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知识导图+拓展训练】反应热课件_第1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知识导图+拓展训练】反应热课件_第2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知识导图+拓展训练】反应热课件_第3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知识导图+拓展训练】反应热课件_第4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知识导图+拓展训练】反应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应热及相关计算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生活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热能光能电能光合作用燃烧发光通电电解电池放电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除此之外可能还伴随着光能、电能等。一、反应热与焓变1、反应热(Q):

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中吸收的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单位

kJ/mol2、焓和焓变:(1)焓(H):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之差,数值等于恒压反应的反应热。单位kJ/mol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表示物质具有的能量。(2)焓变(ΔH):Qp=ΔH化学变化和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都会导致焓的变化单位kJ/mol3、反应热的成因: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宏观角度: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ΔH<0,放热

E生成物>E反应物:

ΔH>0,吸热微观角度:ΔH=反应物键能和

–生成物键能和【思考】如何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探讨反应热的形成原因?键能:在298K和101kPa下,将1mol气态分子AB解离为气态原子A、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kJ·mol-1物质能量、化学键键能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4、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①燃烧②缓慢氧化③大多数化合④酸碱中和⑤金属与水、酸、O2⑥铝热⑦电石(CaC2)

+水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C+CO2(高温);

C+H2O(g)(高温)③Ba(OH)2·8H2O+NH4Cl④盐的水解呼吸,腐烂,生锈,酿酒注意:NaOH的溶解和浓硫酸的稀释不是放热反应!5、对能量曲线的理解:

E1:A、B断键吸收的能量E2:C、D成键释放的能量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ΔH=E1E2E1

-E2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②活化能: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③加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升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焓变过渡态6、对反应历程图像的理解:[2019·全国Ⅰ卷]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

标注。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2.020.112.02COOH*+H*+H2O*==COOH*+2H*+OH*二、热化学方程式(1)注明各物质的___________。

(气:___液:____固:___溶液:____)(2)△H“-”为____________,△H“+”为____________,勿忘单位(3)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一般指25℃,1.01×105Pa(4)系数只表示_________,可以是整数或分数。(5)化学计量数必须与_________相对应。(6)热化学方程式具有加和性,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反应逆向进行时,△H值不变,符号相反。(7)对于可逆反应,方程式中表示“若完全进行”的热效应(8)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仅与反应物生成物状态有关。聚集状态g

l

saq放热反应物质的量反应热吸热反应H2(g)+I2(g)======2HI(g)△H=-14.9kJ/mol200℃101kPa物质状态温度和压强能量变化表示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碘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态HI时,放出14.9kJ的热量。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特殊的热效应中和热:101kPa时,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放热)

燃烧热: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释放的热量(取正值)电离热:电解质(尤其是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般要吸热沉淀热:离子在水溶液中生成难溶物时一般要放热溶解热:物质溶解过程一般也伴随着热量变化

(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溶解放热)熔化热和升化热:物质熔化或升华一般要吸热三、中和热1、定义: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所释放的热量。2、表示:H+(aq)+OH-(aq)===H2O(l)

ΔH=-57.3kJ/mol情况1:浓硫酸+稀强碱=1mol液态水+可溶性盐ΔH

-57.3kJ/mol情况2:稀强酸+NaOH(s)=1mol液态水+可溶性盐ΔH

-57.3kJ/mol情况3:稀强酸+稀强碱=1mol液态水+难溶性盐

ΔH

-57.3kJ/mol情况4:稀弱酸+稀强碱=1mol液态水+可溶性盐

ΔH

-57.3kJ/mol<<<>3、测定:试剂: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原理:Q=cmΔt=c·(V酸ρ酸+V碱ρ碱)·(t2-t1)

①用一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测量其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蒸馏水洗净干燥的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取两温度平均值为t1。步骤:②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装盐酸的小烧杯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快速倒入小烧杯中。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温度,记录终止(最高)温度为t2。③重复实验操作三次(一次实验3次测温)。4、误差分析:以下操作会导致测得的ΔH?反应热的数值?混合酸、碱溶液时,动作缓慢()隔热操作不到位,致使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温度计未用水清洗而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偏大偏大偏大四、燃烧热定义: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kJ/mol。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ΔH=−890.31kJ/molH——H2O(l)C——CO2(g)S——SO2(g)Si——SiO2(s)P——P2O5(s)N——N2(g)五、燃料能源1、燃料的选择例:丙烷燃烧热值高石油中储量丰富开采容易燃烧时污染小储存、运输不方便2、能源(1)分类:化石燃料、新能源(2)开源节流间接计算进行很慢或不易直接发生,很难直接测得的那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六、盖斯定律及应用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1、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