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溪县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安溪县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安溪县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12023年安溪县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毕业院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幼儿知道凡是刚从锅里蒸出来的东西都是烫热的。这种认识的获得是通过()。A、感知B、记忆C、想象D、思维答案:D解析:幼儿没有接触到锅里蒸出来的东西,但能认识到是烫的,者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幼儿知道凡是从锅里面蒸出来的东西都是热的,这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故选D。2.幼儿园社会教育确立幼儿社会教育目标必须依据社会的要求,幼儿的发展及()等几方面。A、家长要求B、领导规定C、老师自己的想法D、学科本身答案:D解析:学前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有三个方面:①以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依据(幼儿发展的依据);②以一定社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社会要求的依据);③以学前社会教育学科的发展为依据(学科本身的依据)。故选D。3.一名幼儿老师爱穿裙子,她班上的女孩也爱穿裙子,这表明教师职业劳动特点具有()。A、示范性B、创造性C、全面性D、长期性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富于模仿性和易受暗示,他们往往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是天然的模仿对像。教师的思想行为、求知精神、科学态度、思维方式、言谈举止都对儿童起着示范作用。题干中班上的女孩模仿老师也爱穿裙子,体现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故选A。4.有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幼儿家长更倾向于教育方式()。A、放任型B、冷漠型C、民主型D、溺爱型答案:C解析:研究表明,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倾向于民主型教育方式。故选C。5.()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答案:A解析: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当选。B项,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不当选。C项,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此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不当选。D项,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不当选。故选A。6.郑老师搜集矿泉水瓶、报纸、纸箱、塑料绳等材料,并改造成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郑老师的行为是()。A、环境创设的能力B、随机教育的能力C、教学反思的能力D、教学生成的能力答案:A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总则》部分明确阐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组织与实施》部分中明确地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郑老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效利用废弃材料改造成为教学用具,体现其环境创设的能力。故选A。7.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现象。A、最近发展期B、敏感期C、转折期D、关健期答案:C解析:转折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危机期是指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的时期,经常出现反抗或执拗现象是儿童危机期的表现。故选C。8.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个别的心理特征B、笼统的心理特征C、所有的心理特征D、典型的心理特征答案:D解析:所谓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故选D。9.教师在幼儿谈话中间接指导的方式是提问和()。A、显性示范B、隐性示范C、直接示范法D、讲解示范法答案:B解析:谈话活动中,教师的间接引导往往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得以体现。一是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把握谈话活动的方式。二是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形示范教师通过谈论自己的经验,如自己喜欢的糖果及喜欢的原因等,向幼儿暗示谈话时组织交流内容的方法。故选B。10.“甲亢”是由于()释放过多,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增多、排便增多、体重减轻的症状。A、生长激素B、生长素C、甲状腺激素D、雄性激素答案:C解析:甲亢即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新陈代谢,胃肠活动增强,因此患者食欲旺盛,却体重减轻;甲状腺激素增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临床表现心悸、心动过速,失眠,对周围事物敏感,情绪波动,甚至焦虑。故选C。11.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教育是为谁服务的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C、谁能接受教育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从根本上规定了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故选D。12.患异食癖的儿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钩虫病,另一种是体内缺()。A、锌B、碘C、钙D、磷答案:A解析:钩虫病症状:局部皮肤有痒疹或小疱疹,因抓痒引起继发感染。感染后一周出现咳嗽、发热、哮喘等呼吸道症状。重度感染3~5个月后,出现失血性贫血,某些患儿有“异食癖”。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也会造成儿童异食癖。故选A。13.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幼儿教育机构是()诞生的。A、1837年B、1838年C、1839年D、1840年答案:D解析:尤其是选项A的1837年和选项D的1840年。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设立了一所专收3—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他把这所机构命名为“幼儿园”。自此,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为名的幼儿教育机构诞生了。这也意味着社会组织化的幼儿教育产生了。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1837年建立的是一所儿童教育机构,此时它还不叫作“幼儿园”,直到1840年才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标志着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故选D。14.在音乐课上,为了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最恰当的做法是()。A、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吸引儿童的注意B、利用多种形象的教具C、让儿童做游戏D、更多地让儿童欣赏优美的音乐答案:C解析: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故选C。15.幼儿园教学评价要以()作为出发点和归宿。A、教学质量的提高B、幼儿发展C、幼儿安全D、幼儿健康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要以“幼儿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故选B。16.一名幼儿对小朋友说:“我爸爸可高了,有三层楼那么高。”这是因为该幼儿()。A、喜欢撒谎B、认知存在障碍C、思维相对性差,片面性大,在想象中过分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D、记忆与想象相混淆,把自己的想象当作真实的事情描述出来了答案:C解析:一名幼儿对小朋友说:“我爸爸可高了,有三层楼那么高。”这是因为该幼儿思维相对性差,片面性大,在想象中过分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幼儿的思维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的,因此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的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幼儿对人、马和虎的概括是根据外表特征进行的。他们的理由是,人、马、虎都有身子,有头、有脚等。从6岁起,特别是7岁以后,儿童的概括逐渐不以事物的外在形象特征为依据,而是根据人、马、虎都是有生命的、活的、能生长的等本质属性来进行概括。这说明幼儿的概括水平主要处于表面的、具体形象的感知阶段,并开始逐步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概括方面发展。故选C。17.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虫媒传播B、食物传播C、接触传播D、飞沫传播答案:D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含有病毒的唾液或其他分泌物,通过空气飞沫,经过咽喉部侵入易感者。本病冬春季节为流行高峰期,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易在托幼机构流行。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故选D。18.儿童所特有的热能消耗是指其()。A、基础代谢所需B、生长发育所需C、活动所需D、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所需答案:B解析:儿童所特有的热能消耗是指其生长发育所需。第一,维持基础代谢。第二,消化吸收食物时需要一定的热能,也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第三,动作的需要。人们从事各种强度不同的体力和脑力活动时,需要消耗一定的热能,一般来说,动作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时,消耗热能较多,因此,活泼好动的儿童消耗热能通常多于较安静、不爱活动的儿童。第四,生长发育的需要。这一部分热能的消耗是儿童所特有的,所需热能与生长的速度成正比。第五,排泄的消耗。摄入的食物不能全部被吸收,而随粪便排出。排泄所损失的热能量通常相当于基础代谢热能的10%。故选B。19.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答案:C解析:幼儿的德育的主要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故选C。20.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A、整体局部规律B、首尾规律C、大小规律D、近远规律答案:C解析:大小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如走、跑、跳、踢、走平衡等,而后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如吃、穿、画画、剪纸、玩积木、翻书、穿珠子等。故选C。21.()是按儿童学习领域划分学前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是把学科体系改造为儿童的经验体系,使之既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不失系统性。A、单元活动B、领域活动C、主题活动D、区域活动答案:B解析:领域活动是按儿童学习领域划分学前教育内容的一种课程类型,它是把学科体系改造为儿童的经验体系,使之既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又不失系统性。目前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五大领域的教学形式,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指导下,幼儿园主要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进行教学。幼儿园教育的各领域不只是一个知识系列,它还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的经验系列。故选B。22.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这是由幼儿本身特点和()决定的。A、教师本身的特点B、家长本身的特点C、教师教育的特点D、幼儿教育的特点答案:D解析:幼儿本身特点和幼儿教育特点共同决定了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要求幼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因材施教,学会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并具备“教育机智”。故选D。23.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这体现了幼儿教育的()。A、保教结合原则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C、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D、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答案:A解析: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包括两部分:教育的一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其中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是指只有幼儿园教育过程才需要遵循的要求。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主要包括四个:保教结合原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以及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其中保教结合原则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而且,保教结合原则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特有的一个原则。故选A。24.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A、社会交往障碍B.发育迟滞C、语言刻板D、视功能发育不良答案:A解析:孤独症(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故选A。25.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答案:A解析:中班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他们爱告状,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故选A。26.在读完一则故事后,教师问幼儿:“你认为他做得对不对?"这种教育行为是为了培养()。A、有意识倾听能力B、评析性倾听能力C、欣赏性倾听能力D、理解性倾听能力答案:B解析:在学前语言教育中,教师应帮助幼儿形成三种倾听能力,即有意识倾听能力、辨析性倾听能力和理解性倾听能力。其中,辨析性倾听能力是指培养幼儿分辨不同的语音、语调和语气的能力。题干所描述的情境正是教师对幼儿辨析性倾听能力的培养。故选B。27.下列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创设时要重视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身体发育,因为受到幼儿身体限制,劳动教育可以忽视B、幼儿园属于集体教育,因此难以照顾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的时候只能遵循统一的原则C、教师必须根据教育的要求和儿童的特点有效控制环境的各种要素维持环境的动态平衡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在幼儿园硬件设施上应该上一个层次答案:C解析:环境创设必须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不可偏废。幼儿的个体差异很大,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发展特点设置环境,避免统一化。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地区较为穷困,不能浪费。故选C。28.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属于()。A、希求期B、忽略期C、需求期D、渴求期答案:A解析: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希求期(孩子初入园所):对孩子的不适应状态感到忧虑;担心孩子跟不上群体的发展水平;希望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这个阶段的家长由于对家庭教育的作用以及父母的教育地位缺乏认识,缺乏自信心,希望幼儿园开展教育指导的心情比较迫切。②第二阶段—忽略期:比较关心教师对儿童的评价,关注儿童在园所的表现,而较少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较注意知识教育,而忽略良好个性与行为的培养。③第三阶段——需求期:对婴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呈上升趋势,有接受教育指导的强烈愿望;让婴幼儿超前接受知识教育,而忽略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成人的观念强加于婴幼儿,影响婴幼儿个性心理的正常发展。故选A。29.家庭教育的目的是()。A、培养社会化的人B、促进孩子的学习C、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答案:A解析: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化的人。故选A。30.在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狗钻火圈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养金鱼C、小猴吃苹果D、熊冬眠答案:A解析:BCD项的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和生理活动。A项小狗钻火圈是经过后天人为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3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D、异常儿童心理的诊断与矫治答案:D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个体心理的发生;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③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故选D。32.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知觉B、感觉C、记忆D、想象答案:B解析: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故选B。33.幼儿的内部动机主要是()。A、竞争B、好奇心C、获取奖赏D、逃避惩罚答案:B解析:在幼儿阶段,儿童的内部动机主要以好奇为主。故选B。34.以下哪部教育著作以“回归自然,发展天性”为主线索?()A、《教育漫话》B、《爱弥儿》C、《幼儿园的研究》D、《三字经》答案:B解析:《爱弥儿》一书分为五卷,其主线索是回归自然,发展天性。文体是夹叙夹议的小说。故选B。35.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答案:B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故选B。36.一般意义上的幼儿园是指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公共幼儿教育机构。A、0~3岁B、2~5岁C、3~6岁D、4~7岁答案:C解析: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37.在“三八节“期间,马老师围绕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这一系列活动可称为()。A、主题活动B、区域活动C、领域活动D、生活活动答案:A解析:主题活动是指围绕着贴近儿童生活的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活动。它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此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题干描述的是主题活动。故选A。38.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时间内不应该接打()。A、同事电话B、家长电话C、领导电话D、私人电话答案:D解析:教师在园工作期间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应该随便打私人电话。39.婴幼儿缺()会导致生长发育减慢、智力低下,甚至患呆小症或散发性克汀病。A、磷B、碘C、锌D、铁答案:B解析:缺碘可引起甲状腺素合成不足,引起甲状腺肿大。而婴幼儿缺碘会导致生长发育减慢、智力低下,甚至患呆小症或散发性克汀病。故选B。40.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倾向B、活动过程中的学习速度C、活动过程中的知识积累D、活动过程中的道德品质答案:A解析:《指南》中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因此A选项正确。故选A。4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的是()。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荣格答案:C解析: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认知进行研究的是科尔伯格。故选C。42.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所以,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为幼儿的一生成长奠定根基。这体现的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A、启蒙性B、游戏性C、潜在性D、活动性答案:A解析: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点:启蒙性、生活化、游戏性、活动性和潜在性。其中启蒙性是指幼儿园是对3—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所以,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为幼儿的一生成长奠定根基。所谓“启蒙”,即开发启蒙,启蒙教育应该是简单的、通俗的、基础的,易于开启幼儿智慧和萌发优良个性的教育。结合题干进行分析,体现的就是幼儿园教育的启蒙性。故选A。43.“刺激一反应”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华生B、斯金纳C、皮亚杰D、埃里克森答案:A解析:华生提出的学习学说,本质上是一种刺激与一种反应之间的特定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就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反应”理论。这种刺激—反应的联系在某些简单的反射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斯金纳与华生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有所不同,他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斯金纳认为只要使用好强化技术,就能控制行为反应,从而塑造出教育者所期望的行为。他强调积极强化与及时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选择A选项。故选A。44.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答案:D解析:情绪主要是生理因素的作用。故选D。45.根据华生的观点,下列不属于原始情绪的是()。A、怕B、怒C、悲D、爱答案:C解析: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500多名婴儿的观察提出:新生儿有三种天生的主要情绪,即怕、怒和爱。故选C。46.滴耳药水后应让患儿保持侧卧姿势()。A、10~15分钟B、5~10分钟C、3~5分钟D、2~3分钟答案:B解析:滴耳药时,先用棉签轻轻擦去外耳道内的脓性分泌物,让患儿呈侧卧姿势,病耳朝上;一手牵拉其耳郭,另一手将药液滴入耳孔中央。然后,轻压耳孔前的小突起,保持侧卧姿势5~10分钟。故选B。47.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的屏气发作现象属于()。A、睡眠障碍B、情绪障碍C、品行障碍D、心理机能发展迟缓答案:B解析:婴幼儿屏气,俗称“大憋气”,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发病率达46%,多在2岁以内发作,3—4岁以后发作次数逐渐减少。屏气发作为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神经症性发作。6个月前及6岁后者少见,最多见于2—3岁。每当婴儿受到物理因素(如疼痛)或情绪刺激后(如痛苦、恐惧、发怒或受到挫折)即高声哭叫过度换气,接着就屏气、呼吸暂停、口唇发紫、四肢强直,严重者可以短时期意识丧失(昏厥)及四肢肌肉的阵挛性抽动。全过程约1分钟左右。然后全身肌肉放松,出现呼吸,大部分孩子神志恢复或短暂发呆,亦有立即入睡的。矫治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教养,家庭成员平时对孩子既要和蔼可亲,使他感到家庭的温暖;又要耐心教育,使他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若过分强调不挫伤其情绪,常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将来可造成性格上的异常。相反,若提出过分严格的要求,容易造成屏气发作频发,对健康不利。故选B。48.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辨明是非真伪,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讲解法D、演示法答案:A解析:谈话法的定义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辨明是非真伪,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故选A。49.出现注意的最初形态是()。A、定向性注意B、选择性注意C、有意注意D、特征注意答案:A解析: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或探究反射,原始的定向反射是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也是儿童最早出现的最初级的注意,外来的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新生儿暂时停止哭喊或把视线转向刺激物,这就是最初的定向性注意。故选A。50.下列关于角色游戏的行为特点,是大班幼儿的游戏行为的是()。A、角色意识淡薄B、游戏的目的性增强C、角色扮演常需借助于玩具D、平行游戏多发答案:B解析:大班角色游戏的主要特点:1、游戏主题广泛、丰富,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2、游戏中反映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较强的独立性和合作意识。3、角色扮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与角色之间的关系。4、运用语言与同伴进行广泛友好的交往,能独立解决游戏中的难题。5、会自制玩具,并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6、会较合理地评价自己与同伴的游戏行为。故选B。51.教育使人们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得到提升,使人们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即教育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这一作用开始发挥的起点就在学前教育,它体现了学前教育的()。A、个人经济效益B、社会经济效益C、个人精神效益D、社会精神效益答案:D解析:教育使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得到提升,使人们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即教育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这一作用开始发挥的起点就在学前教育,它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社会精神效益。故选D。5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婴儿晚期发展的内容?()A、坐、爬、站等动作形成B、五指分工动作C、言语开始萌芽D、开始认生答案:D解析:婴儿晚期是6—12个月,在这个阶段婴儿发展的内容包括:①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坐、爬、站等动作形成,坐、爬动作有利于婴儿的发展。②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③言语开始萌芽,发出的音节较清楚,能重复、连续。④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即亲人离去后长时哭闹,情绪不安,这是依恋关系受到阻碍的表现。开始认生是婴儿5—6个月的时候发展起来的,不属于婴儿晚期。要对婴儿期的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把握清楚,同时要知道婴儿期是人发展变化最大的一个阶段,不同的三个小的阶段典型的特点以及发生的时间要掌握,这些都是常考点,题型多为选择题。故选D。53.要教育儿童从小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吃东西后漱口、睡前不吃零食的习惯。并且每次刷牙的时间不短于()分钟。A、1B、2C、3D、10答案:C解析:每次刷牙的时间应不短于3分钟。故选C。54.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是()。A、婴儿期B、幼儿期C、学前期D、学龄初期答案:B解析:根据动机和目的关系之不同,可以把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和目的直接联系的称为直接动机;与目的不一致,只是间接联系着的称为间接动机。幼儿期是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当儿童入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严肃的学习活动中,动机和目的的关系是间接的。故选B。55.腮腺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A、空气B、饮食C、土壤D、血液答案:A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的病毒可经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病后获终身免疫。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症状。故选A。56.妈妈对正在大哭的幼儿说:“看这里这么多的泪水,我们正缺水呢,快来接吧。”这时妈妈真的拿来一个杯子,幼儿破涕为笑了。这种控制情绪的方法是()。A、转移法B、消退法C、冷却法D、想象法答案:A解析:转移法就是当幼儿为了某件事情而闹情绪时,成人有意识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故选A。57.下列关于幼儿神经系统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脑细胞耗氧量大B、大脑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糖来供应C、易兴奋也易疲劳D、需要较短的睡眠时间答案:D解析:幼儿大脑呈现出与成人不一样的一些特点:大脑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最高,幼儿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50%。充足的氧气是维持脑细胞正常生长和活动的基本条件。大脑所需的能量只能由糖来供应,所以小儿膳食中要摄入足够的糖类。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易激动,自控能力差。因此,幼儿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易疲劳。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1—6月,每日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7—12月,每日睡眠时间为14—15小时;1—2岁,每日睡眠时间为13—14小时;2—3岁,每目睡眠时间为12小时;5—7岁,每日睡眠时间为11小时。过了3个月就可以白天安排睡三觉,9个月后白天睡两觉,两岁以后中午安排一次午觉。故选D。58.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A、《幼稚园课程标准》B、《幼儿园暂行规程》C、《幼儿园教育纲要》D、《幼稚园规程》答案:C解析: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故选C。59.人类的教育活动,目的越是明确,越是具体,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规范功能B、激励功能C、选择功能D、评价功能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有四种作用或功能:规范、激励、选择和评价,本题中呈现的“人类的教育活动,目的越是明确,越是具体,达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越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很清晰地对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进行了解释,明确的、具体的教育目的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励教育者朝着教育目的的方向努力。故选B。60.某次体能测试规定,女生800米成绩在4分20秒以内为合格,这种评价属于()。A、定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答案:D解析: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题干以4分20秒作为女生800米的合格成绩(标准),属于绝对性评价。故选D。61.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答案:D解析: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产物,社区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教育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服务意识强;社区教育形式多样,面向社区全体成员。选项D将社区教育的对象限定于青少年及儿童是错误的。故选D。62.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左右。A、70%B、80%C、60%D、90%答案:B解析:3岁以前,幼儿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80%。故选B。63.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答案:A解析:原始情绪反应是指儿童出生后,立即可以产生情绪表现,新生儿哭、安静、四肢划动等,这些都可称为原始的情绪反应。它的特点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故选A。64.认为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并为幼儿设计玩具——“恩物”的是()。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福禄贝尔答案:D解析: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游戏对幼儿人格发展、智慧发展有重要意义,他还认为游戏中玩具是必需的,幼儿通过玩具“可直觉到不可观的世界”。他制作的玩具取名为“恩物”,意为“神恩赐之物”。故选D。65.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中期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A、情绪作用大B、活泼好动C、开始自己组织游戏D、开始遵守规则答案:A解析:幼儿中期(4—5岁)儿童开始表现出的特点有:活泼好动,这一特点在中班幼儿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形象思维开始,此时幼儿开始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开始能够遵守规则,4—5岁的幼儿已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能初步遵守集体活动规则。这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开始自己组织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他们此时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确定游戏主题,其合作水平也开始提高。情绪作用大主要是在幼儿3—4岁的时候表现最为明显。情绪作用大是幼儿初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区分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发展特点。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