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性能课件_第1页
光学性能课件_第2页
光学性能课件_第3页
光学性能课件_第4页
光学性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无机材料的光学性能1、光通过介质的现象(折射、反射和色散)2、透光性3、界面反射与光泽4、不透明性与半透明性5、颜色4.1光通过介质的现象一、折射折射率n=v真空/v材料=c/v材料光通过两种材料的界面有sini1/sini2=n2/n1=n21=v1/v2影响折射率的因素1、构成材料的离子半径(半径大n大)马克斯威尔电磁波理论ε为介电常数μ为导磁率μ=1,因此ε与介质的极化有关离子半径越大,ε越大,n也就越大2、材料的结构、晶型和非晶态(双折射现象)3、材料所受的内应力(垂直于受拉方向的n大)4、同质异构体(高温型折射率低,低温型折射率高)三、反射总能量流:角度很小时(垂直入射)m为反射系数,其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相对折射率1-m为透射系数作为透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希望1-m大一些4.2无机材料的透光性一、介质对光的吸收1、吸收的一般规律朗伯特定律α为物质对光的吸收系数(cm-1)与材料及光波长有关光吸收的本质:光穿过介质时,引起电子跃迁、原子振动、发光及发热等使能量损失。金属的能带结构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电介质的能带结构电介质的禁带宽度:紫外光吸收波长:Eg越大,波长越小,透光性越好电介质红外光区域的强吸收是共振(谐振)产生的热效应引起的,红外吸收波长越长(频率γ越小),离可见光区域越远,透光性越好热振频率β为与离子间结合力有正比例关系的常数,Ma和Mc分别为阴阳离子的质量所以,Eg越大,离子键越弱,离子质量越大,透光性越好二、介质对光的散射晶界、气孔和夹杂都会引起光的散射。散射规律与吸收规律类似,S为散射系数,与散射质点的大小数量及散射质点与基体折射率差值有关散射质点越多,散射质点与基体折射率差值越大,S越大,散射越严重,另外散射质点与光波长接近时,S大,如图含1%TiO2玻璃中,散射质点TiO2粒子直径与散射系数关系三、无机材料的透光性透光率:透过光占入射光能量的百分比。测试透光率的方法,光源+材料+光电池多数无机材料看上去不透明由于多数无机材料都是多晶、多相材料,材料的反射、吸收及杂质和缺陷的散射降低了透光率,其中散射是主要因素。光通过陶瓷片过程中光的反射、吸收与散射左界面反射光左界面透射光强度为由于吸收和散射,到达右界面时的光强为在右界面的反射光强为右界面透射光强为透光率(不包含右界面反射的光经多次反射后透射的光强)影响材料透光性的因素1、吸收系数α(不占主要地位)2、反射系数m(相对折射率和表面光洁度)3、散射系数S(主要因素)(1)宏观及显微缺陷(数量、大小及折射率)(2)晶粒排列方向(双折射率)(3)气孔引起的散射损失(最主要)4.3界面反射和光泽一、镜反射和漫反射镜反射的应用:含铅玻璃工艺品、宝石、光纤、镀膜镜头等漫反射成因:粗糙度导致镜反射的反射光线方向不一致(微观上都是镜反射)二、光泽光泽与镜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对含量密切相关。釉折射率越大、表面光洁度越高,镜反射越强烈,可获得高的表面光泽。相反,釉折射率越小、表面光洁度越差、漫反射越强烈,可获得低的表面光泽。4.4不透明性(乳浊)和半透明性一、不透明性与半透明性

釉、搪瓷珐琅(不透明)乳白玻璃(半透明)

二、乳浊剂的成分选择原则,具有与玻璃相差较大的折射率,不与玻璃反应,能够在玻璃中形成小颗粒。三、乳浊机理入射光被反射、吸收和透射所占的分数取决于釉层的厚度、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对于无限厚釉层α=0,m∞=1,即对于没有光吸收的材料,全部反射吸收系数α越大,反射率越低。好的乳浊剂须具有低的吸收系数、大的散射系数实际釉层不可能无限厚,釉层与基底材料界面也会反射光,使总的反射率增大:若基底材料完全吸收光或完全透过光,则反射率为m0若基底材料的反射率为m’,则釉层表面的总反射率为mR’总反射率随底层材料反射率、散射系数、釉层厚度及釉层反射率的增加而增加。釉层的覆盖能力(对比度、乳浊能力):高反射率、厚釉层、高散射系数或他们的组合可获得好的乳浊效果。五、改善乳浊性能的工艺措施熔块釉优于生料釉(熔块釉中的乳浊剂均为析晶产物,晶粒细小,而生料釉中大部分为乳浊剂的残余颗粒。同样含量的乳浊剂,晶粒越细,数量越多,散射越强)搪瓷制品由于烧成温度低,其乳浊剂通常都是先熔融淬冷然后磨细,从而保证从熔体中析出细小的晶粒。乳浊釉的烧成制度对乳浊性能影响很大乳浊剂在两相界面处容易析晶,温度过高乳浊剂容易融入熔体中很难再析出晶体因此改善乳浊性能的工艺措施包括,制备熔块釉浆料和适宜的烧成温度4.5无机材料的颜色大部分无机材料制品的颜色都与使用颜料有关。颜料着色是由于着色剂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引起选择性反射或透射的结果。(特定波长的光被电子吸收而发生跃迁)高温下稳定的着色化合物不多,因此色彩比较单调,而低温颜料色彩丰富(搪瓷)。在陶瓷坯釉中起着色作用的有着色化合物(简单离子着色或复合离子着色)、胶体粒子。着色化合物(分子着色剂)中主要起着色作用的是其中的离子,分为简单离子着色和复合离子着色简单离子着色:过度元素的次外层有未成对的d电子,镧系元素的第三外层含未成对的f电子,能量较高、不稳定容易吸收可见光激发。而外层电子是惰性气体型时,电子比较稳定不易激发,因此往往没有着色作用。复合离子着色:若其中有着色离子必能着色,若所含离子均无色,不一定不能着色。互相作用强烈、产生较大极化,轨道变形,电子能量增加,从而容易激发,着色。(为使高温色料颜色稳定,通常将各种离子合成到人造矿物中)胶体粒子着色剂:金属胶体颗粒本身的颜色,与其粒度大小有关(与非金属不同)。Au:<20nm弱黄色,20~50nm红色,50~100nm紫色到蓝色,100~150nm透射蓝色,反射棕色。胶态着色剂玻璃要在较低的温度下以一定的制度进行热处理显色,使胶体粒子形成所需要的大小和数量。冷却太快则无色。烧成气氛对颜色影响很大烧成温度对颜色深浅有影响,欠烧色浅,过烧色深总结折射影响折射率的因素1、构成材料的离子半径(半径大n大)2、材料的结构、晶型和非晶态(双折射现象)3、材料所受的内应力(垂直于受拉方向的n大)4、同质异构体(高温型折射率低,低温型折射率高)色散定义:材料的折射率随入射光的频率减小(或波长的增加)而减小的性质,称为折射率的色散。反射率朗伯特定律散射规律影响散射系数的因素透光率影响材料透光性的因素(α、m和S(1、2、3))提高无机材料透光性的措施(高纯)(高密度)(定向排列)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