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白底_第1页
用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白底_第2页
用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白底_第3页
用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白底_第4页
用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白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你是否经常愁东忧西?2、你是否时常不知理由地不能集中思想?3、你是否连续地觉得不快乐而没有任何一点原因?4、你是否经常动辄发脾气?5、你是否时常被有规律的失眠所扰?6、你是否厌恶和别人在一起?7、假如你的生活常规被扰乱了,你是否会觉得不知所措?8、你是否毫无理由地惧怕某些东西?9、你是否经常认为你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10、你是否有许多医生找不出原因的痛楚?11、你是否讨厌一切的孩子?12、你是否经常烦恼而觉得痛苦?

第1页/共42页第一页,共43页。

一、心理健康为何重要

生存的最低条件解决后心理的不安定来自各方的压力与诱惑

第2页/共42页第二页,共43页。

1、

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都是心因性疾病,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其比例分别占死亡人数的22.56%、21.13%、21.11%,主要原因是: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

A型性格——冠心病

C型性格——癌症感冒第3页/共42页第三页,共43页。

2、心理健康影响道德健康:

某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某些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更容易形成。

人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容易形成不良品德或发生不道德行为。

第4页/共42页第四页,共43页。

3、心理健康影响人际关系:

第5页/共42页第五页,共43页。

第6页/共42页第六页,共43页。

4、心理健康与幸福度:

人们常常问:“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你体验到的而不是你得到的。”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与感受。

第7页/共42页第七页,共43页。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个体对环境的高效而满意的适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第8页/共42页第八页,共43页。

心理健康的标准:悦纳自我善与人处适应环境乐于工作情绪乐观人格完整智力正常第9页/共42页第九页,共43页。

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严重异常心理障碍心理不良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状态的关系第10页/共42页第十页,共43页。

心理不良状态(心理问题)

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所引起。常见表现:焦虑郁闷

生气委屈

第11页/共42页第十一页,共43页。

心理障碍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包括:

神经衰弱

癔病

焦虑症

强迫症

恐惧症

抑郁症

第12页/共42页第十二页,共43页。

严重的心理异常

在边缘状态时,心理紊乱已比较严重,有时伴有妄想,或偶然出现幻觉,注意涣散,思维跳跃,或本身就是某种精神疾病早期阶段。严重心理异常伴有幻觉、思维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丧失(工作能力、人际交往、饮食起居等)、明显人格改变或人格瓦解分离,没有自知力。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偏执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病。

第13页/共42页第十三页,共43页。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客观的、有主观的。

客观:社会环境(物质、金钱)职业要求(任职资格、晋职条件、)职业特点(助人、高期望、压力大、挑战性强)

第14页/共42页第十四页,共43页。

教师的告白投身教育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及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家长投诉照死赔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校长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吃苦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不高实在惭愧,走亲访友还得破费;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教师哪有社会地位,装疯卖傻自我陶醉!

第15页/共42页第十五页,共43页。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观因素:1、性格因素2、认知因素第16页/共42页第十六页,共43页。

1、性格因素

豁达大度——气量小、斤斤计较助人为乐——冷淡、多疑、自私与人为善——刻薄、敌意、嫉妒朴实真诚——虚荣、虚伪自信自主——自卑、依赖情绪稳定——多变、敏感

第17页/共42页第十七页,共43页。你发现了什么?第18页/共42页第十八页,共43页。2、认知因素艾利斯的ABC理论观点:一个人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

第19页/共42页第十九页,共43页。

BAC?事件行为解释艾利斯的ABC理论第20页/共42页第二十页,共43页。

艾里斯认为所有的不合理信念概括起来都有三个特征:一是绝对化要求(包括完美主义倾向)总是想“应该如何”“必须如何”。*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我必须做好”,“没有人能理解我”

,“我不应该是这样的”二是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我一无是处”

,“我没有一样可以”

“一无是处”,“一钱不值”,“坏人”三是糟糕至极。(一般的负性事件也能感受为是灭顶之灾。)*事不如意是糟糕可怕的灾难。“太糟糕了、太严重了。”————“完蛋了,我永远也没有机会了!”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或糟糕至极,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持不合理信念者往往夸大事实,行为偏激。第21页/共42页第二十一页,共43页。

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将别人的成功更多地归结为外因,而将自己的成功更多地归结为内因;

同时认为别人付出的少而得到的多,自己却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人们的误区:对自己已然拥有的东西视而不见,而对自己求而不得的耿耿于怀。第22页/共42页第二十二页,共43页。

有人认为,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除非能给教育增加投入,给学校增加人员编制,给教师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收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否则一切免谈!。第23页/共42页第二十三页,共43页。

立足自身如何增进心理健康?

假设你是英国国王,忙完公事后有三天时间好好休闲休闲,你选择去哪?

海边

山顶草地王宫

第24页/共42页第二十四页,共43页。四、重视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是指人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情绪波动时,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外界环境,保持心理平衡。

它对于良好心理状态的保持非常重要。为此,心理调适应把握以下五方面:

第25页/共42页第二十五页,共43页。

1、全面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不断自我重构与自我扩展,树立自信。理解人是有差异的。(教学风格)承认个体差异与不断调整期望值(追求不可替代性)第26页/共42页第二十六页,共43页。

2、善于欣赏工作,培养良性“紧张”,应对工作压力。

要我做——我要做我愿做(干一行爱一行)

乐于接受工作挑战。因为工作量大、要求高都会刺激人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应对,提高自身能力,也增强自身魅力。紧张无法完全避免,办法是:不管接受的刺激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都要善于把“消极”的紧张化成“积极的”、“良性”的紧张。遇到枯燥活动:积极适应(动脑、动手)科学地工作、创造地工作;(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第27页/共42页第二十七页,共43页。

3、保持愉快,及时调节不良情绪,防止情绪污染

情绪对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并且,情绪具有传染性。

保持愉快:对简单事物保持兴趣,简单易满足控制不快:有意排扰(四个方法)第28页/共42页第二十八页,共43页。

有意排扰

方法一:创造赏心悦目的生活环境。

布置环境改变居室的布置养花种草色彩装饰气味设置

第29页/共42页第二十九页,共43页。

有意排扰方法二:表情训练法。

心理学家研究:人的情绪是可以由行为引发的。

照镜子做表情

第30页/共42页第三十页,共43页。

第31页/共42页第三十一页,共43页。

第32页/共42页第三十二页,共43页。

有意排扰方法三: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来调节情绪。

工作失误的时候,可以问自己:“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唯独我不能有呢?”

在家庭矛盾中注意:“家是一个讲情的地方,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第33页/共42页第三十三页,共43页。

重构认知的句式:因为他人对我挑剔,所以我现在不开心句式转换:将结果改为相反词,首句“因为”置后他人对我挑剔,我仍然开心,因为……参考答案:我知道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这会使我有更优秀的表现。……第34页/共42页第三十四页,共43页。

练习一:因为孩子不听话,所以我不高兴。→孩子不听话,我仍然高兴,因为……练习二:因为和老公(老婆)吵架,所以我不高兴。→和老公(老婆)吵架,我仍然高兴,因为……练习三:“因为学生课堂纪律差,所以我不开心。”→学生课堂纪律差,我仍然高兴,因为……

第35页/共42页第三十五页,共43页。

有意排扰方法四:使用调控技术①——适当宣泄(男女差异)宣泄室

②——心理暗示

③——自我安慰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④——升华⑤

——自我放松

第36页/共42页第三十六页,共43页。

4、主动与人交往,互求了解,进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际交往中要把握真诚原则、利人利己原则。(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是真诚而不是技巧)接受他人主动交往移情

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移情的最根本要求。不推诿责任好心建议第37页/共42页第三十七页,共43页。

5、树立心理健康观,对待心理困扰应及时进行调控,并善于求助,积极寻求心理咨询。

最科学的预防办法莫过于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专业心理医生会提供一个有效的建设性的干预措施,避免心理问题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在心理医生和心理服务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可以求助朋友。某种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