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国际贸易绪论_第1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绪论_第2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绪论_第3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绪论_第4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绪论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GATT&WTO国际贸易措施国际贸易方式进出口业务程序贸易的标的争议及其解决商品的价格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收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学习、考核要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要求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材学习与参考书阅读相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核要求平时考勤及作业、小论文20%,考勤率2/3以上;期末考试80%。

第一章绪论基本知识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历史渊源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学习要点:国际贸易的概念及分类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是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各国、各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对外贸易(Foreign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别国或其他地区间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包括出口与进口两部分。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当我们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交换活动时,可称它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当我们从一个国家角度来看它就是该国的对外贸易。?????

世界贸易(WorldTrade)、全球贸易(GlobalTrade)、内部贸易(Internaltrade)、进出口贸易、输出入贸易(ImportandExportTrade)、外部贸易(ExternalTrade)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中常用名词

对外贸易ForeignTrade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必要性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国际间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各国的科学技术存在差异。学习、研究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对国际贸易进行专门研究,可揭示国际贸易的规律,正确认识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措施,掌握国际贸易的技能和方法;探讨国际贸易中的各种问题和规律,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的学说,指导和解释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探讨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关系,研究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对外贸易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贸易值(TradeValue)是指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又叫贸易额。贸易额分为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两种:对外贸易额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国际贸易额是指各国出口(或进口)贸易额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他国的进口,为避免重复计算,一般把各国的出口额相加,来表示国际贸易的规模的大小。?????FOB(FreeonBoard……namedportofshipment)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namedportofdestination)

世界货物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进口1950554.00580.0019601131.001194.0019703145.813289.21198019936.2520474.25199034250.4335565.09200061648.4063728.75义乌国际商贸城1)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为21738亿美元2)2007年义乌对外贸易额为18.28亿美元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某国第一年的对外贸易额为500亿美元,第二年的对外贸易额为1000亿美元,试问?该国第二年的贸易额是否增加了一倍?贸易量(TradeQuantum)是指用进出口的计量单位来表示进出口商品的规模。即按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值,也就是以某年的价格为基数,用进出口贸易值除以进出口价格指数,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代替贸易量。以某年为基期的贸易量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正确的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化的贸易量指数。

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量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国际贸易量=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额1970年为2800亿美元,1978年为11736亿美元;而以1970年的出口价格指数为100,则1978年是265。试求1978年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贸易量,并比较贸易增长状况?1、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2.65

出口贸易量=出口额/出口价格指数

=11736÷2·65=44292、(1)不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

1978年出口额÷1970年出口额

=11736÷2800=3.19

(2)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

1978年出口贸易量÷1970年出口额

=4429÷2800=1.58计算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贸易差额(Balanceof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值和进口值之间的差额。出口值>进口值——出超或叫顺差;出口值<进口值——入超或叫贸易逆差;出口值=进口值——贸易平衡一般来说,贸易顺差说明一个国家的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在对外贸易收支中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恰好相反。

1)2007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18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9558亿美元,求对外贸差额。

2)2007年义乌出口总额16.74亿美元,进口总额1.54亿美元,求对外贸差额。

解:1)外贸差额为2622亿美元。

2)外贸差额为15.2亿美元。

计算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对比。国际收支从一个侧面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对外经济活动状况。收入>支出——国际收支顺差或黑字;支出>收入——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收入=支出——国际收支平衡。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进口替代(ImportSubstitution),即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国内不能生产或质量差的产品的生产,实现国产化,以国产制成品替代进口制成品。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进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的比例下降,但原材料、机器设备的进口会上升。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对原材料、机器元件的需求扩大,对外汇的需求增长。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出口导向(Export-led),即通过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发展本国工业,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通过出口贸易的增加,带动经济发展。在我国的对外开放中,沿海特区积极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产业,扩大出口贸易,外向型经济成分不断增加,已经脱离了进口替代的经济模式,逐步形成了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模式,并向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模式过渡。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ofDependenceonForeignTrade)又叫对外贸易系数,是指该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

1990年美国、西德、英国、法国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6.4%、60%、55%和48%。1985年-2000年持续上升至26.3%,而后微有反复,2004年为25.3%。加拿大外贸依存度从1970年的42.5%升至2000年的86.4%。此外,除英国、日本的持续上升趋势表现相对不明显之外,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外贸依存度均表现出持续上升。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1980年只有12.5%,到1990年已经超过30%,2000年达到44%,2002年为48.8%,2003年为60%,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外贸依存度略有降低,约为63.9%。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LineupofInternationalTradeCommodities)是指各类商品在各国进出口贸易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各商品组成部分在贸易总体中的地位、性质和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进出口商品一般分为两大类:初级产品——没有经过或很少经过加工的农、林、牧、渔、矿产品;工业制成品——经过加工的产品。2001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23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占外贸进出口总额46.9%。其中出口1188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44.6%。

2004-2009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总值5933.697619.999690.7312180.1514285.468466.49初级产品405.50490.39529.25615.47778.48438.18食品及活动物188.70224.81257.22307.51327.64229.57饮料及烟类12.1411.8311.9313.9615.3012.38非食用原料58.4374.8578.6291.54113.4657.40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144.76176.21177.76199.44316.35136.67动、植物油脂及蜡1.482.683.733.035.742.16工业制成品5528.187129.609161.4711564.6813506.988028.31化学品及有关产品263.68357.72445.31603.56793.09446.9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1006.541291.261748.362198.942617.431316.42机械及运输设备2682.913522.624563.645771.896733.254089.52杂项制品1563.931941.912380.292968.533346.062164.0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11.1216.0923.8821.7617.1511.33

2004-2009年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1-9总值5614.236601.187916.149558.1811330.867111.75初级产品1173.001477.101871.412429.783627.762013.19食品及活动物91.5693.8899.97114.97140.50107.97饮料及烟类5.487.8210.4114.0219.2011.28非食用原料553.78702.12831.641179.091672.081008.3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80.03639.57890.021048.261691.09829.49动、植物油脂及蜡42.1433.7039.3873.44104.8856.11工业制成品4441.235124.096044.727128.417703.115098.56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57.44777.42870.791074.991191.95812.75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40.72811.59869.601028.671071.59791.43机械及运输设备2526.242906.283571.084125.084419.182876.21杂项制品501.55608.72712.95875.04976.19596.09未分类的其他商品15.2920.0820.3024.6544.2022.09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贸易条件(TermsofTrade,TOT)贸易条件指用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价。-衡量方式:

以实物衡量:若等量出口能够换到的进口量增加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

以货币衡量: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进口商品平均价格指数若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当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时,贸易条件改善;反之,贸易条件恶化。×100

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常用名词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s)指各洲、各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即参与国际商品流通的水平。以洲来计算国际贸易值,在1999年,欧洲第一、美洲第二、亚洲第三、拉美第四、非洲第五、大洋洲第六。对一个国家而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该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国别和地区分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联系程度。例如,日本已连续9年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1年双边贸易总值877.5亿美元。美国仍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2001年对美出口542.8亿美元;自美进口262亿美元。

2004年中国出口贸易国别分布2004年中国进口贸易国别分布1.2国际贸易的分类——以从事贸易的不同角度

对外贸易(ForeignTrade)——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从国际(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的,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1.2国际贸易的分类——以货物的流向为标准划分出口贸易(ExportTrade)——指将本国生产的商品销往别国市场的贸易活动。复出口(Re-Export);进口贸易(ImportTrade)——指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的贸易活动。复进口(Re-Import);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一国对于某类商品的各种品种的生产和需求不一致,同类商品往往既有进口又有出口。净出口——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在某种商品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其差额称为净出口;净进口——如果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在某种商品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其差额称为净进口。过境贸易(TransitTrade)是指货物通过一国国境,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1.2国际贸易的分类——以货物的物质特性划分有形贸易(VisibleTrade)——指国际贸易中有形的货物的贸易,即通常意义上的商品买卖活动。因为货物或商品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特性,故称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InvisibleTrade)——指国家(地区)间进行的以无形商品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中,传统的无形贸易项目,如运输、金融、旅游等贸易规模在不断增长,新兴的贸易项目如广告、咨询、租赁计算机服务等等,正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区别看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经营与区别。

1.2国际贸易的分类——以贸易的清偿工具不同划分自由结汇贸易(Free-liquidationTrade),又称现汇贸易(SpotExchangeTrade)——指以国际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一种贸易方式。能作为清偿工具的主要货币有:美元、英镑、日元等自由兑换的货币。易货贸易(BarterTrade)——指以货物经过计算作为清偿工具的一种贸易方式。易货贸易的特点是:它只涉及贸易的双方;易货商品按照各自的需要,可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交换;易货合同往往是短期的。在清偿时,既可以逐笔支付平衡,也可以是定期综合平衡。易货贸易的缺陷是:易货贸易取决于对对方商品的直接需求,可供交换的商品的种类有限;双方的进口和出口要直接保持平衡,贸易规模受到限制。

1.2国际贸易的分类——以贸易的统计标准划分按国境和关境

总贸易(Generaltrade):以货物越过国境为标准来划分进出口。总贸易额=总进口额+总出口额

专门贸易(Specialtrade):以货物经过结关为标准来划分进出口。专门贸易额=专门进口额+专门出口额关境和国境可能存在不一致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有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90多个国家或地区,我国也采用总贸易的统计方法。目前采用这种方法划分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

1.2国际贸易的分类——按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划分直接贸易(DirectTrade)——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直接运到消费国,没有第三国参与的贸易活动;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指通过第三国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或CarryingTrade)——是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1.2国际贸易的分类——按货物运输方式不同进行划分陆路贸易(TradebyRoadway)——陆地相邻的国家,采取陆路运送货物的方式进行的贸易活动。海路贸易(TradebySeaway)——采用各种船舶,通过海上运送货物的方式进行的贸易活动。空运贸易(TradebyAirway)——贵重或数量小的货物,为了争取时效采用航空运货的方式进行的贸易活动。邮购贸易(TradebyMailOrder)——采用邮政包裹寄送货物的方式进行的贸易活动。

1.2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参与贸易收支结算的国际或地区个数划分双边贸易(BilateralTrade)——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一国与另一国之间彼此保持贸易收支平衡的贸易。双方都有从对方的进口,贸易支付在双边基础上进行结算。不参与对第三国的贸易结算。三角贸易(TriangularTrade)——以便利贸易支付的总体平衡为目的,涉及三个国家或地区方面的贸易活动。若两国间对商品需求因品种或价格等原因而相差太大,进出口难以平衡,外汇支付产生困难,双边贸易就难以进行。这时,若有第三国加入贸易活动,这三国便可通过三角贸易的安排来平衡各自的贸易收支和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多边贸易(MultilateralTrade)指三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间进行贸易多边结算的贸易活动。把贸易扩大到多国,相互间搭配商品实现平衡,在多国间进行贸易项目的多边结算,有助于解决一国在双边贸易中发生的出超或入超问题,维持各国贸易收支平衡。

1.2国际贸易的分类——按贸易形式不同一般贸易——我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货物的交易形式,但投资设备、捐赠等除外。加工贸易——国内企业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等,经加工或装配后,将成品或半成品复出口的交易形式。注: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共同点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运动过程相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相同不同点更困难更复杂风险大更困难语言法律风俗习惯贸易障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市场调查交易接洽贸易纠纷不易解决更复杂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大国际汇兑复杂商业习惯复杂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的不同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风险大信用商业风险:货.单.时间汇率运输价格政治政治局势的变化合作不当或误会

1﹒3国际贸易的产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分工的扩大,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的产生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具有可以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工处于自然状态,人们只能对有限的生活资源进行平均分配。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和国家,所以就没有国际贸易。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商品交换越过了国界,产生了国际贸易。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相分离,产品有了剩余,这样在原始部落之间以及氏族公社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产生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同时,引起了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机构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和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形成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加速了原始社会的崩溃。国际贸易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国际贸易的发展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123贸易特点:“对外贸易”只是部落与部落、氏族与氏族之间少量剩余产品的交换。属于互通有无的性质,并不具有真正国际贸易的性质。贸易特点: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奢侈品,如香料、丝绸、宝石等,范围主要是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的商品交换。

贸易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用于交换的商品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区域性市场中心——佛兰德尔、汉萨同盟和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地中海贸易区。

1﹒3国际贸易的发展—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奴隶社会是以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化比原始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贸易初现端倪。从总体上看,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消费。

1﹒3国际贸易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国外)在封建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中期,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资本主义因素开始孕育和生长。中世纪,欧洲分裂为几千个小王国,各自为政、关卡遍布,造成了商业的萧条。9世纪,欧洲大陆已很少有长途跋涉的商人。公元7到8世纪,阿拉伯成为了贸易民族,他们贩运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和远东的香料等。11世纪后,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巨大进步推动了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11到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使得东西方贸易更加活跃。意大利的城市威尼斯,由于经营东西方贸易而红极一时,14世纪末拥有商船300多只。

1﹒3国际贸易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中国)在封建社会,中国的对外贸易有所发展。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代,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中西商人沿丝绸之路互通有无,中国的丝、茶等转销到地中海沿岸各国,从西方来中国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开创了中国同西方在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交往的美好开端。明朝,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到达了南洋群岛、阿拉伯等地,最远的到达了非洲的东海岸,把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输往国外,换回了象牙、宝石等。通过对外贸易,我国的四大发明输往了亚欧各国,同时也引进了很多土产和优良的种子,这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意义巨大的影响。

1﹒3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16—18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商品除奢侈品外,工业原料和食品的比重开始增加。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国首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起机器大工业的生产体系,成为世界工厂。随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大工业在欧洲的广泛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供交换的产品空前增加。此外,大工业也使交通运输和通讯得以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个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贸易的方式有了进步;贸易组织方式有了进步;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有所不同。

资本主义社会4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经济的日益强大,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亚、非、拉地区的一大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使得整个世界经济更加融为一体。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世界生产的进步,决定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规模的扩大。第三次科学技术的浪潮,电子学、半导体、高分子化学、高能物理学、生物工程、自动化、计算机、航空航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工具的广泛应用,使世界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为方便,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庄。战后资本输出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这一切推动国际贸易大踏步前进。2000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70000亿美元。而在20世纪上半叶,1900年到1938年的38年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1倍,年均增长率仅为1.8%。二战后不仅国际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这表明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因素的作用大大增加了。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InternationalTradeInService)是指国家间提供作为劳动活动或其他服务活动的特殊使用价值。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使得跨国公司突飞猛进的发展。跨国公司全球性的投资活动、技术转让和国际化的生产过程,促进了技术、劳动力、信息和资金的流动,带动了金融、法律、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多样化也推动了服务贸易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化、外汇自由化,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性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多,例如国际投资合作、国际劳务合作及各种国际经济援助等,都推动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1999:10亿美元)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区域集团贸易的发展二战以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主要贸易国为保持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与其他国家联合,通过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方式,成立区域贸易集团,实现在区域内贸易和经济的自由化。8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显著加快,区域贸易集团化的洪流如春潮涌动,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自由竞争区、东南非洲共同体等。90年代,区域经济合作向深度和宽度方向迈进,区域内贸易异常活跃。世界经济区域、次区域集团化组织已达120个左右。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集团。全球区域内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多点。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进程。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电子贸易的迅速发展(一)◆在20世纪60年代,电子贸易(E-Commerce)就初见端倪,其出现形式为EDI。◆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这是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商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兴起于80年代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化贸易工具。EDI具有高速、精确、远程和巨量的技术性能,所以,EDI的兴起标志着一场新的商业革命的来临。◆根据功能的不同EDI可以分为四类: ①贸易数据系统:利用电子数据文件来传输订单、发货单和各类通知; ②电子金融汇兑系统; ③交互式应答系统; ④具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EDI系统。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电子贸易的迅速发展(二)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的传递突破了单维性和地域性的局限。网络为EDI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单纯的网上发布信息、传递信息到网上建立电子商务虚拟市场;从封闭的银行电子金融系统到开放的网络电子银行,电子商务如日中天。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把商务活动的各方,如企业、合作者、消费者以及政府联结起来,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务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受到各国企业的广泛关注。电子贸易是指采用电子数据交换或互联网技术,进行无纸化商业信息交互的过程。

Business-to-Consumere-commerce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为人类的科技宝库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到了近代,我国的封建统治者却闭眼不看世界,愚昧地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迅猛发展。然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强调统一计划,指令导向,提出了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不符合经济规律的错误口号,使我国与世隔绝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消除。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第一阶段是1985~1990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出口缓慢增长。1985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23.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9.02%,进口依存度为14.0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首次达到30%,其中出口依存度为16.05%,进口依存度为13.84%,中国出口慢慢赶上并超过进口。这一阶段,主要由于国内资源紧缺和大量技术设备的进口,使进口依存度连续多年高于出口依存度。

1﹒3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