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理学练习题
总论
第一章绪言
一、选择题:
A型题
1、药效学主要是研究:
A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及其规律B药物在体内的吸
收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D药物的临床疗
效E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
二、名词解释:
1、药理学
2、药物效应动力学
3、药物代谢动力学
选择题答案:
1C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选择题:
A型题
1、药物产生副作用主要是由于:
A剂量过大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对
药物敏感性高D连续多次用药后药物在体内蓄
积E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2、LD50是:
A引起50%实验动物有效的剂量B引起
50%实验动物中毒的剂量C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
的剂量
D与50%受体结合的剂
量E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3、在下表中,安全性最大的药物是:
药物LD50(mg/kg)ED50(mg/kg)
A1005
B20020
C30020
D30010
E30040
4、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B毒性反
应C过敏反应D局部作
用E特异质反应
5、某药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时,表明:
A作用点改变B作用机理改变C作用性质
改变D效能改变E效价强度改变
6、量反应与质反应量效关系的主要区别是:
A药物剂量大小不同B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
同C药物效应性质不同D量效曲线图形不
同E药物效能不同
7、药物的治疗指数是:
AED50/LD50BLD50/ED50CLD
5/ED95DED99/LD1EED95/LD5
8、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激动受体,也可阻断受体,取决于:
A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B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
性C药物的酸碱度D药物的脂溶
性E药物的极性大小
9、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是:
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B有亲和力,无内在活
性C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
性E以上均不是
10、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是指:
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
疗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
应E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11、属于后遗效应的是:
A青霉素过敏性休克B地高辛引起的心律性
失常C吠塞米所致的心律失常
D保泰松所致的肝肾损害E巴比妥类药催眠后所致的
次晨宿醉现象
12、量效曲线可以为用药提供下列哪种参考?
A药物的安全范围B药物的疗效大小C药
物的毒性性质D药物的体内过程E药物的给药方
案
13、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对受体的亲合能
力C药物水溶性大小D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
度E药物脂溶性大小
14、安全范围是指:
A有效剂量的范围B最小中毒量与治疗量
间的距离C最小治疗量至最小致死量间的距离
DED95与LD5间的距离E最小治疗量与最小中毒
量间的距离
15、副作用是在下述哪种剂量时产生的不良反应?
A中毒量B治疗量C无效
量D极量E致死量
16、可用于表示药物安全性的参数:
A阈剂量B效能C效价强
度D治疗指数ELD50
17、药原性疾病是:
A严重的不良反应B停药反应C变态反
应D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E特异质反应
18、药物的最大效能反映药物的:
A内在活性B效应强
度C亲和
力D量效关
系E时效关系
19、肾上腺素受体属于:
AG蛋白偶联受体B含离子通道的受
体C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D细胞
内受体E以上均不是
20、拮抗参数pA2的定义是:
A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
B使激动剂的剂量增加1倍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
C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激动剂浓度的负对数
D使激动剂的效应不变时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
E使激动剂的效应增加1倍时非竞争性拮抗剂浓度的负对数
21、药理效应是:
A药物的初始作用B药物作用的结
果C药物的特异性D药物的选择
性E药物的临床疗效
22、储备受体是:
A药物未结合的受体B药物不结合的受体C与
药物结合过的受体D药物难结合的受体E与药物解
离了的受体
23、pD2是:
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B拮抗常数的负对
数C解离常数D拮抗常
数E平衡常数
24、关于受体二态模型学说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拮抗药对R及R*的亲和力不等
B受体蛋白有可以互变的构型状态。即静息态(R)和活动态(R*)
C静息时平衡趋势向于R
D激动药只与R*有较大亲和力
E部分激动药与R及R*都能结合,但对R*的亲和力大于对R的亲和力
25、质反应的累加曲线是:
A对称S型曲线B长尾S型曲
线C直线D双曲
线E正态分布曲线
26、从下列pD2值中可知,与受体亲和力最小的是:
A1B2C
4D5E6
27、从下列pA2值可知拮抗作用最强的是:
A0.1B0.501.0
D1.5E1.6
28、某降压药停药后血压剧烈回升,此种现象称为:
A变态反应B停药反应C后遗效
应D特异质反应E毒性反应
29、下列关于激动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内在活性B与受体有亲和
力C量效曲线呈S型DpA2值越大作用越强E与
受体迅速解离
30、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抑制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B型题
问题31~35
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
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
C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
观不适
D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才可保持药效不减
E长期用药,产生生理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31、高敏性是指:
32、过敏反应是指:
33、习惯性是指:
34、耐受性是指:
35、成瘾性是指:
问题36~41
A受体B第二信使C激动药D结合
体E拮抗药
36、起后继信息传导系统作用:
37、能与配体结合触发效应:
38、能与受体结合触发效应:
39、能与配体结合不能触发效应:
40、起放大分化和整合作用:
41、能与受体结合不触发效应:
问题42〜43
A纵坐标为效应,横坐标为剂量
B纵坐标为剂量,横坐标为效应
C纵坐标为效应,横坐标为对数剂量
D纵坐标为对数剂量,横坐标为效应
E纵坐标为对数剂量,横坐标为对数效应
42、对称S型的量效曲线应为:
43、长尾S型的量效曲线应为:
问题44〜48
A患者服治疗量的伯氨嘎所致的溶血反应
B强心黄所致的心律失常
C四环素和氯霉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D阿托品在治疗量解除胃肠痉挛时所致的口干、心悸
E巴比妥类药物所致的次晨宿醉现象
44、属毒性反应的是:
45、属后遗效应的是:
46、属继发反应的是:
47、属特异质反应的是:
48、属副作用的是:
C型题:
问题49~51
A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B对受体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C两者都有D两者都无
49、受体激动剂的特点中应包括:
50、部分激动剂的特点中应包括:
51、受体阻断剂的特点中可包括:
问题52~54
ApA2BpD2C两者均是D两者均无
52、表示拮抗药的作用强度用:
53、表示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用:
54、表示受体动力学的参数用:
55、表示药物与受体结合的内在活性用:
X型题:
56、有关量效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药理效应强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B量反应的量效关系皆呈常态分布曲线
C质反应的量效关系皆呈常态分布曲线
DLD50与ED50均是量反应中出现的剂量
E量效曲线可以反映药物效能和效价强度
57、质反应的特点有:
A频数分布曲线为正态分布曲线B无法计算出ED50
C用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D可用死亡与生存、惊厥与
不惊厥表示
E累加量效曲线为S型量效曲线
58、药物作用包括:
A引起机体功能或形态改变B引起
机体体液成分改变
C抑制或杀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D改变机体的反应性
E补充体内营养物质或激素的不足
59、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有:
A高度特异性B高度亲和力C可逆
性D饱和性E高度效应力
60、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A药物可通过受体发挥效应B药物激动受体即表现为兴奋效应
C安慰剂不会产生治疗作用D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则作用相似
E药效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
61、下列有关亲和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B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效应的能力
C亲和力越大,则药物效价越强
D亲和力越大,则药物效能越强
E亲和力越大,则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越长
62、药效动力学的内容包括:
A药物的作用与临床疗效B给药方法和用量0药物的
剂量与量效关系
D药物的作用机制E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63、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有:
A本身可产生效应B降低激动剂的效价
C降低激动剂的效能D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可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左移
64、可作为用药安全性的指标有:
ATD50/ED50B极
量CED95〜TD5之间的距离
DTC50/EC50E常用剂量范围
二、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2、效能3、LD504、ED505、
治疗指数
6、pA27、pD28、竞争性拮抗剂9、药原性
疾病
10、副作用11、毒性反应12、后遗效应13停药反应
14、变态反应15、安全范围16、储备受体17、向下调
节
18>向上调节
三、简答题:
1、测定药物的量-效曲线有何意义?
要点:①为确定用药剂量提供依据;
②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安全范围、治疗指数等);
③比较药物的效能和效价
④研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或药物作用原理
2、举例说明药物可能发生哪些不良反应?
3、简述竞争性拮抗剂的特点。
4、说明作用于受体药物的分类及各类药物的特点。
提示:对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进行比较。
选择题答案:
1E2C3D4D5E6C7B8
B9B10D11E12E13D
14E15B16D17D18B19A20B21B22
A23A24B25A26A
27E28B29D30A31B32A33C34D35
E36B37A38C39D
40B41E42C43A44B45E46C47A48
D49C50A51A52A
53B54C55D56AE57ACDE58ABODE59ABCD6
0AE61AC
62ACDE63BD64ACD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D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E以上均不是
2、药物一旦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则:
A易穿透毛细血管壁B易透过血脑屏障C不影
响其主动转运过程D影响其主动转运过
程E仍保持其药理活性
3、主动转运的特点:
A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B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
C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D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
E逆浓度差,不耗能,有饱和现象
4、以近似血浆t1/2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则应将首剂:
A增加半倍B加倍剂量C增加3
倍D增加4倍E不必增加
5、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
A通透性B吸
收C分布D转
化E代谢
6、药物首关消除可发生于下列何种给药后:
A舌下B直
肠C肌肉注射D吸
入E口服
7、药物的t1/2是指:
A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B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
D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
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
8、某催眠药的t1/2为1小时,给予100mg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
清醒过来,该病人睡了:
A2hB3hC4h
D5hE0.5h
9、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在靶器官的浓度大小C药物
排泄的速率大小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之高
低E以上都对
10、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自机体排出达95%以上:
A3个B4个C5
个D6个E7个
1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
A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B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
吸收增多
C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D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
吸收减少
E无变化
12、甲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5%,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甲药单用时血浆
t1/2为4h,如甲药与乙药合用,则甲药血浆t1/2为:
A小于4hB不变C大于
4hD大于8hE大于10h
13、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C峰浓
度D阈浓度E中毒浓度
14、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速度B药物的排泄速
度C药物的转运方式D药物的光学异构
体E药物的代谢速度
15、苯巴比妥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B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
活C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DA和
CEA和B
16、某药在体内可被肝药酶转化,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
A增强B减弱C不
变D无效E相反
17、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
A1个B3个C5
个D7个E9个
18、某药t1/2为8h,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
A16hB30hC24h
D40hE50h
19、药物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
A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B药物的血浆t1/2长短
C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D在一定时间内药物
吸收入血的相对量
E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20、静脉注射某药0.5mg,达到稳态时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7ng/ml,其表观分布
容积约为:
A0.5LB7LC50L
D70LE700L
21、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
A药物自肾脏的转运B药物在肝脏的转
化C胃肠对药物的吸收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率E个体差异
22、二室模型的药物分布于:
A血液与体液B血液与尿液0心脏与肝
脏D中央室与周边室E肺脏与肾脏
23、血浆t1/2是指哪种情况下降一半的时间:
A血浆稳态浓度B有效血浓度C血浆浓
度D血浆蛋白结合率E阈浓度
24、关于坪值,错误的描述是:
A血药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水平称坪值,平均血药浓度称坪浓度
B通常用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血浆半衰期时,需经4〜5个H/2才能达到坪值
C坪浓度的高低与每日总量成正比,在每日总量相等时,用药次数不改变坪
浓度
D坪浓度的高限(峰)和低限(谷)的差距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
E首次用突击剂量,不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浓度
25、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A药物完全消除至零B单位时间内
消除恒量的药物
C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D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
E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
2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t1/2等于:
A0.301/keB2.303/keCke/0.693D0
.693/keEke/2.303
27、离子障指的是:
A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
B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
C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
D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
E以上都不是
28>pka是:
A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B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
C50%药物解离时的pH值D药物全部长解离时的pH值
E酸性药物解离常数值的负对数
29、某病人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病人的凝
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
A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B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
素代谢加速
C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D病人对双香豆素产生
了耐药性
E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
30、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
A作用于靶器官B在肝脏代谢C由肾脏排
泄D储存在脂肪E与血浆蛋白结合
31、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
A副作用的多少B最大效应的高低C作用持续时间
的长短D起效的快慢E后遗效应的大小
32、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
A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D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
E药物的疗效最好
33、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A汗腺B肾脏C胆
汁D肺E肝脏
34、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P-450酶系统B其活性有限C易发生竞争性抑
制D个体差异大E只代谢20余种药物
35、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ug/ml,晚6时测得的
血药浓度为12.5yg/ml,则此药的t1/2为:
A4hB2hC6h
D3hE9h
36、某药的时量关系为:
时间
(t)012345
6
C(yg/ml)10.007.075.003.502.501.761.25
该药的消除规律是:
A一级动力学消除B一级转为零级动力学消
除C零级动力学消除D零级转为一级动力学消
除E无恒定半衰期
B型题:
问题37〜38
A消除速率常数B清除率C半衰
期D一级动力学消除E零级动力学消除
37、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速率:
38、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体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净:
问题39〜43
A生物利用度B血浆蛋白结合率C消除速率常
数D剂量E吸收速度
39、作为药物制剂质量指标:
40、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
41、决定半衰期长短:
42、决定起效快慢:
43、决定作用强弱:
问题44~48
A血药浓度波动小B血药浓度波动大C血药浓度不
波动D血药浓度高E血药浓度低
44、给药间隔大:
45、给药间隔小:
46、静脉滴注:
47、给药剂量小:
48、给药剂量大:
C型题:
问题49〜52
A表观分布容积B血浆清除
率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
49、影响t1/2:
50、受肝肾功能影响:
51、受血浆蛋白结合影响:
52、影响消除速率常数:
问题53~56
A药物的药理学活性B药效的持续时
间C两者均影响D两者均不影响
53、药物主动转运的竞争性抑制可影响:
5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竞争性可影响:
55、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
56、药物的生物转化可影响:
X型题:
5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A有利于药物进一步吸收B有利于药物从肾脏排泄
C加快药物发生作用D两种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易发
生竞争置换现象
E由浆蛋白量低者易发生药物中毒
58、关于一级动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消除速率与当时药浓一次方成正比B定量消
除Cc-t为直线Dt1/2恒定E大多数药
物在治疗量时均为一级动力学
59、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有:
A反映药物吸收的量B反映药物分布的广
窄程度C反映药物排泄的过程
D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E估算欲达到有效药浓
应投药量
60、属于药动学参数的有:
A一级动力学B半衰期C表观分布容
积D二室模型E生物利用度
61、经生物转化后的药物:
A可具有活性B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C脂溶性增
加D失去药理活性E极性升高
62、药物消除t1/2的影响因素有:
A首关消除B血浆蛋白结合率C表观分布容
积D血浆清除率E曲线下面积
6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是:
A暂时失去药理活性B具可逆性C特异性
低D结合点有限E两药间可产生竞争
性置换作用
二、名词解释:
被动转运、离子障、首关消除、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血浆清除率、
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灌流限制性清除、负荷量、坪值、半衰期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药物对肝药酶诱导与抑制作用的临床意义。
2、简述药物半衰期的临床意义。
3、比较一级动力学和零级动力学的差异。
选择题答案:
1C2D3D4B5B6E7A8
B9B10C11D12B13B
14A15D16A17C18D19D20E21A22
D23C24E25B26D
27D28E29B30E31C32A33E34E3
5D36A37A38B39A
40B41C42E43D44B45A46C47E4
8D49C50B51A52C
53B54C55B56C57ADE58ADE59BE60BCE
61ADE62CD
63ABODE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安慰剂是:
A不具药理活性的剂型B不损害机体细胞的剂
型C不影响药物作用的剂型D专供口服使用的剂
型E专供新药研究的剂型
2、药物联合使用,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物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称为药物的:
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C协同作
用D拮抗作用E以上均不是
3、停药后会出现严重生理功能紊乱称为:
A习惯性B耐受性C成瘾
性D快速耐受性E耐药性
4、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
A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B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
变化
0肝药酶活性的抑制D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
E以上都不是
5、长期应用某药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奏效,这种现象称为:
A耐药性B耐受性C成瘾性D习惯
性E适应性
6、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B增加药物在受体水平的拮
抗C增加药物的吸收
D增加药物的排泄E增加药物的疗效
7、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
A对药物肾脏排泄的异常B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
C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异常D对药物胃肠吸收的异常
E对药物引起的效应异常
8、影响药动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A肝脏生物转化B吸收C血浆蛋白结合D排
泄E生理性拮抗
B型题:
问题9〜11
A耐受性B耐药性C成瘾性D习惯
性E快速耐受性
9、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药效递减直至消失:
10、病原体及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11、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发生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
C型题:
问题12〜15
A肝药酶抑制B遗传异常影响效应C两者均
有D两者均无
12、维拉帕米:
13、伯氨睫:
14、异烟弼
15、西米替丁:
X型题:
16、合理用药应包括:
A明确诊断B选药恰当C公式化给
药D对因和对症治疗并举
E个体化给药
17、以下关于给药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口服是常用的给药方法B急救时常用注射给药
C舌下给药吸收速度较口服慢D吸入给药吸收速度仅次于静脉
注射
E完整皮肤表面给药通常发挥局部作用
18、两种以上药物联用的目的是:
A增加药物用量B减少不良反应C减少特异质反应
发生
D增加疗效E增加药物溶解度
19、联合用药可发生的作用包括:
A拮抗作用B配伍禁忌C协同作
用D个体差异E药剂当量
20、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有:
A胃肠吸收B血浆蛋白结合C干扰神经递质的
转运
D肾脏排泄E肝脏生物转化
二、名词解释:
个体差异、配伍禁忌、安慰剂、快速耐受性、耐受性、习惯性、成瘾性、药物滥用、耐
药性、依药性
三、论述题:
1、试述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方面因素。
选择题答案:
1A2A3C4B5B6E7E8
E9E10B11012D13B
14C15A16ABDE17ABDE18BD19ABC20ABDE
习题二(各章节练习题-2)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练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A乙酰胆碱B去甲肾上腺
素C胆碱酯酶
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E单胺氧化胺
2、胆碱能神经兴奋时不应有的效应是:
A抑制心脏B舒张血管C腺体分
泌D扩瞳E收缩肠管、支气管
3、阻断植物神经节上的烟碱受体后,可能会产生的效应是:
A重症肌无力B胃肠道蠕动增加C唾液腺的分泌
增加
D麻痹呼吸肌E血压下降
4、分布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受体是:
Aa-RBB
-RCM-RDN1-REN2-R
5、突触间隙NA主要以下列何种方式消除?
A被C0MT破坏B被神经末梢再摄取C在神
经末梢被MA0破坏
D被磷酸二酯酶破坏E被酪氨酸羟化酶破坏
6、下列哪种效应是通过激动M-R实现的?
A膀胱括约肌收缩B骨骼肌收缩C虹膜辐射肌收缩
D汗腺分泌E睫状肌舒张
7、ACh作用的消失,主要:
A被突触前膜再摄取B是扩散入血液
中被肝肾破坏
C被神经未梢的胆碱乙酰化酶水解D被神经突触部位的胆碱醋酶
水解
E在突触间隙被MAO所破坏
8、M样作用是指:
A烟碱样作用B心脏兴奋、血管扩张、平滑肌松
驰C骨骼肌收缩
D血管收缩、扩瞳E心脏抑制、腺体分泌增加、胃肠平滑肌收缩
9、在囊泡内合成NA的前身物质是:
A酪氨酸B多巴C多巴胺D肾上腺
素E5-羟色胺
10、下列哪种表现不属于B-R兴奋效应:
A支气管舒张B血管扩张0心脏兴
奋D瞳孔扩大E肾素分泌
11、某受体被激动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驰,此受体为:
Aa-RBP1-RC
2-RDM-REN1-R
12、去甲肾上腺素减慢心率的机制是:
A直接负性频率作用B抑制窦房结C阻断窦房
结的B1-R
D外周阻力升高致间接刺激压力感受器E激动心脏M-R
13、多巴胺8-羟化酶主要存在于:
A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膨体内B去甲肾上腺素能神
经末梢囊泡内
C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间隙D胆碱能神经突触
间隙
E胆碱能神经突触前膜
14、a-R分布占优势的效应器是:
A皮肤、粘膜、内脏血管B冠状动脉血管C肾血管
D脑血管E肌肉血管
15、关于N2-R结构和偶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G-蛋白偶联受
体B由3个亚单位组成
C肽链的N-端在细胞膜外,C-端在细胞内D为7次跨膜的肽链
E属配体、门控通道型受体
B型题:
问题16〜18
Aa-RB1-RC6
2-RDM-REN-R
16、睫状肌的优势受体是:
17、肾血管的优势受体是:
18、骨骼肌血管的优势受体是:
问题19〜21
A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总账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组织培训面试真题及答案
- 国际设计师在团队合作中的创造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备战策略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跨文化传播能力试题及答案
- 山东传媒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广告设计师考试创新能力培养试题及答案
- 研究广告设计行业的职业路径 试题及答案
- 小学垒球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行业技术趋势试题及答案
- SJG 82-2020 政府投资学校建筑室内装修材料空气污染控制标准-高清现行
- 《脂蛋白(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系及临床管理的专家科学建议》(2021)要点汇总
- 生物防治第三讲
- 2004年武汉房地产市场情况分析报告(共23页)
- 旁站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肿瘤化学治疗
- RMG88.62C2控制器报警显示及可能的故障原因 - 副本
-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翻译
- 常用原料净料率参照表
- 第一章 混凝土拌合站组织机构框图及岗位职责
- 工作界面划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