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同理想-2_第1页
我们的共同理想-2_第2页
我们的共同理想-2_第3页
我们的共同理想-2_第4页
我们的共同理想-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学习提纲一、走近共同理想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共创和谐伟业1、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社会?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什么?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有何关系?快速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从中找出并勾画答案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活动二“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1、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怎样?2、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3、十八大提出到何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我国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5、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我国将会是什么景象?6、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为什么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7、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快速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从中找出并勾画答案500040902540世界平均32898198801980011150加拿大2517623060117304860新加坡43995281502356013030美国38533397202640010390日本1702520320220中国2006年1995年1990年1980年(单位: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世界第140位。

所谓“不全面”,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恩格尔系数生活发展阶段>60%贫困50%—60%温饱40%—50%小康<40%富裕47.22004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还很大。

按上世纪中叶国家计委会同统计局和农业部制定的小康基本标准衡量,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到2000年虽已达到95.6%,但从地域看,除去市辖区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还有22个,居于温饱和小康的占63.2%,居于小康和比较富裕的占13.7%,比较富裕的仅占0.3%。另外,从人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但还有一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到去年底,全国有2800万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930万。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如果是中学生如何做?可增加以下两条)1、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2、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打好坚实的基础。补充:我国如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7)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团结、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4、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5、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补充: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2、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快速阅读这一部分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三、共创和谐伟业(1)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4)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5)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请列举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2)说说自己身上存在哪些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和谐的地方,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3)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联系?小组讨论A、列举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例:①下岗再就业工程、②取消农业税、③“三农”、④“两免一补”、⑤西部大开发、⑥振兴东北、⑦中部崛起、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⑨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⑩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B、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①从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的实际出发,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②从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③从我国人口多增长快的现实出发,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④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⑤从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实际出发,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①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③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2、我们的社会上还存在的不和谐现象: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还有一定市场。⑤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适应。⑥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A、国家与社会应该怎么做

: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④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民主法治建设⑤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3、共建和谐

人人有责。B、青少年个人做法:①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③树立和提高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④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⑤坚决同一切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作斗争。4、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但它们又密切联系,互为条件,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1)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保证。(3)同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