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2023学案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2023学案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2023学案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2023学案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考试大纲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知识梳理知识点1: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1)1787年宪法:①背景:a.美国独立后,结成松散的邦联,邦联制存在缺陷。b.美国面临着确保共和制以及中央集权的问题。②制定:1787年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③原则;a.联邦制原则: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法院。运行机制和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分权与制衡”原则。c.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民选产生。④评价:a.积极: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联邦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消极:承认了奴隶制,存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2)发展:1790年宪法前10条修正案(《权利法案》)规定基本人权不受侵犯,公民有言论自由等权利。但依然承认了对奴隶制的合法性。(3)联邦制经受考验:南北战争(1861-1865)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知识点2:两党制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1)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2)阶级基础: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3)意义: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突破1、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3+2》,P19)2、为什么说1787年宪法设计的机制能有效地防止专制?这种机制又有何弊端?(1)美国1787年宪法设计的分权制衡机制能有效地防止专制,具体体现在:分权:联邦政府由立法机构、总统、联邦法院三个部门构成,分别掌管三大权力: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三个权力部门各自独立,地位平等。制衡:行政、立法、司法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达到平衡。国会有权立法,但最高法院可以宣布国会的立法违宪;总统也可以否定国会的立法;总统掌握行政权,但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政府行动违宪;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总统与他国签订的条约,也须经参议院1/3多数同意才能生效;国会还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在一定条件下对总统进行弹劾。最高法官掌管司法大权,它有权解读宪法和其他一切法律,裁定国会和总统的行为是否违宪,但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国会批准;国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法官进行弹劾,但总统拥有赦免权。(2)弊端:有时会出现三权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专项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2.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斯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4.2004年11月4日美国总统大选以布什获胜而宣告结束。你认为美国总统大选有关事宜在1787年宪法中的解读,正确的是①每四年选举一次②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③俄亥俄州的20张选举人票是按其人口比例分配的④美国实行总统共和制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了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两党政治 D.联邦制6.2023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共和党的麦凯恩和民主党的奥巴马、希拉里呼声最高,最终民主党人奥巴马成为新一届总统。当选者任职期间A.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B.主持国会工作C.行使最高司法权D.掌握最高行政权7.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三权分立 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C.允许奴隶存在 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9.关于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1\*GB3①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②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③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体制④都赋予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力A.=1\*GB3①②③④B.=1\*GB3①②③C.②③④D.=1\*GB3①③④10.学者李涛在《美国的梦想》一书中写道“(18世纪)欧洲的思想之花,终是在美国结出了果子。”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思想之花”的核心是人文主义B.近代美国政体的确立深受“欧洲思想之花”的影响C.“果子”包括《人权宣言》和1787年宪法D.美国独立是“欧洲思想之花”结出的唯一“果子”11.林肯总统在某次政府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政府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是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B.违反权力制衡原则C.违背宪法,林肯反对无效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12.美国下列政府机构中,可以宣布总统法令违法的是A.参议院B.众议院C.联邦法院D.内阁二、非选择题13.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看,中西民主制度的第一次历史分野几乎是必然的,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到清朝后期,当西方国家再一次回到民主制的时候,我们的老大帝国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很多了,甚至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有识之士敏感地觉察到这将是“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处于这场变局之中的许多人以为必须全盘西化,实行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才能救中国,却不料历史的演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西民主制度在这场持续近百年的历史变局中第二次分野。这一次分野,中国选择了民主制度,但中国所选择的民主不同于西方的民主。——摘编自潘传表《中西民主制度的两次历史分野》(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民主制度第一次历史分野各自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政治两次分野之间的关系。(8分)材料二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2)材料二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的?(6分)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4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