在杂种初期世代进行选择效果明显_。9、经测验,某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的89%,狭义遗传力为50%。那么后代个体间差异有_________是由环境引起的,而由等位基因间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性效应引起的变异为_________________。10、杂种优势的大小决定于(1)双亲遗传性状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