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_第1页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_第2页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_第3页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_第4页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黄帝问道:我想听你谈一下人体六脏六腑这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呢?岐伯回答说:你问的真详细呀!请让我谈谈这个问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武,称为将军之官,谋略由此而出。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乐,靠它传佈出来。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五味的营养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

本段主要是阐述了人体十二套脏器的作用。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者:在这里没有具体意义,主要起强调的作用,下同;

君主:指皇帝;

官:官位,指心就好像朝庭之中的皇帝一样;神明:精神、思想;

出焉:从这里产出,下周;②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相傅:相,宰相,相当于总理;傅,师傅。这里是说明,肺的职能相当于宰相和师傅一样,对人体进行管理,调理气血。治节:治,就是治理;节,就是竹节。也就是对有“节”的地方,进行治理,去疏布血液。什么意思呢?中医认为肺朝百脉,肺管布血的。每天早上3-5点,肺都会将人体的气血重新分布。因此,我们强调,男人的晨勃,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发生的。如果一个人气血充足,就会有“余粮”,去做晨勃。相反,如果人体无余粮,就只好先满足内脏的需求了。③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将军,是带兵打仗的,因此,在战场上,需要果敢和机智,优柔寡断将会贻误战机。谋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视。中医还认为,肝藏血,耳聪目明,合为聪明。如果一个人的肝功能不好,往往也会影响到眼睛,因而很难做出“明”智的“谋虑”。相反,肝功能好的,则会有良好的谋虑出来。④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正:中和正,实际上是同意词反复,换言之,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也指阴阳和谐之意。中医认为,十一脏皆取于胆,也说明这种“中正”的重要性。决断: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再好的谋虑,也需要决断是否执行。因此,胆不好的人,在决断上也常会出错。⑤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这个在中医里是一个穴位名称,位于两乳之间。这里讲的膻中,不是指任脉上的膻中穴,而是指经络的上的膻中,也就是心包络。臣使:中医认为,皇帝不会犯错,而犯错的都是大臣,因而,它为臣使之官,借君主受过。喜乐: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主喜。而作为臣使们,君喜臣自然喜。但同样,过喜也伤心,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笑死牛皋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侯耀文、马季、高秀敏,都开于心脏病。⑥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食廪(lǐn):廪,本义是指米仓。换言之,就是说脾胃,是容纳食物的仓库。五味:指甜酸苦辛咸,对应的五脏为,脾肝心肺肾。这里强调的是,我们时食的各种口味的食物,最后都会归经到我们的五脏上,这样,如果饮食不节,就会导致五脏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就会生病。⑦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传道:这里的传道,指的就是大肠的排泄人体垃圾的功能;变化:这里的变化指的是,人体的大便排泄是否通畅,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变化,是向好或者不好的方向转化⑧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受,接受,盛,容纳。现代医学认为,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人体养分的。中医认为,心和小肠相表里,如果营养吸收好,心主的神明就好,相反,就差。让人饿三天,神明自然就会乱。化物:化,融化、消化;物,食物⑨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王冰注:“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选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

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施于外矣。”

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伎巧:技巧,才能⑩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传道:这里的传道,指的就是大肠的排泄人体垃圾的功能;变化:这里的变化指的是,人体的大便排泄是否通畅,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变化,是向好或者不好的方向转化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受盛:受,接受,盛,容纳。现代医学认为,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人体养分的。中医认为,心和小肠相表里,如果营养吸收好,心主的神明就好,相反,就差。让人饿三天,神明自然就会乱。化物:化,融化、消化;物,食物《灵兰秘典论》这篇文章很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五脏比喻为中央官员,把六腑比喻为地方官员。六腑都是干活的官员,是基层的干部,做很细致的工作;而中央官员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是它起到一个权衡治理、统摄大局的作用,如果人的身体没有这种统摄作用,也会垮掉。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六腑的功能比五脏更加重要。因为如果没有六腑的运化过程,五脏是什么精都收不上来的,也藏不了什么东西。也可以这样说:即使地位很高,有统摄下面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基层的地方官员亲力亲为去做一些事情的话,中央官员是什么租税都收不到的。以上,就是五脏和六腑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实在是困难得很呀!有学问的人勤勤恳恳地探讨研究,可是谁能知道它的要妙之处!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是什麽!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蹻的微小数目,而毫蹻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纯明彻的道理,这真是大圣人建立事业的基础,对于这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专心修省而选择吉祥的日子,把这些著作珍藏在灵台兰室,很快地保存起来,以便流传后世。本篇主要阐述了两大重点,第一,十二脏的作用;第二,从细微之处,察至道之妙。人体十二脏,就像一个排列的故宫的大殿,作为君主之官的心,高居其上,而宰相等率众大臣位列其下,从而形成了一个管理体系。用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看不见的东西,此乃故人之智慧也。世界上的事,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容易,但要想把复杂的事变成简单,也就是大道至简,则是难上加难的。古人的智慧在于,他们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机能,比喻成十二个官,每个官既是独立的,两样也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与西医解剖学比起来,哪个更容易理解,不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