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第一中学2023年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了时间t,在时间t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B.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C.物体的末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D.物体的平均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一定越大参考答案:

D2.(单选)图中矩形线圈abcd在匀强磁场中以ad边为轴匀速转动,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为e=5sin20t(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此交流电的频率为HzB.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5VC.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为0VD.线圈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参考答案: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e=0.5sin20t(V),可以求出频率、某时刻,e的瞬时值、交流电的电动势最大值,当t=0时线圈平面跟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0.解答:解:A、根据e=5sin20t(V),得:ω=20rad/s,所以f==Hz=Hz,故A正确;B、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线圈边的切割速度最小,即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故B错误;C、当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线圈边的切割速度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故C错误;D、线圈转动到中性面位置时,电流方向改变,则转动一周,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故D错误;故选:A.3.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参考答案:AD4.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所受的静摩擦力A.等于零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D.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参考答案:C5.如图所示,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的一端接有电阻和开关,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的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金属杆ab置于导轨上.当开关S断开时,在杆ab上作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杆ab向右运动进入磁场.经过一段时间后,闭合开关并开始计时,金属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关于金属杆ab的vt图象不可能的是()

参考答案: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布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

Δx2(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mm。参考答案:>

0.300解析:双缝干涉条纹间距,红光波长长,所以红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较大,即>。条纹间距根据数据可得,根据可得。考点:双缝干涉实验

7.(2).(6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进一步探究变力作用下的“动能定理”.如图所示,他们用力传感器通过定滑轮直接拉固定在小车上的细绳,测出拉力F;用位移传感器测出小车的位移s和瞬时速度v.已知小车质量为200g.A.某次实验得出拉力F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速度v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数据如表格.利用所得的F-s图象,求出s=0.30m到0.52m过程中变力F做功W=________J,此过程动能的变化ΔEk=_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

B.指出下列情况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可能不止一个选项)A.使拉力F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B.实验时要先平衡摩擦力C.要使细绳与滑板表面平行参考答案:W=__0.18__J,ΔEk=____0.17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___BC__8.如图所示,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右图所示)。分析此图线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参考答案:(1)小车的总质量,(2分)小车所受外力,(2分)(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2分)

(3)C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b板与静电计金属球连接,a板、静电计外壳均接地,静电计的指针偏转开一定角度.若减小两极板a、b间的距离,同时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参考答案:变小10.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已平衡摩擦力.①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②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参考答案:小车的质量

、合力

、小车的质量一定,a与F成正比

C11.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m2、R与v0应满足的关系式是.参考答案:答案:

解析:首先画出小球运动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受力图,如图所示.A球在圆管最低点必受向上的弹力N1,此时两球对圆管的合力为零,m2必受圆管向下的弹力N2,且N1=N2据牛顿第二定律A球在圆管的最低点有N1-m1g=m1

①同理B球在最高点有m2g+N2=m2

②B球由最高点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2m2gR+

③又N1=N2由①②③式解得v0=12.一个质量可忽略不计的降落伞,下面吊一个轻的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面挂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为30N,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取g=10m/s2)参考答案:

答案:30

1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大小为=

;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VC大小为______

_____(均用L、g表示).参考答案:(3分);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8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m3,TA=TB=300K、TB=400K。(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3)没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BC过气体

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说明原因。参考答案:解析:(1)设气体在B状态时的体积为VB,由盖--吕萨克定律得,,代入数据得。(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小,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减小。(3)大于;因为TA=TB,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小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大于。考点:压强的微观意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15.(6分)小明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一个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出气孔(如图所示),试说明小明建议的物理道理。参考答案: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气压过大,锅内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会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地震时,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3.5km/s的S波,另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7.0km/s的P波.一次地震发生时,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波比首次到达的S波早3min.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震源的振动周期为1.2s,求震源与监测点之间的距离x和S波的波长.λ参考答案:白炽灯光为自然光,经过P后为偏振光。【答案】(1)(2)(3)设P波的传播时间为,则解得代入数据得由,解得1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υ1=6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υ2

参考答案:(1)物体A上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代入数据得:a=6m/s2(3分)

设经过t时间相撞,由运动学公式:代入数据得:t=1s(3分)(2)平抛物体B的水平位移:=2.4m(3分)平抛速度:=2.4m/s(3分)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距地面高h=0.8m,其左端固定有半径R=0.6m的内壁光滑的半圆管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和水平轨道平滑连接.质量m1=1.0kg的小球A以v0=9m/s的速度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质量m2=2.0kg的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小球A被反向弹回并从水平轨道右侧边缘飞出,落地点到轨道右边缘的水平距离s=1.2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碰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vB;(2)小球B运动到半圆管形轨道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参考答案: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碰后A的速度,根据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求出碰后B的速度.(2)根据动能定理求出B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轨道对B的压力,从而得出小球对轨道的压力.解答:解:(1)根据h=得,t=,则,规定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B碰撞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