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PPT 修改6.16_第1页
人民调解PPT 修改6.16_第2页
人民调解PPT 修改6.16_第3页
人民调解PPT 修改6.16_第4页
人民调解PPT 修改6.1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调解法律理论及处理案例敬海燕盛豪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目录《人民调解法》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人民调解法》的亮点及与法院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二《人民调解法》重点法条解读三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及调解技巧四经典案例五目录《人民调解法》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人民调解法》的亮点及与法院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二《人民调解法》重点法条解读三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及调解技巧四经典案例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11年1月1日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律。对人民调解工作的基本原则、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调解程序、经费保障、调解协议、效力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指导和管理人民调解工作,依法调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法》制定背景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通过多种诉讼外的方式,替代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又称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或称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法院外纠纷解决机制。

理论背景

在西方,“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ADR)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出现,影响一直在扩大。调解被作为替代性争端解决的手段之一被大力推广,世界各国关于诉讼外调解的立法也得到了蓬勃发展。ADR发展过程案件数量剧增法院超负荷运转而不堪重负,滋生“诉讼爆炸”综合症,进而影响司法公信力。当事人耗费大量成本进入诉讼发现法院“依法裁决”并非最佳方案,“一刀两断”式的司法裁决,不仅没能寻求公正,反而使自己更加忿恨对手及裁判者,增加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更有部分当事人“因诉致贫”。各国政府冷静审视司法现状,诉讼外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便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接受新挑战,调解的范围逐渐从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小额债务、轻微侵权等常见、多发的纠纷向土地承包、拆迁安置、环境保护、医患纠纷等社会热点、难点纠纷扩展,人民调解法律制度在组织规范、程序规范和协议效力等方面,都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需要,所以《人民调解法》应运而生。实践背景人民调解的制度价值人民调解是现代社会自治的必然要求人民调解是法治发展的促进力量人民调解是利益实现的理性选择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群众自治性解决纠纷的制度,属于社会自治的范畴人民调解制度的设置体现了国家法治与社会自治的正确关系人民调解与法治是对立统一的,它不但不会阻滞法治的发展、有损法治的精神,相反可以成为法治发展的促进力量。“调解”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公正的调解达成的协议往往也能得到自觉的执行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纠纷目录《人民调解法》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人民调解法》的亮点及与法院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二《人民调解法》重点法条解读三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及调解技巧四经典案例五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

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和配合机制更趋完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主体、调解程序等方面的制度三大亮点1.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

中国具有“和为贵”、“无讼”、“厌讼”的法律文化传统,通过调解解决纠纷是这一传统的重要体现。人民调解是诸多民间调解类型中分布最广、作用最大的一种调解方式,但从规范依据上看,人民调解长期以来主要是依据行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或政策性的规范性文件,而没有狭义的“法律”专门予以规范。

2010年人民调解法的颁布,意味着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实现了“法律”化的重要转变。2.人民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配合机制更趋完善

a.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上贯彻了人民调解优先原则b.强调了调解不成时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由于各种原因,调解可能不成功,故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c.明确规定了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机制

人民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一旦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往往还需重新进入诉讼程序。这不但增加诉累,也浪费司法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民调解法第三十三条首次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如确认调解协议有效,则权利人在对方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时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确认调解协议无效,则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调解主体、调解程序等方面的制度与1989年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相比,人民调解法对于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人民调解员的选任、调解程序等诸多方面,作出了更为完善的规定,主要表现在:

a.巩固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调解活动的群众性、民间性、自治性之性质和特征。

b.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置更加合理化、更能满足实践的需求。

c.进一步明确了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选任方式、行为规范和保障措施。

d.使人民调解程序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e.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保障措施。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调解制度诉讼外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讼内调解司法调解,即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使纠纷各方互谅互让,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性司法活动。人民调解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行为。人民调解法院调解

法院调解又称司法调解、诉讼调解,是指法院在审理各类案件时,由法院主持,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在民事诉讼中,司法调解是法院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民事案件的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司法调解是有条件适用的,但适用范围有望逐步扩大。行政调解是指具有调解纠纷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主持的,根据国家政策、法律,以自愿为原则,在分清责任,明辨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行政调解可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于行政裁决或行政仲裁中适用,在行政司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行政调解区别1.调解机构性质不同。人民调解的组织机关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调解是由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来行使。行政调解是国家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及其工作人员。

2.调解的性质不同。人民调解是诉讼外的民间调解,是一种群众性自治行为;行政调解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法院调解是司法行为。3.调解权的来源和性质不同。人民调解是基层群众直接授予的民主自治权利,人民调解员与当事人之间是平等关系。法院调解,是国家赋予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当事人之间是诉讼法律关系。而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国家赋予的职能。4.调解的范围不同。人民调解的范围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民间纠纷。法院调解所有符合法院受案条件的民事纠纷以及刑事自诉案件。行政调解既可以调解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纠纷,也可以调解公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的民事、经济等纠纷。5.调解协议的效力不同。人民调解协议无强制执行力。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和制作的调解书一经送达当事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执行力。行政调解协议具有行政上的强制执行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建立庭前调解机制首先,应在法院设立庭前调解窗口。其次,对未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一般民事案件或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起诉的,法院应主动宣传人民调解的特点、优势,建议当事人首先选择人民调解。当事人同意接受人民调解组织调解的,法院可将案件转移至纠纷所在街道(镇)的调委会进行调解。最后,对于不符合起诉条件,法院不予受理的民间纠纷,也应当及时将案件转移至调解窗口或函告纠纷所在地的调委会,由调解窗口和调委会做好调解息诉工作建立诉讼内委托调解制度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可以建立诉讼内委托调解制度,一方面司法机关可以在保证公正与效率的前提下减少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实现诉讼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参与司法调解,可以强化业务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建立经人民调解程序的诉讼绿色通道实行就近立案制度。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成的纠纷,当事人要起诉的,人民调解员委员会应当及时与所在地的法院联系,法院应当派出工作人员到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由人民法院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立案。实行先行调解制度。法院在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案件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成功的案件应当首先进行调解;对于就近立案的案件,具体承办的审判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的衔接对于因琐事纠葛、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以及其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派出所认为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的,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移交给调委会负责调处。如果调委会在调查取证时遇到困难,由派出所提供帮助,联手调查取证。对突发性、易激化的纠纷,则启动联合调解程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改革和重构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需要。构建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必须重点解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互动衔接问题。其中,人民调解是基础,行政调解是行业纠纷解决重点,司法调解则因其作为国家审判权的行使方式之一而显现权威性,毋庸置疑地处于高位阶,对其他调解有统领、评价和支撑作用。我们应当从三大调解的内在机理出发,研究解决其互动衔接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匡正规则,以至不断走向完善。目录《人民调解法》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人民调解法》的亮点及与法院调解、人民调解的衔接二《人民调解法》重点法条解读三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及调解技巧四经典案例五人民调解可以调解哪些纠纷民间纠纷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有关人身和财产权益方面的争执都属于民间纠纷。如婚姻、家庭、继承、赡养、扶养、邻里、小额债务、轻微侵权等传统民间纠纷和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资工伤、物业管理、医疗、催讨欠薪等社会难点热点纠纷。法律法规规定和解的刑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和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侵犯公民个人权利案件、交通肇事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具体指轻伤害案、侮辱他人诽谤他人案、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重婚案、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虐待家庭成员案、遗弃案等,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参照民事调解的原则和程序,引入人民调解。刑事案件引起的民事赔偿伤害案件中的人身损害赔偿等不适用调解解决的纠纷触犯刑法、不允许和解的刑事案件。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已经处理或者判决的案件。应依法受到行政处罚的案件,如:工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的案件。重点法条解读

第四条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这是人民调解法的亮点之一,也是调解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重点法条第八条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九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若干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应当有人数较少民族的成员。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宪法的要求。

第十六条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对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的保障主体,应理解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等,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保障为主,设立单位保障为辅,二者互为补充。补贴的认定以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民调解员开展工作中的必要经济开支为限度。第十七条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主动调解。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可以不拘形式。既可以口头申请,也可以书面申请。无论采取哪种申请形式,人民调解委员会都应当受理。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记录在案。第二十八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第三十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发生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录《人民调解法》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人民调解法》的亮点及与法院调解、人民调解的衔接二《人民调解法》重点法条解读三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及调解技巧四经典案例五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双方当事人权力、财富、社会地位、知识和社会影响的不同,可能导致调解结果的不公平在调解的实践中往往渗入了强迫、威压的因素,违背了自愿、合意的原则调解易形成“家长制”作风调解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现实不符调解有时以牺牲公平与正义为代价调解技巧“权威劝说”法

上、下台阶”法

“焦点说服”法

“相同近似接近”法

1.“相同近似接近”法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调解过程中没有当事人态度的转变就不会有调解的成功。而要使当事人的态度能够转变,就需要调解人员在劝说、引导当事人转变态度之前,向对方表示自己与其在性别、民族、职业、经历、身份、个性、认识等方面具有相同或近似之处,这样可以缩短对方与调解人员之间的心理差距,削弱或消除心理障碍,引发对方的认同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把调解人员当作可以信任的人,愿意接受劝说、引导。如果调解人员单纯的只强调纠纷双方的对错责任,把自己置身于当事人之上,那么当事人是很难以听得进去任何劝说,因为当事人没有得到其心理上需要的一种信任,自然也就不会转变态度,甚至不会把心里的原始状态呈现出来,所以这种氛围下的调解工作大多是不成功的。2.“焦点说服”法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调解的重中之重,而往往双方相互冲突的一对矛盾当中,又各自存在着其自身的焦点。调解人员不但要抓住案件的焦点,还要抓住双方各自内心的焦点,这样才能针对当事人错误的态度和认识有的放矢地进行说服。在展开说服以前应当对当事人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等作尽量的了解,剖析当事人形成错误认识的原因,抓住问题的焦点进行说服。在说服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要运用事实和法律准确地阐明利弊关系,推动当事人态度的转变。3.“上、下台阶”法

“上台阶”法,即劝说者先提出一个对方能够接受的观点,待对方接受以后,由于法律规定或道义产生的义务或责任,进一步引导对方深入,直至对方接受其原来所排斥的观点的方法。因为人的心理总是不愿接受与自己已经形成的认识差距较大的观点,如果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对方是不易接受的,所以在对方接受了一个与其心理定位差不多的观点之后,在这个已经接受的观点之下就派生出进一步的义务和责任,这或许是法律规定的,也或许是当事人接受前一个观点所派生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基于前一个认同或承诺,会更好地容易接受后面的观点,最终实现双方共同认可,达成调解协议。

例如:调解损害赔偿纠纷时,第一先让双方当事人确认查明的事实,第二让双方各自确认应承担的过错责任大小,第三让双方确认造成损害的事实,第四让双方确认被损害的物的价值或合理的医疗等费用,第五提出应当赔偿的数额。

“下台阶”法与“上台阶”法相反,即先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在对方拒绝后,再逐渐降低要求,直至对方接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会让对方感觉到不断有所让步,心理上产生一种满足,使心理在平衡的状态下逐步达成统一。

“上台阶”法与“下台阶”法在调解过程中针对双方当事人的不同情况可以结合运用,让当事人在心理的反差变换过程中,逐渐趋于统一,也是调解原则中“让当事人获得心理平衡”的具体表现。当然,不论是“上台阶”法与“下台阶”法都只能在尊重当事人、忠实于案件事实的前提下合理运用,不能带有误导甚至欺瞒当事人的情形出现,否则就违背了调解中必须坚持合法的原则。

4.“权威劝说”法

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者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运用心理学权威效应原理转变当事人态度的方法。如生产者请具有权威性的科研机构、专家权威人士、专门组织,对自己的产品性能、质量进行鉴定,并将鉴定书纳入广告,从而使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在调解中可以运用权威效应转变当事人的态度,如引用法律规定,根据案情列举案例,通过调解人员对法律规定的解读,使当事人转变态度。此外,对一些案件中涉及专业性问题的情况,可以邀请权威人士参与调解,或请专门机构对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

,讲法律讲感情讲道德讲政策总的来说:四讲《人民调解法》的制定背景和重要意义一《人民调解法》的亮点及与法院调解、人民调解的二《人民调解法》重点法条解读三调解应注意的问题及调解技巧四经典案例五目录经典案例案例一安装雨棚意外死亡房东违法搭建担责陈某:为女儿置办婚房,找王某安装阳台雨棚,安装过程中陈某擅自将空调隔板位置加宽跟边上阳台连通。王某:安装雨棚过程中意外从四楼跌落,当场死亡王某家属:聚集了50余人向陈某索赔120万。法律关系调解员调查了解到:王某:个体户,承接阳光棚、铝合金门窗等生意。三个子女,在家中是独子,父亲常年患病,家境贫困。陈某:农民,去年刚购新房,经济状况并不乐观。双方特殊情况增加了调解的难度,冲突激烈,调解一度中断。调解员从法律角度分析争议焦点:陈某找王某安装雨棚属于承揽还是雇佣?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条规定:“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合同。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等有关规定,在承揽合同中,则由承揽人自担风险,但定作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除外。2014年5月房东陈某找到王某,双方约定按照75元/㎡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按照实际面积进行结算,陈某也支付了1000元定金。陈某和王某的约定应视为承揽合同。本案中,陈某加宽阳台属违法搭建,其行为与王某死亡有因果关系。调解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双方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最终成功化解了该起纠纷。人民调解讲法理非法转包得纠正案例二土地非法转包而引发的纠纷裴某:父母离异,由父抚养成人。外出打工期间因刑事犯罪,在河北省服刑,2007年刑满释放。裴父:经营家庭承包土地,2003年因病去世,委托堂兄(裴某三叔)代为经营其承包田。裴某三叔:以裴父生前借款未还为由,在未征得裴某同意的情况下,于2004年春私自将裴某的承包田7.96亩转包给同村村民宋某、薛某,所得款项用于抵偿其父生前所欠债务。当事人

现裴某释放回来,否认欠债事实,索要被转包出去的土地未果,因而叔侄间发生了这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双方争议

调委会认为,调解此案的关键是:

其一,裴某父亲是否欠生产借款;其二,裴某叔叔转包这些耕地的程序是否合法;

为了公平公正调解此案,调委会分别让各方出示了以下证据:

宋某薛某:1.承包耕地的书面协议2.裴某叔父转包耕地得款8300元的收条

裴某叔父:1.裴某生父欠款的流水帐,但无裴父的签字和盖章2.承认转包未得到裴某认可

村委会:裴某叔父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未经村委会同意

调解员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分析得出:裴某:依法有权继承家庭承包的全部土地,是合法的土地承包经营者,其承包权受法律保护。裴某叔父:在没有其侄委托、并未告知的情况下,将土地私自转包给他人属违法行为。而裴父生前所欠债务与本纠纷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应另行调处。受让人:私自承包非法流转的土地,属无效的民事行为。结论最后,各方当事人都明白了享有的权利和由于侵权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裴某三叔如数退还非法转包的土地7.96亩,赔偿该地2004年流转费1592元,转包所获收益也如数返还。双方顺利达成了调解协议,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调委会通过调查,掌握了事实、证据,准确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及时纠正了土地转包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对于解决农村土地纠纷具有借鉴作用。

点评本起纠纷中调解员进行调解的法律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四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调解员以此确定裴某叔父不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资格。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通过这条规定,可以确定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程序违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三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承包合同中违背承包方意愿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不得收回、调整承包地等强制性规定的约定无效。

调解员通过这两条规定确定纠纷中所涉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无效,侵害方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土地转让引纠纷友情调解平风波案例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

2006年,刘某从李某处受让一块土地,当时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未办理土地转让过户手续。在签订协议时,乙方已向甲方支付了大部分土地转让费。由于乙方未见到土地使用证,所以未支付所剩费用。期间,甲方曾向乙方要求支付土地转让费所欠余款,乙方均已未办理过户手续为由拒绝支付。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刘某向调节委员会求助后刘某于2007年将这块土地分别转让给张一、吴二、丁三、马四(以下称乙方),并与四人分别签订了书面协议,协议中约定了土地转让费的支付方式及日期。事件经过协议规定:“乙方(受让方)付清全部款项后,甲方(出让方刘某)为乙方办理土地使用权过户手续,如不能办理,乙方有权拒绝支付所欠余款直至过户手续办妥。”

经过调查,调解员了解到,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办理过户手续与支付余款的先后顺序。而李某的这块土地至今尚未拿到土地使用证。所以刘某不可能给乙方办理过户手续的,因此根据协议规定,乙方是有权拒绝支付余款的。经过调委会的调解和双方平等地协商,当事人自愿达成了如下协议:

1.乙方同意先将土地过户到甲方刘某名下。2.甲方尽快办理土地转让有关证件,办妥之后,由调委会负责通知乙方领取证件复印件,乙方支付所欠余款。3.乙方应在接到调委会的通知2日内,付清所欠余款,如逾期不能支付所欠余款,乙方应按照原来协议规定的还款日期承担责任,支付银行同期利息,并且甲方有权自由处分该土地使用权,乙方不得干涉。

本起纠纷中调解员进行调解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的规定,来确定合同纠纷当事人的违约责任。调委会在解决这起纠纷时,着眼于抓主要矛盾和争议焦点:

首先,从该双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履约顺序入手,来确定当事人违约责任。其次,调委会经过调查了解,当事人刘某在前次受让后至今还未取得土地使用证,也为此次纠纷的产生埋下了伏笔。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本案中李某将承包土地转让给刘某,应当到该土地管辖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转让过户手续。因李某和刘某未按规定办理土地转让过户手续,直接影响了土地转让协议的效力和履行。案例四一份彩礼引纷争庭前调解息风波沈某杨某1.恋爱关系2.谈婚论嫁杨母3.要求男方给付彩礼共计人民币9210元沈家也开始准备迎娶杨某过门成亲4.杨母以各种理由推迟婚期,让杨某另嫁他乡5.人财两空要求退钱未果2007年底,沈家和杨家所在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主动对两家的纠纷进行调解,但是以双方都不接受而宣告调解失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与镇妇联再次组织双方调解,尽管采取了多种调解办法,不厌其烦地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并阐明订婚时收取的彩礼,按法律规定应当如数退还,但是也以失败告终。2008年4月1日,沈某一纸诉状将杨某告上了法庭。法庭经过对案情的认真研究,决定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庭前调解。调解员查明事实,依据以下法律分析问题,解决纠纷

《婚姻法》第三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彩礼的,如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目前,结婚索要彩礼在部分农村地区仍十分盛行,因彩礼引起的纠纷也不断增多。人民调解组织应充分重视这类纠纷的调解。本案中,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是把握了调解自愿的原则,在人民调解不被当事人接受的情况下,除了继续做工作之外,及时引导当事人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纠纷;二是坚持不懈,耐心疏导。三是找出调解的焦点,明确法律依据。案例五纠纷缘自保险金依法调解护亲情

王老汉早年买了一份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今年,王老汉得病去世。其三个女儿得知老人的这份人身保险至少可以获得10多万的赔偿,遂立即向保险公司申请,要求给付保险金,不料,王老汉的老伴蒋老太太也提出了申请,并被保险公司接受,自此双方发生争执。老人去世后,留下的保险金是否属于遗产?老年再婚的老伴对此是否有继承权?王老汉老伴去世早,三个女儿早已成家,老汉不愿轮流到三个女婿家养老就请了蒋老太太做保姆。后来两人相处时间长就产生了感情。女儿虽然极力反对,但后来经过协商,最终达成协议,其父可以和蒋老结婚,但蒋老不能继承老汉的遗产。采老汉百年之后,可以给蒋老一万元抚慰金,并立下了字据。

“一万块钱抚慰金我们已经给了,现在蒋老太太必须把十多万的保险金退出来。”三个女儿坚持要蒋老太太退出保险金。“我是老头子指定的受益人,是依法获得保险金的。”蒋老太太态度也很坚决。双方当初约定蒋老太太不继承遗产,所以采老汉的保险金属不属于遗产就成了这场纠纷的焦点。背景进入人民调解程序后,调委会迅速查阅了相关法律规定和类似案例。调委会向王老汉的三个女儿作了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规定“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为受益人。”

第四十二条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一)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王老汉的人身保险合同中,已经明确指定了受益人,就是蒋老太太,所以她获得保险金是有法可依的。其三个女儿对法律规定表示理解,但又提出了老爸为什么会指定蒋老太太为受益人的疑惑?认为其中有诈。考虑到这笔保险金价值不菲,调委会又做了蒋老的工作,最后蒋老共退出了15000元,王老汉的三个女儿均表示满意。这场因保险金引起的家庭矛盾得以顺利化解。这起因保险金归属而引起的家庭遗产纠纷案件的处理,充分显示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家庭和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调解涉及家庭纠纷的案件时,调解员除了强调亲情、情理之外,还需要有法理的支撑,真正做到法、理、情结合。本案中,人民调解员首先明确了解决本案的关键是保险金到底属不属于采老汉的遗产,能不能由被继承人来依法继承。然后主动搜集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例。根据我国《保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险金能否作为被保险人遗产的批复》有关条文规定的精神,人身保险金能否列入被保险人的遗产,取决于被保险人是否指定了受益人。指定了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付给受益人;未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其人身保险金应作为遗产处理,可以用来清偿债务或者赔偿。在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大量的事例面前,相关当事人做出了让步,顺利地达成了调解协议。点评案例六房屋买卖遭悔约违约赔偿解纠纷

2007年,李某表示愿意购买冯某农贸市场内的店面房,遂双方达成合意签订了书面房屋买卖协议,但没有约定违约条款第二天,李某突然向冯某提出解除合同,并要求冯某立即退还其已支付的10万元房款。然而此时,冯某已将李某支付的房款全部用于儿子购买新婚用房。双方争执不下,李某来到人民调解委员会求助。签订协议后,李某当日即向冯某支付了全额房款10万元,二人协商次日即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事件经过李某自称是儿子忽生重病,家中积畜已全部支付给冯某,儿子无钱医治,因而不得不解除合同。于是调委会工作人员首先找到冯某,希望从他那里找到突破口。但冯某表示十分不理解,认为李某应当继续履行合同,并提出三点理由:第一,合同合法有效;第二,如果解除合同,别人会误认为他的房屋有瑕疵,再行交易将比较困难;第三,李某所支付的房款已经被儿子用来购置新婚用房。即使解除合同,他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额退还房款。调解员认为冯某提出的理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