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民族精神1考点考向概览2一个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一个核心→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个特征→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一个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一个重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一个途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两个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复习点睛3一、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1352、时代特征:P135(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4

2011年,我们为天宫一号而激动,很多人更被卫星的研制团队所感动。这支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同舟共济,统一行动;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了“天宫一号”。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他们“一切为了祖国”的精神永恒地镌刻在太空。他们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天宫一号”卫星研制团队怎样体现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

典题演练5

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同舟共济,统—行动,展示了团结统一精神;他们使我国在和平利用太空上更有发言权,壮大了和平的力量,展示了爱好和平精神;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展示了勤劳勇敢精神;他们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条件完成使命,展示了自强不息精神;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思维展示6二、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重要性:三精神、一灵魂、一火炬(P76)2、必要性:(1)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综合素质(3)国际竞争力(4)社会主义道路(5)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精神支柱,强基固本(P80)(7)精神基石(P81)强大精神动力(P71)(8)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78/238/23三、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6)必须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8(2007海南政治卷1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超越高考C9(2008海南卷18)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B10(2009福建卷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B11(2010年高考江苏卷23)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③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12(2011年高考福建卷)“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A13(2012年高考江苏卷)《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C14(2013·四川卷·6题)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D15(2010山东文综)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16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继承性、稳定性,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思维展示17(2010年高考北京卷40)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8分)18【答案】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2)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3)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思维展示19(2012年高考天津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锋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气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始终与时代发展相对接。200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7位大学生,在选择未来时不只作功利想,不仅为稻粱谋,毕业后奔赴海南省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经过5年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建了自然保护区工作站,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改变了一方水土。鹦哥岭的大学生因甘于奉献而快乐,因学以致用而充实,因遵从理想而诗意。他们用青春诠释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用美好情怀和理想气息感染者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

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8分)20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②鹦哥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维展示2122/24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集中表现植根于基本内涵(内容与核心)时代特征(具体表现)重要性(作用)必要性(意义)综合探究P81我的收获22爱国主义为核心P1351、地位: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作用:旗帜、精神支柱3、特点:具体的,不是抽象的4、主题: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5、具体行动:P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