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版笔记中级经济基础和农业知识与实务_第1页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版笔记中级经济基础和农业知识与实务_第2页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版笔记中级经济基础和农业知识与实务_第3页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版笔记中级经济基础和农业知识与实务_第4页
2023年中级经济师考点版笔记中级经济基础和农业知识与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3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TOC\o"1-3"\h\z\uHYPERLINK\l"_Toc"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PAGEREF_Toc\h1HYPERLINK一、市场需求PAGEREF_Toc\h6_Toc"三、均衡价格PAGEREF_Toc\h9HYPERLINK\l"_Toc"四、弹性PAGEREF_Toc\h10HYPERLINK\l"_Toc"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PAGEREF_Toc\h13HYPERLINK一、无差异曲线PAGEREF_Toc\h14HYPERLINK\l"_Toc"二、预算约束PAGEREF_Toc\h18HYPERLINK\l"_Toc"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PAGEREF_Toc\h20HYPERLINK\l"_Toc"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PAGEREF_Toc\h23HYPERLINK\l"_Toc"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公司理论(新增)PAGEREF_Toc\h23HYPERLINK\l"_Toc"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PAGEREF_Toc\h24HYPERLINK\l"_Toc"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PAGEREF_Toc\h27HYPERLINK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PAGEREF_Toc\h31一、市场结构的类型PAGEREF_Toc\h31HYPERLINK\l"_Toc"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PAGEREF_Toc\h33HYPERLINK\l"_Toc"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PAGEREF_Toc\h35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PAGEREF_Toc\h36HYPERLINK一、市场失灵的含义PAGEREF_Toc\h36HYPERLINK\l"_Toc"二、市场失灵的因素PAGEREF_Toc\h37HYPERLINK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PAGEREF_Toc\h39HYPERLINK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朴的宏观经济模型PAGEREF_Toc\h39HYPERLINK\l"_Toc"一、国民收入核算PAGEREF_Toc\h39HYPERLINK\l"_Toc"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PAGEREF_Toc\h40HYPERLINK\l"_Toc"三、消费、储蓄和投资PAGEREF_Toc\h41HYPERLINK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营分析PAGEREF_Toc\h44HYPERLINK一、经济增长PAGEREF_Toc\h44HYPERLINK二、价格总水平PAGEREF_Toc\h46HYPERLINK\l"_Toc"三、就业和失业PAGEREF_Toc\h48HYPERLINK\l"_Toc"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的和手段PAGEREF_Toc\h49HYPERLINK\l"_Toc"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PAGEREF_Toc\h49HYPERLINK\l"_Toc"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PAGEREF_Toc\h50HYPERLINK\l"_Toc"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PAGEREF_Toc\h51HYPERLINK\l"_Toc"一、国际贸易PAGEREF_Toc\h51HYPERLINK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PAGEREF_Toc\h55HYPERLINK\l"_Toc"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性PAGEREF_Toc\h55HYPERLINK\l"_Toc"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PAGEREF_Toc\h56HYPERLINK\l"_Toc"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PAGEREF_Toc\h58HYPERLINK\l"_Toc"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 PAGEREF_Toc\h58HYPERLINK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PAGEREF_Toc\h61HYPERLINK\l"_Toc"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PAGEREF_Toc\h62HYPERLINK\l"_Toc"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PAGEREF_Toc\h64HYPERLINK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PAGEREF_Toc\h65HYPERLINK\l"_Toc"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PAGEREF_Toc\h65HYPERLINK三、税负转嫁PAGEREF_Toc\h69HYPERLINK\l"_Toc"四、国债PAGEREF_Toc\h71HYPERLINK\l"_Toc"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PAGEREF_Toc\h73HYPERLINK\l"_Toc"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PAGEREF_Toc\h74HYPERLINK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PAGEREF_Toc\h76HYPERLINK\l"_Toc"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PAGEREF_Toc\h77HYPERLINK\l"_Toc"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PAGEREF_Toc\h79HYPERLINK\l"_Toc"第十四章财政政策PAGEREF_Toc\h82HYPERLINK\l"_Toc"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的PAGEREF_Toc\h82HYPERLINK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PAGEREF_Toc\h85HYPERLINK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PAGEREF_Toc\h87HYPERLINK\l"_Toc"一、货币需求PAGEREF_Toc\h87HYPERLINK二、货币供应PAGEREF_Toc\h90HYPERLINK四、通货膨胀PAGEREF_Toc\h93HYPERLINK一、中央银行PAGEREF_Toc\h95HYPERLINK二、货币政策PAGEREF_Toc\h99HYPERLINK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PAGEREF_Toc\h102HYPERLINK\l"_Toc"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PAGEREF_Toc\h102HYPERLINK\l"_Toc"二、金融市场PAGEREF_Toc\h106HYPERLINK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PAGEREF_Toc\h109HYPERLINK\l"_Toc"一、金融风险PAGEREF_Toc\h109HYPERLINK\l"_Toc"二、金融危机PAGEREF_Toc\h110HYPERLINK\l"_Toc"三、金融监管理论PAGEREF_Toc\h111HYPERLINK\l"_Toc"四、金融监管体制PAGEREF_Toc\h111HYPERLINK五、巴塞尔协议PAGEREF_Toc\h113HYPERLINK第十九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PAGEREF_Toc\h115HYPERLINK\l"_Toc"一、汇率制度PAGEREF_Toc\h115HYPERLINK\l"_Toc"二、国际储备PAGEREF_Toc\h117HYPERLINK\l"_Toc"三、国际货币体系PAGEREF_Toc\h118HYPERLINK第二十章记录与记录数据PAGEREF_Toc\h121HYPERLINK\l"_Toc"一、记录的含义PAGEREF_Toc\h121HYPERLINK\l"_Toc"二、记录数据的计量尺度PAGEREF_Toc\h122HYPERLINK\l"_Toc"三、记录数据的类型PAGEREF_Toc\h123HYPERLINK\l"_Toc"四、记录指标及其类型PAGEREF_Toc\h124HYPERLINK\l"_Toc"五、记录数据的来源PAGEREF_Toc\h125HYPERLINK\l"_Toc"六、记录数据的质量PAGEREF_Toc\h127HYPERLINK\l"_Toc"第二十一章记录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AGEREF_Toc\h128HYPERLINK\l"_Toc"一、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AGEREF_Toc\h128HYPERLINK\l"_Toc"二、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PAGEREF_Toc\h130HYPERLINK\l"_Toc"三、登记表PAGEREF_Toc\h134HYPERLINK第二十二章数据特性的测度PAGEREF_Toc\h135HYPERLINK\l"_Toc"一、集中趋势的测度PAGEREF_Toc\h135HYPERLINK二、离散限度的测度PAGEREF_Toc\h138HYPERLINK\l"_Toc"第二十三章时间序列PAGEREF_Toc\h139HYPERLINK\l"_Toc"一、时间序列及其分类PAGEREF_Toc\h139HYPERLINK二、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PAGEREF_Toc\h141HYPERLINK三、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PAGEREF_Toc\h145HYPERLINK一、指数的概念、分类PAGEREF_Toc\h147HYPERLINK\l"_Toc"二、加权综合指数PAGEREF_Toc\h149HYPERLINK\l"_Toc"三、指数体系PAGEREF_Toc\h150HYPERLINK一、国内生产总值(GDP)PAGEREF_Toc\h154HYPERLINK\l"_Toc"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长值PAGEREF_Toc\h156HYPERLINK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PAGEREF_Toc\h157HYPERLINK五、进出口和运用外资PAGEREF_Toc\h158HYPERLINK第二十六章会计概论PAGEREF_Toc\h158HYPERLINK第二节会计的目的PAGEREF_Toc\h159HYPERLINK\l"_Toc"第三节会计要素PAGEREF_Toc\h160HYPERLINK\l"_Toc"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PAGEREF_Toc\h163HYPERLINK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规定PAGEREF_Toc\h166HYPERLINK\l"_Toc"第七节会计循环PAGEREF_Toc\h168HYPERLINK\l"_Toc"第八节会计法规PAGEREF_Toc\h171HYPERLINK\l"_Toc"第二十七章财务会计报PAGEREF_Toc\h172HYPERLINK第二节利润表PAGEREF_Toc\h176HYPERLINK\l"_Toc"第三节钞票流量表PAGEREF_Toc\h178HYPERLINK\l"_Toc"第四节附注PAGEREF_Toc\h181HYPERLINK\l"_Toc"第二十八章财务报表分析PAGEREF_Toc\h182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PAGEREF_Toc\h182HYPERLINK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指标PAGEREF_Toc\h183HYPERLINK第一节物权法律制度概述PAGEREF_Toc\h192HYPERLINK第二节所有权PAGEREF_Toc\h193HYPERLINK\l"_Toc"第三节用益物权PAGEREF_Toc\h194HYPERLINK第四节担保物权PAGEREF_Toc\h195HYPERLINK\l"_Toc"第五节占有PAGEREF_Toc\h197HYPERLINK\l"_Toc"第三十章协议法律制度PAGEREF_Toc\h198第一节协议法律制度概述PAGEREF_Toc\h198HYPERLINK第三节协议的效力PAGEREF_Toc\h198HYPERLINK第四节协议的履行PAGEREF_Toc\h201HYPERLINK\l"_Toc"第五节协议的变更和转让202HYPERLINK\l"_Toc"第六节协议的权利义务终止PAGEREF_Toc\h203HYPERLINK\l"_Toc"第七节违约责任PAGEREF_Toc\h205HYPERLINK\l"_Toc"第八节协议担保PAGEREF_Toc\h206HYPERLINK第九节部分具体协议PAGEREF_Toc\h207HYPERLINK第三十一章公司法律制度PAGEREF_Toc\h209HYPERLINK\l"_Toc"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PAGEREF_Toc\h209HYPERLINK\l"_Toc"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PAGEREF_Toc\h210HYPERLINK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PAGEREF_Toc\h212HYPERLINK第五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PAGEREF_Toc\h213HYPERLINK第六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PAGEREF_Toc\h214HYPERLINK第七节公司解散和清算PAGEREF_Toc\h214第三十二章其他法律制度215HYPERLINK\l"_Toc"第一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PAGEREF_Toc\h215HYPERLINK\l"_Toc"第二节反垄断法律制度PAGEREF_Toc\h223第三节反不合法竞争法律制度PAGEREF_Toc\h225HYPERLINK\l"_Toc"第四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PAGEREF_Toc\h227HYPERLINK第五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PAGEREF_Toc\h229第一章市场需求、供应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期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乐意并且可以购买的数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例题·单选题】需求是在一定期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A.乐意购买的数量B.可以购买的数量C.乐意并且可以购买的数量D.实际购买的数量[答案]C(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掌握)(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长,将引起需求增长。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3)产品价格。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样本与笔记说明1、本文档仅为样本,完整版共48页如需完整版,请QQ:手机:13837213916联系官方网址:HYPERLINK"http://www.zikaobj.com/"www.YcBiJi.com

HYPERLINK"http://wpa.qq.com/msgrd?V=1&Uin=&Site=chat&Menu=yes"\t"blank"2、样本和完整版笔记均严格按最新制定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每个知识点既可以作为选择填空又可用在简答论述,而不是绝对按照考试题型总结的,因此更利于全面把握知识点或者考试时临时翻阅。◆关于站长:本站长目前于西南政法大学攻读研究生,参与了西政开办的各类考试辅导班(自考、司考、公务员、考研、成教、专升本等)。本站所有笔记均为最新自考核心班内部权威资料,通过细心整理成了WORD版本,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关于笔记:我们的每一份资料都凝结着开班八年专业授课老师辛勤的心血,每一份资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份资料都是有生命的知识系统,我们求抓使笔记覆盖到每个知识点,抓住最核心的题目,尽我们最大之力保证通过率。◆笔记特点:本站所有自考成考笔记是我们辅导班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授课笔记精心整理而成,是一套完整复习资料,内容全面,或按不同题型分类整理,或按章节顺序整理,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郑重承诺:(1)每部笔记的整理严格依据最新教材和考纲;(2)力求涵盖到每个知识点;(3)知识点覆盖率80%,轻松过关。◆省钱省力:(1)省时:A4纸分栏,排版精美,无需再整理;(2)省力:可直接看笔记,无需再看教材;(3)省钱:省下购买教材的费用,也免去了补考费◆联系方式:QQ:旺旺:ayyepﻫ

官方网址:HYPERLINK"http://www.ZiKaoBJ.com"www.YcBiJi.com

ﻫ三钻信誉自考笔记淘宝店:HYPERLINK"http://shop34257768.taobao.com/"http://shop34332704.tao/变动呈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6)预期。(7)其他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自身的价格。【例题1·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A.呈同方向变化B.呈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D.完全等价[答案]A【例题2·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重要因素有()。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B.互补品的价格C.预期D.产品生产成本E.消费者偏好[答案]ABCE【例题3·单选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A.商品品种B.国家政策C.商品自身的价格D.消费者偏好[答案]C【例题4·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对的的是()。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C.假如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减少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答案]ABDE(三)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需求曲线: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达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如下图:二、市场供应(一)供应的含义和影响供应的因素(掌握)供应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乐意并也许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应是供应欲望和供应能力的统一。市场供应是所有生产者供应的总和。影响供应的因素重要有:(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应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应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长产品供应。(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涉及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例题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减少,供应将()。A.增长B.减少C.不变D.不受任何影响[答案]A【例题2·多选题】影响供应的因素重要涉及()。A.产品价格B.生产成本C.生产技术D.生产要素价格E.消费者的个人收入[答案]ABCD(二)供应曲线考试内容:供应规律和供应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供应规律:一般情况下,供应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应曲线:用横轴表达供应量,纵轴表达价格,我们把供应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达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供应曲线。如下图:【例题1·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减少,供应将()。A.增长B.减少C.不变D.不受任何影响[答案]B【例题2·单选题】供应曲线是一条()的曲线。A.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B.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C.水平D.垂直[答案]B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考试内容: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是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相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例题·单选题】()是市场供应力量和需求力量互相抵消时所达成的价格水平。A.公允价格B.均衡价格C.计划价格D.不变价格[答案]B(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考试内容:熟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营机制。1.最高限价分析所谓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1)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减少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导致短缺。(4)要保障最高限价的顺利实行,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派措施。如凭票供应。(5)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2.保护价格分析所谓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1)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2)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3)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实行保护价格,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4)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重要是农产品。【例题1·单选题】(2023、2023年)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A.平衡措施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2·多选题】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对的的是()。A.其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减少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C.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D.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E.其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答案]ABC【例题3·多选题】(2023年)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对的的有()。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E.也许会出现变相涨价现象[答案]AC【例题4·多选题】保护价格也称()。A.支持价格B.最高限价C.最低限价D.开放价格E.计划价格[答案]AC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考试内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在公司价格决策中的应用。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限度,是需求量变动比例与价格变动比例的比率。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2)弧弹性弧弹性合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点弹性合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2)需求单一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3)需求缺少弹性或低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限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大。(2)商品的重要性。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3)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少,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增长,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适于采用薄利多销的政策。(2)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Ed=1,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3)需求缺少弹性的商品,Ed<1,价格下跌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例题1·单选题】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缺少弹性C.需求单一弹性D.需求完全有弹性[答案]A【例题2·单选题】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说法中,错误的是()。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少B.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少弹性C.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D.一种商品若有很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答案]D【例题3·单选题】(2023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长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也许增长也也许减少[答案]C【例题4·多选题】对于需求缺少弹性的商品而言,下列()说法是对的的。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长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长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E.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策略[答案]AB【例题5·单选题】()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长销售收入。A.需求缺少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单位弹性D.需求无弹性[答案]B(二)需求交叉弹性考试内容:掌握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1.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动2.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类型(1)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时,则Eij>0,由于商品的需求量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2)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则Eij<0,由于商品的需求量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3)Eij=0时,说明i、j两种商品是无关的。【例题1·单选题】()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A.需求价格弹性B.供应价格弹性C.需求交叉弹性D.供应交叉弹性[答案]C【例题2·单选题】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白两种商品的关系为()。A.两者为互补品B.两者为替代品C.两者无关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也许[答案]B【例题3·单选题】(2023年)假如甲产品是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A.无关B.是替代品C.是互补品D.是缺少价格弹性的[答案]C(三)需求收入弹性(新增内容)考试内容:掌握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1.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映限度。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Ey=1,表白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Ey>1,表白收入弹性高——高档品;Ey<1,表白收入弹性低——必需品;Ey=0;Ey<0——低档物品。(四)供应价格弹性考试内容:掌握供应价格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1.供应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供应价格弹性是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应量的相对变化之间的比率。供应价格弹性系数=供应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应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应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2.供应价格弹性的类型(1)Es>1,供应弹性充足;(2)Es<1,供应弹性不充足;(3)Es=1,供应单位弹性;(4)Es=0,供应完全无弹性;(5)Es=∞,供应完全有弹性。第(4)、(5)两种情况很少见。3.影响供应价格弹性的因素(1)时间是决定供应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应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应弹性一般比较大。(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应弹性的大小。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低,短期供应弹性较大,而长期供应弹性则小一些。产品的资金有机构成高,短期供应弹性较小,而长期供应弹性则大。(3)供应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限度对供应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限度高,则供应弹性大。【例题1·单选题】()是决定供应弹性的首要因素。A.资金有机构成B.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C.投入品替代性大小D.时间[答案]D【例题2·单选题】由于供应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应的变化总是()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A.同方向的,正值B.反方向的,负值C.同方向的,负值D.反方向的,正值[答案]A【例题3·多选题】影响供应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时间B.资金有机构成C.预期D.投入品的替代性大小和相似限度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答案]ABDE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考试内容:掌握效用的含义和分类1.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也就是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2.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限度。效用没有客观标准。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序数效用论:消费者无法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顺序。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两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4.边际效用理论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MU)是指消费者增长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限度的增长或者效用的增量。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期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长,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长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长的,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成一定限度后,总效用达成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O;假如继续增长消费,总效用不仅不会增长,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例题·单选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重要区别是()。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加总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二)无差异曲线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掌握)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组合。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1)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地表达出来。(2)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3)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例题·多选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的假设有()。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答案]ABC2.无差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性、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达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限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满足限度无差异、偏好无差异。教材14页图l-7教材14页图1-8: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无差异曲线的特性:(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限度越高。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限度越低。(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掌握)商品边际替代率,就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长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假如用MRS表达商品边际替代率,公式为:15页图1-10:从A到B,消费者乐意放弃6个单位衣服以获得额外1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6;从B到D,只乐意用4个单位衣服来换取1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4。当商品数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上述公式可以表达为:边际商品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是由于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长,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例题1·单选题】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商品的价格D.效用的大小[答案]A【例题2·单选题】当边际替代率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时,一个前提条件是()。A.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B.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C.无差异曲线是凹的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答案]D【例题3·多选题】无差异曲线的特性有()。A.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B.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可以相交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E.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ACE二、预算约束考试内容:掌握消费者预算约束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预算约束线:表达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所有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斜率的大小表白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的比率。【例题·单选题】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大小B.消费者偏好变化C.商品的价格D.商品价格和收入[答案]C(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长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16页图1-12)。(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假如一种商品X2价格不变,一种商品X1价格变动,则预算线中纵轴的截距固定不变,而横轴的截距变化。X1价格上升,截距变短,预算线向内旋转;X1价格下降,截距变长,预算线向外旋转。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例题·多选题】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商品价格C.消费者收入D.价格弹性E.商品边际替代率[答案]BC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一)消费者均衡考试内容: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但无差异曲线却有无数条。此时,消费者应当如何选择才干实现效用最大化呢?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然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I2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当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二)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在偏好和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预算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从而引起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把这些均衡点连接起来便可以得到一条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PCC)表达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的效用最大化的各种组合。将商品X1的不同价格和消费量组合绘制在一张图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价格的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了解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的关系。(1)对于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从而总效应必然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2)对于低档物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从需求曲线来看,就是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而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映更大。【例题·多选题】(2023、2023年)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是()共同作用的结果。A.替代效应B.互补效应C.收入效应D.蛛网效应E.乘数效应[答案]AC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公司理论(新增)(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考试内容: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即公司或厂商。公司的重要形式涉及个人公司、合作制公司和公司制公司。1.个人公司个人公司也称为业主制公司,在个人公司中,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了解其优缺陷。2.合作制公司合作人对合作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了解其优缺陷。3.公司制公司公司制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公司享有法人财产权——即公司资本和财产不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属于公司法人。按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涉及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公司的特点是:(1)公司为股东所有;(2)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3)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4)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公司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种公司中,()属于法人公司。A.个人公司B.合作制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有限公司E.合作制公司[答案]CD【例题2·多选题】公司制公司的特点有()。A.公司为股东所有B.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D.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E.公司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答案]ABCD(二)公司形成的理论考试内容:掌握科斯的公司理论的重要内容。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公司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公司的本质或者显著特性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公司产生以后,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公司外部的市场交易和公司内部的交易。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公司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公司就产生了。交易成本的节约是公司存在的主线因素,即公司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导致市场机制和公司的交易费用不同的重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例题·单选题】公司存在的主线因素是()。A.交易成本的节约B.外部性C.市场失灵D.公司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答案]A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新增)(一)生产及相关概念生产是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是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的服务产出。投入重要涉及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公司家才干四种类型。从较长时期来看,公司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但在短期内,公司的投入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二)生产函数考试内容: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及重要形式。生产函数表达在一定期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考试内容: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性。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假设只有一种投入可以改变,而其他投入不可以改变,这是对公司短期行为的分析。例如假设劳动投入可变,而其他投入不可变。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短期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该函数表达资本量固定不变,这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的变化。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TP)是指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2)平均产量(AP)是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或者说是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3)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教材24页表1-1。【例题·单选题】某公司的工人人数为10人时,其总产量为2100个;当工人人数为11人,其总产量为2200个,则工人人数为11人时,该公司的边际产量是()个,平均产量是()个。A.100200B.200100C.210105D.100210[答案]A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教材25页图1-16。(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成一定限度L1后,MP最大,然后递减,继续增长劳动投入到L3,MP=0。假如再增长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基本含义是: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例题·单选题】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含义是()。A.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B.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变动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C.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总是递增的D.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总是递减的[答案]A(2)总产量曲线的图形根据MP曲线的图形可以给出TP曲线。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此时MP递增),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此时MP下降,但MP>0),总产量达成最大值后下降。MP>0时,TP上升;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3)平均产量曲线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