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1页
【高三语文】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2页
【高三语文】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3页
【高三语文】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4页
【高三语文】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古诗词鉴赏专题成都市棠湖中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能得……请余赋诗(节选)杜甫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注下鞲,驾驭老鹰所用的臂套。14.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雪飞玉立”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白鹰的形象。B.“不惜奇毛恣远游”写白鹰爱好于清秋时节肆意远游。C.颔联说白鹰在野外邀游之际,千方百计躲避人们的抓捕。尾联进一步借大鹏、狡兔来衬托白鹰高超的本领。15.解释颈联的意思并分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4.C15.思:白鹰一生可自行猎取食物,天下无敌,具有百发百中的本领,怎能让它不鄙视被役使的命运。情感:诗人通过对白鹰傲视众生、不受奴役的赞美,抒发了诗人追求理想,不甘于命运摆布的雄心壮志。南充市阆中中学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14-15。苦寒行刘克庄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知屏外寒。注①中酒:喝醉了酒。14.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A.起句“十月边头风色恶军戍边的时间、地点与环境,语言简洁,紧扣题旨。B.诗歌第三句不仅问而不答,引起读者的深思,而且巧妙地将笔触引向对“热官”的描写。C.五、六句描写京城中的高官日上三竿还在府中高卧未起,并未打算从关内启程运送寒衣。D.整首诗歌含蓄蕴藉,对人物的境遇不作过多的评论,却在客观描绘中寄寓着强烈的感情。15.这首诗题苦寒行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官军苦寒14.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从关内启程运送寒衣”错高未启关”的意思是太阳高高升起,朱漆大仍然牢牢关闭着。故选C15.①环境烘托:作者描写十月的边疆,风沙漫天,气候恶劣,烘托出官军生活环境的苦寒。②反衬(对比的“热官”官位高气焰盛,与军上的戍边凄冷情状形成对比,突出将上苦寒境遇不起,纸醉金迷,而将士们衣裘溥,冷难睡,用统治集团纸醉金迷之“乐衬边防成卒之“苦寒面描写(白描官军的衣着和动作行为的描写,直按表现军士的“苦寒墨,勾勒出苦寒将士形象)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解答时,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解答此类试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的作用。题干中“如何表现”考查的是表达技巧。诗前四句写边疆的士卒生活,十月的边疆,气候恶劣,守边的兵士,却衣裘单薄。以环境的苦寒衬托军士的“苦寒难着”运用外貌和动作描写,直按表现军士的“苦寒描写京城大官的生活。贵人的“朱门日高未启”和戍卒的“夜长甲冷难睡”则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照。【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遂宁市卓同教育联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释[1]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曹郎:水部员外郎代的何逊代的张籍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例,折支多得退酒袋14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一种幽默之感。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15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分)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14B(“伤感之情”错,应是喜之情,是描述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15言的伤感。开篇二句诗人回顾人生道路似轻松,实则自伤。到的喜悦。诗人初到黄州,看长江而思鱼美,望好竹而羡笋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包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苦中作乐,乐观旷达。尾联既有自嘲,也有对朝廷权势者的嘲笑,诗人心绪复杂矛盾,虽受打击和迫害,始终保持旷达的情怀,在逆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宜宾市第四中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云门道中晚步宋李弥逊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14.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铺陈了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罩下的山水景色转岗回。B.首联总写诗人云门道中所见,以“暗东西”紧扣诗题中“晚步傍晚山林幽深晦暗的概貌,为下联展开具体描述蓄势。C.颔联从诗人主体活动的角度运笔,出句与对句以“望”和“步”分别领起,描绘景象目力所及比脚力所及来得更为阔远,笔力新俏,推陈出新。D.尾联描写画外沉醉美景的诗人与画中扶着青藜杖醉酒老叟相映成趣,与卞之琳《断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章》中主客体位置调换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15.诗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14.D15.(1)上句写傍晚时分,樵夫砍柴归来,远山上的野火渐渐熄灭,最后一缕孤烟也冉冉散尽;下句写困乏的耕牛僵卧在犁边,早春时节,田里的小麦还显得很低一联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白描等多种描写手法,将农事活动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紧扣诗题中的“晚”字,描绘出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村春晚图,表达了诗人悠闲愉悦的心绪。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与东吴生相遇(唐)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注)①原诗题下有注关作人已。②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14.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首句诗人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形象地刻画了自己的“十年身事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彼此同病相怜。B.颔联饱含辛酸人觉得年华老去娇艳美丽的花朵相比早已没有了青春样态好在心情烦乱中借酒浇愁。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C.颈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贵”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乱离社会的种种世态炎凉,暗含诗人对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控诉。诗人身处唐末乱世,历经沧桑,虽然直到晚年才科举及第,但仍怀施展才华、报效朝廷的志向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心愿,令人敬佩。15.首诗以“泪”开始,以“笑”结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诗意谈谈你的理解。14.B15.矛盾。①全诗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首尾(结构)严密。②“泪”是回顾瞻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③一泪一笑,总括全诗,掷地有声,分析有据,结合诗意即可)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赤谷西崦人家杜

甫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曹刘战此,谷水尽赤,故名。跻险不自喧②,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注:①西崦: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②喧:一作“安14.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首诗写诗人宿在赤谷山家,题诗以志其胜,诗中美景宛如一幅“桃花源”图。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B.首句的“喧”字一作“安本均表达诗人攀登险境时内心的忐忑。C.出秦州郊外,景物变换为阔远之景,溪水回转,山路蜿蜒,天气晴暖,庄稼成熟。诗歌借陶渊明武陵桃花源的典故,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及对隐生活的渴望。15.兆鳌《杜诗详注》有茨,藩篱带松菊景物甚幽诗句,简要分析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幽”的。14.D15.运用白描手法,近处写景,勾勒出一幅山家幽居图。②鸟雀因山中人烟稀少、无人惊扰而落在草房之上,写出山家的幽静。③篱笆中种满象征高洁的松、菊,写出山居者的幽趣。泸州市泸县一中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二)黄庭坚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②

,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注释:①《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是诗人为酬答友人黄斌老而创作的组诗。②四百病:据《维摩经是由四大因缘和合而成,四大的任一部分增多或减少,都会引起身体的一百零一种疾病。此举其成数而言。③智刃:智慧的利刃,即参透佛理后大彻大悟,游刃有余。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14.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诗歌以“风生高竹凉,山送新荷气”引入,显示出病后新愈的清爽。病好了,心情宽和了,周围的竹子、荷花都特别亲切近人。B.颔联从陶渊明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化出,诗人又加入禅学的见解:众生皆有佛性,因此鱼也能悟世网,鸟语也入了禅味。C.颈联诗人认为学佛之后,人更能看淡一切,只有大悟大解脱之后才能把“四百病”挥斥而去,才能恢复健康。这首诗叙述诗人病愈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诗契合禅理禅境却不艰深难懂,首尾照应,结构严谨。15.首诗的最后两句“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意具体分析。14.C15.对比。②最后两句“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比的手法描写病中与病愈的两种不同心情。③病中心情是烦躁的,怕客人来,不想与客人打交道,可是病好了,烦恼解除了,心情舒畅,花木扶疏,佳客来时就感到高兴,一切都以乐观态度去欣赏,鸟飞鱼跃,都会生意盎然。却是健康)

为瓜类植物所特有的瓜苦味素

这两种物质同时存在时泸州市泸县二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送范山人归泰山李白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14.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诗开篇点题是一个特写镜头,暗示了范山人的隐者身份和闲逸淡远的心性。B.诗的颔联和颈联,从范山人一方着笔,侧面表达了诗人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C.诗的颈联实写范山人归泰,山越上越高,已至天门,日观峰也近在眼前了。诗的尾联,有点睛之效,抒发诗人惆怅之情时还”问而不答,余意无穷。15.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甫的《望岳》均与登泰山有关,但抒发的情感又各不相同,请对比两首诗进行分析。14.C15.杜诗①充满了诗人的浪漫与激,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②表达了诗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李:①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与油然而生的惆怅之情。②也寄予了诗人对求仙学道的向往之情。泸州市泸县四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三)杜甫庾信罗含②俱有宅春来秋去作谁家。短墙若在从残草,乔木如存可假花。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金戈铁

教育源享步知海洋比年病酒开涓滴,弟劝兄酬何怨嗟。(注)①此诗作于大历二年,杜甫,当时在夔州。江陵,今湖北荆州,杜甫当时正考虑携全家赴江陵。②庾信,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曾因侯景之乱,自建康遁归江陵,居宋玉故宅,宅在城北三里。罗含,东晋人,时任恒温别驾,曾在江陵筑茅庐而居。辅黄图·都城十二门头一门曰霸城门门色青青城门,或曰青门,门外旧出佳瓜,广陵人邵平种瓜青门外。14.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诗写于诗人听闻弟弟杜观奔赴蓝田迎接妻儿并将一同到江陵定居之时,因未来可期的兄弟团聚而格外欣喜。B.首联借庾信和罗含的典故说明江陵曾是先贤雅居之地不知道那些旧时宅第现在成了何人之家。C.颔联中“从”为“听任没为假设推想,当属想象之景。尾联写诗人因为最近几年生病已经不再饮酒了,但是如果能和杜相互劝酒、一起畅饮又何乐而不为呢?15.诗题为“喜寄三首诗赏析“喜”的具体内容。14.D15.对即将定居的江陵城的神往。首联借典抒情,借庾信和罗含的典故,说明江陵自古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表现出作者对名城的神往之情。②对未来卜居生活的美好憧憬。颈联借蒋诩在院里竹下开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或少数友人)来往的典故,想象比邻而居的都是高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