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1504-2002 脚手杆》相较于《ly/t 1504-1999》,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与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定义和术语部分,《ly/t 1504-2002》对脚手杆相关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更加详细的界定,增加了新的术语解释,确保了标准语言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对于材料要求,《ly/t 1504-2002》版本中提高了对脚手杆原材料质量的要求,并且明确了不同种类木材作为原料时的具体规格限制,这有助于提升脚手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再者,在制造工艺方面,《ly/t 1504-2002》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加工流程和技术参数,比如对于干燥处理、防腐防虫处理等工序都有了更具体的操作指南,旨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并减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ly/t 1504-2002》还增加了关于检测方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等方面的标准程序,使得产品质量控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LY/T 1504-2013
  • 2002-10-12 颁布
  • 2002-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1504-2002脚手杆_第1页
LY/T 1504-2002脚手杆_第2页
LY/T 1504-2002脚手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1504-2002脚手杆-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B69L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504-2002脚手Scaffold2002-10-12发布2002-12-01实施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1504-2002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专业标准ZBB68008-1989《脚手杆》于1999年6月1日转化为林业行业标准·转化后的行标编号为LY/T1504一1999。这次修订主要是该标准自1990年10月1日实施以来,对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尤其是人工林间伐作业所生产的小径原木·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约木材资源,又满足各方面的需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为了相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标准中有的地方应作适当的调整和修订。本次“脚手杆"标准的修订.主要对照现行木材标准的有关规定,在树种、尺寸、进级和缺陷限度等方面加以修订,修订后的“脚手杆“标准改动部分有-扩大了树种的适用范围,增加了红松、樟子松、杉木树种-检尺径:竖杆4~8cm,横杆6~10cm,统一改为5~10m(红松、樟子松、杉木检尺径从6cm起始)。检尺径进级由2cm进级改为1cm进级。检尺长:竖杆5~10m,横杆2m、4m.统一改为4~10m,其中检尺长4m,可作连二横杆使用。-缺陷限度:弯曲由最大拱高与该弯内曲水平长比,改为分检尺长限定弯曲最大拱高尺寸。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LY/T1504—1999。本标准由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厅。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水富、王景昌、王勇、黄硕、楚秀好、李文双。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Y/T1504-2002手脚杆代替LY/T1504-1999Scaffold围本标准规定了脚手杆的树种、尺寸、缺陷限度及检验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供建筑、维修、施工搭架使用的竖杆和横杆。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44—1995原木检验GB4814—1984原木材积表LY/T1511-2002原木产品标志号印3树种红松、云杉、樟子松、杉木、落叶松、白桦、色木、水曲柳、作木。4尺寸4.1检尺径:5~10cm,按1cm进级,实际尺寸不足1cm时,足0.5cm增进,不足0.5m舍去:4.2检尺长:4~10m,按1m进级,长级公差允许tcm红松、樟子松、杉木检尺径从6cm起始24m为连二横杆。缺陷限度5.1漏节、边材腐柄、心材腐:在全材长范围内不许有5.2虫眼、偏枯、外伤:在检尺长范围内不许有。5.3弯曲:检尺长4~6m,弯曲最大拱高不得超过8cm;检尺长7~10m,弯曲最大拱高不得超过12cm。住:未列缺陷不计。6检验方法6.1尺寸检、材质评定、检量工具、号印标志,按GB/T144-1995和LY/T1511—2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