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考点(二)7类答题模板之(四)区域特征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解答规范

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位于我国东部

的平原地区不同点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

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贫乏

等矿产丰富季风区亚热带季风黑土石油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_____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____、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_________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______工业_______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不发达水田玉米一年一熟畜牧业综合性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解析解析解析解析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中后期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二、三”或“一、三、二”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解析解析解析解析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不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思考方向满分术语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农业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解析解析解析城市经纬度位置海拔/m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mm纽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