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绪论_第1页
药用植物栽培绪论_第2页
药用植物栽培绪论_第3页
药用植物栽培绪论_第4页
药用植物栽培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总论)第一章绪论11第四章药用植物繁殖与良种繁育4第五章药用植物田间管理5第二章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基础2第三章种植制度与土壤管理3第六章药用植物的采收与初加工604:35第1页/共41页第一页,共41页。第一章绪论本章学习重点:

掌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课程性质、研究任务及其课程特点;掌握药用植物规范化生产相关知识及其发展方向。了解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现状和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拓展性了解北药及北药开发的意义、现状及其发展重点和趋势。204:35第2页/共41页第二页,共41页。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性质、研究任务及特点

什么是药用植物?什么是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哪些内容?药用植物栽培学有哪些特点?304:35第3页/共41页第三页,共41页。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指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药用植物种类多、涉及范围广,许多农作物也是重要的传统中药材的基原植物。

404:35第4页/共41页第四页,共41页。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药用植物栽培学:是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稳产、优质、高效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药用植物的群体。504:35第5页/共41页第五页,共41页。二、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任务措施环境植物群体植物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自然环境条件人工栽培条件调控措施调控技术植物栽培三角模式604:35第6页/共41页第六页,共41页。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学、生态学探索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以下: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生态型)的繁殖技术研究;药用植物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化研究;药用植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制定;药用植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订。704:35第7页/共41页第七页,共41页。二、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任务是研究并建立药用植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加以推广,实现中药材生产的“管理规范化、技术指标化、产品标准化”,最终实现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生产目标。药用植物栽培是与多个学科相互联系如生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化学和植物保护学,是多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学科。804:35第8页/共41页第八页,共41页。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范围广我国药用植物有11000多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余种,依靠栽培的主要药用植物有250种左右。你知道哪些植物属于药用植物???你了解他们的主要来源吗???栽培技术要考虑哪些学科的相互交叉、协调???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904:35第9页/共41页第九页,共41页。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中药栽培是伴随着原始农业生产而产生的;

“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现代药用植物栽培又是继承传统农业的基础,逐渐上升到理论与栽培实践的;

你能理解药用植物栽培学“古老而又年轻”的时代属性吗?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004:35第10页/共41页第十页,共41页。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

有效成分:生物活性成分、有效的物质有害成分: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污染产品质量与哪些栽培因素有关?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104:35第11页/共41页第十一页,共41页。4、中药材的地道性地道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品质稳定,疗效可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本草衍义》“凡用药必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成因: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状况;生物(种质资源)多样性;

完善的产地加工技术体系;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总结。

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204:35第12页/共41页第十二页,共41页。5、药材市场的特殊性

市场的调节作用产业结构的基本调控突发疾病的规律三、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304:35第13页/共41页第十三页,共41页。1、扩大药材来源,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2、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

3、满足国外用药需要,增加外汇收入

4、保护生态环境

5、保存濒危资源四、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404:35第14页/共41页第十四页,共41页。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原始阶段“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

”(《淮南子·修训》)的传说,则充分反映出我们祖先在实践中认识药物、应用药物。这个时期没有药用植物栽培,也谈不上中药材质量,人们只是采挖野生植物资源供药用。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1504:35第15页/共41页第十五页,共41页。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原始阶段早在2600多年前《诗经》记载有枣、梅的栽培,既供果用,又可入药。秦汉时期,出现了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名医,张骞出使西域,把许多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引种栽培,如将红花、安石榴、胡桃、胡麻、大蒜等在关内栽种,丰富了药用植物种类。

司马迁在《史记·货值列传》“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1604:35第16页/共41页第十六页,共41页。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起步阶段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记述了地黄、红花、吴茱萸、竹、姜、栀子、桑、胡麻、蒜等20余种药用植物栽培法。隋朝在太医署下专设“主药”、“药园师”等职掌管药用植物栽培,并设立药用植物引种园,“以时种莳,收采诸药”。在《隋书经籍志》中还有《种植药法》和《种神芝》的记述,是我国最早的中药栽培专著。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1704:35第17页/共41页第十七页,共41页。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起步阶段唐唐朝初期在京师设立药园—“以时种莳,收采诸药”;苏敬的《新修本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孙思邈《千金翼方》收载了枸杞、牛膝、地黄等药物的栽培方法,详述了选种、耕地、灌溉、施肥、除草等一整套栽培技术。北宋韩彦直《橘录》等书中记述了橘类、枇杷、通脱木、黄精等数十种药用植物栽培法。苏颂《本草图经》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本草著作,系统介绍了药物的产地、生境、形态及鉴别和栽培要点。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1804:35第18页/共41页第十八页,共41页。一、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初级阶段元明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巨著中,仅“草部”就记述了荆芥、麦冬等62种药用植物为人工栽培,为世界各国研究药用植物栽培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科学资料。此外《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群芳谱》、《广群芳谱》、《花镜》等均为此时期的代表之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药用植物栽培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迄今我国野生变家种成功的药用植物200多种。尤其是近年来GAP认证基地的建设,推动了我国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与推广。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1904:35第19页/共41页第十九页,共41页。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二、面临的问题1、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退化野生资源的乱砍乱伐,使资源的再生能力无法恢复,如野生人参、野生黄连、野生厚朴等。不合理的田间管理、和不同物种的混杂,都会引起该物种的基因的变化,最终导致该物种的消失或退化。2004:35第20页/共41页第二十页,共41页。二、面临的问题2.中药材有害重金属超标及农药残留污染首先是在种植过程中土壤、水源以及直接喷洒的农药导致的污染。其次在保存、运输过程中为防治虫害,用农药对药材进行熏蒸等。都直接影响了药材了质量,成为出口限制的因素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2104:35第21页/共41页第二十一页,共41页。二、面临的问题3.中药材产地不同引起的质量差异产地不同导致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盲目引种也会造成药材质量下降或消失,如湖北引种的蒙古黄芪,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使其植株变得高大,分根多,根质硬而有柴性,味不甜而苦,引种后的黄芪不含微量元素硒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2204:35第22页/共41页第二十二页,共41页。二、面临的问题4.产地采收加工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不同的采收季节甚至采收时辰都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密切相关。如金银花一天中以早晨9时采摘最好,否则因花蕾开放而降低质量;不同的加工方法牡丹皮烘干(80度,2小时)与晒干(48度,2小时)的丹皮酚含量差异,晒干的含量低(0.94%),而烘干的含量较高(7.023%)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2304:35第23页/共41页第二十三页,共41页。二、面临的问题5、野生或珍惜濒危中药资源破坏严重由于全球气候变迁、环境污染等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物种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使许多珍惜濒危药用植物锐减。如甘草、羌活、肉苁蓉、紫草等资源普遍下降。人参、杜仲等已经无法提供野生资源。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2404:35第24页/共41页第二十四页,共41页。三、现代进展——国外动态近年来,由于化学合成药物的成本、疗效及副作用等问题,许多发达国家把目光投向天然药物,特别是历史悠久、疗效卓越的中药。欧共体在1997年起草了《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种植管理规范》日本1992年制定了《药用植物栽培与品种评价》。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2504:35第25页/共41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三、现代进展——国内进展通过我国中药工作者的努力,包括西洋参和番红花在内的20多种国外名贵药用植物已在我国成功栽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解决以前遗留下来的难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2003年发布《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中药材GAP认证审查评定标准(试行)》现已建成GAP认证基地140余个;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及进展2604:35第26页/共41页第二十六页,共41页。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发展方向一、中药材GAP概述1.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是国家为了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保证药材质量符合标准。2.实施GAP目的:是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质量,控制影响药材生产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生产各个环节及全过程,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以满足医疗的需要。2704:35第27页/共41页第二十七页,共41页。3.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1)产地生态环境: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的要求。2)种质及繁殖材料:正确鉴定物种,保证种质资源质量。3)栽培与养殖管理:制定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SOP,对肥料、土、水、病虫害防治等提出控制要求。4)采收与初加工:确定适宜采收期,对采收,加工,干燥等三项提出具体要求。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发展方向2804:35第28页/共41页第二十八页,共41页。5)包装、运输与贮藏:有包装记录,运输容器洁净,贮藏通风、干燥等。6)质量管理:对性状鉴别、水分等提出要求。7)人员和设备:对人员的培训及对生产产地、设施、仪器等提出要求。8)文件管理:生产过程应详细记录,有关资料至少保存5年。9)附则:补充说明。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发展方向2904:35第29页/共41页第二十九页,共41页。二、药用植物栽培的发展方向1、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建立优质中药材GAP基地3、实现药用植物在栽培规模化、产业化与国际化“绿色安全优质高效规模化”第三节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发展方向3004:35第30页/共41页第三十页,共41页。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一、我国中药材资源概况1985-1989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药资源物种数已达12772种,除其中不足1%的矿物药材外,99%以上均为可更新的生物再生资源,尤以药用植物为最,占全部的87%,涉及385科,2312属。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而中药材又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材有1000-1200种,其中,来自野生中药材的种类占70%,栽培药材种类占30%。3104:35第31页/共41页第三十一页,共41页。二、我国药用植物生产的规模据统计,全国已有600多个中药材生产基地,药材生产专业场1.3万个,中药材专业户34万户,种植面积达1100多万亩,其中林木药材500多万亩。药用植物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四川省,其次为陕西、甘肃和河南省。家种药材生产量最大的省份是甘肃,主要为当归和党参等。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3204:35第32页/共41页第三十二页,共41页。三、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一)我国各主要区域适宜发展的药用植物种类

黄河以北的地区:以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居多,果实类药材次之。

长江流域及我国南部地区:以喜暖、喜湿润种类为多,叶类、全草类、花类、藤木类、皮类和动物类药材所占比重较大。东北地区:栽培种类以人参、辽细辛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防风、龙胆等为代表。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3304:35第33页/共41页第三十三页,共41页。三、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华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党参、黄芪、地黄、薯蓣、忍冬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黄芩、柴胡、远志、知母、酸枣、连翘等为代表。华东地区:栽培种类以浙贝母、忍冬、延胡索、芍药、厚朴、白术、牡丹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夏枯草、侧柏等为代表华中地区栽培种类以茯苓、山茱萸、望春花、独活、续断、酸橙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半夏、射干为代表。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3404:35第34页/共41页第三十四页,共41页。三、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华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阳春砂、巴戟天、益智、槟榔、佛手、广藿香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何首乌、防己、草果、石斛等为代表。

西南地区:栽培种类以黄连、杜仲、川芎、乌头、三七、郁金、麦冬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川贝母、冬虫夏草、羌活为代表。西北地区:栽培种类以天麻、杜仲、当归、党参、宁夏枸杞等为代表,野生种类则以甘草、麻黄、大黄、秦艽、肉苁蓉、等为代表。海洋药物:昆布、海藻等为代表种。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3504:35第35页/共41页第三十五页,共41页。三、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二)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适宜发展的主要药用植物种类北京: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天津:酸枣、菘蓝、茵陈、牛膝、北沙参上海:番红花、延胡索、栝楼、丹参等。重庆: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等。河北:知母、黄芩、防风、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3604:35第36页/共41页第三十六页,共41页。三、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二)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适宜发展的主要药用植物种类山西: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内蒙古:甘草、麻黄、赤芍、黄芩、银柴胡、防风、苦参、肉苁蓉、地榆、升麻等。辽宁: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第四节我国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分布3704:35第37页/共41页第三十七页,共41页。三、我国主要药用植物的分布(二)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适宜发展的主要药用植物种类吉林: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白薇、穿山龙等。黑龙江:人参、龙胆、防风、苍术、赤芍、牛蒡、刺五加、黄芪、知母、五味子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