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_第1页
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_第2页
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_第3页
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_第4页
第十四章《设问型创造技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设问型创造技法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一、奥斯检核表法(一)奥斯检核表法含义:奥斯本检核表法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以提问表格的形式,列出九个方面的有关问题,然后逐一进行审核讨论,从而发掘出解决问题的大量设想的一种创造技法.奥斯本检核表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在其著作《发挥创造力》一书中创设的,美国创造工程研究所就是从这本书中选择出75个激励思维的思考角度,分成九个方面,编制出《新创意检核用表》,以此作为提示人们进行创造性设想的工具。如图:奥斯本检核表序号检核项目新设想名称新设想概述[1]能否他用[2]能否借用[3]能否改变[4]能否扩大[5]能否缩小[6]能否代用[7]能否调整[8]能否颠倒[9]能否组合(二)检核内容及含义1、能否他用提出问题:现有的事物有无其他用途?保持原样不变能否扩大用途?稍加改进有无其他用途?

2、能否借用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借用其他事物?能否引入其他的创新设想?有没有可供模仿的事物?3、能否改变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作某些改变?现有事物能否改变意义、声音、味道、形状、式样、花色、品种?能否改变包装?改变后的效果如何?4、能否扩大提出问题:现有的事物能否扩大应用范围?能否增加使用功能?能否增加高度、强度、价值,延长使用寿命?能否添加零部件?5、能否缩小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者省略某些部分?能否浓缩化?能否微型化?短一点行不行?轻一点可不可以?压缩、分割、简略是否可行?6、能否代用提出问题:现有事物有无代用品?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原理、方法、结构、工艺、动力来代替?7、能否调整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调整布局?能否调整既定程序?能否调整日程安排?能否调整规格?

8、能否颠倒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从相反方向来作考虑?能否位置颠倒?能否作用颠倒?能否上下颠倒?能否正反颠倒?能否原理颠倒?

9、能否组合提出问题:现有事物能否组合?原理、方案、材料、形状、功能、部件等能否组合?

(三)典型实例:幻灯机的创新序号检核项目设想名称新设想概述[1]有无其他用途服装裁剪幻灯机把幻灯吊在裁剪桌的上方,把各型号服装的最佳排料图拍成幻灯片,装入幻灯机内,遥控选定后投影到布料上,用激光刀裁剪。[2]能否借用吸顶式动景幻灯机借用吊扇原理,使画面随电机转动而活动,投向地面的彩色图案可动、可静。[3]能否改变带状幻灯片把幻灯片用塑料薄膜制成电影胶卷那样的带状,以便于遥控操作,增加容量,降低成本。[4]能否扩大巨幅广告投影幻灯片用巨幅广告幻灯取代原有的大楼美化灯,既可变换色彩图案,又有广告效应。[5]能否缩小儿童玩具幻灯机用干电池供电,可在黑暗中向墙上投射出各种彩色图案,可用于儿童看图识字增加知识。[6]能否代用塑壳简易幻灯机把幻灯机外壳用深色塑料取代原有的金属外壳,降低重量和成本,可做成手提式或折叠式。[7]能否调整电视式幻灯机把幻灯机和幕布结合在一起做成电视状,从幕布后方投影。[8]能否颠倒户外动静监视器利用照相机原理,使户外情景出现在门内的毛玻璃上。[9]能否组合壁挂式多功能幻灯既是壁灯,又能向对面墙壁上投射彩色风景画或其它图像。(四)运用要点1、要进行技法培训。2、检核内容可作适当改变。3、检核表的设计应当稍微大些。

设想的概述除了添在简表上以外,还应有详细的说明(写在附纸上),必要时可画图,便于筛选者能了解创造发明者的本意。二、和田12法(一)和田12法的来历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在开展创造教育过程中,他们把奥斯本的检核内容简化为十二个关键动词,形成了简单易记的创新方法。(二)和田12法的内容1、加一加:把现有产品加大、加厚、加高行不行?把现有产品与其他产品组合在一起,会增加什么功能?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就是创新(加大,加长,加高,加宽)

2、减一减:把现有产品减少、减轻,高度降低行不行?能不能省略、取消某个部件或功能?即:省略不必要的(减少,减短,减窄,减轻,减薄)

3、扩一扩:把现有产品功能进一步扩展,能不能增加使用功能或带来新的意义?即:功能、用途,使用领域(放大,扩展)

4、缩一缩:把现有产品浓缩一点,压紧一点,达到创新目的,增加新功能或新意义。即:压缩、缩小、降低

5、联一联:将某事物和另一事物,利用他们之间的联系,联一联就会产生出新功能的事物。即:看看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

6、学一学:学习模仿别的事物的原理、形状、结构、颜色、性能、规格、动作、方法等,以求创新。即:就是借鉴、综合、模仿7、变一变:它是指改变原有产品的形状、尺寸、颜色、滋味、音响、浓度,密度,顺序,场合,时间,对象,方式等,从而形成新的物品。即:变通一下。

8、改一改:对现有事物存在的不完善的特性改进一下,达到优化工艺、节约材料,或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即:针对现有的做法提出意见,建议,进行改进,以做得更好(带有被动性,常常是在事物缺点暴露出来后,才用通过消除这种缺点的方式来进行创造。)

9、代一代:它是指用其他事物或方法来代替现有的事物,从而导致创造发明的思路。即:用别的工具、方法、材料来代替

10、搬一搬:将原事物或原设想、技术移至别处,使之产生新的事物、新的设想和新的技术。即:就是移动,转做他用或是把物品的某一部件搬动一下,产生一种新的物品。

11、反一反:就是将某一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以及正反、里外、横竖、上下、左右、前后等加以颠倒,从而产生新的事物。即:将顺序倒过来,说不定更好12、定一定:它是指对某些发明或产品定出新的标准、型号、顺序、或者为改进某种东西,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及防止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做出的一些新规定,从而导致创造发明的技法。即:先制定标准,再制造产品。[实例]自行车创新检核表序号检核内容设想名称简要说明[1]加一加自行车反光镜在自行车龙头上安装折叠式反光镜,可以象摩托车一样,看到后面的情况,提高安全性。[2]减一减无链条自行车取消链条,利用杠杆原理把踏脚由旋转运动改为上下运动。[3]扩一扩水路两用自行车在车两侧装上四个气囊,充足气后可以浮于水面,车后装小型螺旋桨序号检核内容设想名称简要说明[4]缩一缩折叠式自行车折叠后缩小体积,便于拎上楼。[5]变一变助动式自行车安装大型发条,在有电源的地方,接通电源就可上紧发条,骑车时就可放松发条助力。[6]改一改龙头可转动自行车使龙头可以转动90度,停车场车多时转动车龙头就可拿出。[7]拼一拼多功能自行车在农村可以用自行车抽水、自行车脱粒、安上自行车拖斗可以运输。序号检核内容设想名称简要说明[8]学一学电动式自行车安装蓄电池和小电机[9]代一代塑料自行车用碳纤维塑料做成的车架取代原有的金属车架,强度大重量轻。[10]搬一搬家用健身自行车用于老年人、残疾人在家锻炼身体。[11]反一反发电自行车用自行车拖动小型发电机,在停电时,解决照明用电[12]定一定自动限速自行车加上自动限速器,使自行车不可能超速行驶,增加安全性。三、5W1H法(一)5W1H法的来历5W1H法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一种创造发明技法,他从6个方面去设问,而这6个方面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正好是5个W和1个H,因此称为5W1H法。①What②Who③Why④When⑤Where⑥How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技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对象(何事)、地点(何地)、时间(何时)、人员(何人)、方法(何法)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这种问话和思考办法,可使思考的内容深化、科学化。

(二)5W1H法的的内容1、What可以理解成什么是革新对象?什么是问题的关键?有什么有利条件?有什么不利因素?2、Who可以理解成谁是该对象的使用者?谁会喜欢它?谁不会喜欢它?谁适合承担该任务?3、Why可以理解成为什么要搞该项目?为什么别人没有搞成或搞失败了?4、When可以理解成何时开始?何时必须完成?何时投放市场最合适?5、Where可以理解成从什么地方入手?地点选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什么地方销售?6、How可以理解成怎样实施?怎样进行?怎样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怎样防止非法仿造?怎样突破旧框框?在使用5W1H法时,美国学者帕尼斯设计了一种创新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步骤中,使用5W1H法和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反复交替的方法。例:用5W1H法确定校庆50周年纪念建筑(1)What(建造什么?)(2)Who(谁来建?)(3)When(何时建?)……一、答一答1、默写出奥斯本检核表。2、和田12法的来历和内容是什么?3、5W1H法的来历和内容是什么?二、用一用:1、试用检核表检核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2、用和田12法改进旅行杯。3、用5W1H法设计你的创业企业。三、想一想哥伦布1492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消息传遍了西班牙,成了举国闻名的英雄,当他到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礼仪迎接他,并在宫内设宴。宴会上,有人说哥伦布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配有这么高的礼遇,有的说:“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哥伦布没有直接回答这些人的奚落,而是从餐桌上随手拿起一只鸡蛋,说:“先生们,你们能把鸡蛋竖起来放在桌子上吗?”许多人去试,结果没人成功,于是人们便说:“这是不可能的事”而哥伦布轻而易举起做到了?试试看你能做到吗?哥伦布拿起鸡蛋一端轻轻敲破一点,然后把鸡蛋稳稳地放在桌子上,然后说:“先生们,有什么比这还容易的呢?可你们说不可能,其实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谁都能做到。(这里有个冲破思维定势:鸡蛋不能碎。)想一想明朝的时候,郑和出使不同国家,要随船带着许多瓷器,那时船上的条件很差,总会有大量的瓷器破碎,郑和为此很伤脑筋,也费了不少心思,终不得其法。在一次出访外国的船上,郑和在早晨拣到一颗绿豆,便吩咐手下,要注意节约,不可浪费。中午又看到了一颗绿豆发了芽,这时他眉头一皱,不禁又大喜过望,由此,郑和想到了保护瓷器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郑和的办法是在瓷器的空隙处放上绿豆,然后再撒上清水,让他们发芽。绿豆无孔不入,将全部空隙都填满,也就起到了保护瓷器的作用,你想到了吗?就是不鞠躬贾是突尼斯有名的机智人物。有一次,他到西班牙去见国王。他生性高傲,从不屈服于权威,见国王时也不鞠躬。国王很生气,就想了一个办法,在他进王宫的大门当中,横钉了一块木板。这样,贾如果进王宫,他就非得弯腰低头不可,而弯腰就是鞠躬。可是,贾想了一个办法,没有鞠躬,也进了王宫。你知道,贾想出了个什么办法吗?贾走到王宫前面,见到一块木板钉在大门当中,他略想了一下,就知道了国王的用意。于是,他转过身来,弯下腰,倒退着进入了王宫。贾因为是屁股对着国王进去的,使国王狼狈不堪,又无话可说。人们都认识的庞振坤清朝乾隆年间,邓州有个机智人物叫庞振坤。小时候,他跟着叔父生活,叔父不让她上学,他偷偷跟别人学,认识了不少字。一天,庞振坤对叔父说:“你老说我是小毛猴子,咱俩明天一起去邓州城,看谁认识的人多。”叔父说:“好吧,若没有人认得你,当心你的屁股!”第二天一早,庞振坤手里提着一个小孩子玩的灯笼,做得非常花哨,便跟着叔父出发了。到了城里,庞振坤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不少人惊奇地看他,嘴里还说:“看,‘庞振坤来了’!”庞振坤点头回答说:“嗯,来了。”无论是小学生还是老学究,看起来好像都认识他似的。叔父可真是被弄糊涂了。你知道大家为什么都认识庞振坤吗?其实啊,道理很简单,它提的那盏灯笼上写着:“庞振坤来了”五个字。难怪大家都认识他。东汉末年,有个太守得了不能进食的重病,就请华佗来治病。华佗给太守切脉之后,既没有开药方,又没有用针灸,就不声不响地走了。太守以为招待不周,赶忙送去财礼,请吃酒席。华佗见礼就收,见酒就吃,但就是不开药方。一晃10多天过去了,太守让儿子去问华佗。而华佗却带着钱财走了,留下了一封信。信中骂道:“无耻太守,枉活人间!”可是当太守看了这封信以后,他的病却好了。试问,这是什么道理呢?太守看了信后,怒不可遏,连声呼喊:“抓住他!杀了他!”太守的人马分头追了两个小时,没有抓到华佗。太守又急又怒,气喘吁吁,大声咳嗽,吐了一大滩黑血。吐过之后,太守觉得轻松多了。第二天,华佗回来,将财礼退还主人,并告诉他:“你的病已经根除了。”原来,这是华佗为了让太守吐出瘀血,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邱吉尔到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物质援助。邱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一天早晨,邱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那种特大号雪茄,突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门进来。邱吉尔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在此刻会面,确实非常尴尬。而邱吉尔扔掉烟头,利用这特殊的场合以幽默的口吻说了一句话,就解除了尴尬的局面。试问,邱吉尔是怎样说的呢?“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没有一点隐瞒。”说完,两人哈哈大笑。50年代,周恩来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一次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他介绍了几年来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的对外方针之后,谦和地请记者们提问题。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请问总理先生,中国可有妓女?”对于这一不怀好意的问话,总理坦然自若,他不假思索地说:“有。”这一回答,引起了全场的骚动。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总理紧接着补了一句,这句话一补,全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大家无不为总理的妙语所折服。试问,周总理补了一句什么话呢?“在中国的台湾省。”周总理的回答的确十分精彩,他不仅机智地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而且进一步表明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加拿大前任外交官切斯特•朗宁,1893年生于湖北的襄樊,是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的。他回国后,在30岁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曾诋毁他,说:“你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但当朗宁反驳以后,反对派却无地自容。试问,他是怎样反驳的呢?朗宁坦然答道:“根据当地饮食习惯,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开心一刻听写语文老师朗读了一首题为《卧春》的诗,让学生们听写:《卧春》: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没想到有一位学生的听写本上竟是这样写的:《我蠢》: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五个囚犯5个囚犯,分别按1-5号在装有100颗绿豆的麻袋抓绿豆,规定每人至少抓一颗,而抓得最多和最少的人将被处死,而且,他们之间不能交流,但在抓的时候,可以摸出剩下的豆子数。问他们中谁的存活机率最大?

提示:

1.他们都是很聪明的人

2.他们的原则是先求保命,再去多杀人

3.100颗不必都分完

4.若有重复的情况,则也算最大或最小,一并处死设1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N。

则2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N+1或N-1。因为2号囚犯可以通过摸剩余绿豆的方法得知1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2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N的话就会重复是找死,如果摸到的绿豆数与N相差大于1的话,又会使得3号囚犯有机会使摸到的绿豆数居中。

3号囚犯也会使自己摸到的绿豆数与1、2号的紧密相邻,即使自己摸到的绿豆数比1、2号的之中最大的大1,最小的小1。因为3号囚犯可以通过摸剩余绿豆的方法得知1、2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总数,又知1、2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相差为1,从而判断出1、2号囚犯各自摸到的绿豆数。

4、5号囚犯与3号囚犯想法基本相同。即使自己摸到的绿豆数比自己前面所有的之中最大的大1,最小的小1。

综上所述,5个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5个连续整数。

1号囚犯存活机率。1号囚犯有两种情况必死:摸到的绿豆数最大或最小。摸到的绿豆数最大或最小,只能由后4位囚犯决定,由分析可知后4位囚犯的摸到绿豆数的位置都只有两个,即一组连续整数的两边。因此1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最大时的机率为(1/2)*(1/2)*(1/2)*(1/2)=1/16,最小时的机率也为1/16,1号囚犯存活机率为1-(1/16)*2=7/8

2号囚犯存活机率。由对称性可知2号囚犯存活机率与1号相同,也为7/8。

3号囚犯存活机率。3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最大时的机率为(1/2)*(1/2)*(1/2)=1/8,最小时的机率也为1/8,1号囚犯存活机率为1-(1/8)*2=3/4。

4号囚犯存活机率。4号囚犯摸到的绿豆数为最大时的机率为(1/2)*(1/2)=1/4,最小时的机率也为1/4,4号囚犯存活机率为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