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简介_第1页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简介_第2页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简介_第3页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简介_第4页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丁美洲古代文明(1492年之前)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拉丁美洲古代遗存下来的文字材料十分稀少,其文明的再现主要依靠考古发掘收集到的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拉丁美洲文明可以说是挖掘出的文明。事实证明,拉丁美洲有着辉煌璀璨的古代文明,实乃世界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拉丁美洲文明的根基是古代文明。“古代文明”是指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美洲大陆以前。重点有三大文明:玛雅文明、阿兹台克文明和印加文明。2010CD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印第安人是对除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总称。首先关于拉丁美洲土著人的起源有几点要明确:

1.根据考古学家、地质学家、人种学家否定了“本土说”,证实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不可能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其他大陆迁徙过去的。因为至今拉丁美洲没有发现类人猿的遗迹。

2.通过DNA的抽样测试分析,排除了拉丁美洲土著的祖先与非洲人的祖先同宗的可能性,确认了同亚洲蒙古人种的同一性。

3.在古代冰川时期(公元前7万-1.2万),亚洲东北部与美洲西北部有路桥相连;蒙古人种的亚洲人经过这个陆桥进入北美地区,而后进入墨西哥,继而南下进入南美洲。

4.最早进入美洲的亚洲人是一批“猎手”。根据考古资料测定亚洲人进入墨西哥的时间大约在2.1万年前,进入南美洲的时间大约在1万—1.4万年前。2010CD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发展状况拉丁美洲古代文明的发展源远流长,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从首批追猎者进入美洲到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这段期间的拉丁美洲古代文明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一、“石器时期”(从2.1万年前首批追猎者进入墨西哥到约公元前6000年):人类分成小群体,在拉丁美洲四处移动,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使用简单的磨削石器工具。并出现了定居的村落;开始培植野生植物、驯养动物,以供食用。二、“古代时期”(约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人类定居生活的发展是这一时期的明显特征。最早的定居村落首先出现在河、湖、海边。其结果是人口不断增加,村落由小变大,为拉丁美洲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CD三、“前古典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50年):总的来说拉丁美洲发达的文明开始于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文明有墨西哥湾沿海的奥尔梅克文明(Olmeca)和南美安第斯高原上的查文文明(Chavin);并且出现了初期的社会等级(权贵和非权贵集团);也出现了文字。四、“古典时期”(公元250年左右到公元900年左右):这一时期文明之花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普遍开放,出现了“国家”。各国人口众多,市镇形成、社会分工、军队和“宫廷”卫士。最著名的国家是玛雅诸城邦。玛雅地区拥有相对比较发达的文明。五、“后古典时期”(约公元900年到1500年):

这一时期的特征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市镇的不断发展、战争的频繁、国家的扩张。阿兹台克帝国、印加帝国。2010CD三大文明古代美洲主要有三个文明中心:第一个是玛雅文明,这个玛雅文明包括现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这是第一个文明中心。第二个文明中心是阿兹特克文明,是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也就是以现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为中心,就在墨西哥首都附近,是阿兹特克文明。第三个文明中心是印加文明,在现在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广大地区。

2010CD玛雅文明MAYA玛雅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南部的恰帕斯(Chiapas)和塔巴斯科(Tabasco)两州的大部分地区、今伯利兹、今危地马拉大部分地区、洪都拉斯地区和萨尔瓦多。这一区域面积达到32.4万平方公里。根据地理特征和文化发展状况,玛雅文明地区从南到北一共可以分为三个地区:1.太平洋沿岸平原和山麓地带;2.高原—南部高原和北部高原;3.低地—南部低地,中部低地和北部低地。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间,玛雅文明诞生,开始了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玛雅文明一般是分为三个时期:2010CD前古典期又称为形成期(约公元前1800年—公元300年):

早期文明兴起于太平洋沿岸、高原地带和中部低地,带有鲜明的奥尔梅克文化的烙印。生产不断发展,物资日益丰富,出现了远距离贸易,与外界接触加强。发展中有了自己的特色,反映在大型石碑(太平洋沿岸、高原地带)和大型石料建筑(中部低地)上。石碑上刻有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形象、在位时间和一些象形文字说明的历史事件;中部低地的文明发展的中心在Nakbe和ElMirador。古典时期又称为中期,也是鼎盛期(公元300年到900年):大多数前古典时期的文明中心衰落。石碑也消失了,标志着太平洋沿岸、高原地带的发展中断;中部低地的文明发展中心发生了转移,从Nakbe和ElMirador转移到了蒂卡尔(Tikal),同时还有帕伦克(Palenque)、博纳帕克(Bonampak)、科潘(Copán)、等文明中心。这些中心的辉煌成就不仅反映在建筑、雕刻、绘画上,而且反映在政治制度上。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一统天下,君主统治体制得到强化。2010CD玛雅古典时期的重要城市蒂卡尔,坐落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境内佩腾(Petén)湖畔的原始密林处,约500平方公里,其中心部分占地16~17平方公里。它始建于公元292年,鼎盛时期在公元7~8世纪,到公元9世纪因为某种缘故突然由盛而衰,变成废墟,湮没于丛林之中,被抛弃和遗忘。2010CD墨西哥有三大玛雅遗址——奇琴伊察(最负盛名)、乌斯马尔和帕伦克(其中帕伦克是古典时期,其他两个是后古典时期文明)。

帕伦克(Palenque)遗址,在今墨西哥恰帕斯州境内的尤卡坦半岛(Yucatán)上。帕伦克是玛雅文明古典时期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它位于墨西哥东南,地处绿色丛林中一片开阔地上,周围原始森林茂密,树木高达30多米,是一个又热又潮湿的地方。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公元600年至700年间,迄今保存下来的古老建筑多是在这一时期修造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包括古城在内、占地面积达1772公顷的帕伦克国家公园已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奥托罗姆河缓缓穿过城中心,帕伦克的主要建筑是1座宫殿和5座神庙(铭文神庙、太阳神庙、骷髅神庙…)。

2010CD帕伦克宫殿铭文神庙

科潘(Copán)遗址后古典时期又称为后期(公元900年到1521年):玛雅人中的普顿(Putun)族人改变了传统的君主政治体制,实行一种更有利于强化经济、军事控制的政治体制—集体统治制度。他们建立了奇钦伊察城邦国家,大力发展航海贸易,建立广泛的沿海贸易联系。公元1200年左右,奇钦伊察衰落,玛雅潘城邦兴盛。14世纪南部高原又兴起了一些强盛的小城邦。16世纪整个玛雅地区被入侵的西班牙人先后占领。这一时期的文明中心有:乌斯马尔(Uxmal)、奇钦伊察(Chichen-Itza)、玛雅潘(Mayapán)。2010CD乌斯马尔(Uxmal)遗址奇钦·伊查(Chichen-Itza)城邦: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州(Yucatán)的首府梅里达(Merida))以东120公里处,它的意思就是“在伊查部族的圣泉的边沿”。奇钦·伊查城邦,兴建于公元10世纪,是后古典玛雅时期的新城邦。在奇钦·伊查有一个被称为“螺旋塔”的著名天文观象台,它在玛雅建筑中是独一无二,内部有螺旋形的梯道和回廊,屋顶也呈半圆形而得名。塔体总高12.5米,建在两层高的平台上,四周视野辽阔,是观测天文的好位置,使塔内后墙在观测室内形成的窗口连线也变成观测的工具,因此观象台本身就是一座天文仪器。它结构鲜明,形体规范,均是几何条件的外形,很具科学意味,在古代建筑中极为罕见。2010CD奇钦·伊查城邦:

“螺旋塔”库库尔坎金字塔玛雅潘(Mayapán):是中美洲古代玛雅文明后期中心之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境内,奇琴伊察以西100公里。1221年左右,玛雅人发动起义,推翻了奇琴伊察的统治。不久,各个城邦首领召开会议,商议重新建立一个政治中心,将其命名为“玛雅潘”,意为“玛雅人的标准”。2010CD玛雅的经济生活:玛雅人是以农业为主,在沼泽地挖渠排水。他们种植玉米、菜豆、西红柿、可可豆、辣椒、南瓜等多种植物。我们今天吃的西红柿、菜豆,玉米、可可豆,包括辣椒、南瓜、棉花这都应该感谢拉美、玛雅文明和印卡文明。我们中国的文明又称为水稻文明,美洲的文明称作玉米文明。因为美洲三大文明,当时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主要的主食是玉米,我们现在经常吃的好多水果、蔬菜最早是来源于美洲的三大文明。玛雅的国家组织和社会组织:玛雅并没有形成“帝国”,只是城邦国家。玛雅人的社会组织以家庭为基础,家庭是玛雅社会的核心。实行夫权制,但母亲或年长的妇女在家庭中仍有一定的地位。若干血亲家族组成氏族,是氏族公社。玛雅文明中心是城市。玛雅社会是阶级社会,分成国王及贵族阶级、中等阶级和平民阶级。整个社会呈金字塔形。玛雅的文明在文化和科学方面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就。

2010CD文化艺术成就:

1.公元前后,玛雅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2.玛雅人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他们采用20进位法,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零”的概念,比欧洲早800余年。建立了历法制度,玛雅历法体系由“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组成。认为一年是365.2420天,这同现在计算为365.2422天的数值只差万分之二。

3.在建筑方面,古代玛雅人修建了金字塔,最高的可达70米,其规模之大,施工难度之高,令人吃惊。

4.此外,玛雅人在壁画、雕刻、彩陶等方面均有很高的水平,大多数是绘画,绘画多为壁画,也见诸于陶器和古抄本。

2010CD在宗教方面:玛雅人的宗教是多神教。居首位的是天神伊察姆纳(Itzamná),为天堂之神、日月之神,也是文字和科学的创造者。众多神灵中主要有雨神恰克(Chac)和玉米神龙姆卡什(YumKaax),还有羽蛇神库库尔坎(Kukulcán),战神和风神乌拉坎(Huracán)等。英文和西文的“飓风”都是乌拉坎这个字,来自于印第安语。2010CD阿兹台克文明AZTECA阿兹台克文明的孕育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地理、历史条件。发祥于墨西哥谷地。墨西哥谷地处于墨西哥中央高原,自古以来是人类活动、繁衍生息的一个中心,人类从事劳动、创造的一个基地。这为阿兹台克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文化、物质的基础。前阿兹台克文明:在墨西哥谷地进行的大量考古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那儿即有人类定居从事农耕活动;公元前2500年出现陶制品;公元前2000年左右,前阿兹台克文化在长期孕育的基础上发展进入前古典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文明主体是:2010CD1.奥尔梅克文明(Olmeca):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对中美、北美其他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2.特奥蒂瓦坎文明(Teotihuacán):起始于西元前200年左右,是个在奥尔梅克(Olmeca)文明灭亡之后才诞生,约与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发展的中心和基地是一座大型城市特奥蒂瓦坎城。在特奥蒂瓦坎文明中,在一条被考古学家命名为“亡者之路”(AvenidadelosMuertos)的街道沿路有大量的庙宇和金字塔,其中最著名的两座金字塔叫做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LaPirámidedeSolyladeLuna)3.托尔特克文明(Tolteca):兴起于公元950年,因尚武好战的托尔特克人而得名,文化中心最初在墨西哥西部的图拉城(Tula),后来在阿兹特克人的威胁下东迁至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地区。2010CD阿兹台克文明:历史:公元11世纪,奇奇梅卡人的一支—墨西卡人(MEXICA)在首领的带领下离开故乡阿兹特兰(Aztlán)向外迁徙。12世纪末进入墨西哥谷地,由于他们来自阿兹特兰,所以通常被成为阿兹台克人。1325年在外族的袭击下他们逃至一个小岛上,随后在那开始建设自己的定居地,起名为“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án)。后来在15世纪末期形成了阿兹台克帝国,都城就在Tenochtitlán(在今天的墨西哥城)。1521年8月被西班牙殖民者科尔特斯率领的西班牙殖民军占领,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在废墟上建了墨西哥城。2010CD文化:阿兹特克的文字属于图画文字,但已经含有象形文字的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一年为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医学方面,利用各种草药治病,已使用土法麻醉。建筑和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建筑方面主要还是金字塔。首都的公共建筑以白石为主。一般房屋的周围,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种着花草,形成水上田园。

语言:语言纳瓦特尔语(Náhuatl)2010CD阿兹特克太阳石是墨西哥人独特的创造,雕刻在一座巨石上,很像一个圆盘,是奉献给太阳神的一块纪念碑,原装饰在特诺奇蒂特兰神殿的墙上,西班牙人破坏了神殿,而太阳历石却奇迹地留存下来。阿兹特克历法及宇宙相关的图画文字和符号代表了墨西哥人的宇宙观,阿兹特克宇宙观与世界观完全表现在这块石盘上。因此,这个太阳石盘就成为阿兹特克神话的象征。墨西哥人曾经经历过四个太阳,被风、豹、水、火毁灭,最后只有第五个太阳,成为胜利者,并且是一直运行着,石盘中央的太阳,就是第五个太阳。

2010CD印加文明INCA印加文明是安第斯山中部地区4000余年文明发展的结晶,在早先列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印加文明,同时在自身的发展中又保有自己的特色。直至后来发展成为版图大约包括今日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一带的印加帝国,首都设于库斯科。印加文明的发展主要分这样几个历史阶段:公元前4700—公元前1000年为农耕初期阶段,氏族公社形成。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200年为文明形成阶段,出现了神权政治国家。公元前200年—公元450年为列国兴盛时期。公元450—1450为战国时期。公元1450—1532为印加帝国时期。2010CD印加帝国之前在战国时期,有两个强盛的国家:1.蒂亚瓦纳科帝国(Tiahuanaco),位于今玻利维亚,他的最著名的文化是“太阳门”。公元12世纪帝国解体。2.奇穆国(Chimú),1476年被印加国兼并。2010CD太阳门:它位于古代玻利维亚和秘鲁交界处的的喀喀湖(Titicaca)东南21公里,层峦叠嶂的安第斯高原上,海拔高度3800米。这个前印加时期的庞然大物由重达百吨以上的整块巨石雕琢而成,高3.048米,宽3.962米。门两侧画着48幅方形图案,分列三排,簇拥着上方一个会飞的神。门上镂刻的许多象形文字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一种天文历。据说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总是准确无误地射入门中央。

2010CD印加国—印加帝国(历史)印加国位于库斯科(Cuzco)谷地(秘鲁),兴起于12世纪,由11个氏族公社组成,讲quechua语,建都库斯科城。传说印加在亡国前共历12个统治者。前七位君王统治期间为兴国时期,具体情况只有神话传说,史称“传说时期”。从第八代国君ViracochaInca(1438-1463)开始,进入“历史时期”。1438年他兴兵向外扩张,征服了库斯科谷地和的的喀喀湖地区(Titicaca)。1463年儿子PachacutiInca继位,国力昌盛,挥师北伐,占领今厄瓜多尔首都基多。1471年又一位君主挥师一直挺进智利中部地区和阿根廷北部高原地区。1493年HuaynacCapaz继位,统一安第斯山中部地区列国,形成疆域辽阔的帝国。疆土包括今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东部地区除外)、智利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人口月400万。1532年西班牙入侵者(FranciscoPizarro)进入印加帝国,第二年杀害印加国君占领库斯科,宣告印加帝国消亡。但印加王朝一直同西班牙入侵者战斗到1572年才告终。2010CD印加帝国政治:帝国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国王和中央政府控制着全国的经济生活、宗教活动和社会生活。国王在政治、宗教、军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神的代表。王室成员处于政治的最上层,只俯首于国王。中央集权制得以保证是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和交通信息网

1.行政体系:印卡帝国原叫“塔万廷苏约”(Tahuantinsuyo),意为“四个联合在一起的地区”。全国分4个大区(Suyo):Chinchasuyo,包括今厄瓜多尔和秘鲁北部地区;Antisuyo,包括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区;Contisuyo,包括今秘鲁南部沿岸地区;Collasuyo,包括今玻利维亚高原、阿根廷西北部和智利北部。大区下设若干行省,各省分为两个专区,专区由若干氏族村落(Ayllú)组成(Ayllú为行政基础单位)。

2.交通信息网:为了治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印加人修建了两条大道,一条称“海岸大道”,一条称“高原大道”,形成贯穿南北全境总长1.8万千米的道路网。沿途设有驿站,供信使传达信息。2010CD艺术文化:文学方面,帝国时期已有了民间口头文学,包括叙事诗、抒情诗等。流传最广的是一首爱情长诗《奥扬泰》(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