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基础介绍_第1页
移动通信基础介绍_第2页
移动通信基础介绍_第3页
移动通信基础介绍_第4页
移动通信基础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通信基础介绍介绍提纲移动通信概述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演进策略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的概念通信双方或至少其中一方在运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移动通信的发展最早的移动电话是在1921年开始使用的第一个公用移动系统在1946年开办第一个蜂窝系统(AMPS)是在1983年10月在芝加哥地区开始使用,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经营管理移动通信概述(2)多址方式有三种:FDMA、TDMA和CDMA

频率时间FDMA频率时间TDMA频率时间码CDMA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频分,就是把整个可分配的频谱划分成许多单个无线电信道(发射和接收载频对),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路话音或控制信息。在系统的控制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接入这些信道中的任何一个。典型例子是模拟蜂窝系统。TDMA是以不同的时隙实现通信的。时分多址是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按时间(或称为时隙)划分为若干时分信道,每一用户占用一个时隙,只在这一指定的时隙内收(或发)信号,故称为时分多址。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它可在一个信道上同时传输多个用户的信息,也就是说,允许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其关键是信息在传输以前要进行特殊的编码,编码后的信息混合后不会丢失原来的信息。有多少个互为正交的码序列,就可以有多少个用户同时在一个载波上通信。每个发射机都有自己唯一的代码(伪随机码),同时接收机也知道要接收的代码,用这个代码作为信号的滤波器,接收机就能从所有其他信号的背景中恢复成原来的信息码(这个过程称为解扩)。移动通信概述(3)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模拟技术频率:800MHz、900MHz主要的制式美国:AMPS欧洲:TACS、NMT-450、NMT-900英国:ETACS西德、葡萄牙:C-450意大利:RTMS日本:NTT、JTACS、NTACS移动通信概述(4)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技术频率:800MHz、900MHz、1800MHz主要的系统美国:DAMPS、CDMA欧洲:GSM日本:PDC移动通信概述(5)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将各种业务结合起来,用一个单一的全功能网络来实现主要特点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的系统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特别是支持Internet业务便于过渡、演进高频谱效率高服务质量低成本高保密性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概述GSM系统结构GSM频率配置GSM无线接口GSM网络结构编号计划呼叫建立流程GSM概述GSM含义1982年,欧洲邮电大会(CEPT)成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化实体GSM(GroupSpecialMobile),其目的是制定欧洲900MHz数字T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规范。1992年,GSM系统重新命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GSM系统结构NSS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与GSM移动用户之间及移动用户与其它通信网用户之间通信起着交换、连接与管理的作用。主要负责完成呼叫处理、通信管理、移动管理、安全性管理、用户数据和设备管理、计费记录处理、信令处理等BSS是GSM系统中与无线蜂窝方面关系最直接的基本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相连,负责无线信息的发送接收、无线资源管理及功率控制等;同时,它与NSS相连,实现移动用户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传送系统信息和用户信息等;当然,也要与操作支持子系统OSS之间实现互通。OSS完成移动用户管理、移动设备管理、系统的操作与维护。BSC基站控制中心BTS基站收发信台MSC移动交换中心VLR拜访位置寄存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AUC鉴权中心EIR设备识别寄存器OMC操作维护中心NMC网络管理中心PSTN公用电话网PDN公用数据网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BSCBTSBSSOMCNMCOSSNSSMSC/VLRHLR/AUCEIRPSTNISDNPDNGSM系统结构图MSC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完成或参与完成网络子系统(NSS)的全部功能,协调与控制整个GSM网络中BSS和OSS的各个功能实体。支持电信业务、承载业务和补充业务。支持位置登记、越区切换和自动漫游等移动性管理功能。VLR是服务于其控制区域内移动用户的数据库系统,其存储着进入其控制区域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相关信息,为已登记的移动用户提供建立呼叫接续的必要条件。拜访位置寄存器(VLR)移动交换中心(MSC)网络子系统各部分功能存储着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通过核查三种表格(白名单、灰名单、黑名单)使网络具有防止无权用户接入、监视故障设备的运行和保障网络运行安全的功能。设备识别寄存器(EIR)HLR是一个存储移动用户数据的静态数据库(包括用户识别号码,访问能力、用户类别和补充业务等数据);同时也存储移动用户所在VLR区域的有关动态数据。AUC存储着鉴权信息和加密密钥,防止无权用户接入系统和防止无线接口数据被窃。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GSM系统结构-NSS各部分的功能GSM系统结构-BSS各部分的功能基站子系统各部分功能基站控制中心(BSC)基站收发信台(BTS)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主要完成接口管理、BTS-BSC之间的地面信道管理、无线参数及无线资源管理、测量和统计、切换、支持呼叫控制、操作与维护等功能。BTS受控于基站控制器(BSC),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是服务于某小区的无线收发信台设备,实现BTS与移动台(MS)空中接口的功能。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和控制单元三部分。基带单元主要用于话音、数据速率适配以及信道编解码等;载频单元主要用于调制/解调与发射机/接收机间的耦合;控制单元则用于BTS的操作与维护。移动台(MS)功能MS是用户直接使用、完成移动通信的设备。对于数字移动通信来讲,已经从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个人化的特点─即使存有用户私人信息的SIM卡和通信的物理设备实现分离。SIM卡上包含所有与用户有关的无线接口一侧的信息,也含有鉴权和加密实现的信息;而物理设备可以是手持机,车载机或是由移动终端直接与终端设备相连而构成的设备。BSCBTSBSSMSC/VLRUmA-bisAA接口定义为NSS与BSS之间的通信接口。从系统上来讲,就是MSC与BSC之间的接口,物理链路采用标准的2.048Mb/sPCM的数字传输链路实现。此接口传递的信息包括移动台管理、基站管理、移动性管理、接续管理等。Abis接口定义了BSS中BSC和BTS之间的通信标准。BSC与BTS之间采用标准的2.048Mb/sPCM数字链路来实现。此接口支持所有面向用户提供的服务,并支持对BTS无线设备的控制和无线频率的分配。Um接口(空中接口)定义为移动台与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移动台与GSM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互通,物理链路是无线链路。此接口传递的信息主要包括无线资源管理信息、移动性管理信息和接续管理信息等。GSM系统接口HLREIRPSTNISDNPDNBSCBTSBSSMSC/SSPVLRMSC/SSPVLRSCPGBETUP/ISUPBDCFALNSS的内部接口D接口E接口F接口C接口B接口G接口TUP/ISUPE接口定义为

MSC与MSC之间的通信接口。E接口用于MSC之间交换数据以启动和实现切换操作,同时还可用于传送短消息。D接口定义为VLR与HLR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与交换有关的移动台位置信息及用户管理信息。为保证移动用户在整个服务区内能够建立和接受呼叫,则必须要在VLR与HLR之间交换数据。F接口定义为

MSC与EIR之间的通信接口。当MSC需要检查IMEI的合法性时,需要通过F接口和EIR交换与IMEI有关的信息。B接口定义为VLR与MSC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MSC向VLR询问MS的当前位置信息或业务信息的有关操作;或者通知VLR更新MS的当前位置信息;或用于补充业务和短消息的有关操作等。C接口定义为MSC与HLR之间的通信接口。当MS作被叫时,C接口用于发端MSC从HLR获得被叫MS的路由信息;当向MS传短消息时,用于关口MSC从HLR获得MS目前所在的MSC号码。G接口定义为VLR与VLR之间的接口,当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VLR控制区域并且采用TMSI发起位置更新时,此接口用于当前VLR从前一个VLR中取得IMSI及鉴权集。GSM系统与PSTN的互连方式采用7号信令系统的TUP接口,GSM系统和ISDN的互连方式采用7号信令系统的ISUP接口,其物理链路是由MSC引出的标准2.048Mb/s数字链路实现。L接口L接口定义为SSP与SCP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智能业务中SSP触发智能业务时向SCP上报主被叫的位置信息和SCP向SSP下发计费信息,以及智能业务时SSP和SCP交换相关的控制信息。NSS的内部接口MSC/VLRSSS设备组成HLR/AUCEIRBSSOSSPSTNSSS

MSC网络核心,对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和管理

1)信道的管理和分配;

2)呼叫的处理和控制;

3)过区切换和漫游的控制;

4)用户位置信息的登记与管理;

5)用户号码和移动设备号码的登记和管理;6)服务类型的控制;

7)对用户实施鉴权;8)与其它公用通信网络互连.

HLR存储本地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登记内容:永久性的参数暂时性的需要随时更新的参数

VLR存储漫游用户位置信息的数据库

AUC

EIR存储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对移动设备进行鉴别监视,拒绝非移动台入网。可靠地识别用户身份,只允许有权用户接入网络并获得服务。BSCTCMSCOMCMSBSSBSS设备组成与接口UmAbisAsubABTSBTS的结构耦合TXRX载频单元基站接口单元载频单元帧单元帧单元时钟单元操作维护BSC射频基带控制BTS的主要功能

无线资源的接入

基带数字处理

包括信道编/解码,交织/去交织,加密/去加密,TDMA帧建立,速率匹配等,由帧单元(FU)完成

射频处理

实现900M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由载频单元(CU)完成

信道管理

将指定的逻辑信道组合到实际的物理信道上BSC的主要功能

信道管理

建立与释放无线资源,执行逻辑信道的组合、物理信道的映射响应MS和MSC的呼叫请求

协议转换

实现MSC-BSC侧七号信令和BSC-BTS侧LAPD信令的转换TC的主要功能

实现16Kbit/s到64Kbit/s的话音信号处理TCAsub口16Kbit/s至BSC至MSCA口64Kbit/s13Kit/sRPE-LPT话音信息3Kbit/s检测比特64Kbit/sPCM码+

对下行链路的话音激活检测和舒适噪声的产生BSS内部语音信号传输速率1:4BSCTCUmAbisAsubABTSMS至MSC2Mbit/sPCM传输每个PCM时隙包含4个GSMTCH/F13Kbit/s每个PCM时隙包含1个GSMTCH/F16Kbit/s16Kbit/s64Kbit/s

TC可以放在传输链中BTS与MSC之间的不同地方

TC在功能上属于BTS,但通常放在MSC

机房以节省长途传输链路BTS

包括便携台和车载台

接入网络需要SIM卡的支持紧急业务除外

OMC对全网进行监控和操作,如系统自检、报警、故障诊断与处理、话务量的统计和计费数据的记录传递及各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显示等友好的用户界面提供标准的网管接口BSCIntegratedNetworkManagementCenter

OMC-R

OMC-SBSS

A+InterfaceQ3Q3SwitchElementMobilityManagementElementHLRVLRAuC

CDMAMSCUNIXSERVERBILLINGSYSTEMTCP/IPBTSBTSTCP/IP

OMCMCC:MobileCountryCode,移动国家码,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分配,三个数字,如中国为460。MNC:MobileNetworkCode,移动网号,两个数字。MSIN: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Number,在某一PLMN内MS唯一的识别码。编码格式为:H1H2H3SXXXXXXNMSI:NationalMobileSubscriberIdentification,在某一国家内MS唯一的识别码。一、IMSI是GSM系统分配给移动用户(MS)的唯一的识别号。 二、采取E.212编码方式。 三、存储在SIM卡、HLR和VLR中,在无线接口及MAP接口上传送。 四、IMSI分配原则: 最多包含15个数字(0-9)。

MCC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分配,而NMSI的分配则是各国运营者自己的事。 如果在一个国家有不止一个GSMPLMN,则每一个PLMN都要分配唯一的MNC。IMSI分配时,要遵循在国外PLMN最多分析MCC+MNC就可寻址的原则。Notmorethan15digits3digits2digitsIMSIMCCMNCMSINNMSIIMSI号码结构图编号方案—IMSITMSI是为了加强系统的保密性而在VLR内分配的临时用户识别,在某一VLR区域内与IMSI唯一对应。TMSI分配原则: 一、TMSI包含四个字节,可以由八个十六进制数组成,其结构可由各运营部门根据当地情况而定。二、TMSI的32比特不能全部为1,因为在SIM卡中比特全为1的TMSI表示无效的TMSI。三、要避免在VLR重新启动后TMSI重复分配,可以采取TMSI的某一部分表示时间或在VLR重起后某一特定位改变的方法。TMSI编号方案—TMSICCNDCSNNational(significant)MobilestationinternationalISDNnumberMobilenumberMSISDN号码结构图CC:CountryCode,国家码,如中国为86。NDC:NationalDestinationCode,国内接入号,如中国移动的NDC目前有139、138、137、136、135;中国联通的NDC目前有130、131、133。 SN:SubscriberNumber,SN的一般格式H0H1H2H3ABCD一、MSISDN是指主叫用户为呼叫GSMPLMN中的一个移动用户所需拨的号码,作用同于固定网PSTN号码。二、MSISDN采取E.164编码方式。 三、存储在HLR和VLR中,在MAP接口上传送。 编号方案—MSISDNMSC号码HLR号码一、编码格式为CC+NDC+LSP 二、CC、NDC含义同MSISDN的规定,LSP(locallysignificantpart)由运营者自己决定 三、E.164编码方式 四、目前在网上MSC与VLR都是合一的,所以MSC号码与VLR号码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一、采取E.164编码方式 二、编码格式为:CC+NDC+H0H1H2H30000,即为用户号为全零的MSISDN,CC,NDC含义同MSISDN的规定。编号方案—MSC号与HLR号编号方案—MSRN/HON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是在移动台有来话呼叫时,根据HLR的请求,临时由VLR分配的号码,用于发端MSC寻址被叫拜访的MSC,接续完成后立即释放,此号码只在某一时间范围(比如90秒)内有效。采取E.164编码方式,编码格式为:在MSC号码/VLR号码的后面增加3个数字。 MSRN

HONHON(切换号码)是用于用户在两个移动交换区间进行切换时,为建立MSC间通话链路而临时使用的号码,其编码方式和格式类似MSRN。

在检测位置更新、切换请求和下发寻呼时,要使用位置区识别LAI。LAI的组成为MCC+MNC+LAC。 其中MCC和MNC与IMSI中的相同,LAC为位置区码,用于识别移动通信网中的一个位置区,最多为2个字节长度的16进制编码,0000和FFFE不能用来表示某一位置区。

LAICGI在所有的GSMPLMN中小区的唯一标识。在LAI的基础上再加上小区识别CI构成。编码为:LAI+CI,其中CI为2个字节长的16进制的BCD码,由运营商自定。基站识别码。用于移动台识别相邻的、采用相同载频的、不同的BTS,特别用于区别在不同国家的边界地区采用相同载频的相邻BTS。BSIC编号方案—LAI/CGI/BSICCDMA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CDMA关键技术cdma20001x系统几种多址方式比较(1)频分多址(FDMA)方式每信道占用一个载频,每个信道的每一载波仅支持一个电路连接信号速率低基站设备复杂庞大,重复设置收发信设备越区切换较为复杂和困难几种多址方式比较(2)时分多址(TDMA)方式突发传输的速率很高,远大于语音编码速率用不同的时隙来发射和接收,不需双工器基站复杂性减小,互调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频率利用率高,系统容量大越区切换简单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窄带CDMA(N-CDMA)由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提出,1980年11月进行了首次现场实验1995年正式的N-CDMA标准出台,即IS-95A1998年制定了IS-95B标准1998年3月提出了一种向后兼容IS-95的宽带CDMA框架,称为cdma20002000年3月通过cdma2000的标准IS-2000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IS-95B标准的核心思想在不改变IS-95A物理层的前提下通过自适应信道捆绑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9.6~76.8kbit/s(RS1)14.4~115.2kbit/s(RS2)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cdmaOne是基于IS-95的各种CDMA制造厂家的产品和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构成的一个家族概念国际CDMA发展组织的一个品牌名称cdma2000是IS-95标准向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美国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标准过程中提出的技术建议CDMA关键技术CDMA信道设置CDMA编码CDMA功率控制CDMA呼叫处理CDMA切换CDMA信道设置导频信道(PilotChannel)同步信道(SyncChannel)寻呼信道(PagingChannel)前向业务信道(ForwardTrafficChannel)接入信道(AccessChannel)反向业务信道(ReverseTrafficChannel)CDMA编码Walsh码64位(128位),在前向信道中用于区分信道,在反向信道中用于正交调制PN短码(2)215=32,768,在前向信道中用于区分基站小区,在反向信道中作为扰码PN长码242=4400Billion,用于区分用户CDMA功率控制前向功率控制(ForwardPowerControl)闭环(Closedloop)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开环功率控制(ReverseOpenLoopPowerControl)反向闭环功率控制(FastReverseClosedLoopPowerControl)反向外环功率控制(ReverseOuterLoopPowerControl)CDMA呼叫处理(1)CDMA呼叫处理(2)CDMA切换软切换(“Soft”Handoff)同一BSC中不同基站之间更软切换(“Softer”Handoff)同一基站不同小区之间硬切换(“Hard”Handoff)同一系统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