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页共5页《散步》教学设计(一)作家研究莫怀戚,1951年出生,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上山下乡,作为知青到四川内江插队。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重庆电影公司职员,重庆川剧院乐队队员,第三军医大学新闻干事。1978年以“老三届”身份考入四川大学,1982年中文系毕业。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0年莫怀戚在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现已从事文学创作近三十年。代表作是小说《透支时代》、《陪都就事》,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系列小说《东方福尔摩斯探案集》,作品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作为重庆人,莫怀戚秉承着重庆人关注本地小人物的传统,一直注重于都市生活的挖掘。他以极大的热情和专注,探求种种社会心理现象。他深入看取生活,细切观察人性,在他的小说中探绩索隐,写思想的冲突、个性的碰撞、情感的迷失。白烨在《社会心理的探索者——莫怀戚小说解读》中评道,莫怀戚的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当代社会生活的精神现象史”。如他自己所说:“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写作必得使其愉快,否则不写。胸无大志,重视世俗生活中的乐趣,所以虽有心走红,却无心较劲,尽力而为后听其自然。”莫怀戚至今已发表各类体裁的小说四五十部,另外还有各类随笔、小品文近千篇。在创作上,他往往就地取材,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文风雍容典雅,哲理深蕴,耐人寻味。我们从《散步》中可以领悟这一特色。他的小说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语言风趣,甚至有些尖酸刻薄,生活气息很浓,人物的塑造,个性鲜明,“他善于把一些日常琐事讲得娓娓动听”,“注重描述人生的感性真实”(《成于艰难出之潇洒——论莫怀戚小说的艺术特色》,《现代作家》,1990年第9期)。莫怀戚的散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如《散步》于尺水兴波,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二)课文解读1.课文内容《散步》通过抒写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的故事,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2.叙事特点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全篇只写了“散步”一事,但读起来饶有兴味。除了真情动人外,再一个原因是入题写“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和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散步”已经起步,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在这里起了一个波澜:“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母亲要改走,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记叙摆脱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母亲对孙子的亲情。3.表现手法文章在选材上颇有特色。作者深深懂得“一滴水可以辉映太阳的光辉”的道理,精心选材,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出深意。本文所写的“散步”只是生活的一角,而作者又只写了几个细节,没有铺开来写,但却开掘出一个重大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传统在新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写得既明快又含蓄,既浅显又深刻,读来引人共鸣,催人深思。4.语言运用《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蕴藉丰富,耐人寻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情趣盎然。“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2)含义丰富。“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3)意在言外。“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获得新的活力。5.作者情感《散步》是一篇清新优美的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而作者更是独具慧眼,从散步这件平凡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挖掘出尊老爱幼这一重大主题。这一份关注生活的细致,这一份热爱传统的真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教学目标:1.知识:a.积累“霎时、分歧、拆散、委屈、水波粼粼”等词语;b.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朴实而深沉的亲情之爱;2.能力:赏析文中优美语句,借鉴通过生活小事和细节来表现亲情的写法;3.人文: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关爱家人的情感。(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借鉴通过生活小事和细节来表现亲情的写法。难点: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关爱家人的情感。(五)教学过程:1.导入a.教师导语,揭题。b.明确学习目标:①朗读课文,感知内容;②品味语言,体会亲情。2.诵读感悟(读《散步》之美)a.检测生字根据拼音写词语。掌握:霎时、分歧、拆散、委屈、水波粼粼b.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自读,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②又是如何解决的?③你从中感悟到什么?c.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亲情①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②初步理解亲情。(板书)3.研读赏析(品《散步》之味)a.赏一处美景请你把文中写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赏一处美景。提问: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多,但却充满着诗情画意。写南方初春之景,突出了春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使人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为后文作铺垫,为平常的散步提供了和谐美妙的背景。b.读几处细节请你补一笔。在莫怀戚的笔下,南方的初春美景犹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而在勾勒人物,有些地方却留了白,现在请你补一笔,添上一些“颜色”。(幻灯展示)请你联系前后文,填入词语并说明理由。(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3).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学生自主思考,在课堂练习本上“补一笔”。(教师归纳小结)4.感受评价(感《散步》之情)a.感《散步》之情①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②全班齐读。③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明确:“慢慢”,“稳稳”表明走得很仔细,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我们都属于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教师总结:作者独具慧眼,从散步这件平凡小事中看到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并表现出尊老爱幼这一重大主题。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b.感悟生活,体会亲情回味生活的点滴,你认为亲情是什么?请以“亲情是______”,写下你的感悟。如:亲情是散步时的相亲相爱;亲情是分歧时的________。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________________。5.作业布置为父母做一件表达自己心意的事。把做这件事的感受写下来。(六)板书设计母亲:走大路散步分歧我:责任重大统一尊老爱幼(以小见大)儿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