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册总复习总复习期末 省赛获奖 省赛获奖_第1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册总复习总复习期末 省赛获奖 省赛获奖_第2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册总复习总复习期末 省赛获奖 省赛获奖_第3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册总复习总复习期末 省赛获奖 省赛获奖_第4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本册总复习总复习期末 省赛获奖 省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在下列繁殖方法中,最好不用()A.种子 B.扦插 C.压条 D.嫁接2.下列哪些是有性生殖()A.用根繁殖 B.用茎繁殖 C.用叶繁殖 D.用种子繁殖3.下列动物中,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 B.蝗虫 C.蚕 D.蚊4.蝌蚪的呼吸器官是()A.肺 B.肺和皮肤 C.鳃 D.皮肤5.受精后的鸡蛋,自然状态下不经孵化则不会变成小鸡,其制约因素是()A.缺少营养 B.缺少水分C.缺少空气 D.缺少适宜的温度6.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鸟的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部分是()A.2 B.3 C.4 D.57.正常情况下,人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是()A.23条 B.23对 C.46对 D.22对8.下列变异能够传给后代的是()A.晒黑的皮肤 B.手术后隆起的鼻子C.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D.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抗虫性9.许多科学家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的物质是()A.甲烷 B.氢 C.氧气 D.水蒸气10.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哺乳类③两栖类④爬行类.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11.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多达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下列生物属于病原体的是()A.苍蝇 B.蚊子 C.老鼠 D.结核杆菌12.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A.握手 B.拥抱 C.输患者的血 D.共同进餐13.下列几种生理反应,与人体的免疫机能无关的是()A.皮肤的屏障保护 B.对异体器官的排斥C.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14.人体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几道防线,属于哪种免疫()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C.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15.当人体抵抗抗原的能力过高时,人体()A.便不会再发生疾病B.人体不会再有传染病C.会产生炎症D.对外来的某些药物和食物发生过敏反应16.有关安全用药叙述正确的是()A.药品越贵,疗效越好 B.处方药按医嘱服用C.剂量越大,药效越高 D.非处方药无副作用17.某人因溺水造成呼吸和心跳都暂时停止,最好的急救措施是()A.只进行人工呼吸 B.只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C.AB交替进行 D.进行C,并拔打“120”急救18.下列对健康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慢性疾病的预防要注意做到饮食均衡B.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易感染艾滋病病毒C.吸烟对自己有害,对周围的人也有害D.喝酒能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血管功能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9.蝴蝶的发育依次经过受精卵、、、成虫四个时期.20.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中进行.2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由、由水生到陆生.2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和三个基本环节.23.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等)和()组成的.三、探究题(1小题,共10分)24.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在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1)做出的假设是.(2)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③将两组的茎段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3)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四、分析题(3小题,共26分)25.如图表示人拇指性状的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人拇指直生和弯生是一对,其中是显性性状.(2)控制这一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要随着的分离而分开,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3)父母体细胞基因组成为Aa,则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形成受精卵的基因型有种.(4)人的性别由染色体决定,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1)狼群具有很强的的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2)狼群后代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性,且跑得快和跑得慢是可以的.(3)随着环境的改变,食物减少,跑得快而凶猛的狼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即只有具有(填“有利”或“不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通过这样激烈的,跑得快而凶猛的狼生存,跑得慢的狼被淘汰,这就是.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3年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国家卫生计生委9日通报,我国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已对该名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寨卡病毒(ZikaVirus)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卫生专家表示当气温逐步回升,传播的风险会逐步上升,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1)上述材料中,引起患者患病的病原体是.(2)从传染病流行环节的角度分析,该名患者属于.(3)预防寨卡病毒的最佳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这种预防疫情的措施属于.(4)科研人员正在努力研制疫苗,利用接种疫苗使人体获得免疫,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免疫属于免疫.

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在下列繁殖方法中,最好不用()A.种子 B.扦插 C.压条 D.嫁接【考点】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据此作答.【解答】解: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有性生殖过程中种子胚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个体,发生变异的几率大,有利于培育出新品种,因此,用种子繁殖不能保持果树原有的优良性状.故繁殖优良品种的果树,为了保持这些品种的优良性状,最好不用种子.故选:A2.下列哪些是有性生殖()A.用根繁殖 B.用茎繁殖 C.用叶繁殖 D.用种子繁殖【考点】植物的有性生殖.【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解答】解:ABC、“用根繁殖”、“用茎繁殖”、“用叶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都属于无性生殖.D、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所以,“用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故选:D.3.下列动物中,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A.蜜蜂 B.蝗虫 C.蚕 D.蚊【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解答】解:蚊、蜜蜂、蚕,它们的发育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选:B4.蝌蚪的呼吸器官是()A.肺 B.肺和皮肤 C.鳃 D.皮肤【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解答】解: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选:C5.受精后的鸡蛋,自然状态下不经孵化则不会变成小鸡,其制约因素是()A.缺少营养 B.缺少水分C.缺少空气 D.缺少适宜的温度【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由于不同的鸟卵孵化需要不同的温度,只有在这个温度下鸟卵才能孵化出小鸟.所以,鸟卵要想孵化出小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卵必须是受精卵;必须具备胚胎发育所需的适宜的温度;保证孵化时所需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解答】解:受精后的鸡蛋里面的胚胎,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继续发育形成小鸡破壳而出,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外界温度较低,鸡蛋里面的胚胎不能继续发育.故选:D6.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鸟的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部分是()A.2 B.3 C.4 D.5【考点】鸟卵的结构.【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鸟卵的结构.卵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1卵壳,最外层;7卵壳膜,紧贴卵壳有保护作用;6气室,在鸡蛋的钝端内(大头),两层膜之间常分开形成一个小气室,贮存空气,供胚胎发育时的呼吸;2系带,卵黄的两端由浓稠的蛋白质组成卵黄系带,它使卵细胞维持在蛋白中心,起着缓冲作用,防止卵的震荡;3卵白,卵壳膜与卵黄膜之间,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卵黄膜,卵黄的外面有保护作用,相当于细胞膜;4卵黄位于细胞的中央,呈黄色,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5胚盘,卵黄表面中央有一圆盘状的小白点等.【解答】解:卵黄表面中央有一圆盘状的小白点(就是在蛋黄上看到的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如果是受精卵,胚盘在适宜的条件下就能孵化出雏鸡.胚盘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因此鸟的受精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部分是5胚盘.故选:D.7.正常情况下,人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是()A.23条 B.23对 C.46对 D.22对【考点】人的性别遗传.【分析】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b为该夫妇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解答】解:在图中很明显地就能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即23条.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即23条.因此,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Y或22+X,共23条.受精时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的受精卵又恢复到亲代染色体的数目23对,46条.故选:B8.下列变异能够传给后代的是()A.晒黑的皮肤 B.手术后隆起的鼻子C.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 D.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抗虫性【考点】生物的变异.【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黑的皮肤、B手术后隆起的鼻子、C用眼不当导致的近视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BC错误.D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抗虫性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D.9.许多科学家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的物质是()A.甲烷 B.氢 C.氧气 D.水蒸气【考点】原始地球条件.【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解答】解:ABD、甲烷、氢、水蒸气,都是原始大气的成分;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所以,“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的物质是“氧气”.故选:C.10.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①鱼类②哺乳类③两栖类④爬行类.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动物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解答】解:动物类群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因此选项D正确.故选:D11.每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多达150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下列生物属于病原体的是()A.苍蝇 B.蚊子 C.老鼠 D.结核杆菌【考点】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分析】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解答】解:A、苍蝇B、蚊子、C、老鼠既不是寄生虫也不是微生物,所以不是病原体.ABC错误.D、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D正确.故选:D12.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A.握手 B.拥抱 C.输患者的血 D.共同进餐【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解答】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因此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输患者的血.故选:C.13.下列几种生理反应,与人体的免疫机能无关的是()A.皮肤的屏障保护 B.对异体器官的排斥C.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 D.人患过麻疹后就不再患麻疹【考点】人体的免疫功能.【分析】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答】解:A、皮肤的屏障作用,这种免疫功能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异体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B正确;C、剧烈运动后大量排汗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C错误;D、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已经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对麻疹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C.14.人体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几道防线,属于哪种免疫()A.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B.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C.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D.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解答】解: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故选:C15.当人体抵抗抗原的能力过高时,人体()A.便不会再发生疾病B.人体不会再有传染病C.会产生炎症D.对外来的某些药物和食物发生过敏反应【考点】人体的免疫功能.【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解答】解: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机制是: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所以免疫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异物会发生过敏反应.故选:D.16.有关安全用药叙述正确的是()A.药品越贵,疗效越好 B.处方药按医嘱服用C.剂量越大,药效越高 D.非处方药无副作用【考点】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解答】解: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A错误.B、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B正确.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D、“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病经常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故选:B17.某人因溺水造成呼吸和心跳都暂时停止,最好的急救措施是()A.只进行人工呼吸 B.只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C.AB交替进行 D.进行C,并拔打“120”急救【考点】急救的方法.【分析】此题考查受到意外伤害时的急救方法.【解答】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因为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分.可见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18.下列对健康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慢性疾病的预防要注意做到饮食均衡B.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易感染艾滋病病毒C.吸烟对自己有害,对周围的人也有害D.喝酒能提高神经兴奋性,增强心血管功能【考点】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解答】解:A、慢性疾病的预防要注意做到饮食均衡,A正确;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等,因此,吸毒者静脉注射毒品易感染艾滋病病毒,B错误;C、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吸烟危害极大,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B正确;D、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我们要拒绝饮酒,尤其是青少年,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9.蝴蝶的发育依次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解答】解: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故答案为:幼虫;蛹20.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中进行.【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境条件.【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因此青蛙的生殖离不开水.青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青蛙的成体用肺呼吸,但是肺不发达,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因此青蛙必须生活在潮湿或离水源较近的区域.故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是在水中进行.故答案为:水中.2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解答】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故答案为: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2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解: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故答案为:传播途径;易感人23.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的.【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分析】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组成功能免疫类型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特异性免疫【解答】解: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的.功能是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故答案为: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三、探究题(1小题,共10分)24.紫背天葵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在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1)做出的假设是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2)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相同的茎段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③将两组的茎段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3)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作好记录.(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A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B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考点】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分析】在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繁殖时,要对茎做一定的处理,一般茎段保留两个节,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以减少伤口水分的蒸发,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利于增加吸水的面积,也易辨别正反方向,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使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下一个节要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便于留下伤口,容易形成愈伤组织,易于生根,扦插时要将下一个节埋入土中.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的成活率高.【解答】解:(1)假设要紧扣实验的问题,可以两方面假设,即: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或茎段下方的切口水平的更容易成活.(2)这步主要是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除了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一样,其它条件要都一样.因此可以设计为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也可反过来,即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4)预测结果得出结论:预测结果得出结论:若A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更容易成活,若B组先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更容易成活.故答案为:(1)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2)水平切口;斜向切口;(4)A;B四、分析题(3小题,共26分)25.如图表示人拇指性状的遗传图解,据图回答问题(1)人拇指直生和弯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直生是显性性状.(2)控制这一对性状的基因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要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3)父母体细胞基因组成为Aa,则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为A或a,形成受精卵的基因型有3种.(4)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由于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所以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结合遗传图示分析解答.【解答】解:(1)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aa.所以由图解可以看出,基因控制人的拇指直生性状是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拇指弯曲性状是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拇指直生和弯生是一对相对性状.(2)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控制拇指性状的这一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因此,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要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3)从图解中可以看出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有AA、Aa、aa共3种,它们的组成分别是AA、Aa、aa,其比例为1:2:1.(4)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因此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即22+X或22+Y.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直生;(2)染色体;(3)A或a;3;(4)性;22条+X或22条+Y2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狼的进化过程:(1)狼群具有很强的繁殖的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2)狼群后代中存在不同种类的个体,有的跑得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