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活化测井技术_第1页
氧活化测井技术_第2页
氧活化测井技术_第3页
氧活化测井技术_第4页
氧活化测井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方法:采用一个较短的活化期(1~10s视水流的速度而定),选择一个较长的数据采集期(一般为60s)进行活化测量。水流的速度是根据中子源至探测器的距离、活化水通过探测器的时间确定出来的,是一种已知距离的时间测量,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提高测量精度。应用:朝62-144井

1000.77米处的封隔器有漏,漏失量是6.4m3/d。上水流跟踪到1028.0米处消失,证明1040.35米处的封隔器有漏,漏失量是7.9m3/d。

1、分层配注井中的应用拉6-斜P2855井是一口调剖试验井,98年9月、99年7月、20年5月对该井进行三次氧活化测井。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说明注调剖剂效果明显。2、调剖试验井中的应用应用:应用:表6拉6-斜P2885井氧活化三次测量结果对比表3、找漏找窜井中的应用北1-丁4-P26井

射孔井段为1047.0米—1065.8米。氧活化测井后,发现在1065.8米以后仍有流量显示,并且在1065.8米以下信号时大时小,流量一直跟踪到1100.5米为零。应用:

4、在套管问题井中的应用

套管变形应用:

小结

由于氧活化测井不使用任何放射性示踪剂,不存在沾污、沉降、污染等问题,测量结果不受岩性和孔渗参数以及射孔直径大小的影响,不仅适合于注聚合物、三元复合溶液井的测量,还可用于水井、低注入量井以及分层配注井的测量,因此,在油田广泛推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南1-丁5-P138井为笼统注入井,油管下到层位之下,井内被测流体为油套环形空间内向上流动的聚合物。四个射孔层段中,葡Ⅰ2层段吸入量最高,绝对吸入量为241.2m3/d,占全井吸聚量的79.7%。

葡Ⅰ2层段吸入量241.2m3/d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仪配注井吸水剖面放射性相关测量方法与同位素测井对比:克服了大孔道、深穿透射孔、沾污、窜槽、漏失以及注聚井流体粘度的影响与氧活化测井对比:降低了测井成本高24-43井测井解释资料结果对比测试结果与脉冲中子氧活化的测试结果吻合较好二、科研生产的运行情况确定动用程度差的油层,为压裂措施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北1-2-P39井93.6%67.4%204t132t产液含水压裂葡I3-7层,封堵葡I2层日增油30吨1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检验固井质量寻找窜槽层位2001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中子寿命测井54口,反映具有明显窜槽显示的井数为15口,不明显6口,怀疑窜槽4口,分别占统计井数的27.8%、11.1%和7.4%。15口明显窜槽的井中,采取封堵措施11口,见效8口,有效率72.7%。1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检验固井质量寻找窜槽层位图13拉9-2237井窜槽部位窜槽层位拉9-2237井117m350m3产液98.0%84.6%含水1应用硼一中子寿命测井资料分析油层动用状况,为封窜、堵水措施提供准确依据检验固井质量寻找窜槽层位2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指导注水方案调整及油水井措施制定同位素吸水剖面粘污沉积大孔道吸水注聚井氧活化437井次276井次2001年2002年2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指导注水方案调整及油水井措施制定应用氧活化资料指导聚驱注入井方案编制第六采油厂整体方案编制上91口井27.4%11.3%50.5%25.3%高渗层相对吸水低渗层相对吸水分层注入方案编制上8口井300m3高渗层吸水低渗层吸水230m3措施方案制定上堵水5口井油井含水油井产油17t84.5%82.4%2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指导注水方案调整及油水井措施制定应用氧活化测井资料分析注聚效果第五采油厂杏13-J2-34井

葡Ⅰ32层注聚氧活化测井43.4%18.6%79.5%53.2%葡Ⅰ32层下部吸水葡Ⅰ32层上部吸水说明随着聚合物溶液的注入,沉积砂体层内吸液比例有所调整3利用生产测井资料评价油层剩余油饱和度利用生产测井资料评价剩余油分布是确定二次采油后水驱油藏中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的新方法。研究认为:含水率是油、水相对渗透率的函数,而油、水相对渗透率又是含水饱和度的函数,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这一中间桥梁可以建立含水率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井点处的含油饱和度。按油层产水率不同,把油藏分为若干层,对每一层采用近似的动态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