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页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23-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开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A.

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

编制电脑程序

C.

用法律保护自己

D.

评论足球比赛【答案】A【考点】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解析】【分析】地理学可以指导人们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对于编制电脑程序需要运用计算机知识、用法律保护自己需要用法律知识,观看足球比赛更不需要利用地理常识,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地理学可以指导人们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还可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2.以下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A.

我国新疆生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B.

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C.

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病症

D.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有哪些规律【答案】C【考点】解开地理之“谜〞【解析】【分析】地理问题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如我国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是由于这里温差大、糖分积累多;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是由于大陆的飘移形成的;世界平均气温分布有哪些规律也是地理问题;禽流感有哪些病症属于生理医学问题,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反映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或者地理环境的特点的,都是关于地理的问题。3.学习地理课的目的是〔

〕A.

为将来外出观光旅游打下根底

B.

认识世界、祖国和家乡的地理环境

C.

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D.

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答案】C【考点】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理概况的相关知识。学习地理课的目的是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习地理的意义。4.以下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A.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

B.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

C.台风常在浙江沿海登陆

D.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答案】D【考点】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解析】【分析】地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上四个现象中,“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和“台风“桑美〞在浙江沿海登陆〞都与地理相关,只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与地理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地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难度不大。5.收集地理信息是我们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收集地理信息的方式中,最为便捷、信息量最为丰富的是〔

〕A.

看电视、听播送

B.

阅读地理刊物

C.

开展地理研学旅行

D.

访问互联网站【答案】D【考点】地理与日常生活【解析】【分析】收集地理信息是我们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四种方法中,访问互联网是最为便捷、信息量最为丰富的方法。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收集地理信息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6.如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A.

B.

C.

D.

【答案】A【考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解析】【分析】读图可知:选项A中P点的经纬度是〔20°S,130°E〕,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热带;选项B中P点的经纬度是〔20°N,15°W〕,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热带;选项C中P点的经纬度是〔10°S,100°W〕,位于南半球、西半球、热带;选项D中P点的经纬度是〔20°N,110°E〕,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热带。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经纬网地图的判读。人们把赤道定为0度纬线,向南向北各分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S〕,度数向南越来越大;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N〕,度数向北越来越大;人们把本初子午线定为0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度,在0度经线以东的叫东经〔E〕,度数向东越来越大;在0度经线以西的叫西经〔W〕,度数向西越来越大。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准确地说是指〔

〕A.

本初子午线

B.

回归线

C.

赤道

D.

经线【答案】C【考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的根本特征【解析】【分析】坐地日行八万里,意思是说一天走了八万里,也就是走了四万千米,约为地球的周长,这样的地方只有在赤道上最合理,极圈的周长不到赤道的一半,回归线也比赤道要短,而本初子午线只相当于赤道的一半长度,应选C。【点评】〔1〕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4小时,即一天。8.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

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

C.

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D.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答案】C【考点】地球公转的根本特征【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A错误;

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轴,故B错误;

C.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故C正确;

D.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时差;地球还不停地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公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9.以下地点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①赤道

②北纬23.5③南纬20

④北纬36°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答案】B【考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全球昼夜平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全球昼夜平分,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区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应选择答案B。【点评】太阳的直射范围在:23.5°N23.5°S,最北和最南一年有一次直射,其他一年有两次直射。10.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答案】C【考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解析】【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是南半球的夏季,故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11.比拟图幅相同的江苏政区图和盐城政区图发现,盐城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

〕A.

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

B.

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

C.

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

D.

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答案】B【考点】比例尺【解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图幅相同的江苏政区图和盐城政区图,江苏政区图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盐城政区图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故B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之间的关系,只要学生了解两地实际范围的大小不难解答。12.初中毕业了,旺旺同学不忘母校,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如图〕,旺旺将这幅图送了一份给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这处错误是〔〕A.

比例尺应为1:300000

B.

指向标错误

C.

缺少经纬度

D.

缺少图例【答案】D【考点】地图的根本要素【解析】【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比例尺,但缺少图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属于根底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3.明明某天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如图,那么周二天气是〔〕A.

小雨、最高气温36℃

B.

晴朗、最低气温26℃

C.

多云、气温日较差10℃

D.

阴天、气温年较差10°【答案】C【考点】根据图例提取地图信息【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周二天气是多云,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26℃,气温日较差10℃。故B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天气符号的识别,读图解答即可。气温日较差就是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14.以下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

淮安市地图

B.

江苏省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答案】A【考点】地图的阅读,选择适用的地图【解析】【分析】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中,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以上四幅地图中,淮安市地图表示的范围最小,表示的是内容最详细,应选A。【点评】在相同图幅的地图中,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15.小明的爸爸从洪泽去北京看看在北京上大学的小明,想知道怎样乘车,该选用〔〕A.

中国地形图

B.

江苏交通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中国交通图【答案】D【考点】地图的应用【解析】【分析】从洪泽去北京想知道怎样乘车,该选用中国交通图。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地图,理解解答即可。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地图。16.以下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A.

地形图

B.

人口分布图

C.

气候图

D.

水文图【答案】B【考点】地图的应用【解析】【分析】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地图.应选:B.

【点评】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17.以下常用图例符号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山峰

B.

河流

C.

铁路

D.

长城【答案】B【考点】根据图例提取地图信息【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表示山峰,B表示水库,C表示铁路,D表示长城。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图例的识记,必须要牢记。图例是地图上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的数字和文字说明。18.以下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0000

B.

万分之一

C.

1:8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答案】C【考点】比例尺【解析】【分析】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转换成数字式比例尺为1:4000000。比拟四选项比例尺的分母,C选项中的比例尺分母最小,因此比例尺最大。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如何比拟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19.各种地图都具备的要素不包括〔

〕A.

方向

B.

美丽的色彩

C.

比例尺

D.

图例和注记【答案】B【考点】地图的根本要素【解析】【分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不包括美丽的色彩。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地图的三要素,属于根底知识,牢记即可。20.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应采用的定向规那么是〔

〕A.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答案】D【考点】地图的阅读【解析】【分析】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在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方向。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所指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21.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A.

太平洋和印度洋

B.

印度洋和大西洋

C.

大西洋和太平洋

D.

北冰洋和太平洋【答案】C【考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解析】【分析】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的大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读图解答即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的白令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22.如图地区地壳活泼,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

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

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

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

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答案】B【考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地中海处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两大板块交界处;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阿拉伯半岛处在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处;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拟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拟活泼,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23.示意图中字母所示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岛屿

B.

海峡

C.

半岛

D.

大洋【答案】A【考点】世界的海陆分布【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是澳大利亚大陆,B是马六甲海峡,C是中南半岛,D是太平洋。故A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面积广阔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局部叫半岛,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海是海洋的边缘局部,面积要比大洋小得多,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离开来。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是重要的海上通道。24.关于四大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四大洋彼此相连

B.

四大洋彼此偏离

C.

四大洋都跨越赤道

D.

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太平洋【答案】A【考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解析】【分析】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大洋是海洋的主体局部,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23米以上,人们把大洋划分为四局部,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A.地球上,四大洋彼此相通.故正确.B.地球上,四大洋彼此相通,而不是彼此偏离.故不符合题意.C.四大洋中,北冰洋不跨赤道,而不是四大洋都跨赤道.故不符合题意.D.跨经度最多的洋是北冰洋,而不是太平洋.故不符合题意.应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概况.查阅资料看看海与洋的区别.25.以下事实可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杭州湾两岸架起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③台湾海峡海底开展森林遗迹

④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来

⑤珠江口沿岸出现赤潮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答案】A【考点】海陆的变迁的原因【解析】【分析】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台湾海峡海底开展森林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都可以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杭州湾两岸架起了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岛礁有时被淹没有时露出来

〞、“珠江口沿岸出现赤潮〞都不能证明海陆变迁。故①③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可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地球外表处于永不停息地运动与变化当中。可以证明海陆变迁的实例有很多,如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荷兰的填海造陆等。26.以下关于火山、地震的分布,错误的选项是〔

〕A.

全局部布在沿海地带

B.

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

主要分布在地壳比拟活泼的地带

D.

全局部布在比拟活泼地带【答案】A【考点】火山与地震【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拟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拟活泼地带,多火山、地震。地球上有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点评】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拟活泼,多火山地震。地球上有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27.人们经过测量发现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在逐年上升,那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而成的.而对板块运动的规律研究发现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可以预见位于这两个板块之间的红海的面积将会继续〔

〕A.

扩大

B.

缩小

C.

不变

D.

扩大后维持不变【答案】A【考点】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对板块运动的规律研究发现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可以预见位于这两个板块之间的红海的面积将会继续扩大,红海将变成新的海洋,应选A。【点评】板块的运动方式分为两种,张裂和挤压,其中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海洋,裂谷,板块与板块发生挤压常常形成山脉。28.地球外表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答案】C【考点】海陆面积比例、分布【解析】【分析】地球外表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应选:C.

【点评】地球外表分布着陆地和海洋,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的多.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外表,大局部是蔚蓝色的.29.四大洋中最年轻且正在扩大的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答案】B【考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板块构造学说【解析】【分析】世界共有四大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最年轻且正在扩大的是大西洋,因为该大洋处在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大西洋不断扩张的原因。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比拟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张裂拉伸容易形成海洋,碰撞挤压容易形成山脉。30.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世界海陆分布均匀

B.

南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C.

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D.

西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答案】C【考点】海陆面积比例、分布【解析】【分析】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但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综合分析,只有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理解解答即可。全球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31.以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形地势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答案】A【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分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一般甲迎风坡降水多,乙背风坡降水少。

故答案为:A。

【点评】图中湿润气流遇到山地的阻挡,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32.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月,在赤壁大战中,诸葛亮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联合孙权大军火攻曹操船队,大获全胜。以下图中表示东南风的符号是〔

A.

B.

C.

D.

【答案】B【考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表示,风向标是由凤杆和风尾组成,风尾标在风杆的哪个方向,就表示哪个方向的风,一个风尾表示风力2级,该题4个选项均为风力6级。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风向和风级等知识,风尾在哪个方向就表示什么风,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二级,一道短风尾表示风力一级。33.“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下属于描述气候的是〔

〕A.

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

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

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

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答案】B【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描述的是天气;“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描述的是气候。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关键要从时间和变化两个方面比照分析解答。34.以下不属于降水的形式的是〔

〕A.

下雨

B.

降雪

C.

打霜

D.

下冰雹【答案】C【考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解析】【分析】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形式。打霜不属于降水的形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降水的主要形式,理解解答即可。35.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南坡

B.

沿海地区降水都比拟丰富

C.

热带都干旱少雨

D.

回归线附近,西岸沙漠居多【答案】D【考点】降水的变化〔定义、测量、主要降水类型〕【解析】【分析】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迎风坡;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丰富;热带地区有的干旱少雨,有的高温多雨;回归线附近,西岸降水少,沙漠居多。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解答即可。赤道地区降水多,一般在2023毫米以上。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36.以下图A、B两地哪个地方气温高,并判断图中的月份是〔

〕A.

A地高8月

B.

A地高7月

C.

B地高7月

D.

B地高

8月【答案】B【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解析】【分析】由图中等温线可知,气温是由北向南递增,说明该区域是北半球,A点的气温比B点更高,而此时A代表的是陆地,B代表的是海洋,表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是7月份的气温分布图,应选B。【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b、同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c、同纬度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37.读图,如假设甲地气温25℃,那么乙地的气温是〔〕A.

27.4℃

B.

28.2℃

C.

22.6℃

D.

29℃【答案】A【考点】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分析】同纬度的陆地上,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600米,甲地的海拔是2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米,气温相差2.4℃。甲地气温25℃,那么乙地的气温是25+2.4=27.4℃。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读图解答即可。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8.以下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少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答案】C【考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A、B、C、D四个地区中降水最少的是C地,这里离海最远,受海洋的影响最小,降水最少,应选C。【点评】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d、山地の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

B.

英语

C.

俄语

D.

法语【答案】A【考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解析】【分析】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世界的语言,属于根底题。40.有关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兴旺国家经济开展水平较高

B.

很多开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

C.

多数开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D.

中国是兴旺国家【答案】D【考点】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的分布【解析】【分析】根据经济开展水平的上下,把世界的国家分为两类: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

A.兴旺国家经济开展水平较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很多开展中国家主要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多数开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中国是开展中国家,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的相关知识,要比照解答。兴旺国家是指经济开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开展中国家,指经济、社会方面开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4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这首歌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

〕A.

农田

B.

牧场

C.

渔村

D.

林场【答案】B【考点】聚落的比拟【解析】【分析】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等,分别从事着农耕、放牧、养鱼和林业。“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这首歌描述地区为内蒙古高原,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乡村聚落的类型是牧场。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内蒙古高原所属的乡村聚落类型,属于根底知识,学生易于解答。42.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A.

干旱的沙漠区

B.

地势高的高原山地

C.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

热带雨林地区【答案】C【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解析】【分析】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湿润;而干旱的沙漠区、地势高的高原山地、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都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故C正确。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东部。43.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A.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

国防兵源充足

C.

劳动力资源过剩

D.

利于经济的增长【答案】A【考点】人口问题【解析】【分析】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国防兵源缺乏,劳动力资源缺乏,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要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比拟解答。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方案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44.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上下直接取决于〔

〕A.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生活水平的上下

C.

经济的兴旺程度

D.

人口数量的多少【答案】A【考点】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其计算〕【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上下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为理解性题目,可通过平时掌握的地理知识完成。45.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开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水源充足

④气候适宜⑤自然资源丰富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答案】D【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解析】【分析】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经济兴旺、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等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故①②③④⑤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