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科学测量》培优训练一(解析)_第1页
1.4.1《科学测量》培优训练一(解析)_第2页
1.4.1《科学测量》培优训练一(解析)_第3页
1.4.1《科学测量》培优训练一(解析)_第4页
1.4.1《科学测量》培优训练一(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4.1《科学测量》培优训练一(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四节

科学测量[一]

1.解释测量的意义。区分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2.识别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应用不同的

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能表示特殊的长度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

和公认的

进行比较的过程。

【答案】:待测量;标准量。

【解析】在物理学中,要想进行比较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故每个物理量都有各自的单位。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测量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多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详解】测量过程就是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量的比较过程。故答案为:待测量;标准量。

2.长度的国际单位

,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是

,符号为

;比米小的单位有

,符号分别是

【答案】米;m;千米;km;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dm;

cm;

mm;

μm;nmo

【解析】【分析】【详解】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是m.比米大的单位是千米,符号为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符号分别是dm、cm、mm、μm、nm.故答案为:米;m;千米;km;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dm;

cm;

mm;

μm;nm。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一名中学生身高155

;一般的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2

;铅笔长度约1.8

【答案】毫米;厘米;米;分米

【解析】【分析】【详解】略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答案】刻度尺;零刻度线;最大测量长度;分度值

【解析】【分析】【详解】略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

(1)放正确:即刻度尺的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

被测物体。

(2)看正确:即读数时视线

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3)读正确:即读出

值和

值。

(4)记正确:即记录时必须注明

【答案】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初中物理涉及到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需要有估读值,其它测量结果读到准确值即可。

【详解】刻度尺使用时,刻度尺的零刻线要对准被测体的起点,并靠近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面垂直;读数时,除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一位;记录结果是要有准确的单位。故答案为:(1)零刻线;紧靠;(2)垂直;(3)准确;估计;4)单位.

6.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刻度尺放置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

【详解】A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AC错误。B、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B错误。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故D正确。故选D.

7.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刻度尺沿被测物体放正,不能斜放

B.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C.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必须更换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答案】C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分析】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详解】A、使用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不要歪斜。此选项正确;B、测量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此选项正确;C、如果0刻度线磨损,测量的始端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此选项错误;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此选项正确。故选C.

8.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答案】B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mm,脚印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则脚印另一端对应的刻度尺示数就是脚印的长度;脚印的长度乘以7就是人的身高.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

【详解】刻度尺最小分度值为1mm,由图知脚印长度为25.10cm,则“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cm=1.757m.故选B.

9.一同学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是0.721m,则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m

B.1dm

C.1cm

D.1mm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分析】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详解】A、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故A错误;B、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B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C正确;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故选C.

1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刻线必须紧贴被测物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答案】B

【解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1)首先要了解刻度尺:①量程是多少;②零刻度是否磨损;③分度值是多少;(2)使用时: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详解】A、测量物体长度时,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不能倾斜造成读数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测量物体长度时,测量的始端一般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B符合题意;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造成读数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一个正确的物理测量值,必须包括数值和单位,测量完毕后,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下列几种测量金属球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依题意,测量金属球直径,须从零刻度线开始,故排除选项B和D;为减小误差,测量时须保持三角板稳定,故选项A的方法正确。故选:A

13.我国在纳米技术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

科学。1.62×108nm最可能是(▲)

A.四层楼的高度

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

C.练习本的长度

D.一座山的高度

【答案】C

【解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然后与生活中物体长度结合就可解答。

【详解】1.62×108nm=1.62×108×10-9m=0.162m=16.2cm;

A、一层楼的高度为3m,四层楼的高度约为12m,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中学生的高度为1.

6m,故B不符合题意;C、练习本的长度约为16cm,故C符合题意;D、一座山的高度在几百甚至几千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70m=170m

/1000=0.17cm

B.355μm=355/1000m=0.355m

C.4000cm=4000/100m=40m

D.550m=550m×100cm=55000cm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略

15.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A.教室宽5庹,约8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答案】A

【解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体的长度有个初步的了解,并熟悉长度的各个单位,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选项。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详解】A、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实际;故A正确;B、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m左右,达不到30m;故B错误;C、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达到2.8m;故C错误;D、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故选A.

1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本书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8.52

cm、18.48

m、23.80

cm、18.49

cm、18.5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

记为(▲)

A.19.564cm

B.19.56cm

C.18.505cm

D.18.50cm

【答案】D

【解析】【分析】【详解】略

17.如图所示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答案】B

【解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测量误差的理解和减小误差的办法,要知道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者的不同。

【详解】A、测量时应该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读值,再多估读几位没有意义;故A错误;A、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B正确;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只可以减小;故C错误;D、为了减小误差,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这是有必要的;故D错误。故选B.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的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答案】D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刻度尺能否使用的判断标准不是零刻线的有无,而是刻度是否均匀;(2)求平均值时,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误差,但是不能减小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和减小误差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详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是不能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错误。故A错误。B、测量时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不是越精确越好。故B错误。C、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所以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测量结果是错误的。故C错误。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只是测量的时候从没磨损的刻度开始算起。故D正确。故选:D.

19.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用分度值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

C.测课本总厚度时,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课本压紧,才用刻度尺准确测出

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数就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是利用累积法测物体的长度,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太小法测量时,可以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长度后除以n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但要注意课本的页码数不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A.

一张纸的厚度远小于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0.

5mm,故无法直接测量,故A不可行;B.

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因封面、封底的厚度较大,不应把它包括在内,故B不可行;C.

把课本压紧,才能用刻度尺准确测出课本的总厚度,此方法可行;D.

课本的页数不是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用厚度除以页数得不到一张纸的厚度,故C不可行。故选C.

20.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填“A”或“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

(填“A”或“B”)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

cm。

【答案】A;

B;

2.20

【解析】此题考查是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一道基础题。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尺要沿着被测长度,观察的关键是视线在终端刻度线的正前方,视线与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分度值就是每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2、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3、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正确估读的了解.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但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如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则准确到毫米级,毫米级以下为估计值。

【分析】【详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1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2)刻度尺B的刻度面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错误的。(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起始刻度从零刻度线开始,读数为2.2cm,最后一位估读,所以正确读数是2.20cm.(长度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故答案为:A;B;2.20.

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直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若干圈;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如图);

D.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及错误的步骤有

(填字母)。

(2)错误步骤更正为

(3)以上测量方法常称为累积法,此法还可用于测量

等。(请举一例)

【答案】(1)A、D;(2)E.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一枚邮票的质量,一张纸的厚度等。

【解析】【分析】【详解】

22.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的宽度为7.00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

(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答案】1mm;

不同

【解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2)多次测量提高精度的,就需要将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

【分析】此题考查了长度测量读数时的估读、求平均值的方法等知识,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详解】(1)裂缝的宽度是7.00cm,这个数字中7.00厘是准确值,估计值是0.00厘米;由此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cm,即1mm;(2)为了得到该裂缝的平均宽度,小明应该在裂缝的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故答案为:1mm;不同。

23.(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做“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时,小可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

小可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小军说:“我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小红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小丽说:“只能减小实验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你同意

同学的观点。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小误差?说出两种即可:

【答案】小丽;(1)选择精密的仪器;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解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和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是绝对不能消除的。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要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详解】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误差,可以采用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所以小丽的说法正确,其他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小丽;(1)选择精密的仪器;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4.(科学思维)现有一张看不清比例尺的中国交通地图,又知石家庄到北京的铁路长300km,请你帮小明想办法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度。

选用的器材:

测量步骤:(1)

【答案】

【解析】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测量铁路线的长度,所以我们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进行测量。测出地图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度以后,用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实际长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对于特殊测量方法的掌握,是一道好题。

【详解】选用的器材:柔软的细棉线一根,刻度尺一把。(1)首先把细棉线与地图上石家庄到北京的铁路线重合铺好,在细棉线上记下起点和终点;(2)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棉线两点的长度L1(单位是cm);(3)用(1)(2)中方法同样测量出北京到广州的地图铁路线长度L2,设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为S,300km/L1=S/L2,则S=L2/L1×300km

。故答案为:柔软的细棉线一根,刻度尺一把;(1)首先把细棉线与地图上石家庄到北京的铁路线重合铺好,在细棉线上记下起点和终点;(2)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棉线两点的长度L1

(单位是cm);(3)用(1)(2)中方法同样测量出北京到广州的地图铁路线长度L2,设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为S,则300km/L1=s/L2,s=L2/L1

25.(科学思维)某同学在做测圆周长度的实验时,把一条矩形纸条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的周长(▲)

A.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大

B.因实验方法错误,一定偏小

C.因实验方法错误,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

D.实验方法没有错误

【答案】D

【解析】圆柱体的周长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将圆的周长变成直线的长度再进行测量,据此分析。

【分析】转化法是在长度测量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将不方便直接测量的长度转化成容易测量的长度,再进行测量;实验室要严格按照要求测量,避免出错。

【详解】题上提到用矩形纸只是一种误导,因为无论用什么来测量都只需要一条线所以无论垂直与否都没有关系,因此该实验没有错误。故选D.

26.(科学思维)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后微小长度变化的判断比较能力。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由于铜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偏小;冬天由于铜尺的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偏大。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玻璃的长度为参照物,依据铜尺的热胀冷缩特性,判断测量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微小变化。

【详解】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温度升高,由于热膨胀铜尺的长度变大,所以测量值比玻璃的实际值偏小;冬天由于铜尺的收缩,尺子长度变小,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因此对于同一块玻璃的测量,其冬天的读数比夏天大,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故选C.

27.(科学思维)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数是指人的脚跟到趾尖的距离的厘米数,一位同学想请人在外地给他买一双合适的球鞋,他利用手头仅有的一把受潮膨胀的木尺测出自己的脚长是24cm,则他应该买下面列出的哪个号的鞋最合适(▲)

A.23号的

B.24号的

C.24号半的

D.23号半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微小变化量的比较判断。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潮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参照物,木质刻度尺受热膨胀时,自身长度变长,物体的测量值变小。

【详解】用受潮膨胀的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变大,所以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4cm稍长;故选C.

28.(科学思维)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桌子的边长为0.980m。而该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则该桌子边的实际长度为(▲)

A.0.978m

B.0.982m

C.1.020m

D.0.987m

【答案】B

【解析】分析题义可知,该米尺的实际长度大于其刻线显示的长度时,其分度值变大了,也就是说在这把刻度尺上刻线显示的长度是1m(即此刻度尺的测量值)时,因刻度尺的实际长度是1.002m,也就是物体的实际长度为1.002m,即此刻度尺的测量值小于物体的实际值。

【分析】该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以及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科的渗透

【详解】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8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因为与标准尺相比,此米尺的实际长度为1.002m,说明该刻度尺的一小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cm;读数是0.980m,相当于98个1.

002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98×1.002cm=98.2cm=0.982m.故选B.

29.(科学探究)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F.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还缺少的步骤F是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答案】(1)A;C;用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2)DBEC;

(3)AB.

【解析】在测量中,遇到比较小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话,就要积少成多法。(2)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积少成多法的应用,我们在遇到我们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时,就要认真思考,寻求间接的测量方法

【详解】(1)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将金属丝在铅笔杆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1,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n,就是金属丝的直径d.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A,错误的步骤是C,应改为:用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2)故合理的顺序为:DEBC;(3)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A.

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符合题意;B.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故B符合题意;C.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B.故答案选:(1)A;C;用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2)DBEC;

(3)AB.

30.(20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mm

B.75cm

C.75dm

D.75m

【答案】B

【解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详解】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大约是0.75m=7.5dm=75cm=750mm左右。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31.(2019·山西)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A.2mm

B.2cm

C.6mm

D.6cm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分析】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详解】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故选:B.

32.(2019·泰安)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分析】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详解】A.一层楼的高度约3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

8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

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7cm=0.

17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

6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四节

科学测量[一]

学习目标:

1.解释测量的意义。区分长度的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

2.识别刻度尺上的刻度和测量范围,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记录长度测量的结果。应用不同的

测量仪器或方法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3.能表示特殊的长度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

和公认的

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国际单位

,符号是

。比米大的单位是

,符号为

;比米小的单位有

,符号分别是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一名中学生身高155

;一般的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2

;铅笔长度约1.8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

(1)放正确:即刻度尺的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并

被测物体。

(2)看正确:即读数时视线

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

(3)读正确:即读出

值和

值。

(4)记正确:即记录时必须注明

6.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刻度尺放置正确的是(

)

7.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刻度尺沿被测物体放正,不能斜放

B.刻度尺有刻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C.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必须更换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8.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9.一同学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是0.721m,则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1m

B.1dm

C.1cm

D.1mm

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1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刻线必须紧贴被测物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值后面注明单位

12.下列几种测量金属球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13.我国在纳米技术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

科学。1.62×108nm最可能是(

)

A.四层楼的高度

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

C.练习本的长度

D.一座山的高度

1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70m=170m

/1000=0.17cm

B.355μm=355/1000m=0.355m

C.4000cm=4000/100m=40m

D.550m=550m×100cm=55000cm

15.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庹,约8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

16.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本书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8.52

cm、18.48

m、23.80

cm、18.49

cm、18.51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

记为(

)

A.19.564cm

B.19.56cm

C.18.505cm

D.18.50cm

17.如图所示为小组同学学习长度测量讨论交流的情境,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眼睛不可能估计的非常准,所以没有必要估读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为了减少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B.测量时选用的工具越精密越好

C.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的橡皮筋的长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D.测量长度时,也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子

19.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分度值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

C.测课本总厚度时,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课本压紧,才用刻度尺准确测出

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数就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20.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刻度尺的分度值而言,刻度尺

(填“A”或“B”)精密一些;就测量的方法而言,刻度尺

(填“A”或“B”)的放置不正确。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木块边长是

_

cm。

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直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若干圈;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2(如图);

D.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及错误的步骤有

(填字母)。

(2)错误步骤更正为

(3)以上测量方法常称为累积法,此法还可用于测量

等。(请举一例)

22.小明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发现桥面有条宽窄不一的裂缝,他用刻度尺测得裂缝某处的宽度为7.00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