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王巍《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学

习目标1了解中华文明起源情况并体会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2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3熟记早期国家的特征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根据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原始社会被分为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与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4页,思考2个问题:1.新旧石器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2.新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分布呈现怎样的特点?北京人复原像元谋人门齿化石◎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时间:距今约170万年根据课本说一说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用火群居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BC207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图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磨制石器农耕生活陶器建村定居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根据课本3-4页说一说新石器时代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五个大家庭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代表——姜寨聚落目录公共权力的出现——统治者的强大的调动、组织能力——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莫角山遗址浮选出的碳化稻米原始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良渚遗址出土的部分玉器——摘编自许鹏飞《良渚文化墓葬及其反映的社会结构与形态》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良渚遗址出土相关文物阶级分化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图分布广泛,朝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方向发展分布广,沿河流分布,主要集中在江河流域从地理分布来看,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文化遗址分布有何变化?元谋人约170万年前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产、生活?)约1万年前(山顶洞人)约7000-5000年前仰韶文化大汶口河姆渡

(生产、生活?)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约5000年前公元前2070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新石器时代(晚)生产力(生产工具)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原始人群(群居)母系氏族(旧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阶级分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打制石器,狩猎、采集,群居,学会用火磨制石器,社会分工、私有制、阶级分化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出现古国产生(一)古史传说时期1、三皇:神话色彩浓重2、五帝:事迹较为具体3、禅让制禅让制:传说尧、舜、禹时期由各部落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选贤举能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从部落到国家(1)建立者:禹(2)权力继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政治制度: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出现早期中央政治机构和职官(4)对其他地方通过间接统治二里头遗址(二)夏王朝建立(BC2070-BC1600)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从部落到国家商朝实施了怎样的统治方式?与夏朝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一)商的统治(BC1600年-BC1046)(1)建立者:汤(2)政治制度: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国家管理结构:内外服制度龟甲兽骨—甲骨文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加强自身统治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材料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一)商的统治材料三: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权力尚未高度集中结合材料分析商朝统治的特点?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前771年(二)西周(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京)◆分封制材料一:周公……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

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分封制周朝分封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促进边远地区的开发,扩大统治区域③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对周文化认同局限: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后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天子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士嫡长子其余诸子小宗大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A.大小宗等级严格且并具有相对性B.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宗法制◎礼乐制度示意图(举例)◆礼乐制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血缘纽带(里)维护的工具维护的工具权利的分配权利的继承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思想和规定。◆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关系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对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了决定青铜器功用的铜与锡的配置比例。——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夏商周时代》◎井田制示意图三、中华文明的发展——商和西周(三)商和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政治: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甲骨文、祭祀)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

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到分封)

经济: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

②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

文化:①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青铜文化

②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总结: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1.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为跨入文明的门槛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①王位世袭制确立②广泛使用磨制石器③原始农业产生④私有制产生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它们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的时期是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DB课堂检测3.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A.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B.从禅让到世袭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C.禅让制在禹时代仍有很大影响

D.《史记》的记载晚,比《战国策》更可信4.殷商王朝对于相对偏远的方国和部族,只要他们臣服,就允许其自治管理,而西周实行“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一变化体现了A.商内外服制度得到沿袭

B.周王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有所加强C.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建立

D.地缘政治向血缘政治发展演变DB课堂检测5.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6.《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