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_第1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_第2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_第3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_第4页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38/38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复习资料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1政治的含义2政治学的探讨对象3政治学的探讨范围4政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5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历史演化6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化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8政治学的探讨方法9学习和探讨政治学的意义政治学探讨对象一,政治的含义P6古希腊:最初含义指古代城邦,即城市国家。(西方)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主要指国家的活动。中国古代: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指“治国平天下”,以治为主。1,历史上剥削阶级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说明(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说明)P2(1)用道德的观点说明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孔子,孟子,柏图拉,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马基雅维里-第一次将政治及理论分开,《君主论》,韩非子-法家,拉期韦尔,马克思·韦伯)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5)把政治说明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安排的活动”。(戴维·伊斯顿“权威性价值安排说”)观点内容代表人物道德说明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法律现象立法和执法的过程凯尔逊争夺权力,玩弄权术马基雅维利,韩非子,拉斯韦尔,马克思·韦伯管理众人之事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麦肯齐,奥克肖特围绕政府制定,执行政策社会价值和权威性安排的活动戴维·伊斯顿【单】把政治说明为“管理众人之事”的代表人物是()A马基亚维利B戴维·伊斯顿C孙中山D毛泽东【答案】C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说明(1)马克思,恩格斯在《中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2)列宁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3,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可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P5(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究竟是由经济关系确定的。(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政治活动的主导因素,一切政治关系均直接表现为或最终可归结为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1.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绽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政治学的探讨对象P6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全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2,政治学的探讨对象:(1)狭义:政治学要以国家为探讨对象,即政治学要探讨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2)广义: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探讨对象,探讨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单】政治学的主要探讨对象()A国家政权B政治结构C政治法律D国家类型【答案】A【解析】人们对政治学的探讨对象有不同的见解。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全部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东西,其主要探讨对象应是国家政权问题。三,政治学的探讨范围P7(1)政治学基础理论(包括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的基础及核心)(2)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探讨的主要内容)(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现代政治学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对政府制定及执行政策过程的探讨日益发展)(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四,政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关系——在基本理论方面,政治学及哲学,经济学,法学关系亲密。1,政治学及哲学的关系。哲学的探讨对象是人。哲学是政治的基础。2,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两者的联系特别亲密。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关系确定了政治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导致政治学及经济学联系的另一个重要国素,就是关于公允和效率的关系问题。3,政治学及法学的关系,具有不可分割的相关性,但探讨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政治学所探讨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权力是其探讨的核心;而法学的探讨对象则以特定的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为重点。(单)传统的社会科学则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单)20世纪以来,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之上,又出现了很多新的边缘学科。如政治学领域就出现了新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人类学,政治文化学等边缘学科。(单)现代西方政治理论提出了分权,法治等原则,其目的在于限制驾驭权力的人滥用权力。其逻辑基点认为人性将恒久是不完善,有弱点的。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化P131,中国古代的政治学。(1)儒家(孔孟,《论语》,《孟子》):从“为国以礼”的政治原则,即“礼治”到“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即“德治”,发展至“以德行仁”的“王道”以此来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2)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反对“仁政”和“王道”,主见“霸道”和“以法治国”。(3)道家(老子,庄子):用消级无为的手段来进行政治统治,即“无为而治”,就是要求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小国寡民”是老子憧憬远古的原始社会)儒家《孔子》《孟子》“礼治”,“德治”,“王道”法家《韩非子》“法治”“霸道”道家《老子》《庄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P15(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代表人物:柏拉图(他的《志向国》这书始终被视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和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他的《政治学》被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主见神学政治论,代表人物: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4)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学家的是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及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分);布丹《共和六论》,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代表:莫尔《乌托邦》和康帕内拉《太阳城》。(5)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旺盛阶段,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他们依据自然权利和自然法理论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6)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学说(孔斯坦,边沁)和实证主义学说(孔德,斯宾塞:主见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时间代表人物及作品发端于古希腊柏拉图《志向国》亚里士多德(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政治学》——开山之作中世纪,黑暗时期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神学政治论);鼓吹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君主论》布丹《共和六论》国家主权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17世纪至18世纪(旺盛阶段)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论)民主共和国,天赋人权,主权在民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发展和变革阶段)孔斯坦,边沁(自由主义)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单】《君主论》一书的作者是()A马基雅维利B洛克C卢梭D布丹【答案】A【单】政治学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特地学科的时间是()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答案】C【解析】19世纪后期,资产阶级政治学从哲学和伦理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拥有很多学者的特地学科。3,西方政治学发展经验了三个历史阶段P18(1)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探讨对象。(2)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以探讨权力为主要方向。典型代表:罗斯福新政,即运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实行一些改良主义措施。(3)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这个时期的探讨方向又从权力渐渐转变为对政策的制定过程。(单)美国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政治探讨即是对于权力及拥有权力者的探讨。”2.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探讨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单】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纳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探讨方法。主要探讨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内容:1,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宣言》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3,《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也表明白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4,《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而是要“同传统的全部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上述观点表明,它真正地实现了政治学的科学性及阶级性,革命性及实践性的统一。(单)马克思依据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国家是社会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冲突不可调和的表现。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的专政,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外部表现,国家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职能的持续。第三节政治学的探讨方法和意义一,政治学的探讨方法P26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探讨方法(根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相识和分析政治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主要方法:(1)详细问题详细分析;(2)从详细到一般,再从一般到详细;(3)理论联系实际;(4)阶级分析;(5)经济分析。2,政治学探讨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历史探讨法;(2)制度探讨法;(3)比较探讨法;(4)结构-功能探讨法;(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单)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制规定,法规执行等。二,学习和探讨政治学的意义: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加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袤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3.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探讨政治现象产生的缘由,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4.行为主义政治学是对以行为主义方法即行为科学的方法为主要探讨方法的政治学流派的总称。它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达到全盛,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第二章国家及阶级※考核知识点:1氏族2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3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及其本质5国家权力6国家职能7国家消亡的历史必定性8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第一节国家的起源P32国家起源的探讨,主要阐明白两个观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时间问题)(2)第二,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缘由问题)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P331,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这是一种禁止父母及子女通婚的婚姻形式。其后发展为普那路亚家庭,这是兄妹姐弟禁止结婚的一种家庭形式。氏族就是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5.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各个氏族一般具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墓地。2,在氏族发展的初期,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一般来说,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典型形态。(单)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3,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社制度有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几种形式。4,氏族制度的特点:(1)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2)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同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3)氏族成员有相互扶植,相互爱护的义务。二,国家的产生及其及氏族的区分1,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是氏族制度解体和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而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则是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单】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氏族组织解体和阶级的形成B君主制的出现C一夫一妻制的形成D战争的作用【答案】A【解析】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氏族组织随之解体,氏族组织解体和阶级的形成是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2,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及农业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三个结果和变化:(1)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2)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特点:=1\*GB3①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2\*GB3②父权。(单)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成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3,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及农业的分别。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1)奴隶制的巩固及发展。(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3)部落联盟的出现。(部落联盟设立由军事首长,议事会,人民大会所组成的联盟机关)4,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别出来。分别出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交换的阶级——商人阶级。(恩格斯称其为“有确定意义的重要分工”)带来的二个结果:(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2)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及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淌,原来氏族及部落居民杂居起来。(单)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后,氏族制度无力解决阶级冲突突出的问题,第三种力气——国家应运而生,它凌驾于社会之上,压制社会的公开冲突,只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5,恩格斯对国家的产生论断说明三点:P41(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这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2)国家是阶级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限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单)列宁在《国家及革命》一书中表达:“国家是阶级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冲突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冲突不可调和。”6,国家在氏族制度上产生的三种形式:P42(1)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2)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在平民及贵族的斗争中产生的国家)(3)德意志国家的产生形式。(这是德意志的日耳曼部落折服罗马帝国的直接结果)【单】在平民及贵族的斗争中产生的国家是()A古希腊B罗马C德意志D法兰西【答案】B【解析】罗马在氏族制度的末期,在氏族内部分化出世袭贵族,他们限制着公有土地,并驾驭着氏族的权力。当时罗马氏族部落中杂居着很多外来居民,即平民。他们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不能享有罗马氏族成员的权利,而又要担当义务。他们为争得及氏族成员的同等权利,同罗马贵族绽开了尖锐的斗争。这种平民斗争,加速了氏族制度的奔溃和国家的形成。7,国家区分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如下两点:P43(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公共权力的设立。所谓公共权力,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P441,6.神权论亦称君权神授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依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政府的权威都由神意所授予,君主是替天行道,依照神意来治国,君主代表神意。听从君主,就是听从神意。(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董仲舒。)2,7.契约论的基本论点,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1)这种学说既用来说明国家起源的必要性,也说明白国家内部统治者及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2)这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影响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评价:契约论是没有历史事实依据的非科学的理论。(国家起源契约说主要代表人物: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集契约说之大成。)(单)洛克认为,人们有三种主要的自然权利:一是生存;二是自由;三是财产私有。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其职能是爱护人们的自然权利。他主见实行君主立宪制。(单)卢梭的契约学说用“主权在民”的观点,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宗教观点,这是对神权论的有力打击。3,8.暴力论者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折服,是人对人运用暴力的结果。(暴力论的鼓吹者:杜林,巩普洛维赤,考茨基)(单)杜林强调暴力是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因素。暴力论的错误在于:(1)它认为政治暴力先于经济发展的过程,即先有暴力,后有私有财产,这是违反历史发展事实的。(2)暴力论的要害在于否认了国家是社会内部冲突发展的必定结果,把国家看成是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气。(3)暴力论歪曲了阶级同国家的关系,把国家这一阶级斗争的产物,说成是国家创立了阶级。第二节国家的本质及职能【单】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国家的本质问题。对国家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解,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动身点。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1,“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听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2,这个定义是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国家观点的最全面的的概括。它三层含义:P50(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主要说明国家存在的时间问题,即国家产生和消亡的时间问题,核心是说明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2)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3)国家是个机器。(单)马克思主义关于“专政”的概念,是指国家的本质。专政的实质是阶级统治。二,国家权力P541,9.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这里指狭义的;或称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听从其意志的实力。国家权力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2,国家权力及社会相分别的详细表现有三方面:(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特地化,也就是形成了这种权力的特地人——官吏和各种形式的特地机构——国家机关。(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3)赋税制度的确立。3,国家权力的特性主要表现在:(1)强制力的垄断性。(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气就在于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2)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3)主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主要属性)(单)国家主权,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全权在政治,法律上的表现。4,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当阶级出现,阶级冲突不可调和时就产生了国家,当阶级完全歼灭,国家就消亡了。(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改变,通过社会变革,国家的阶级性质也就随之改变。(3)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是机器,工具。5,非马克思主义学者,从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三个方面界定国家,称为“国家三要素”。6,国家及国度的区分:国家是按历史发展阶段,按阶级性质划分的;国度按政治地理位置划分的。10.国度在国际交往中,无论国家性质如何,都须要按肯定地域,居民和政权所构成的政治单位,即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相往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称这种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为国度。三,国家的基本职能11.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详细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1,国家职能的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1)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实行社会限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防卫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平安。(3)内外部职能是亲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加强内部职能,增加综合国力,才能有效地实现国家的外部职能;同样,有效地发挥外部职能,对巩固和社会发展会起到重要作用。2,依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1)12.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限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在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抗拒的政治管理职能。(2)13.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显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3)两者关系: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政治职能又必需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单)国家的政治职能是国家的性质确定的,具有显明的阶级性。(单)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的存在,而政治统治职能存在的前提则是国家的存在。3,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扩大,政治职能的弱化,是社会发展的必定结果。4,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终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其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一,国家消亡的历史必定性P60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歼灭,国家也必定随之消亡。2,国家消亡的前提是阶级的消亡,随着阶级的消亡,作为解决阶级冲突的工具的国家,由于失去了作用,渐渐走向消亡。这是历史发展的必定规律。3,国家消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单)“自行消亡”的国家只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任何剥削者类型的国家。二,国家消亡的条件和途径1,国家消亡的条件:歼灭阶级。歼灭阶级不仅要歼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歼灭一切阶级,歼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使阶级及其差别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2,最高级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级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已经消退了,阶级的差别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国家消亡的条件。3,为什么只是歼灭了剥削阶级,国家还不能消亡,必需在阶级差别歼灭之后,国家才会消亡?(1)从经济方面看,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解决了全部制问题,从根本消退了国家存在的社会条件,但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达不到使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因此,在安排领域中只能实行“按劳安排”的原则。只要是按劳安排就必定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同等,而事实上不同等的存在就须要国家和法律。(2)从政治方面看,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虽然被歼灭了,但由于国内国际各方面的因素,阶级斗争还在肯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要有阶级斗争存在,国家就不会消亡。(3)由于上述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缘由,其中主要是存在事实上的不同等,还须要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有法,就须要有保证法律实现的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关。4,国家消亡的各种条件:P64(1)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的完全歼灭,是国家消亡的政治条件;(2)旧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差别的消退,是国家消亡的社会条件;(3)全体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国家消亡的精神条件;(4)在全世界歼灭一切剥削制度,使全人类获得解放,是国家消亡的国际条件;(5)而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消亡的最根本条件。5,国家的消亡表明白:P64(1)过程的渐进性,是指国家消亡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2)过程的自发性,是指国家不是被消退的,而是自行消亡的。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考核知识点:1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2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标准3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4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5奴隶制国家6封建制国家7资本主义国家8社会主义国家第一节国家的历史类型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P6614.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种各样的国家的详细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1,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指国家的分类问题。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1)以驾驭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将国家划分为:=1\*GB3①君主国,指国家权力驾驭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2\*GB3②贵族国,指国家权力驾驭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3\*GB3③民主国,指国家权力驾驭在多数人,即民众手中的国家。在这三类国家中,属于正常国家(是指为多数人谋福利的国家)变态国家(是指以谋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包括:专制国家(一人掌权),寡头国家(少数人掌权),暴民国家(多数平民掌权)。(2)有的学者按本国政府对国家主权的驾驭程度,把国家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殖民地国家。(3)以地理环境作为划分的标准,把国家划分为:海洋国;大陆国;岛国。(4)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划分为:法治国;民主国;专制国;福利国。【总结】上述分类都是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对国家进行分类的,属于国家的非本质性分类。2,国家的分类应当以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作为划分标准。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1,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从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分析动身,提出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简】简述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答:(1)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征的概括。(2)具有共同的阶级本质。(3)具有共同的社会经济基础。2,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确定的。3,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先后经验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1)奴隶制生产方式;(2)封建制生产方式;(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国家的历史类型分别是:P68(1)剥削者类型的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少数剥削者对广袤劳动人民的专政)=1\*GB3①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2\*GB3②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广袤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制的剥削形式。=3\*GB3③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和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它维护着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2)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4\*GB3④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工人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统治少数剥削者的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创建物质条件及精神条件的工具。第二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冲突运动确定的。因为: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1,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留意】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反对改良,只是反对用改良来否定革命。(单)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种次要的,协助性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改良来提高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熬炼和教化人民群众,积蓄革命力气,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建条件。2,革命及改良的区分:P71(1)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并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状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冲突。(2)革命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定现象,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肯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肯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3)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的过程。3,马克思主义者及改良主义者的区分:P72(1)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一概地反对改良,但不满意于改良,不停留在改良上,改良必需听从革命的原则和目的。改良是被统治者通过斗争而取得统治阶级的让步,革命者应当利用这些让步积蓄革命力气,进而夺取政权,实现社会的根本变革。(2)而改良主义者则是停留在改良上,满意于统治阶级的让步,甚至阻挡群众革命。因此,改良主义者实质上以争取统治阶级让步政策为最终目的,是旧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第三节国家历史类型概述一,奴隶制国家P721,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是随着原始公社制度的崩溃,奴隶占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和阶级冲突不可调和而产生的。2,奴隶制国家的实质: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3,奴隶制国家的两个职能:(1)内部职能:限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袤被压迫群众;(2)外部职能: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具有重要意义。奴隶主阶级通过国家限制被压迫阶级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宗教作为精神武器,以麻痹奴隶和自由民的抗拒。4,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都采纳君主制,即所谓东方暴君制。5,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采纳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人民大会”具有很大权力和公职人员由选举和抽签产生。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实行的是贵族制——由奴隶主阶级中的少数显要贵族组成元老院(古罗马),长老会议(斯巴达)驾驭重要权力。二,封建制国家P741,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封建大地主占有者对广袤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工具。2,确定生产资料及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全部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单)分析封建社会的土地全部制,是我们探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相识封建制国家的动身点。3,封建社会土地全部制的四种形式:P75(1)地主占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地主的身份是不固定的;地主主要是剥削农民的剩余劳动,政治上不享受特权。(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全部制形式。)(2)领主占有制:土地由分封而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地主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地主具有超经济强制的政治特权:利用特权和暴力压榨附属农奴。(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全部制形式)(3)国家占有制: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分封级各级领主,实质是领主占有制。(4)自耕农占有制:就是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即所谓“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土地制度。自耕农所占的土地占是少量的,仅满意基本生存条件。【留意】地主的土地是购买的,领主的土地是国王封赐的。综上,真正对封建制国家起确定作用的,在中国是地主占有制,在西方是领主占有制。(单)在中国封建社会前期曾出现过屯田,营田,职田,农庄和均田等土地国有制形式,但它们本质上不过是扩大了的地主全部制。4,在封建经济关系中,大土地占有者和农民处于剥削和被剥削的对立地位,这就确定了封建社会的主要冲突是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之间的冲突。5,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P77(1)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剧制。(2)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3)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则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多)在领主制的封建社会里,土地全部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中。领主在得到分封的土地时,同时也得到了这块土地上的“特恩权”,即行政,立法,司法,军事,铸币等特权。(单)中国唯一在本土产生并遍及全国的宗教——道教。(单)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单)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实行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立其思想统治的功能,即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单】从权利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C地产权力等级制D官僚等级制【答案】D6,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三个特点:P79(1)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各级官僚通过举荐,科举等途径,由国家任命取得官职,并按官职领取国家俸禄。(2)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秦朝建立之初,统治阶级提出“邦之急,等级”——到魏晋时代形成九品三十等级制度)(3)封建官僚按官阶凹凸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7,宗法: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主要表现为同姓宗族内部分为大宗,小宗和嫡长子继承等。(单)利用孔孟之道和封建宗法思想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是中国封建制国家政治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特征。8,宗教特点:它是一种思想,表现为教义,教条;它是一个组织,表现为教会。三,资本主义国家P831,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是人类历史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困难的国家机器。按其发展阶段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单)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的冲突,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工具。四,社会主义国家P841,社会主义国家是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它的出现标记着人类历史的深刻变化。2,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镇压敌对势力的抗拒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具。3,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工农两大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4,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考核知识点:1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3自由资本主义国家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特点5法西斯国家6福利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它在实现政治的方式上,一般实行普选制,议会制等民主形式;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P851,市镇的出现,标记着城市经济在西欧的形成。这种城市经济以手工业和商业为基础。(单)雇佣劳动关系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的确立,标记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A西欧封建社会初期B亚洲封建社会中期C东欧封建社会末期D西欧封建社会末期【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是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于西欧社会。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需具备两个条件:P87(1)足够的货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2)广袤的劳动力市场。二者缺一不可,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这两方面的基本条件是通过原始积累过程创建的。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充溢剑及火,血及泪的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暴力,基本途径就是对农民土地的掠夺。三条途径:P87(1)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其典型形态就是“圈地”运动。(2)通过奴隶贸易,贩卖世界其他地区的人口,使他们沦为雇佣劳动者,由此,资本家也积累了巨额资本。(3)通过殖民活动,折服和掠夺殖民地,获得资本,并扩展世界市场。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全部。(2)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3)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资本家以劳动者的市场价值购买劳动力,雇佣劳动者在交换过程中不具有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而具有出卖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权利。(4)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共同点: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全部为全部制形式。资本主义生产主义及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点:(1)封建的生产关系是以劳动者对于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本特征的,劳动者没有出卖自身的自由;而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本方式,雇佣劳动者在市场上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2)封建生产关系下的生产以运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以自给自足的生产为限度;而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自己生产的目的,因而其生产具有无限扩展的需求。(3)封建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暴力和政治权力的超经济强制因素基础上,建立在社会身份等级制基础之上;而资本主义生产以市场的同等交换作为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社会经济流通领域,它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封建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关系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雇佣劳动目的运用价值追求剩余价值经济强制因素暴力和政治权力的超经济强制因素同等交换和排斥任何超经济的强制因素6,16-17世纪,封建生产关系在西欧国家已经趋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英国等国家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经济基础趋于成熟。7,资产阶级在社会上成了第一阶级以后,它就宣布自己在政治上也是第一阶级。这是通过实行代议制而实现的;代议制是以资产阶级在法律面前同等和法律承认自由竞争为基础的。8,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一般都是通过政治革命实现的。9,资产阶级革命的三种类型: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革命模式为典型代表。(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1688年。(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模式的特点:=1\*GB3①资产阶级及封建势力的妥协。=2\*GB3②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单)1688年,英国大资产阶级及封建势力达成政治妥协,实现“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种急风暴雨式的大革命形式。社会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僧侣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民和工人在内的广袤人民。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及封建势力的较量中,法国人民实行了大规模暴力革命的方式,打碎了封建专制制度,歼灭了封建贵族,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3)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德国资产阶级国家建立的基本特征:封建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政治多重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逐步使封建专制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1871年,德国实现国家统一,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德国演化为资本主义国家。英国17世纪的英国革命第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特点是资产阶级及封建势力的妥协及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法国是一种急风暴雨的大革命形式。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自上而下进行的一次社会变革。1871年国家统一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及压迫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的机器。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全部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气基础;(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全部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确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全部和剥削雇佣劳动关系,确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本质上是维护生产资料资本私人全部制和雇佣劳动关系的政治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政策方针和实际措施,本质上都是维护资本属性和满意利益最大化要求的。3,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P96(1)对内职能:=1\*GB3①镇压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抗拒和斗争。=2\*GB3②担当和执行公共事务。(2)对外职能:强化资本对于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限制,为一国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谋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开拓道路和创建条件。4,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冲突: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及资产阶级的冲突。5,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实行和实施的暴力镇压方式,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军队,警察,特务,法庭和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对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实施赤裸裸的暴力镇压。在资产阶级统治较为稳固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常常采纳的是所谓“民主”方式,在政治上赐予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肯定的政治自由和参及权。6,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统治方式: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P99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过程呈现的基本形式:(1)自由资本主义国家;(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1,1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也就是列宁所指的“正常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1)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实现方式。(2)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单)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的运动,基本是以单个企业为核心绽开的。2,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国家的这种自由方式在政治生活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详细体现:(1)在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它体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以所谓的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同等和政治权利作为政治生活的基础。(2)在政治制度方面,它体现为资产阶级国家以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自由和民主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体现。(3)在政府职能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体现的是“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即政府最低限度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政府的只能只限于必要的公共事务,社会经济活动完全由“看不见的手”即市场进行调整,政府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4)在政府政策方面,它体现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政府激励和维护个人在市场上的自由活动。(单)自由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国家,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是以自由主义方式为主,暴力方式既是自由主义统治方式的后盾,也是其实施统治的补充。【单】体现资本主义政治自由和民主的最集中,最典型的制度是()A集权制B总统制C代议制D福利制【答案】C【解析】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代议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代议制机构性设置的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具有突出的权力地位。资产阶级国家以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自由和民主最集中,最典型的的制度体现。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P1011,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从自由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资产阶级国家。它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运动的结果。(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代替自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实现的基本方式,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特性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加深。(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特征:垄断资产阶级取代自由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单)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单)19世纪最终二三十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特征,把世界带进了电气时代。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冲突:(1)内部冲突:垄断资产阶级及中小资产阶级的内部冲突,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的冲突。(2)外部冲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冲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及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冲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冲突。3,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特征:通过加强国家政权甚至不惜实行军事强制方式。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有着全面的反映和体现:P103(1)在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从以爱护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主要动身点转向以爱护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财团的利益为根本原则。(2)在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方面,标记着资本主义民主的议会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逐步下降和弱化。作为阶级压迫和对外扩张工具的军事官僚机构的力气和作用也得到加强。(3)在资产阶级及国家政权的关系方面,垄断资产阶级日益直接和紧密地及国家政权相结合。(4)在政府职能方面,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把政府变为集中主要权力的“万能政府”,政府作用的范围,方式和强度也随之发生转变。政府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最低限度政府”转变为对经济,社会,文化进行干预的政府,从“消极政府”转变为主动和强有力地限制和调整社会内外冲突的政府,从“守夜人”转变为社会的领航者和掌舵者。4,20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基本形态: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1)17.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纳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国家的特征:P106=1\*GB3①在统治思想方面,为了论证法西斯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麻痹和限制人民的思想,法西斯国家一般以“种族优越论”,“领袖权威论”作为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2\*GB3②在经济生活方面,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垄断资本及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3\*GB3③在政治生活方面,法西斯国家公然抛弃甚至是形式上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人权,取消资产阶级的议会制,选举制和多党制,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4\*GB3④在对外关系方面,法西斯国家为了转移国内冲突,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企图以军国主义和战争来获得更多的殖民地,强化垄断资本的国际竞争地位。法西斯国家典型代表国家是:纳粹德国,意大利,日本——从政治文件和意识形态看,这些国家具有国家崇拜,国家至上主义,民族优越和沙文主义的传统。(2)18.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整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整和缓和冲突,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统治的一种方式。福利国家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GB3①通过政府投资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机会。=2\*GB3②通过经济支配,立法,税收,货币,金融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整经济关系。=3\*GB3③通过国家财政收支和社会福利政策,建立社会福利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福利国家有: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等。(单)福利国家企图用社会福利政策来解决阶级冲突,事实上是一种通过国家再安排的方法来解决阶级冲突。福利国家的实质:垄断资产阶级政权在强大的工人阶级和广袤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所实行的一种改良主义方法。福利国家的根本目的: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又企图缓和阶级冲突。对福利国家的评价:福利国家实际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护雇佣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它虽然在肯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冲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它并不是解决资本主义冲突和逆境的灵丹妙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种冲突的深化,福利国家和政府政策也会渐渐失灵。它只不过是短暂欺瞒工人阶级斗志的“麻醉剂”。【简】福利国家制度的特点。答:是在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外壳下扩大了政府权力,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软硬兼施的经济方法。是在帝国主义时期为了把广袤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限制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秩序”范围内的一种新的改良的统治方法。【单】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考核知识点:1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2社会主义国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3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4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5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6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基础7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8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9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10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和地位1,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冲突运动和发展的政治结果,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及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使生产获得了社会的属性。主要表现为:P111(1)生产资料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的社会化。(3)生产产品的社会化。(单)英国在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周期性地爆发。(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基础。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的三大冲突:P114(1)无产阶级及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3)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及帝国主义的冲突尖锐。(单)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反对西方垄断资本的限制及贸易不同等,形成尖锐的“南北问题”。二,社会主义国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P117(1)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首先体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否定。(2)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否定,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对资产阶级利益的否定。(3)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也体现为无产阶级统治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否定,并且在这一否定中根本改变了阶级发展的历史命运。(4)无产阶级统治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否定主要体现在国家政权上。(5)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还体现在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否定。5【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需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决条件。(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必需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论断,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单)1892年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一书的导言中强调“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接着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工人阶级为了不致失去刚刚争得的统治”,“应当铲除全部旧的,始终被利用来反对工人阶级的压迫机器”。(多)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包括:=1\*GB3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2\*GB3②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机构,具有双重性,既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又是具有特地技术的特点,组织和管理日常事务的机关。3(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标记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命运的根本改变。4(单)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必需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无产阶级革命战略问题。(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有暴力革命及和平发展两条不同的革命道路。(单)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主要方式是暴力革命,但马克思主义者从来不把暴力革命肯定化,把它作为唯一形式。2,依据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历史阅历,实现革命和平发展可能会出现的四种状况:(1)资产阶级还没有建立庞大的军阀制度和官僚制度,因而不可能对群众施加暴力。(2)在有健全的社会民主制度和传统的国家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获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使资产阶级不敢或不能破坏议会民主制。(3)资产阶级拥有的武装力气在战争的环境中被冲垮,而又来不及重新组织和驾驭反革命武装力气,因而出现了没有对群众施加暴力的局面。(4)我强敌弱,在无产阶级强大压力包围下,资产阶级放弃抗拒自动向无产阶级做出重大让步。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位P1221,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这种政治统治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根本不同,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的和最终的一种政治统治,这种政治统治的详细表现,就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2,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论述,民主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P123(1)民主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的是公民及政权的关系。民主是国体问题。(2)民主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也叫做管理国家的方法,即国家的政治统治形式。民主也是政体问题。(3)民主是指国家活动的原则。列宁说:“民主就是承认少数听从多数的国家。”民主的这三个方面的含义是亲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把这三个方面的含义合起来,就称为国家形态。这种国家形态是由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确定的。(多)历史上,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方法,有:①民主的方法;②专治的方法(或称强制性的方法)。3,19.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或人民民主,它是最高类型的民主。(1)从公民及政权关系来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和广袤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力。其中最主要的是管理国家的权力,即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权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是新型民主的一个最主要特征。(2)从阶级统治方法看,新型民主是工人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方法。(3)从国家活动的原则来看,新型民主在国家活动中的表现就是民主集中制。它要求:=1\*GB3①少数听从多数,=2\*GB3②个人听从集体,=3\*GB3③局部听从整体,=4\*GB3④地方听从中央。4,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型民主的缘由:P125(1)新型民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须要。(2)新型民主是巩固及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须要。5,20.新型专政是过去被剥削的广袤劳动群众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是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而这个专政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所谓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指的是它是过渡型的国家,它已经不完全是国家,列宁称之为“半国家”。6,新型民主及新型专政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新型民主及新型专政相结合不是两方面的机械相加,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新型民主是新型专政的前提和基础,新型专政是新型民主的保障。新型民主是目的,新型专政是手段。假如离开新型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最本质的特征。【单】无产阶级专政最本质的特征是()A对人民内部实行专制B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C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答案】B7,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依据中国的国情和革命传统所做出的宏大创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P127【简】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式的无产阶级专政。(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阶级联盟的范围扩大了,在阶级结构上,除了工农联盟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广泛的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的统一战线。(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多)建国以来,我们党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及共”的方针。(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特点之一。3(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结构形式,依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出的代表组成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单)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没有实行联邦制。二,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的历史前提,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现实依据,创建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生产力方面的体现。2,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特征:P130(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钟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3)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须要。(4)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武器,而作为无产阶级精神武器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无产阶级和广袤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的理论概括。【单】邓小平理论形成于()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社会主义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D【解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阶段,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动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分析和把握中国社会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单)邓小平理论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明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共产党应当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样的政党的重大问题。4(单)工人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是通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共产党来实现的。(多)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3【简】试论述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P133答: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冲突确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基本冲突仍旧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冲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冲突”。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一基本冲突详细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须要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规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满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基本职能表现,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抓住和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冲突,并且在此基础上,为社会主义社会其他方面的冲突的解决创建前提和条件。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基本职能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全力担当起其他职能,有效地进行各方面的建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进而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一基本职能还表明,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剥削阶级被歼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及剥削阶级之间的阶级冲突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冲突。因此,国家的镇压职能已经逐步退居次要地位,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是以镇压为主要职能意义上的国家。国家基本职能的这种转变,标记着国家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上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1(多)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1\*GB3①全民全部制;=2\*GB3②集体全部制;=3\*GB3③混合全部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多)非公有制经济包括:=1\*GB3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合资经济;=4\*GB3④合作经营经济;=5\*GB3⑤外资独资经济。(多)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①在全社会范围内,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不仅是数量的优势,而且要有质量的优势;=2\*GB3②国有经济限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和地位1,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抗拒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的秩序和稳定;(3)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4)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冲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6)创建条件歼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多)三大差别特指: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3(单)确立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心任务。4(单)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方略。2,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从国家的发展来看,它是国家走向消亡的必经阶段和必要环节,而且,它本身就是处于逐步消亡过程中的国家。第六章国家形式考核知识点:1国家形式的含义2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3国体及政体的关系4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划分标准5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6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7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8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第一节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基本内容一,国家形式的含义P1421,21.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限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2,国家形式既包括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的结构形式。二,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P143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2,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及地方权力机关,整体及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及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3,国家机关权力的详细运作方式和详细制度,在中国的政治术语中,它们通常被统称为“政治体制”。(单)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国家形式中最主要的内容。三,国体及政体的关系P1441,国体及政体的关系:(1)政体直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统治形式和权力结构的特征,并且直接地受到国家阶级性质的制约。国体所表现的是国家的阶级性质。(2)国体及政体的关系,内容及形式的辩证统一。=1\*GB3①内容确定形式,国体确定着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来统治,因此,及政体相比,国体不能不占首位。政体必需适应国体的须要,在肯定的国体下,政体的形式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确定着政体的选择和采纳,现实政治中的政体都是依附于肯定的国体,为肯定的国体服务的。肯定的政体必需适合肯定的国体,当国体发生变革时,政体也就会发生变化。=2\*GB3②没有肯定的形式,内容也就会变成虚幻的东西。肯定的国体要通过肯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假如没有适当的政体,统治阶级就无法组成和巩固自己的国家机器,无法体现和保持国家的性质。国体一经建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政体则是相对变化的。政体及国体相比较有困难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单】提出国体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列宁D马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