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土壤课程学习_第1页
植物与土壤课程学习_第2页
植物与土壤课程学习_第3页
植物与土壤课程学习_第4页
植物与土壤课程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40页第一页,共41页。第2页/共40页第二页,共41页。第3页/共40页第三页,共41页。大豆种植第4页/共40页第四页,共41页。水稻种植植物一般生长在什么环境中?思考气候适宜地区的壤土类土壤中第5页/共40页第五页,共41页。大豆的根小麦的根

活动观察大豆的根与小麦的根有什么不同?第6页/共40页第六页,共41页。比较项目大豆

小麦根的数目是否有明显发达的根你知道还有那些植物具有这样的根无有葱、水稻、玉米、蒜、韭菜等白菜、萝卜芹菜、番茄菠菜、香菜青菜、桃树等较少大豆的根小麦的根

较多第7页/共40页第七页,共41页。侧根主根直根系须根系两类根系的主要区别:大豆的根小麦的根有没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不定根第8页/共40页第八页,共41页。

1、什么叫做根系?一株植物所有的根的总合

直根系: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

2、根系的分类: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两类根系的主要区别:有没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一、植物的根系第9页/共40页第九页,共41页。水稻的须根系(视频)第10页/共40页第十页,共41页。直根系(视频)第11页/共40页第十一页,共41页。根系类别概念代表植物两者区别直根系须根系有明显发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的根系青菜、大豆、番茄、萝卜、芹菜、菠菜玉米、蒜苗、韭菜、水稻、葱有没有主根和侧根之分第12页/共40页第十二页,共41页。根系类型判断直根系须根系第13页/共40页第十三页,共41页。须根系根系类型判断直根系第14页/共40页第十四页,共41页。一、按照根的发生来划分主根:

侧根:不定根:在黄豆芽、绿豆芽中,有时会看到当主根长得较长时,就会在主根的近末端处,有一些向侧面生长的分枝,这就是侧根。如大家所熟悉的蚕豆,当它发芽时,突破种皮向外伸出呈白色条状的就是根,以后不断向下生长即形成主根。例如剪取一段垂柳枝条,插在潮湿的泥土中,不久在插入泥中的茎上长出了根,这就是不定根。拓展第15页/共40页第十五页,共41页。植物的不定根?从植物的茎、叶上产生的根第16页/共40页第十六页,共41页。二、按照根的功能来划分贮藏根

气生根寄生根肉质根

块根

蒲公英、黄芪就是圆柱状根,胡萝卜就是圆锥状根,红皮或白皮的圆萝卜就是圆球状根。

番薯在地下形成的肥大部分,就是最常见的块根,攀援根

支撑根(支持根)

呼吸根拓展第17页/共40页第十七页,共41页。攀援根:一些植物的茎柔弱不能直立,茎上生出不定根,固着支持物攀援上升呼吸根:一些植物生长在沿海或沼泽地带,植物产生部分向上生长的根,适宜输送空气第18页/共40页第十八页,共41页。支撑根(支持根):一些植物从茎节上长出不定根伸入土中,能支撑植物体寄生根:有些寄生植物的茎缠绕在寄主的茎上,它们的不定根形成吸器,侵入寄主体内,吸收水和无机盐等,这种吸器称为寄生根第19页/共40页第十九页,共41页。3、根的功能(作用)固定:植物的根十分发达,生长范围比枝叶大,把植物牢牢固定在地上。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进入植物体的。第20页/共40页第二十页,共41页。根系不但固定植物,还牢牢抓住土壤,人们在山坡上、沙地上种植树木就是利用根系分布的这个特点来保持水土的。第21页/共40页第二十一页,共41页。4、根系的分布①根系的分布与土壤的结构、肥力、

水份和通气状况有关

②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第22页/共40页第二十二页,共41页。探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1)可能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分布浅。(2)可能地下水位低,植物根系分布浅(3)可能地下水位的高低与植物根系分布无关。根系的分布和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如何?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第23页/共40页第二十三页,共41页。实验方案1、野外调查2、野外栽培3、实验室栽培第24页/共40页第二十四页,共41页。[野外调查]河、湖边生长的几株同种植物,观察根系,测量并记录根系分布的平均深度,得出结论。[讨论]野外观察时最好到河流什么位置可方便观察到根系?如需挖掘,则植株的大小应选那种观察比较方便?

不需要人为控制条件,也不需要栽培,一旦观察到,实验成功率较大。对照组较难建立,野外具较多不安全因素。实验方案一:优点?缺点?

第25页/共40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野外栽培]

选取易成活的同种植物野外栽培,建立对照组,一个月后挖土观察,测量并记录根系分布的平均深度,结出结论。[讨论](1)野外栽培的植株,为提高实验的成功率,选取的植物在成活率和根的生长速度方面最好具什么特点?(2)实验组和对照组应分别选在野外什么地方比较恰当?

较易控制实验条件、建立对照组,有明显现象。建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自然条件不易满足,且栽培植物可能生长不良或死亡,影响实验成功率。实验方案二:优点?缺点?第26页/共40页第二十六页,共41页。[实验室栽培]

选取生长旺盛的同种小型栽培植物8株,建立对照组(水位高)、实验组(水位低),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测量并记录,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思考]栽培时使用土壤浸出液的优点是什么?最易控制实验条件,建立对照组,栽培植物易成活。模拟地下水位的高低比较困难,实验现象可能不太明显。

保证植株能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实验方案三:优点?缺点?第27页/共40页第二十七页,共41页。实验方案优劣评价:实验方案

优点

不足

野外调查`野外栽培

实验室栽培不需人为控制条件,也不需栽培,一旦观察到,成功率较大。易控制实验条件,建立对照组,有明显的现象。最易控制实验条件,建立对照组,栽培植物易成活。对照组较难建立,野外具较多不安全因素。栽培植物可能生长不良或死亡,影响实验成功率。模拟地下水位的高低比较困难,实验现象可能不太明显第28页/共40页第二十八页,共41页。综合上述评价分析,请你设计一种最佳方案:先在实验室栽培出生长情况几乎一致的同种植株,然后用这些植株在野外选取地下水位明显不同但其他条件相似的地方进行栽种,一段时间后观察测量其根系长度第29页/共40页第二十九页,共41页。数据处理时,应该去掉无效数据,如野外栽培时因病虫害、污染、土质等导致根生长不正常,数据处理时应去掉特别短或特别长的根。一株植物根系的长度是根系所有根的平均长度,几株植物根系的长度也应计算多株植物根系的平均长度。数据处理:(用平均长度去比较研究根系分布状况可以减小误差。)(排除非实验因素的干扰)第30页/共40页第三十页,共41页。编号12345678910…根的长度(cm)232825833057632203是否有效下表是对野外栽培植物根系测量获得的其中一组数据:数据处理: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第31页/共40页第三十一页,共41页。实验结论:

地下水位越高,根系的平均长度会越短,根系分布越浅。第32页/共40页第三十二页,共41页。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小结:一、植物的根系

直根系: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须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根系3、功能:4、分布:2、分类:1、定义: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合固定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矿物质)与土壤的结构,肥力,水份和通气状况关。一般地说,地下水位越高,则根系分布越浅。第33页/共40页第三十三页,共41页。B练习1.人们在山坡、沙地上造林和种草,是利用根系分布特点来()

(A)美化环境(B)保持水土

(C)利用土地(D)防止风暴第34页/共40页第三十四页,共41页。2.下列几组植物中,与大豆根系相同的一组是()

A、大麦、胡葱、甘蔗

B、大刀豆、红萝卜、韭菜

C、芋艿、大白菜、番薯

D、芭蕉、四季豆、花菜C第35页/共40页第三十五页,共41页。4.地下水位高,植物根系就分布()

(A)深(B)浅(C)窄(D)不受影响BB3.小明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A)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土壤结构有关

(B)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

(C)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D)植物根系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第36页/共40页第三十六页,共41页。5.运用野外调查探究根系平均长度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最大的优点是()A、可以快速建立对照组进行探究B、便于控制实验条件C、实验现象明显、成功率较大D、组织野外较容易且安全C第37页/共40页第三十七页,共41页。作业1.复习本节课内容2.预习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3.作业本B第29页~30页第1~5题,第8~10题第38页/共40页第三十八页,共41页。再见!第39页/共40页第三十九页,共4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0页/共40页第四十页,共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