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课《DNA分子的结构》参考课件1_第1页
录课《DNA分子的结构》参考课件1_第2页
录课《DNA分子的结构》参考课件1_第3页
录课《DNA分子的结构》参考课件1_第4页
录课《DNA分子的结构》参考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讨论:

看似麻花的DNA为什么能够成为高科技的标志?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它是如何存储遗传信息的?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学习目标】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学习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学习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知识回顾1.DNA的基本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AGCT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一、DNA分子的化学组成3、课堂活动:画出一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胞嘧啶(C)胸腺嘧啶(T)腺嘌呤(A)鸟嘌呤(G)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腺膘呤脱氧核苷酸A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鸟瞟呤脱氧核苷酸G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因为这项“生物科学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发现”,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回眸历史在生命的旋梯上沃森和克里克回眸历史阅读分析课文(课本P47-P48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

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了你哪些启示?【合作探究一】: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一、DNA模型建构1分子脱氧核苷酸=

+

+

.【模型建构1】:脱氧核苷酸碱基AGCT磷酸脱氧核糖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模型建构2】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一、DNA模型建构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模型建构3】

DNA双链资料3: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一、DNA模型建构资料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脱氧核苷酸资料2:DNA是由许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模型建构4】

DNA双螺旋资料3: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A=T),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G=C)。资料4:

1951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一、DNA模型建构DNA双螺旋模型阅读教材,观察图3-11,思考讨论(1)观察DNA由几条链构成?它们的方向一致吗?DNA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位于DNA的什么位置?(4)碱基之间是通过什么连接的?【合作探究二】:DNA的分子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外侧两条链,不一致,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的A-T、G-C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内侧氢键AGCT氢键ATGC平面结构立体结构三、DNA分子的结构AAATTTGGGGCCCATCDNA分子平面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构成基本骨架;(1)外侧:碱基对;(2)内侧:碱基互补配对(A-TG-C)DNA的结构模式图从图中可见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空间结构放大DNA分子的立体结构【合作探究三】: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作探究四】:DNA分子的特性如何鉴定在尼泊尔地震中遇难者身份?DNA鉴定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你注意到了吗?DNA分子的结构特性(1)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特异性: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3)稳定性: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课堂小结】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DNA的平面和立体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的特点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下面是DNA的分子的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名称。

12345678109GTCA1.胞嘧啶2.腺嘌呤3.鸟嘌呤4.胸腺嘧啶5.脱氧核糖6.磷酸7.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碱基对9.氢键10.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小试牛刀】2.DNA的分子组成中没有()

A.核糖B.脱氧核糖

C.磷酸D.含氮碱基3、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