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声声慢李清照1、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

2、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1、阅读导学案“课文资料”部分,了解本词写作背景。2、朗读全词,明确读音及停顿。

自学指导一:2min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悲,颠沛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她和着血泪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声声慢》。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写作背景朗读感知声声慢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内容:翻译全词,关注重点字词的解释。思考:A.李清照在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B.明确乍暖还寒:将息:怎生得黑:次地:的意思2、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词。3、要求:

A.掌握重点字词解释。

B.根据翻译,从整体感知概括李清照的情感。自学指导二:4min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的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字词积累乍暖还寒:将息:怎生得黑:次地:时暖时寒。养息。怎样捱到天黑。光景,情形。明确:李清照在词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次第,怎一个

字了得!愁词眼研读文本

1、思考:

A.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B.找出并分析词中出现的意象。

C.概括本词的写作特点。自学指导三:3minA.作者是如何抒发感情的?直接抒情的句子: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运用叠词的作用⑴增强音乐美。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⑵增强情感。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悲愁苦痛。⑶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内容)若有所失,寻了又寻,放眼四顾,冷冷清清,顿觉凄凄惨惨,心里满是忧戚。B.(情感)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

C.叠字,确切而生动,营造凄清悲惨的氛围。D.声调上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增强音乐美。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细雨梧桐间接抒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天气不好导致心情不好吗?暖寒生活优渥舒适形单影只孤身飘零晚来风急晚年变故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酒结论:酒是“愁”的象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风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结论:风渲染愁情雁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结论:“雁”有离愁的象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传书黄花比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与作者消瘦的体态相近。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这儿比喻作者悲戚愁苦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结论:梧桐是寂寞凄凉悲伤的象征雨借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雨是哀情、愁丝的象征

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

冷清凄凉的意境

情感:传递出孤寂愁苦小结愁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词眼)(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回顾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愁什么??(内容)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所抒情感)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主题思想:愁直接抒情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词眼)(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意境)整理、背诵记忆:当堂训练:1.本词中从动作到心理多层次的表现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悲凉心态的句子:2.本词中由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作者情感融入落花的句子是:再见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明诚)独驰马赴建康陛辞,冒大暑感疾,七月于建康病危,八月卒。(清照)葬毕明诚,金兵已迫建康,清照携带图书出逃。

——李清照《金石录后续》“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经奉化、上宁海至三门,入章安,至黄岩,具舟入海,奔温州。自台州、明州回越州,次年赴杭。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以愁作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是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写作特点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词作技巧

李清照曾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以为词因其协律、典雅而有别于诗。其词清峻典雅,细腻自然,婉约动人。后期词多写身世颠沛之感,糅以山河破碎之痛。李清照的词被视为婉约词派的正宗。然生动起来。

开篇连下七组叠字,迭现迷茫、冷清、悲伤三重情感,而不觉堆砌。如此细腻,惟心灵翔动的女子能有之。下阕又用两组叠词,在残秋的景象里插入听觉感受,使惨苦到极致的悲秋图画,因肝肠寸断的雨滴梧叶声而骤

叠词

乍暖还寒,捕捉的是十月小阳春的冷暖无常,表现的是词人不胜其寒的愁苦。晚来风急而难以抵敌,菊犹如此,人何以堪。雁过相识,意象最被凸显,牵动的是家破夫亡的一生愁思。黄花堆积是人与花共憔悴,几乎写照了词人所有的不幸。独守窗儿,使度日如年的悲苦尽在不言中。梧桐细雨,活现了细雨摧叶,叶落有尽,而人之时日无多的苦况。整个悲秋画面,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描景

谐声

词调取名《声声慢》,声韵上特别讲究。李清照作此词押仄声韵,讲究用齿音、舌音。《声声慢》用舌音16字:淡、敌、他、地、堆、谁、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音41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多用舌齿两声,产生了唇齿叮咛的效果。使全首词有声调和谐的美感。李清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